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藍海般若歌評
我為般若,何物為我。我渡眾生,何人渡我。今天學習啦小編為大家分享一篇《般若》的歌評。
《般若》:開場
開頭幽咽的簫聲裊裊,木魚敲打之聲清脆,恍若回響,這個故事便由也此開始。
看見般若二字,最先想到的故事便是歷史上的高陽與辯機,這兩個悲劇色彩濃烈的人物。詞作的詞倒是和我心目中的這個故事,心目中的人物品格很是相近。
二八艷若桃李,弱冠年少風華。此刻,高陽十六年華,辯機已入佛門六載,這世間蕓蕓眾生,而他們還是在這萬千喧囂之間注定相遇。
這一日,日暖云輕。
這一眼,斗轉星移。
這一世,于此刻已然注定。
十六歲的高陽有她自己的束縛,她是太宗最寵愛的公主,聰慧靈巧,拋卻身份不談,她卻已經(jīng)是他人之妻。
而辯機亦有他的束縛,他是佛門之人,才華滿腹,他是玄奘挑選出宏揚佛法注釋經(jīng)傳之人。
“用一段木魚敲醒這浮生”,這一聲一聲的木魚終究不能將他們于那一眼中敲醒,他們還是拋卻禮法,拋卻世俗地在一起了。孽緣就此注定,他們用一生換來相會九載。
她贈他玉枕,也就此葬送他性命。他死之時,她說他是我一生驕傲。
他贈她歡喜,也因此讓她沉淪。她死之時,他已聽不到世間對她的罵名。
《般若》:故事
“穿簾拂襟吻你是誦經(jīng)聲”,無需親吻,禮法不存于世人眼中,而在你我心間。我們雖離經(jīng)叛道,卻仍舊克己復禮。辯機,你心如我心,我心映你心。《新唐書》將這一段感情描繪得污穢不堪,高陽亦從此與山陰比肩,可于我看來,未必如此。
辯機滿腹才華,二十歲便被玄奘挑出注釋佛理經(jīng)傳,高陽傾心于他,仰慕他的風度才華。辯機自當對得起這一份傾慕。他弱冠入佛門,眼色清明,若不是命中注定的這一段緣分,他應當如同玄奘一樣流傳萬世。在他心中,高陽重于禮法,禮法卻是重于情愛的。
出于情,止于禮。穿簾拂襟吻你是誦經(jīng)聲。
門外,是她在“佛前愿許過一層又一層”,一愿你一生安康,二愿你常伴左右,三愿你我此情永不變。
門內(nèi),是他吟誦佛理,青案上的檀香已經(jīng)燃盡,只余下一抹灰,一絲香,和你予他的祈愿。
綽約之間,竟再也看不清你的身影。
佛祖,我教化世人,為眾生普渡佛法,可是誰人來渡我?他虔誠地低下頭,雙手合十,只求有一句慈悲的指引。掌心中是那無可避免的一痕,心中是那不能不去思念的一人。
第一次聽微藍海的歌,初聽并沒有多少驚艷,但是這個聲音很耐聽,便如同一聲一聲的木魚,每一下都恰好敲在心上。低音極美,“檢點般若不曾寫進緣分”這一句的處理十分到位,一字一句似是呢喃而問“我為般若,緣歸何處?”主歌的每一句之后幾乎都會有一個轉音,而副歌變?yōu)楦咭簦⑺{海仍然用很穩(wěn)的聲音將這個故事緩緩敘述,在處理的手法上并沒有改變,可是我卻似乎可以感覺到那個迷茫呢喃的辯機低低看著手掌上刻下的宿命一痕,將自己的心境拂拭清明,“反正錯定,所以執(zhí)意孤行。”
“遙遙凡塵煙火,渺渺悲歡誰歌”。
九年后,高陽與辯機私情被發(fā)現(xiàn),太宗震怒,賜辯機腰斬之刑。
而辯機死后,高陽耽于聲色,不復巧笑模樣,死于叛亂。
《新唐書》中寫高陽淫亂放蕩,史書中除了大唐西域記后的寥寥數(shù)筆再無辯機之名。
他為她葬送性命,她為他背負罵名。
亦無虧欠。
“般若”意為智慧,而他們都不是有大智慧之人,緣分遮蔽他們的雙眼,若我為般若,何物為我?若我為般若,又怎能遇見你?
《般若》:其他
竊以為編曲可以改進,對于編曲后期了解不多就不多說了。
很喜歡這首詞,詞作這首詞寫的很長,宿命一
痕很是戳心,在我看來正是全詞的最大亮點。而詞的意境卻是最讓人喜歡的,平平淡淡,如一碗寡淡茶水,而歌者的聲音便是這碗茶水旁的一縷青煙,裊裊而去,他低首,她明眸,這個故事便在此停住,時光無情沖刷亦不能將這份感情掩埋。
微藍海般若歌評
上一篇:Tacke竹桑溯夢千年歌評
下一篇:小曲兒專輯曲終人未散歌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