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那個家伙影評3篇
抓住那個家伙影評1
首先從男女主角的選擇來看非常符合這部電影的內(nèi)容,即有《殺人回來》里對犯人撲朔迷離的追蹤調(diào)查,又有《奧羅拉公主》里母親的悲痛怨念轉(zhuǎn)換成的犯罪動機,請來嚴正花扮演絕望母親和金相慶扮演正義警察正是導演在刻意的給觀眾增加一種帶入感,使那些對韓國犯罪懸疑電影熟悉的觀眾更容易進入到影片所營造的環(huán)境中。
整個2個小時的劇情還是十分緊湊的,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讓觀眾想一探究竟,完全沉浸在劇情當中。
當真相大白時,再反過來推敲整個案情,難免會發(fā)現(xiàn)許多牽強之處。首先是十五年前的綁架案,如果以劇中的原因來作為犯罪的動機的話,似乎對于這個犯罪者的智商要求就要非常高了,首先罪犯是初犯,其次動機應(yīng)該是突然產(chǎn)生的,最后就是犯罪的策劃時間應(yīng)該非常短的,因為一邊要急需救治自己的女兒,一邊要在醫(yī)院的最后通牒前完成整犯罪的實施,能在這樣嚴苛的條件策劃出一起完美犯罪,那么這個罪犯的智商應(yīng)不低,劇中只是介紹了罪犯是電子工程師,但是后來卻被裁員了,沒有更多的介紹罪犯的高智商,或高超的犯罪手段,因此使觀眾會有種落差感,怎么也不相信這個人就是罪犯。再有就是劇中罪犯在后期的種種表現(xiàn),更讓人覺得這就是個糊涂的老頭,所以在結(jié)果出來后讓觀眾無法信服。
嚴正花的表演已經(jīng)很老道了,在這種類型的片子里演出已經(jīng)駕輕就熟了。但是劇中前段對那個小男孩的綁架未遂是有些畫蛇添足的,因為與后面自己說出來的犯罪原因完全相矛盾的。
個人覺得劇中的在站臺換走錢袋的情節(jié)好像臺灣電影《國士無雙》中的橋段,設(shè)計的方式、地點、群眾都一樣,看來電影是真的無國界之分的,呵呵。
這種模糊了罪犯與受害人的電影是韓國電影這些年來的一個系列類型,就如豆瓣所推薦的《七天》《假面》《不可饒恕》《看見惡魔》等,讓觀眾內(nèi)心的對與錯,正與邪產(chǎn)生交錯,有時候更讓人覺得只有以暴制暴才是唯一的解決方式,才能夠一解久藏與胸中的這口氣。這也是法制社會下,對于那些得不到正義審判的人的唯一出路,之所以會出現(xiàn)種種不公究其原因還是政府的無能或是政府的腐敗所致,現(xiàn)如今冤假錯案比比皆是,誰又能保證不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
回到電影,可以說本片導演和編輯還是比較有人情味的,不像以往的韓國懸疑電影結(jié)局往往都是無可挽回的悲劇收場。這里結(jié)尾的設(shè)計比較松散,不再強調(diào)犯罪邏輯、司法無情,而是將原本的罪犯處以本是子虛烏有的罪刑,而錯走一步的悲怨母親也不再是同歸于盡的結(jié)局,使結(jié)局更加溫馨圓滿。
抓住那個家伙影評2
最近看了很多韓國電影,從去年看的《熔爐》開始喜歡上了韓國電影,把我從韓劇的情節(jié)拖沓的糟糕印象脫離,對韓國講故事的能力刮目相看,國產(chǎn)電影在敘述能力上確實不如他們。
而這部電影沒有評論的那么讓我驚艷,因為這種題材的電影太多,但是強大的劇本加上蒙太奇的手法和兩大主角的精彩演出,還是值得一看的。
影片一開始的案件從15年的控訴期說起,果斷想起《白夜行》,被害人和受害人角色轉(zhuǎn)換,他們經(jīng)歷的是道德和時間上無盡的煎熬,導演用長得如此和善一位老大爺去演兇手讓人如此不忍心,但動機卻無法不讓人動容,電影模糊了壞人和好人的界限。
嫌疑人還是后悔的,在控訴期最后一天去事發(fā)地點祭奠死去的小女孩,但是更讓人想不通的是為什么一個躲起來生活的老人會開著偷來的犯罪車輛在市場晃來晃去,而且還穿的如此古怪。而他那次出場難道就是為了給男主帶來希望又帶來絕望嘛,如果是這樣的話,似乎缺少了那么點前因后果?;蛟S也就是承上啟下的小插曲。
電影最大的情節(jié)漏洞是明明老人失蹤了,可警察對此毫無反應(yīng),正常來講不應(yīng)該引起注意的嗎?而且每部電影的總有那么幾個白癡警察,也幸虧了這些白癡所以才有下面金相慶和嚴正花的相遇也有了為這部電影創(chuàng)造一個好結(jié)局的可能。導演還是有人性的啊。為導演撒個花。
不知道看過的同學們有沒有在意到一個情節(jié)就是那個白癡警察問男主那女孩的真正死因的時候,男主避開了,他的表情也是極其痛苦的,再加上電影開頭那個猛烈的撞擊我仿佛意識到了什么。我想他死咬著這個案子不放出了他的職業(yè)精神也可能是因為他親自看著女孩下落被撞親自看著錢被拿走的那種痛苦和自責。韓國電影總讓人覺得他們的責任心比天大。但如果他在辭職的那天晚上聽了女主的電話語音我想事情也不會這樣了,電影也演不下去了。哈哈哈哈。
電影最后男主拿著磁帶和同事討論犯人犯罪手法那段,頓時感覺智商秀下限,韓國影視作品特有的翻譯方式有時候看的真讓人費勁,在這里不得不吐槽昨天看的一部電影《下女》,坑爹的字幕翻譯讓我到現(xiàn)在都搞不清里面的人物關(guān)系,我看來的情節(jié)再看了其影評之后瞬間覺得狗血。
抓住那個家伙影評3
雖然對棒子國不甚感冒,但如果非要認可他們一件事物的話,那我會選擇「電影」。比起動輒幾十集上百集、又臭又長的韓劇,韓國電影的總體質(zhì)量顯然要高出數(shù)個級別,也貢獻了許多十分優(yōu)秀的電影作品和電影人。在眾多韓國影片中,有一類作品深得我意:它們散發(fā)著孤獨、絕望的氣息,仿佛一副「不虐死觀眾不罷休」的模樣,把主流的價值觀沖得七零八落,亦將觀眾拋至黑暗冰冷的盡頭。金基德、樸贊郁、奉俊昊是這類電影代表性的導演,而在將來或許還會加上「鄭根燮」這個名字。
在《抓住那個家伙》這部電影中,能夠很容易地嗅到《殺人回憶》的味道,一是因為金相慶在兩部電影里都飾演了警察的角色,二是因為兩部作品同樣皆涉及到「往事」以及「連環(huán)作案」等等懸疑元素(包括對韓國警察的揶揄)。雖然情節(jié)各不相若,風格也有差異,然而最后終究回歸到了「人性」這個本源上來,只不過在《殺人回憶》中被欲望所奴役,而在本片中則被救贖所扭曲。
影片用平實的鏡頭,一邊敘述今事,一邊回溯往昔,逐漸揭開一段殘忍的悲劇。罪犯韓哲在15年前因為急需巨額醫(yī)療費用救治女兒而綁架了一個女孩,卻不慎導致女孩死亡。這一事件不僅令韓哲在15年中心懷愧疚,也讓另兩個當事人度日如年,一個是女孩西珍的母親,還有一個便是負責此案的警察吳青浩。
西珍母親為了查明綁架女兒的真兇,在警察偵查案件的同時,也一直在私下搜尋蛛絲馬跡,但隨著案件追訴期的屆滿,靠法律制裁罪犯終成泡影。于是,她決定鋌而走險,綁架了罪犯韓哲的孫女,并復制出當年案件的過程,既混淆了警方的視聽,又能讓韓哲飽嘗失去親人的痛苦。
同樣需要救贖的還有吳青浩,15年難以破案的羈絆令其備受煎熬,以至于選擇了辭職。不過此次類似的犯罪過程讓警方又把他找回來幫忙,亦使他重新燃起了斗志。當警方受誤導而將韓哲定為本案的實施者時,吳青浩起先據(jù)以力爭,可是在他弄清真相后卻站到了西珍母親的那邊,以歸還孫女為條件,迫使韓哲認罪伏法。
生命是個不可逆的過程,過分地沉溺于往事,不僅讓人活在陰影之中,甚至會走向極端。西珍母親的「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即使情有可原,但終屬犯罪行為,把自己的救贖建筑在他人的痛苦之上,真能心安理得嗎?再看吳青浩,看似韓哲的入獄讓他和西珍母親都得到了解脫,可手段也并不光明,也是不被法律所容許的犯罪行為。
世事就是那么有趣,當年的受害者和警察為了救贖而變成了違法者,當年的罪犯則轉(zhuǎn)而成了受害者。雖說故事的結(jié)局頗符「一飲一啄、因果報應(yīng)」的宿命,但其中的陰差陽錯和人性之微妙又怎能三言兩語說得清楚。西珍母親和吳青浩得償所愿,卻也染上了污點;韓哲罪有因得,卻仍會為當年的罪行抱愧終生。三個想要救贖的人沒有一個能得到真正的救贖,既是命運,也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