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給后人的歷史形象是什么
項羽給后人的歷史形象是什么
劉邦項羽,歷史上被舉例討論最多的兩個人物,劉邦給人感覺陰險狡猾,項羽是勇猛無敵。以下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捻椨饌€人評價,歡迎大家參考借鑒!
項羽個人評價1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一首五絕令人回味。項羽為何“不肯過江東”?項羽“不過江東”是一種怎樣的精神境界?后人各自猜測,眾說紛紜。
唐朝詩人杜牧《題烏江亭》不無惋惜地寫道: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
也是唐朝的詩人胡曾,用一首《詠史詩.烏江》,盛贊項羽的高尚情懷、高風亮節(jié):
爭帝圖王勢已傾,八千兵散楚歌聲。
烏江不是無船渡,恥向東吳再起兵。
各位請注意幾個細節(jié)。項羽臨死前反復說:”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 “;”天之亡我,我何渡為“。還有,最了解他的紅顏知己虞姬,在垓下那個最后的晚上悲嘆的是:”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回首11年前,20歲的項羽遇見秦始皇出巡,一句”彼可取而代也“脫口而出,那種豪情壯志,是何等的自信!5年前,面對十倍于楚軍的秦軍主力,項羽率壯士破釜沉舟,挺進巨鹿,那種無所畏懼一往無前的勇氣,是何等的驚天動地!我們難以理解的是,僅僅短短的幾年時間,”西楚霸王“項羽的沖天意氣,怎么會一步步走向消弭?
項羽個人評價2
《項羽本紀》記載,項羽是楚國名將項燕之孫,與叔父項梁相依為命。項羽少時,學書不成,去;學劍,又不成。項梁怒之。項羽說:“書足以記名姓而已。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于是項梁乃教項羽兵法,項羽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學。項羽長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氣過人。吳中子弟,皆已憚籍矣。
陳勝起義兩月之后,項梁帶領(lǐng)24歲的項羽殺了會稽郡太守,在蘇州起義,麾下很快聚集了八千江東子弟。
公元前207年,叔父項梁戰(zhàn)死后,項羽殺掉畏縮不前的宋義掌握了指揮權(quán)。巨鹿之戰(zhàn),項羽率數(shù)萬楚軍,同秦名將章邯、王離所率四十萬秦軍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鄉(xiāng) )進行決戰(zhàn)。項羽破釜沉舟,以大無畏精神在各諸侯軍作”壁上觀“時猛攻秦軍,最終全殲王離軍,并于八個月后迫使章邯率領(lǐng)的另二十萬秦軍投降。經(jīng)此一戰(zhàn),秦朝主力盡喪。項羽英雄蓋世,遂成為各路義軍的領(lǐng)袖。
而在秦王朝走向名存實亡的時候,項羽的對手劉邦也開始嶄露頭角。
劉邦,出生于沛郡豐邑(今江蘇豐縣)一個農(nóng)民家庭。秦時任泗水郡的泗水亭亭長,相當于村治安主任。在押送勞改犯去咸陽路上,劉邦見到秦始皇的威儀,情不自禁地感嘆:“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在各地風起云涌的起義鼓勵下,沛縣的基層文吏殺掉朝廷派來的縣令,擁戴劉邦為縣令。楚的制度稱縣令為某公,所以后來劉邦就被稱為沛公。沛公率三千人馬投奔項梁,與項羽并肩作戰(zhàn)。
就在項羽同秦軍主力血戰(zhàn)的時候,沛公率兵往西,避實就虛,捷足先登進入關(guān)中。公元前206年10月,在位僅46天的秦三世子嬰向沛公投降,秦朝滅亡。
項羽率軍殺到函谷關(guān),聽聞沛公已入咸陽,大怒,下令:“旦日饗士卒,為擊破沛公軍!”當是時,項羽兵四十萬,在新豐鴻門,沛公兵十萬,在霸上。沛公危在旦夕,不料項羽的小叔父項伯開始幫倒忙,先是通風報信,接著以身相護,使沛公得以逃脫滅頂之災。鴻門宴散場時,項羽的軍師范增咬牙切齒預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項羽個人評價3
公元前205年1月,項羽將攻入函谷關(guān)的諸將18人分封到各地為王,建立起18個王的聯(lián)合王國體制。封沛公劉邦為漢王,管轄巴、蜀、漢中三郡,定都南鄭(今陜西漢中市)。項王自立為西楚霸王,管轄九個郡,定都彭城(今江蘇徐州)。
“霸”,多義詞,這里是諸侯之長的意思。項羽分封的18王聯(lián)合國體制,與以皇帝為最高統(tǒng)治者的秦王朝完全不同。項羽無意于天下,沒有稱帝,只是按照自己的意志稱王。不過他是名副其實的諸王之上的“霸王”。
不久,漢王劉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計策成功,漢軍挺進關(guān)中,占領(lǐng)三秦大地,拉開了與西楚霸王項羽逐鹿中原的架勢。
楚漢戰(zhàn)爭前期,漢軍屢屢敗北,漢王劉邦幾次深陷絕境。公元前203年,楚漢戰(zhàn)爭打了三年,總算締結(jié)了停戰(zhàn)條約。雙方商定以鴻溝為界中分天下,西方為漢,東方為楚。
和約簽訂, 戰(zhàn)爭似乎已經(jīng)結(jié)束,項羽把劉邦的父親與妻子送還劉邦,于是帶著人馬放心回東部去了。
不料劉邦卻接受手下計策,決定趁楚軍兵疲糧盡,斗志松懈沒有戒備的時候,乘勢追擊項羽。......
項羽個人評價4
項羽是這樣的一個人:正義在我心中,雖萬千人吾往矣!每次征戰(zhàn),他都身先士卒。叔父項梁教的兵法雖沒有學完,卻無師自通,起義以來戰(zhàn)無不勝。巨鹿、彭城、滎陽三大戰(zhàn)役,沒有一次是單靠個人的勇武魯莽行事,都是遣兵派將打得有聲有色,擊潰數(shù)倍乃至數(shù)十倍的對手。
與秦軍四十萬主力決戰(zhàn)的“巨鹿之戰(zhàn)”堪稱千古傳奇。當時來救援趙國的幾十支各路諸侯部隊,都畏懼秦軍,在楚軍浴血奮戰(zhàn)時都只敢躲在旁邊偷看作“壁上觀”。楚軍將士殺聲震天,人人以一當十,把秦軍徹底打敗。戰(zhàn)斗結(jié)束后諸侯將領(lǐng)謁見項羽,都驚嚇得膝行而前,莫敢仰視。
項羽是貴族,是英雄。在與平民出身帶點流氓習氣的劉邦爭斗時,由于其人格的高貴,許多事情勢必做不出來。而劉邦恰恰看中其軟肋,令項羽暴跳如雷,卻又無可奈何。最有名的是項羽軍前號稱要火煮劉父的那一次,劉邦嬉皮笑臉地要求,煮了之后請分他一杯羹。弄得項羽只能收兵悻悻而歸。
鴻門宴上,項羽完全有機會殺死劉邦,但他卻沒有這樣做。有人說是他并沒有把劉邦當成真正的對手,有人說是他的婦人之仁,
實際上,他心如明鏡,對于主動前來賠禮道歉、俯首稱臣的對手,他知道應該光明磊落,絕不能進行陰謀算計。
戰(zhàn)場上的項羽英勇異常,“瞋目叱之”,敵將“目不敢視,手不敢發(fā)”,而平時卻“見人恭敬慈愛”?!叭巳粲胁?,涕泣分食飲”。戰(zhàn)士受傷或者生病,他會流淚,會親自送去湯藥。所以臨到最后一刻,他身邊僅剩二十八騎,這些戰(zhàn)士還奮起殺敵,無一人棄他而去。
項羽的鐵血柔情,垓下的“霸王別姬”最為典型。史載,項羽“歌數(shù)闕,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p>
要知道項羽在戰(zhàn)場上,所擋者破,所擊者服。這么一個硬漢子在告別虞姬的時候居然哭了,而且哭得很痛,感染得周圍的人哭成一團。這說明,英雄末路,心里惦記的不是成敗興亡,而是愛姬和烏騅馬。
以今人的視角來看,項羽的缺點十分鮮明。他是自負驕傲的,是剛愎自用的,是婦人之仁的,是死不反省的??伤琼斕炝⒌氐模且恢Z千金的,是重義守信的,是驍勇磊落的。還有,對女人來說,他是溫柔深情的。
他高大鈍重的高貴身軀,就這樣緩緩倒在烏江的落日余暉中。
項羽個人評價5
“有禮”是項羽的主要性格?!妒酚?middot;高祖本紀》載:漢將高起、王陵評價劉、項說: “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眲畹钠矫窠?jīng)歷,使他對儒學和儒生厭惡,“便溺儒冠”,動輒辱罵儒生,顯示了平民本色。
了解他的蕭何也說劉邦“素慢無 禮,今拜大將如呼小兒耳?!倍椨?,韓信對他的評價是“項王見人恭敬慈愛,言語嘔嘔,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飲,至使人有功當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謂 婦人之仁也?!?/p>
項羽的“婦人之仁”還表現(xiàn)在鴻門宴上的優(yōu)柔寡斷。在他看來,暗算前來賠禮道歉的人算不得英雄好漢。而劉邦卻在楚漢簽訂“劃鴻溝為界,中分天下”的協(xié)議后馬上背信棄義, 突然襲擊。項劉兩人之間的道德誠信高下立判。
身處生死境地的態(tài)度,流露的是與生俱來的本性。項羽臨死,將自己的坐騎托付給烏江亭長,甚至將自己的頭顱交給故人領(lǐng)賞,此等置生死于度外的情深義重,真的是氣貫長虹。而劉邦在逃生時多次將自己的兒女從車上推下,幾次要殺將兒女救上車的滕公;還有面對項羽要烹殺老父的威脅,劉邦居然談笑風生。兩人的思想境界、情感意識不可同日而語。
項羽之死,對華夏而言是一個大不幸,對劉邦集團而言卻是大幸。從此,先秦最后的貴族退出了歷史,同時,重情重義的精神也開始消亡。
項羽給后人的歷史形象是什么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