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3篇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1
早有耳聞云:“印度電影片時超長,而且歌舞極多。”今天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才親自感受到了這兩個名副其實的印度元素。我本想把它當作一部喜劇片來看,但是影片強烈的主題氛圍,使得我不得不分析影片所折射出的社會問題。
本片講述了三個年輕人蘭徹、法爾漢、拉朱由于相同的專業(yè)——工程學而相遇于印度國立工程學院,由于各自不同的家境,三人不得不面對來自家庭和學院的壓力,而他們的同學查圖爾是一個只知道死記硬背的人,蘭徹執(zhí)意要讓兩位朋友知道死記硬背是得不了第一的,所以在考試中考到了第一,又在查圖爾演講時捉弄他,結(jié)果在慶功時遇到查圖爾,不得已與查圖爾打賭,從而引起了開頭查圖爾、拉朱、法爾漢尋找蘭徹的旅程。并且得知他們的朋友并非蘭徹,它只不過是因為他的好學而被前首相看重來代替自己不爭氣的兒子去上學來獲得文憑。“蘭徹”雖無屬于自己的文憑,但他還是通過幾年大學學習而獲得了大量知識,更巧合的是,他竟然就是冤家對頭查圖爾所說的那個擁有500多項專利的科學家,且全球的公司都想得到這個人才。最終,他們一行人終于在某個地方找到了“蘭徹”,故事終以大圓滿的方式告終。
從“蘭徹”身上可以隱隱約約地看到宋濂、東陽馬生的影子,他們好學、善學,對學習總抱有滿腔的激情,以學習為樂。孔老夫子曾經(jīng)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而宋濂、東陽馬生、“蘭徹”都是這樣的人。
如今,隨著義務(wù)教育的深入,不少同學都產(chǎn)生了厭學的心理,換言之,就是說已經(jīng)對學習沒有一點激情了,這點是萬萬要不得的。我作為學生,對這點是深有感觸地,有人曾經(jīng)問我:“你物理學的那么好,有什么訣竅嗎?”我莞爾一笑,說:“學不好物理,不是因為你比其他人苯,而是你對于物理采取一種回避的態(tài)度,就是沒有激情去學好物理。”我記得曾經(jīng)有一個作家說過:“對于學習,最要命的是什么呢?就是缺少對于學習的激情。你比別人笨,你可以用勤奮去彌補,但你如果對學習缺少了激情,那你就不可能學好了。”
《三傻大鬧寶萊塢》,喜劇片而已,但它所折射的社會現(xiàn)象,卻讓我受益匪淺。
請記住,學習在于激情。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2
星期五那天,老師給我們看了“三傻大鬧寶萊塢”。觀看了這部電影之后,讓我的感觸很深,看完這部電影后想到的第一句話就是:“分數(shù)真的有那么地重要嘛,就因為畢業(yè)后領(lǐng)的那一張寫了墨水的紙、領(lǐng)一本破本子,就讓那么多人承受著他們還撐不起來的壓力嘛?”
也許,一個學生的成就可以襯托出一個學校的教育。但是,你們有沒想過一個成就的學生背后又有多少個學生因壓力過于沉重而倒下,一個家庭的改變和富裕都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這樣只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沒有順利的畢業(yè),拿到那一本破本子或是領(lǐng)一張寫了墨水的紙,自己的家庭就沒辦法過上好日子,只會使他們盲目的去讀書,墮落在壓力之中,體會不到世界的幸福,沒有時間去體會朋友之間的快樂,輕松的去過一天。
學習上的第一并不能代表你什么,如果你不能把它用在實踐中,只是一個死讀書的人,把一切的定義都背了下來又有什么用呢?也許就像蘭砌說的一樣,在學習上,你們都陷入了瘋狂的比賽中,就算你是第一,這種方式有什么用?你的知識會增長嗎?不會,增長的只有壓力。這里是大學,不是高壓鍋。即使馬戲團的獅子也會因為鞭打而學會坐在椅子上。但你們會說這是 訓練得好,而不是教育得好”。蘭砌他不會因為學習而過分的去理解或是背,他善于在生活中實踐,探索他需要的知識。
從電影中我認識到。在學習上不要太過分的壓迫自己,篡奪自己的快樂,父母不要給自己的孩子太多的期望與壓力。在生活上我們要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時間,老師也不要給學生太多的壓迫力,這只會使一個個學生在沉重的壓力中倒下。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3
電影,永遠都是人們精神上最大的支持物,讓人有種無限的遐想空間,在這里面會讓你感受到無限的慰藉,總能在里面找到與你身上或者身邊人事物所契合的點,這是何等的彌足珍貴!
周末沒事看了一部同事極力推薦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聽著名字很俗氣,但是看過之后感覺很久沒有看過這樣的電影了,讓人回味良久。
這部電影的名稱起的搞笑而膚淺三個傻瓜,但是三個傻瓜卻演繹了一條人生的自由之路。影片講述了大學生活的激情,年輕人對夢想的執(zhí)著與現(xiàn)實的屈服之間的矛盾,故事以倒敘的形式,穿插著回憶娓娓道來,劇中的舞蹈和歌曲優(yōu)美流暢、詼諧的搞笑臺詞和情節(jié)讓人樂不可支,無數(shù)動人的催淚點以及風趣的話語詮釋了友誼的寶貴,更重要的是說出了全球的普遍教育現(xiàn)狀。
電影中的三個主人來到印度最著名的大學之一,這里的管理森嚴,考試繁多,大主人公之一蘭徹陽光、充滿激情和夢想,他敢于挑戰(zhàn)傳統(tǒng),由于挑戰(zhàn)老師,他被勒令驅(qū)逐出教室,不能上課他就想上什么課就溜進去聽;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喜歡工程學,喜歡發(fā)明,看得到什么機器就拆,蘭徹在學校成了異類,但成績卻是非常優(yōu)秀。但他的兩個好朋友成績卻差得很:一個因為不喜歡工程學喜歡攝影而成績總是最后,一個雖然喜歡,但是總是怕考不好對不起家人而壓力重重造成。蘭徹最終成為印度有明的科學家,有40多項偉大發(fā)明,多少企業(yè)想與他合作的成功人士。影片給出了關(guān)于學習、成功的真理,學習的好壞在于內(nèi)因,在自由、在興趣、在激情、在夢想、在堅持。每個學習者要學會放下包袱,找到自己的興趣點,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學,有興趣、有熱情、有激情,堅持不懈才會成功。我想喬布斯、蓋茨的成功就是這樣的吧!我也想到:我們現(xiàn)在提得多彩教育是多么及時,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個體,特別是這些天才兒童,我們更要找到適合他們的教育,也許諾貝爾獎獲得者就在他們之中。
作為一個教育者,這部影片帶給我更多的思考,影片中反映的雖是印度的教育現(xiàn)狀,但卻合我國差不了多少,電影中兩個鏡頭,使我對教師的工作有了更多思考。鏡頭一:老師在講“機器”的概念,讓學生回答,主人公蘭徹興奮的站起來,舉出了生活中很多關(guān)于機器的例子,卻沒有說出準確定義,老師很生氣,讓另外一個學生說出了定義,蘭徹據(jù)理力爭,挑戰(zhàn)老師的權(quán)威,遭到老師驅(qū)逐,不能呆在課堂。鏡頭二:蘭徹公開和主任說學校教學問題,教育制度的問題,主任這個老古董勃然大怒,把蘭徹拉到課堂上讓他當堂演示怎么上課,蘭徹隨即在黑板上寫了兩個名詞,告訴大家:一分鐘時間,可以用任何參考資料,找到這2個名詞的意思,一時間所有學生都開始行動,連主任也在快速尋找答案,一分鐘到了,誰也沒有找到答案。大家目關(guān)投向蘭徹期待他來解答,蘭徹卻道出這兩個詞其實只是同學的名字。一分鐘前大家還在各想各的,但一分鐘后,大家精力多么集中。由此我想到,我們的課堂,想到了我們的老師,雖然電影有些夸張,但有時我們在課堂中也出現(xiàn)鏡頭中所出現(xiàn)的情節(jié),我們作為權(quán)威不允許學生的侵犯;我們在教知識的時候不注重學生的理解和運用,過多依靠課本和教參;我們在課堂上不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我們的課堂沒有煥發(fā)生命活力……電影中的情節(jié)使我浮想聯(lián)翩,課堂是我們的主陣地,我們真的要放下架子,站在學生的視角上,還課堂給學生,實施開放而有活力的課堂,給學生自由、給學生實踐,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這樣我們的課堂才會煥發(fā)生命的色彩。
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3篇
上一篇:電影焦裕祿觀后感3篇
下一篇:觀三傻大鬧寶萊塢觀后感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