“中國空間站”系列航天思政課觀后感5篇
“中國空間站”系列航天思政課觀后感5篇參考
“英雄歸來”全網(wǎng)主題活動推出“中國空間站等你來出差”系列航天思政課。觀看后你有什么心得呢?快來寫寫觀后感分享一下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中國空間站”系列航天思政課觀后感,如果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喔!
“中國空間站”系列航天思政課觀后感1
我苦思瞑想,白老師叫我們寫《我的航天夢》這篇征文,內(nèi)容應該怎么寫呢?想著想著,我就睡著了……..
我夢見自己長大了,那時已是2031年,自己的職位就是“外星探密家”。我的微型手機響了,我打開屏幕,上面出現(xiàn)了總理的頭像。他要我去月球勘察一下,看看地球人能否在月球上生存?,F(xiàn)在地球人太多了,要尋找新的資源,我答應了總理。
我安排30多名助手來幫助我一起完成任務。飛船A—687在我和助手的操控下飛向月球。
到了月球上,這里荒蕪人煙,到處是環(huán)行山,沒有生物也沒有水,我和助手們驚訝地看著。我們首先把中國國旗插在一處高地上。突然,天空中劃過一道彩光,眨眼間,一艘奇形怪狀的飛船停在了小山丘上。從飛船上走下了一些頭呈正方形,身體呈不規(guī)則的圓形,腳是兩個會滑動的圓形玻璃輪,全身只有一只機械手在胸前的月球人,它說:“你好,地球人,歡迎你們到月球的中心——亞斯蘭帝市,我們接上級命令,給你們提供所需要的幫助。”我問:“你們月球可以生存我們地球人嗎?”說著,我把人體構造圖給了它。它的井號眼立刻掃描了圖紙。我原以為它們不懂漢字,只會說漢語??墒?,我低估他們了。它面帶微笑說:“人體構造很簡單,如果你們地球人來月球發(fā)展的話,我們愿意用隔離層把月球一分為二。氧氣好說,我們只要用“氣體凈化儀”把氧氣從地球的二氧化碳和有害你們地球人健康的氣體,凈化成氧氣輸送給月球一部分就行了”。我們聽了很高興,表示愿意和月球人共同發(fā)展。
我們上了飛船回到地球上。在辦公室我把消息報告給了總理,總理要為我們發(fā)獎章,我們大家都很高興。
“叮叮、叮?!?,難道是獎章發(fā)來了嗎?在碰撞我的鐵扣子嗎?不、不是的!原來是我的鬧鐘響了。
“中國空間站”系列航天思政課觀后感2
2012年6月16日18時37分,隨著一團黃白色的火焰從發(fā)射架下竄出,一艘圓柱形的火箭騰空而起,第一艘搭載著女航天員進入太空、第一次帶活體蝴蝶進入太空孵化等重大突破的飛船。神舟九號的成功,預示著中國離探秘太空又近了一步,預示著中國將在不遠的將來可建成自由空間站,在太空中盡情暢游。時間轉(zhuǎn)眼飛逝到2020年10月1日,我開著自己的宇宙飛船,準備到月球上去歡度國慶。臨近月球,我透過飛船的窗看到月球上滿是用蝴蝶聚集的彩帶,來自四面八方的飛船穿梭在五彩蝴蝶中,好不壯觀。你也許會問:在地球,停車已經(jīng)是個大問題了,那這么大這么多的飛船停哪兒啊?別擔心,那時在太空有很多用激光設置的指定區(qū)域,并且非??諘?,而且飛船在那里可以自主補充燃料和所需用品。
停好飛船,我穿著特制的宇航服走出艙門,和我的家人、好朋友們一起在月球上歡度國慶,大家漂浮空中,碰杯交談,好一幅歡樂融洽的熱鬧景象?;厝r,我還可以選擇乘坐便捷天橋快速回到地球,飛船只要通過遙控器就可以讓它啟動自動系統(tǒng)返回地球。
到那時,如果發(fā)生疑難雜癥的病情,機器人護士就會啟動太空綠色患者通道,把病人送到太空去接收醫(yī)治。在那里,醫(yī)生可以利用太空的失重特殊環(huán)境,解決許多棘手的病癥;在那里,孩子們只要在一所學校里,就可以完成全部的從小學到大學的課程,而且只要短短5年就可以了;在未來,人們可以很好地發(fā)掘太空中的資源,使更多未知神奇的旅游勝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我們還可以在太空建立無窮大的太空倉庫,儲藏所有所需用品,再也不用擔心因為災難導致的物資緊缺……這些都是多么美妙,多么奇特啊!
雖然我現(xiàn)在還只是一位小學生,但是我一定會努力學習科學知識,開動腦筋,勤動小手,為中國的航天事業(yè)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
“中國空間站”系列航天思政課觀后感3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的目光也越發(fā)長遠,從地球逐漸投向了宇宙。群星璀璨的宇宙空間有無數(shù)未知的秘密,它充滿著危險,也充滿著誘惑。比如說美國宇航員加加林,他是世界上第一個前往太空的人,卻在空中遭遇爆炸壯烈犧牲;一個國家在飛船中只為節(jié)約空間取消了逃命用的彈射座椅,致使爆炸中原本可以逃脫的人只能無奈等死……這些航空途中的意外不勝枚舉,各國政府還是樂此不疲,這是人類的探索精神啊!
中國古代的唐朝繁榮昌盛,名揚海外,是因為君主的治理;被侵略者摧殘得體無完膚的中國,在短短數(shù)十年間一躍成為世界超級大國之一,是靠科技;而在未來,我們要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航空事業(yè)將是重要的準則!在我的記憶里,祖國的航空事業(yè)進步很快:1960年,中國人自行設計制造的液體燃料探空火箭首次發(fā)射成功;1970年“長征一號”運載火箭將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送入預定軌道;1975年,首顆返回式衛(wèi)星發(fā)射成功……2011年九月,“天宮一號”的發(fā)射仍是記憶猶新。但最激動人心的,莫過于載人火箭了!楊利偉、聶海勝、費俊龍,這些名字是那么耳熟能詳,他們是我們中國人的自豪啊!
我也想當一名宇航員,可是宇航員豈是那么容易當?shù)?人在太空里,長期處于失重狀態(tài),并且要穿著十分厚重的太空服。在太空中吃飯也是一件麻煩事,到嘴的東西不翼而飛了。那就更不用說洗澡、睡覺了。如果普通人去太空,肯定被搞得暈頭轉(zhuǎn)向,還怎么談得上出太空艙呢?不過去太空的困難重重更加堅定了我要當宇航員的信念。我相信,隨著科技的發(fā)展,人類登上太空會越來越容易,說不定,到了2022年人類將在各個星球上安家立業(yè)呢!
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將來爭取投身到航天事業(yè)當中,為祖國的航天事業(yè)做一份貢獻,說不定的有一天你將看到我坐著自己研制出來的航天飛船在各個星球間穿梭,那時你千萬不要驚訝哦!
“中國空間站”系列航天思政課觀后感4
7月6日上午,我參加了一次小記者活動——參觀航天科技展。我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渴望當宇航員的心情,航天科技展令我難忘。
我們在展廳里面看到了許許多多的人造衛(wèi)星、載人火箭還有催雨火箭等新奇的航天器,但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還是“體驗航天員訓練設施”和參觀東方紅一號了。
我們來到了大廳里。這里人山人海,人們排著一長溜的隊伍。他們這是在參觀什么呢?好奇心驅(qū)使著我向帶隊老師提問,老師告訴我,這是一個“體驗航天員訓練”的一個機器,坐上它,你就可以體驗宇航員訓練時的真實感受了。我心想:哇,是航天員訓練的機器,我這個未來的航天員一定要率先體驗訓練的感受呀,我跑到人群后面排隊,等了10幾分鐘,就輪到我了。我迫不及待地上了機器。機器開動了,機器快速地旋轉(zhuǎn)起來,我只覺得眼前一花,天旋地轉(zhuǎn)。我后悔了,我后悔上了這個機器,可是已經(jīng)晚了,我被它搖得快要把內(nèi)臟倒出來了。下了機器,我還是頭暈眼花。一路上,我想:當一名宇航員原來是這么不易呀,這次體驗,使我更加堅定了信念,我要加強鍛煉,為以后當航天員做準備!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又到了一個大廳,我們拜訪了各式各樣的航天飛機模型朋友們,令我最著迷的還是“東方紅一號”了。帶隊老師給我們詳細介紹,我知道了“東方紅一號”衛(wèi)星是于1970年4月24日發(fā)射的中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由以錢學森為首任院長的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制。按時間先后順序,我國是繼蘇、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用自制火箭發(fā)射國產(chǎn)衛(wèi)星的國家。它的主要任務是向太空播放《東方紅》樂曲,同時進行衛(wèi)星技術試驗,探測電離層和大氣密度。它是我國第一個衛(wèi)星,它是我們中國的驕傲,它一飛沖天,帶著我們飛向太空的理想與夢想揚帆起航!
這次參觀航天展活動,讓我領略航天的神奇與美妙,讓我體會到了宇航員叔叔的辛苦與不易,他們是好樣的。我長大也要當一名宇航員,勤勤懇懇地為國效力!
“中國空間站”系列航天思政課觀后感5
我國載人飛船已經(jīng)成功上天。這位偉大的航天員就是楊利偉。
航天員的訓練是艱苦的。要完成從飛行員到航天員的轉(zhuǎn)變,需要經(jīng)過千錘百練。
航天員的基礎理論訓練共有13門課程。航天員雖然都有大專以上學歷,但經(jīng)歷長期的飛行員生活,重新坐下來學習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加之許多課程非常陌生,困難可想而知。航天員白天上課,晚上做作業(yè),課余時間也抓緊學習,就是外出療養(yǎng)也不忘背英語單詞。就這樣,基礎理論學習結束考試,航天員門門課程都達到良好以上。體質(zhì)訓練是長期的。飛行員的身體素質(zhì)都很過硬,但航天員對體重、耐力、速度、靈活性、柔韌性、肌力等方面有著更高的標準和要求。他們按照訓練大綱要求,堅持每周3次、每次2小時的體質(zhì)訓練從不間斷。為了控制體重,不少航天員堅持每天跑5000米。在北京航天醫(yī)學工程研究所的運動會上,中長跑項目的第一、二名都是航天員。
航天環(huán)境適應性訓練實際上是向人的生理極限挑戰(zhàn)。比如,超重耐力訓練,要求飛行員在5倍重力加速度的條件下,持續(xù)2至3秒,而航天員卻要在8倍重力加速度的條件下,持續(xù)40秒;前庭功能訓練,訓練中,要求航天員自旋轉(zhuǎn)、振動或坐在離心機中,用4倍重力加速度轉(zhuǎn)動并突然停止,還要求閉上眼睛轉(zhuǎn)動腦袋。此外,還有許多訓練。
我國航天員的失重飛行訓練是在俄羅斯航天員訓練中心進行的。有時一個架次飛了12個拋物線,我們的航天員一個都沒有吐。俄方人員敬佩地說:中國的航天員素質(zhì)真好!
專業(yè)技術訓練、野外生存和救生訓練、飛行程序和任務訓練……這些項目要反反復復進行,確保真正執(zhí)行航天飛行任務時“萬無一失”。
訓練是艱苦的,考核是嚴格的。在5年的時間里,航天員圓滿完成了所有項目的訓練。
航天員面臨的是非常危險的訓練,而他們?yōu)榱宋覈教焓聵I(yè)的發(fā)展,艱苦訓練。我們要學習航天員的奮斗精神,努力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