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杜拉拉升職記影評3篇
電影杜拉拉升職記影評3篇
杜拉拉升職記影評1
昨晚觀看了電影版《杜拉拉升職記》。說實話,這是我一再說服自己對老徐的又一次關注,每次我都特別特別希望能看到她演技和導演水平的進步,但,我還是失望了,而且這次是徹底失望。這部電影讓我不得不作出一個決定,從此不再看老徐的片子,無論是她作為演員還是導演。
電影版《杜拉拉升職記》感覺就像是一場有故事情節(jié)的時裝發(fā)型化妝秀。愛情故事中沒有驚喜;職場故事只是蜻蜓點水;人物對話平淡無奇;老徐的表演矯揉造作,令人雞皮四起;男主角丑得驚人;唯一的安慰是片中的三個女配角莫文蔚、李艾、吳佩慈的表演非常到位,人物性格塑造鮮明,令人信服,尤其是莫文蔚,她雖然長相一般(迦蘭見過其本人),但卻是為舞臺而生的那類演員,鏡頭感強。
先說說老徐。從老徐一開始紅我就一直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喜歡她。雖然說各花入各眼,蘿卜青菜各有所愛,但我還真的搞不懂她到底為什么受歡迎。說她有才也是差強人意,她備受矚目的導演和書法作品水平皆非常非常一般。人也實在不漂亮,沒有什么女人味。作為女人,我看舒淇的嬌嗲,聽舒淇的嬌嗲都非常舒服受用,但說實話,看老徐發(fā)嗲,我真的立即起雞皮。作為一個專業(yè)表演系畢業(yè)的科班演員,她的表演怎么可以嬌柔造作到如此地步?對老徐表演的終極評論是:她只有五種表情。一是露齒開懷大笑;二是婉約抿嘴羞澀淺笑;三是木然全無表情;四是生氣嘟嘴作受氣小女生狀;五是邊說邊哭。我說老徐不會表演,實在是因為她不知道表演的真諦,她的表演只有表面,而沒有靈魂。她演的所有角色,沒有一個能進入人物的心靈深處,去咀嚼和體味人物的內(nèi)在,與角色的靈魂對話。也就是說,她只會表情,而不會表演。不要說把她和老戲骨諸如蔣雯麗來比較,那簡直不是一個段位上的比較;就在同臺戲中,她的表演也絕對地輸于另三位女演員。沒有靈魂的角色,她換再多的服裝,梳再多種發(fā)型,依然不能感人。不感人的表演,便是失敗的表演。我用十多年的時間期待老徐的進步,但我終于發(fā)現(xiàn),我不需再期待了,她不是為舞臺而生的,藝術靈氣永遠無法強求。她導演的《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是對茨威格的褻瀆,如今的《杜拉拉升職記》雖然對原著傷害得沒有那么嚴重,但依然是敗筆之作。究竟她知不知道什么是電影,什么是表演?同是《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真想請問她能不能琢磨一下人家瓊芳登那種令人折服的表演?
再說主題?!抖爬氂洝吩揪褪且陨殲橹黝}的,但電影版變成了職場愛情雙主題,顯然是想用浪漫愛情故事來討好觀眾。事實上,職場主題卻更為人所關注,因為此類主題的片子遠遠少于愛情主題,更需要獲得廣泛的人文關注,其實要能做好也應該有更大的挖掘空間。電影版的《杜拉拉升職記》遠比我看過的由大嘴姚晨主演的同名話劇要遜色很多,其關鍵就是主題跑調(diào)且不鮮明。一個片子同時有兩個可以比肩的主題,一定就成了沒有主題了。而且,關于職場的描寫也只是蜻蜓點水,沒有深挖,完全是肥皂劇的套路,浮躁而流于表面。對于杜拉拉職場所經(jīng)歷的挫折、痛苦完全沒有揭示,只看到服裝發(fā)型化妝在不停地變化,卻沒看到內(nèi)心在波動,在掙扎,在馳騁。
再說說片中一些問題。杜拉拉第一天到DB上班,片子是想描述她的學生氣息,她先穿運動鞋,到了公司外才換行政一點的鞋子。但是心細的觀眾一定會發(fā)現(xiàn),在杜拉拉換鞋之前的一個人物側面全身鏡頭中,她已經(jīng)穿上了行政鞋!還有感受特別深的是服裝發(fā)型換得太勤,雖然衣服不錯,發(fā)型也很適合老徐的臉型,化妝也的確把她整年輕了。但,人物內(nèi)心的塑造呢?卻沒有用心去關注,整個人物顯得特別的蒼白無力。那部跑車也是一個噱頭道具,除了想與奢華生活接軌吸引觀眾的眼球之外,對于人物的塑造完全沒有必要的依托功能。女主角說笑話的那幾段重重復復,表演造作。還有就是那幾個性愛鏡頭,唉,看得人無話可說。身材不火辣,奉獻尺度小,鏡頭美感不足,更體味不到愛情的美好,只有肢體沖動。唉!唉! 唉!還真是穿襪子洗腳,襪子不爽,腳也不爽,看的人更不爽。
電影版《杜拉拉升職記》,只能說是一個電影愛好者的業(yè)余玩票。除了華麗和浮躁,什么也沒有留下。
杜拉拉升職記影評2
披著杜拉拉的外衣,老徐自導自演了一部我在世界500強的情欲史,當小資與白領這樣的詞已經(jīng)演變成罵人的粗口,升職不如生殖來得猛烈,這里沒有職場勵志,只有喝著一杯又一杯的立頓,冒充加班來挑逗黃立行到底行不行。
在國產(chǎn)片耍無賴般的騙取票房的今天,別說去電影院了,這樣的片兒買盤浪費錢,下載浪費電,我陰險的用網(wǎng)絡播放器看完,用罵街來表示我對此電影的關注是支持國產(chǎn)電影最仁至義盡的做法。
在將美好青春耗盡在文藝之后,老徐發(fā)現(xiàn)夢想不能照進現(xiàn)實,于是她投降了媚俗,此片毫無疑問的會成為老徐最賣座的商業(yè)電影,沒有之一。大批白骨精都會相互相擁的去看看這部號稱職場寶典改編的電影究竟怎么樣,看看自己或者自己憎恨的某個同事能不能對號入座。
結果必然是失望的,老徐裝嫩的穿越在杜拉拉與將愛情進行到底的文惠之間,生拉硬湊的表演著一部三流的臺灣青春偶像劇,除了一夜情之外,看不到任何杜拉拉能升職的條件。
Lala與David在噴泉戲耍的一場戲,毫無情感鋪墊,誰都是談過戀愛的,煽情煽不好就是煽自己嘴巴,而第二次泰國相遇這樣的安排簡直就是侮辱觀眾的智商了,如果說有錢人終成眷屬,那么也請費些周折,這里的山路十八彎,這里的水路九連環(huán),人群之中就這么你看到我,我看到你?咱不帶這么敷衍的好么,要浪漫先浪費,之前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這點膠片還不舍得?
黃立行不像銷售經(jīng)理更像是消瘦經(jīng)理,也難怪,被美色掏空了身體,作為ABC來說,這孫子滿嘴外國話,但我必須說一點,作為一個中國地區(qū)的銷售經(jīng)理來說,他又實在是言詞不清口才笨拙了,這太不貼合實際了,基本上能做到銷售經(jīng)理級別的人物,嘴里能跑火車,能把死的說成活的,能把白的說成黑的,能說的兩口子分家,寡婦再嫁,沒個準主意的,他三兩句話能把你支到新疆去,回來,您還得給他帶葡萄干,這就是中國特色,而黃立行,不行。
莫文蔚的氣場很適合那個角色,至少很模版化,讓人容易辨識。其他人在打著醬油的同時,襯托著一個又一個的植入式廣告。
杜拉拉升職記影評3
有人傾羨北京,中國頂級城市里四通八達的地鐵,二十四小時的便利店,霓虹燈般的三里屯,傳奇般的商業(yè)大亨、政客、文藝青年。于是念大學,找工作,紛紛躋身于這里,卻也紛紛撞得頭破血流。
有人傾羨外企,世界五百強的光環(huán)耀眼,朝九晚五工作日,高得驚人的加班費,傳說中比食堂好上百倍的工作餐。于是姑娘們腳踏高跟鞋,黑絲襪,高盤發(fā),男士們西裝革履,風度翩翩,說著半中半洋的外企話,最后忘記爬過的桑樹,丟過的手帕,忘記捉秘藏時躲過的亂墳堆,忘記曾經(jīng)熟練使用過的家鄉(xiāng)話,成為資本主義大工業(yè)時代的一顆螺絲釘就可以自以為偉大。
有人傾羨杜拉拉,典型的中產(chǎn)階級代表,沒有特殊背景,受過良好教育,靠個人奮斗獲取成功,有自己閃光的事業(yè)與輝煌的愛情。于是一本書苦讀十幾遍,處處筆記摘抄,一部電影看來看去罵聲不絕要看的奮斗史怎么變成了外企辦公室戀情外傳,只恨自己不是徐靜蕾不然演繹杜拉拉比老徐不知道會好多少倍。
生命原本應該是豐饒的沃土,事業(yè)應是人一生中開出的最好的一朵花。杜拉拉原本應該是好好工作天天向上的好榜樣,徐靜蕾再怎么也強過有胸無腦可以算才女一枚??蛇@個被物化的世界,在人與人,工作與工作的對比中,職場枯燥成每日的勾心斗角,業(yè)務提成,朝不保夕的惶惶恐恐。演藝圈中永遠有比你年輕的,比你美麗漂亮有身材的仙女們成群結隊下凡來。于是,這樣一部廣告云集的電影,灰姑娘變身白雪公主還順利遇上了白馬王子的劇情,誰信?
一部電影高票房高罵聲本身就能說明很多問題,比如這個時代的浮躁浮華浮夸。當杜拉拉這個名字像當年雷鋒一樣家喻戶曉時,“向杜拉拉學習”已經(jīng)成為職場的人盡皆知的口號。
電影開頭,炒掉不正經(jīng)老板魷魚失業(yè)了的杜拉拉要在這個看起來無比繁榮,對自己而言卻是華美衣裳,鏡中花水中月的大城市里重新奮斗,從五百強公司的小助理到秘書到HR,對于杜拉拉來說是水到渠成,付出就有收獲,對于焦頭爛額的小職員們,杜拉拉的軌跡是一種物理上的勻速直線運動,得排除一切外力,處于一種理想狀態(tài),沒有風吹,沒有摩擦,沒有空氣,什么都沒有。這不是一部讓小麻雀白領一夜變成金鳳凰主管的職場電影。它遠不能告訴你你想知道的全部。它沒有義務和職責,在你二十幾歲的時候重振你的人生。它給你看一眼浮世繪,你自己的那張還要自己去描繪。杜拉拉們的積極向上,永遠斗志昂揚,永遠在那里,職場人生的美好的生活,永遠在那里。
沒有211大學的名頭,沒有500強的管理培訓生基礎,沒有明確的職場生涯規(guī)劃,沒有過人的履歷,這一切都不可怕。經(jīng)過自己的不斷努力、爭取,只要你像杜拉拉一樣聰明能干善于分析和學習,那么,像可以復制的SOP一樣,杜拉拉的成功模式也一樣可以復制,你也可以成為職場高手,外企麗人。
這是一個物質的時代,要在這片令人窒息的土地上過日子,需要不懈努力和很多很多的運氣,有時甚至要犧牲別人來成全自己。原本在光鮮亮麗的背后,就是襤褸衣衫。電影版的《杜拉拉升職記》本身就像是一個舞臺,每個人都把焦點放在鎂光燈照射的地方,觀眾所看到的,就是華美壯麗絢爛澎湃,杜拉拉身上不斷變幻的世界名牌。對于光線照不到的角落,即便里面有灰塵,甚至有死耗子,誰會注意呢?老徐能對外展示的,別人看到的杜拉拉,還是繁華,而繁華下的沉重,感受不到,拍出來也沒有意義。不如去問問身邊月薪三千的小白領,她的生活才是真實的生活。她可能住在650元一月沒有窗戶的隔斷間,可能每天擠地鐵公交上下班,可能每周要吃三天方便面才能在換季時買件不打折的品牌衣。
嫉妒電影里里穿比基尼的泰國旅游,嫉妒電影里的杜拉拉和王老五的戀情,嫉妒那些植入式廣告商的巨額投資,而無數(shù)個自己卻在漫長無聊蒼白的職場中,不知不覺地就被剩女宅男。所以現(xiàn)在紛紛躲在最好最壞時代社會壓力的名稱下,以這樣的方式過完青春茍延殘喘的尾巴。如果運氣陡然降臨,想擋都擋不住的升職,最新款的香車,新來的美女同事,溫泉五星級酒店,新馬泰旅游……這些是什么?就像影片中的德芙巧克力、立頓紅茶、聯(lián)想筆記本……它們都是代表和象征著你存在的符號。
我們在玻璃球和作業(yè)本里度過了孤獨的童年,港臺流行樂是扭開電臺最愛聽的歌曲,麥當勞和肯德基是最好的犒賞。有一輛自己的自行車是一種生活品質保證,更重要的是,它也許代表一種時髦。當上班長、學習委員、小組長,小紅花裝點自己,還有大隊長小隊長中隊長的共青團袖標。父輩母輩的鐵飯碗并沒有讓我們對于工作有明確的概念。他們的工作一成不變,他們的工作已經(jīng)僵化成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從來沒有一塊自己耕耘和澆灌的職場、事業(yè)。
我們和杜拉拉們所面臨的世界與老一輩不可同日而語。我們必須權衡生活與工作,致力于在瞬息萬變的社會找到一個自己的立錐之處,在職場的紅茶與生活的清湯之間,在公司的律令與生活的愛情之間,杜拉拉是做得很好,徐靜蕾也是。
在世界上,職場與生活,除了我們思維領域或科學技術達不到的我們解決不了,其他問題沒什么不可商量的。一定有一把鑰匙,或是一個通道可以把兩邊的門打開。只是,有時候雙方都把鑰匙當寶貝藏起來。事實上,你藏自己的鑰匙不讓人進,你也出不去。杜拉拉所做的一切,不過是站在局外,掂量一下兩邊的底限,找把鑰匙,給兩邊建個通道,然后各取所需。這是她成功的原因。職場與生活的平衡。在You Deserve it與whatever之間,你做出的選擇至關重要。
片中隨時可見的植入式廣告商之一的聯(lián)想公司有一個著名的slogan,人類失去聯(lián)想,世界將會怎樣。
那么人類失去杜拉拉,職場將會怎樣?
但是我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無需憂心的問題,杜拉拉們總會如雨后春筍般一茬又一茬得長出來。
比如我那剛高考完的小表妹,已經(jīng)坐在床上捧著聯(lián)想筆記本,邊上放著立頓紅茶,幻想她的外企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