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論文(2)
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論文
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篇二
《農村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摘要】教育工作的進行應該以人為本,以往傳統的應試教育工作,為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學習壓力,影響了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心理健康。另外,農村地區(qū)的經濟水平較為落后,校園的中缺乏對于心理健康進行輔導的部門,不能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的調整,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本文對農村高中化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問題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化學教學農村心理健康
高中化學的教學工作進行中,要轉變以往教師為主體的觀念,提高對學生的重視程度。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工作當中,要重視對學生知識以及心理方面的了解與掌握,在教授知識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由于農村地區(qū)自身經濟水平不夠發(fā)達,學校的基本設施建設不夠完善,校園內部缺乏對學生進行心理教育的部門。因此,在農村校園的教學工作中,必須要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在實際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的教育,避免教學中只是單純的注重對知識的講授,不能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培養(yǎng)。
1加強師生之間和諧共處
現代社會,素質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標,教師在教育工作中,需要和學生成為朋友,對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以及學習情況進行良好的掌握,并且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設置合理的教學安排。以往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受到的限制較多,教學工作的開展過于強調對學生的思想與行為的統一性的要求,從而造成了學生在學習中過于緊張,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不利于學生在學習中活躍思維。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需要對課堂氣氛進行良好的帶動,營造良好的討論氛圍,從而帶動學生積極思考,并且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在現代教學中,師生之間的關系和諧共處,可以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向教師反應學習中的疑惑,并且積極的與教師進行交流。良好的交流心理可以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與教師進行積極的交流,有效的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2加強對學生信心的培養(yǎng)
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其成績的好壞的決定因素有很多。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中,要對學生的心理以及情緒的變化進行良好的把握,并且對學生進行細心的輔導,樹立學生的學習信心,充分發(fā)揮學習積極性,為教學工作帶來正面的影響。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對待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難度的問題,讓學生在解答問題中獲得學習的信心?;瘜W是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在高中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知識的合理引入,結合游戲、實際生活等方式進行講解,降低學生對于知識、概念的抵觸感。在對待不同的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幫助學生采取竅門記憶的方法,使學生更好更快的掌握所學知識。例如對待元素周期表的學習時,可以將元素周期表設置成順口溜,并且聯系實際生活進行記憶,既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又可以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降低理解難度。另外,在日程課堂教學的提問中,教師要積極的對學生的回答進行鼓勵,并且進行及時的表揚,在教學中時刻滲透積極的學習觀念,避免學生由于成績不良,造成抵觸、畏懼、厭學等心理的發(fā)生。
3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
高中化學的知識中,很多內容都與實際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可以更好的激發(fā)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求知欲望,提高化學課程的學習成果。興趣培養(yǎng)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關鍵內容,高中化學課程具有一定的難度,內容多,學習時間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煩躁、厭學等現象。教師只有在教學中做好對學生興趣的引導,通過合理的方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才能使學生在緊張的學習中保持狀態(tài)。教師在進行課堂內容的設計時,要注意對化學知識教學的安排,組織好語言內容與關系。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新穎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于高中化學的學習樂趣,并且讓學生認識到化學知識對于實際生活的重要性,從而為學生在日后的化學學習中打下堅實的基礎。另外,在化學課程的教學中,實驗課是有重要意義的教學內容。學生通過實際動手操作,可以提高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程度,加深對化學反應的認識水平。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真正的通過親自動手,來體會化學反應的全過程,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加強學生間的互相協作
在化學教學中,很多問題需要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并得出解答。心理學中,團隊合作是學生所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也是現代教育工作的主體內容之一?,F代社會中,團隊合作是社會競爭的重要內容。教師如果不能對學生互相協作能力進行培養(yǎng),就難以保證學生在以后的生活發(fā)展中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團隊意識。如果不重視對學生的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就很容易出現學生孤僻、不合群等現象,不利于學生心理健康的成長。以往傳統的教學方式,主要強調對知識的傳授,學生在學習上較為被動。新時期化學教學工作中,主要是采取學生主動的教學方式,教師利用學習資源,開展學習的互動。在教學中,進行合作學習,可以有效的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能力,加強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在進行教學中,教師可以對某一節(jié)的課堂問題進行發(fā)問,并且對班級進行分組,然后組織小組討論。在小組討論中,教師要積極的進行參與和引導,并對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記錄。最后,在進行評價時,可以采用分組評價的方式,讓學生=對于其他組進行評價,然后教師在進行介入,引入化學教學知識,從而為知識講解建立一個良好的基礎。在教學中,采用合作互動的方式,可以加強學生的思考能力、實踐能力、合作能力、表達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并且使學生獲得較強的參與感,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價值觀。在互動的教學中,也可以更好的對學生的品行進行培養(yǎng),加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
總之,在高中化學教學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加強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在進行教學中,需要對學生的知識學習與心理健康進行重視,保證學生在學習中健康的成長,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于勝軍.淺談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讀寫算.2012(74)
[2]郭江麗.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學問·現代教學研究.2012(04)
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