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金鎖記讀書感想優(yōu)質(zhì)例文五篇
通過《金鎖記》,我們可以看到張愛玲對人物服飾的細膩描繪。一個女人,服裝是的掩飾亦是最顯露的情緒,一部離不開女人的小說,同樣也離不開服飾的渲染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岁P(guān)于金鎖記讀書感想優(yōu)質(zhì)例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關(guān)于金鎖記讀書感想優(yōu)質(zhì)例文一
讀完《金鎖記》后,心中油然而生一種同情感。這既是對曹七巧的人生悲劇的同情又是對被曹七巧傷害國的人的同情。在那個特定的時代,形成這種畸形性格有時也是難以避免的。在我看來,曹七巧形成如此畸形心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她個人的欲求無法得到滿足,因此才企圖以這種果為因向社會,向周圍的人報復!而她說所想要得到滿足的只不過是簡簡單單的親情、愛情和友情罷了。
親情,對她來說是個熟悉又陌生的名詞,她不愿看透卻早已看透。她曾是那麻油鋪子里掌權(quán)的姑娘,生活的自由自在,甚至還帶著些許天真爛漫的純真。自哥嫂將她嫁進姜家以換取金錢財富的時候,她才明白原來這么珍貴的親情也可以用來進行買賣交易的。而每次哥嫂來訪時,目的也并不在于探望她,只是圖她的錢,盤算著貪點小利。于是她徹底不相信親情了,她覺得世間的冷暖都無關(guān)痛癢了。她認為自己在姜公館里受苦受委屈卻不能得到親人的一絲安慰,反而還要受他們的氣,給他們自己辛苦攢起來的錢,心理極其憤恨,極其不平衡。而在后來,兒女們對她的反抗也使她的心更加涼了。
愛情,她也只能默默地在心里幻想。她被迫嫁給二爺這個身心俱殘的人,整日衣不解帶地照顧他??墒亲鳛橐粋€女人,她渴求性欲,渴求一個正常人的男歡女愛。然而殘廢的二爺卻始終滿足不了她,這使她急于在其他人身上尋找她心目中的愛情。于是,她對季澤哭泣,對季澤萌生了情愫!季澤雖然荒.唐去逛窯子,但他也是有原則的一個人,他畢竟還是顧忌著倫理道德,懂得避諱的,再亂來他也不會把目標往家里定。這樣,她的愛情又一次的希望渺茫了。她的失望使她在季澤登門表白時親手徹底毀掉了她的愛情夢。七巧急待愛情卻始終缺失,她無法體驗被愛、被呵護的幸福感,她的不滿使她一步步地走向心理扭曲、心理變態(tài),以致后來她親手毀滅兒女的愛情和幸福!
友情,她奢求不來。她是個有自知之名的女人,知道自己出身卑微,和大奶奶、三奶奶的大家閨秀的身份截然不同,她也深知自己能夠嫁進姜家的緣由。在姜家大院里,她沒有地位,甚至連底下的丫鬟也看不起她。盡管如此,她依然希望和大家和諧共處,和大家相親相愛。她總是沒話找話,找新來不久的三奶奶聊天、討好季澤等,可是大家都不領(lǐng)情。正因為如此,她本就寂寞孤單的心更加的冰涼,這無疑于雪上加霜。感覺不到世間溫暖的七巧漸漸地變得冷酷無情,開始報復周圍得罪過她的人,企圖以這種方式來提醒人們她的存在。
此外,環(huán)境的變化也可以作為她心里畸形的另一個原因。頓時將一個單純地賣麻油姑娘置于一個爭權(quán)奪利、互相傾軋的大家族之中,逼迫著她不得不適應(yīng)這樣的生活。為了生存,她學會了爾虞我詐、明爭暗斗,欲望的增長,貪婪的快感也暗暗地推進了她心里畸形的進程!
在封建社會里,女人是悲哀的;在象征權(quán)利的大家族制度中,女人是悲哀的;然而不能自己、不被周圍理解和認同的女人更悲哀!
關(guān)于金鎖記讀書感想優(yōu)質(zhì)例文二
張愛玲不僅是一個天才作家,還是一個慧心獨具的服飾設(shè)計師,她用自己對服裝的獨到見解,改良了中國的旗袍,引領(lǐng)了時尚的潮流。她的藝術(shù)審美眼光非常超前,所以她極其注重她筆下人物的穿著打扮,我們能夠清楚的看到,她筆下的人物形象的服裝飾品非常契合人物的性格,甚至與故事的發(fā)展脈絡(luò)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我們通過那些服飾,可以看清一個人、看透一個故事,甚至明晰整部作品所蘊涵的深意。通過服飾,我們也能看清張愛玲心中的女性形象。
以《金鎖記》中的曹七巧為例,來探尋一下張愛玲《金鎖記》中的服飾與女人。將故事中的曹七巧與白流蘇對比可知,她們都是一個以年輕的身體換取一個物質(zhì)上可靠的將來。曹七巧嫁給了軟骨病人,戴上了“金鎖”,金錢對于她來說是讓她安心生活的靠山,但更是將她身心禁錮,不得自由的枷鎖,她本來年輕的、富于情感的心逐漸枯萎,變成了一片荒地,一口枯井,一個怎么填也填不滿的溝壑。她“永遠不能填滿心里的饑荒”,那黃金枷鎖不僅封鎖了自己,還用那“沉重地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正如傅雷先生評價《金鎖記》是所說的:“的作用,很少像在這件作品里那么重要?!睈矍樵谝粋€人身上不得滿足,便需要三四個人的幸福與生命來抵債?!逼鋵嵾@樣的評價是再適合曹七巧不過的了。
文章中可以看出,《金鎖記》是在時間上展現(xiàn)了一個涉世未深的女子是怎樣變成一個害人害己的“瘋子”的。這個過程,可以通過曹七巧三十年來的服飾變化看得很清楚。
曹七巧第一次出現(xiàn)在讀者眼前時,是這樣的的裝扮:
“(曹七巧)一只手撐著門,一只手撐了腰,窄窄的胸口里垂下一條雪青洋縐綢手帕,身上穿著銀紅衫子,蔥白線香滾,雪青閃藍如意小腳褲,瘦骨臉兒,朱口細牙,三角眼,小山眉……”
曹七巧是一個很喜歡打扮且善于打扮自己的人,她看見家中女眷臉上“擦的猴子屁股似的”,“她猜是北邊規(guī)矩”,覺得“鄉(xiāng)氣”。七巧衣衫上的“線香滾”也是當時時髦的滾邊方法:在衣服的邊緣窄窄地滾上一條邊,取代了早年曾經(jīng)大為流行的“大鑲大滾”。服飾的顏色有銀紅、蔥白、雪青、閃藍如意,色彩的精心搭配既明朗又富于層次感,衣衫的主體顏色銀紅透紅年輕女性的心底的溫情來。曹七巧剛嫁到姜家?guī)啄?,有了兩個孩子,軟骨病的丈夫使她對婚姻極端失望。然而,越是感情匱乏,就越是需要情感的溫暖。她愛上了自己的小叔子姜季澤,認為“命中注定她要和季澤相愛”,只要看見他,就總是“不由自主地”要接近他,但季澤“抱定了宗旨不惹自己家里的人”,對她若即若離,結(jié)果曹七巧對季澤的厭惡。此時的七巧是情感上的匱乏者,她的痛苦是想愛而不能愛,同時她又是的奴隸,她的內(nèi)心空虛而焦急,需要很多很多的愛來填滿。
十年后,守了寡的七巧終于迎來了她嫁到姜家后“一切幻想的集中點”——分家的日子,這一天,她的穿著是這樣的:
“七巧穿著白香云紗衫,黑裙子,然而她臉上像抹了胭脂似的,從那抹紅了的眼圈兒到燒熱的顴骨?!?/p>
她穿的和素凈,白衣黑裙,孝服似的,但內(nèi)心的焦急和興奮并未被掩飾住,從那抹了胭脂似的臉上流露出來。這一時期,七巧對愛情的狂想轉(zhuǎn)化為對金錢的渴望,服飾也從鮮明艷麗轉(zhuǎn)變?yōu)槊C穆森然。這一次,她以肅穆的裝束出現(xiàn)在眾人眼前,既要讓別人從她的肅穆中感受到她的爭取的力量,又要用這種肅穆來堅定自己的決心:一定要不遺余力地獲取金錢。除了金錢之外,她真的變得一無所有了。親情、愛情如潮水般退去,蒼白堅硬的巖石露了出來,此后,她的心徹底變成了白色的荒漠,在自己冰冷的家中一分一秒地度過漫長的歲月。
長期的情感上的匱乏和壓抑終于使七巧變成了一個古怪、乖戾、的“瘋?cè)恕?。小說中有兩處用“瘋?cè)恕倍謥硇稳堇夏陼r期的七巧:“七巧有一個瘋子的審慎與機智”。她出現(xiàn)在女兒的未婚夫童世舫眼前的裝扮,尤其像個瘋子:
“世舫回過頭去,只見門口背著光立著一個小身材的老太太,臉看不清楚,穿一件青灰團龍宮織鍛袍,雙手捧著大紅熱水袋,身旁夾持著兩個高大的女仆。門外日色昏黃,樓梯上鋪著湖綠花格子漆步地衣,一級一級上去,通入沒有光的所在。世舫直覺地感到那是個瘋?cè)?mdash;—無緣無故的,他只是毛骨悚然?!?/p>
此時,七巧是自己家的主人,財富的擁有者和絕對控制者,但這個家庭的所有人都生活在一團黑暗之中,黑暗腐蝕著她日漸孤獨的靈魂,也讓她們的女兒都成了不健康的人。她的家是“一級一級沒有光的所在”,一個陰郁的、黑暗的、沒有光明、沒有夢想、沒有希望的地方。七巧的服飾變化正是她一生的寫照:顏色上,由紅到白道黑,色彩從鮮艷到灰暗;款式上,從年輕時的明朗、時尚,到老年時的肅穆森然,暗示著她的生命一點一點地變得枯萎、灰暗。
通過《金鎖記》,我們可以看到張愛玲對人物服飾的細膩描繪。一個女人,服裝是的掩飾亦是最顯露的情緒,一部離不開女人的小說,同樣也離不開服飾的渲染。
關(guān)于金鎖記讀書感想優(yōu)質(zhì)例文三
張愛玲擅長描寫各種各樣的女性。《金鎖記》也不例外。這篇小說記錄了一個發(fā)生在19世紀初舊上海女子身上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地位低下的女子。她大哥為了攀附權(quán)貴,把她嫁給了當?shù)氐囊粦舸髴羧思?mdash;姜家七巧的丈夫從小就是殘疾。七巧的為人十分潑辣、刻薄,再加上嫁了個廢人,便特別不招姜人待見。于是她便不停地反抗,這樣她在別人眼中可就算得上臭名昭著了。過了幾年,她的丈夫、婆婆相繼去世。姜家便分了家,七巧脫離了這個封建大家庭,帶著兒女搬到外面住。然而她的生活并沒有好很多,相反她的下半生過得十分悲哀:三爺姜季澤來找她,她毫不留情地拆穿了他騙錢的把戲,葬送了自己的愛情;兒子成家后,由于嫉妒兒媳,她把兒媳活活氣死了;女兒在30多歲的時候好不容易找了個人家,她偏從中攪和,斷送了女兒的一段好姻緣……最后,這個不幸的女人在郁郁中死去。
張愛玲的這篇小說用了許多寫作技巧,其中我認為最成功的要屬側(cè)面描寫。在文章的開始,作者并沒有正面介紹姜公館的情況,而是借兩個丫鬟的床頭夜話將整個家族的人物關(guān)系和大致情況都交代清楚。這倒和《紅樓夢》開頭借冷子興之口演說寧、榮二府的興衰頗有些相似。接下來,作者又在兩個下人的交談中將七巧的身世向讀者作了交代。再由大奶奶、三奶奶背后的閑言冷語說明了七巧的為人以及她在姜家低下的地位。
這一系列的側(cè)面描寫吊足了讀者的胃口,使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親眼”看看這七巧究竟是怎樣的。別急,在這一系列的鋪墊之后,七巧出場了——“瘦骨臉,朱口細牙,三角眼,小山眉”寥寥十幾個字便活脫脫地刻畫出了一個精明的婦女形象。接著作者便展現(xiàn)了七巧的語言及行為,她替二小姐說媒,氣得二小姐直哭。短短四五千字,就把七巧的出身,人物形象,人物關(guān)系交代地一清二楚。
張愛玲的一枝生花妙筆著實令人佩服。我認為最妙的一個側(cè)面描寫在最后。七巧晚年的時候,作者并沒有花費筆墨去正面描寫她。而是通過童世舫的眼看了出來——“門口背者光立著一個身材矮小的老太太”,在童世舫心中“這是一個瘋子”。
小說的題目叫《金鎖記》,為什么要叫“金鎖”呢?我認為是故事的主人公七巧被金錢套住了。別人愛她,她說那人是看上了她的錢;自己的侄子和女兒玩,她說是侄子欺負女兒,想霸占她的家產(chǎn);女兒上學丟了東西,她便上學校找校長討公道……就這樣三十年來,她帶著黃金的枷鎖,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害的自己沒得到幸福,也害的自己的孩子前程被斷送。當然這金鎖也可以理解為封建社會的桎梏。
在這篇小說中曾多次提到了月亮。月亮是凄涼的象征。月亮的變化也折射出了人物內(nèi)心的變遷。開場時的月亮是“那扁扁的下弦月,低一點,低一點,大一點,像赤金的臉盆沉下去……”這預示著一個沒落時代的一個沒落的家族;“模糊的狀月,像石印的圖畫”,這是七巧女兒長安眼中的月;“彰影綽綽的烏云里有個月亮,一搭黑,一搭白,像個戲劇化的猙獰的臉譜”是七巧眼中的月;“今天晚上的月亮比哪一天都好,高高的一輪滿月,萬里無云,像是黑漆漆的天上的一個白太陽”,是七巧兒媳眼中的月。
從這篇小說中也可以讀出一些封建社會的腐朽思想。過去結(jié)婚娶親,大戶人家講究門當戶對,小戶貧窮人家想攀附權(quán)貴。七巧嫁到姜家,她大哥是高興的。盡管七巧嫁的只是一個殘疾人。姜家卻是打心底瞧不起她這樣一個出身卑微的人,連底下的丫鬟都敢對她議論紛紛。這樣勢力的思想在今天也是存在的。一個人當了官,底下便有許多人吹捧他,一旦這個人沒落了,那些原先吹捧他的人便會做鳥獸散。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富在深山有遠鄰,窮在鬧市無近親”。
讀完全文,我七巧的感覺不是厭惡,更多的是同情與可憐。生活在那樣一個沒落的時代是不幸的,七巧所受到的種.種不公正的待遇也不是她能逃避的,所以她只有選擇反抗——以自己的方式。
關(guān)于金鎖記讀書感想優(yōu)質(zhì)例文四
張愛玲的小說《金鎖記》,寫了一個大的封建家族中一個只有名份但卻出身低微、沒有地位、不受尊重的女人的大半生,她既是封建社會的受害者,同時也是害人者。主人公的名字叫曹七巧,是麻油店小老板的女兒,之所以能夠嫁到姜公館這樣的公侯之家,是因為丈夫是個天生的軟骨病人,而且姜家又出了很多錢。但嫁到姜家之后,她因出身低微,倍受婆婆、妯娌乃至自已的丫環(huán)的蔑視和冷落,得不到起碼的尊重。她心里喜歡小叔子姜季澤,但季澤卻是只限于和她開開玩笑。于是本來要強、潑辣的她就愈發(fā)口無遮攔,瘋瘋顛顛,別人也就愈瞧不起她。只有她的哥哥嫂子讓著她,是因為向她要東西。十年后成了寡婦的她分到了自已的公館,有了家產(chǎn),她就把全部心力用在了護住錢財上,為自已帶上了一套金色但沉重的枷鎖。為了錢,她攆走了有意找她的姜季澤,病態(tài)地拆散了女兒的婚姻,故意在兒子、兒媳間制造矛盾?!叭陙硭髦S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p>
表面上看,曹七巧是被金錢迷亂了心性,變成了一個有著“瘋子的審慎和機智”的狠毒、絕情、病態(tài)的人,但其實是她的人性被所處的環(huán)境逼迫、扭曲的結(jié)果,在當時社會中具有普遍性,而這種普遍性是與封建社會的根本相聯(lián)系的。作為女人(不僅是女人),除了生存必需的物質(zhì)外,男女之愛是她們的基本需要。但身處沒落公侯之家的七巧卻連正常的生理和感情需要都得不到滿足。她生命中有三個男人:丈夫、小叔子季澤、兒子長白。丈夫是個天生的軟骨病人,在她看來是“沒有生命的”,“要是能有點人氣就好了”,她無法得到愛欲的滿足,甚至連她自已也弄不明白怎么會有了兩個孩子。姜家只不過是讓她來侍奉他,她因此最終分到了姜家的財產(chǎn)。季澤是她心中愛著的人,喜歡到了身不由已的地步,但季澤雖然在外面尋花問柳,可在家里卻不敢太造次,只限于和她開開玩笑,他有他的原則。分家后季澤來找她,向她做了表白,但她卻認為他是來騙錢的,不是真情,所以把他攆走了??梢钥闯鏊目释酥?,還有情愛,但因為猜疑,她放棄了這種機會。我不認為作者只想表現(xiàn)金錢的勝利。但此后,她拋棄了這么多所獲得、保護的財產(chǎn),就成了她生命的依托。從丈夫、季澤得不到愛,她忍受著的煎熬,產(chǎn)生了瘋狂般報復的病態(tài)心理,對所有男女之愛充滿忌妒,包括兒子長白、女兒長安。兒子長白成了她生命中的男人,她讓已結(jié)婚的長白整夜陪著她通宵聊天,講小的,最后逼得兒媳婦身亡。與丈夫結(jié)合只是使她獲得了家產(chǎn),季澤只給了她愛的煎熬,長白則在她的管教下成了一個浪蕩子,連同女兒長安,都成了她病態(tài)心理的犧性品。她生命中的三個男人都不能給她愛,作為女人,她的一生是可悲的一生。更要說明的是,這個“黃金的枷”,不是她自已愿意戴的,是社會強加在她身上的。最后她被金鎖壓瘋了,想摘也摘不掉了。
張愛玲關(guān)注人性,表現(xiàn)人性,《金鎖記》寫的就是人性受到壓抑以至扭曲的故事,小說充滿了“人生味。小說沒有痛訴,沒有反抗,只給人一種蒼涼的感覺。
關(guān)于金鎖記讀書感想優(yōu)質(zhì)例文五
《金鎖記》是張愛玲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曾得到許多批評家的贊譽,傅雷先生譽之為“文壇最美的收獲”,夏志清教授則稱之為“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
張愛玲,她創(chuàng)造一個奇異的末世世界,里面有關(guān)于家族與民族太多的回憶,像重重疊疊復印的照片,是錯綜復雜不講理的過去。家傳的首飾,出嫁時的花襖,言說是滄海桑田,浮生若夢的歷史讖語;有陰陽交界的過緣上,感受著歷史隧道里古墓式的清涼,噓瞇著眼睛看陽光,卻走不進這光芒里去。華麗而蒼涼的感覺,華麗而衰敗的布景,這是挽歌里的末世。
每一朵花都逃脫不了凋謝的命運,花開了,花落了,不過是一次又一次重復的輪回,不同的人邁著一樣的步子,一樣一樣的。許多人就這么站在幸福的門外,進不來,或許根本就沒人進去過。每個人都覺得別人走進了幸福的城門,自己卻進不去,費盡心機后的絕望開始演變成嫉妒,排斥,破壞,干擾。然而這樣只能讓自己更遠離快樂,遠離幸福。其實每個人都可以快樂,快樂是打開幸福城門的鑰匙。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那一把,可是太多得人都只盯住了別人拿到的,卻忘記的自己的鑰匙就在腳下,別人拿到的只是自己的。
忘記了,錯過了,然后就永遠失去了。 像七巧。可憐得沒人可憐。當所有的人夾著尾巴指責一個人的時候,我都想幫她說句話。所有的人都攻擊一個人把所有的罪惡符號標給一個人的時候,我看著聽著都不自在。我想說誰都不是當事人,任何人都沒有抨擊指責別人的權(quán)利,許多難言的苦衷他人都不會真正的懂得,就像自己也經(jīng)常埋怨沒人理解自己一樣。
七巧,快樂的長大,扭曲的生活,痛苦的死去。她落著淚像枯枝一樣的折斷離去,不知道有沒有打動恨透她的人。然后女兒長安又嫁了個不愛的人。我想故事又可以像花一樣的輪回了,不知道循環(huán)多少次,循環(huán)多少次才可以結(jié)束。掙扎了一生,痛了一世,不也就這個樣子嗎?
如果說現(xiàn)實和虛幻有一條界限的話,那么人總是生活在現(xiàn)實的這一邊,而將自己的所有夢想寄托在虛幻的另一邊,當現(xiàn)實的破碎帶走了虛幻,一個人的痛苦就開始了,像刺破的傷口,從傷口一直綿延到身體的每個角落。
張愛玲善于刻畫女人,尤喜描寫各色“壞女人”,《金鎖記》也不例外,小說女主人公曹七巧是麻油店人家出身的下級階層的女子,可是她的大哥為了攀附權(quán)貴,把她嫁入了沒落大族姜家,她丈夫是個自小就臥病在床的廢人,七巧出身平民,有著勇敢剛強直爽的一面,突然進入了死氣沉沉、勾心斗角的封建家族,而且嫁著一個廢人,這個矛盾注定這是一個悲劇故事。
“三十年來,她帶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丟了半條命。”也許是因為儒家思想在歷代文人思想中打下的那個烙印,在中國文學中,血緣親情成為了一種歌頌不盡的詠嘆調(diào),父慈母愛,手足情深也成了文字中長盛不衰的主題。很少有人懷疑過它的真實性。然而,文學長期以來所建構(gòu)的美好親情卻在張愛玲荒涼的筆下轟然倒塌。親子關(guān)系被還原為普通的人與人的關(guān)系,仍然逃脫不了人與人之間的自私、虛偽、冷酷———這是張愛玲對人性的近乎苛刻的獨特理解。
《金鎖記》中,正值青春年華的曹七巧被一心只想“錢”的哥哥賣給官宦家的殘廢公子,七巧嫁入姜家后,沒落的姜家已失去政權(quán)帶給他們的榮耀,惟一能記載他們輝煌的只剩下錢,七巧在姜家獨打天下,深深體會到金錢的至關(guān)重要,出身低微的自卑與“正室奶奶”的虛名又從兩個方面刺激了她的金錢欲,于是她的人格開始扭曲。
七巧一輩子想的是錢,念的是錢,為了錢,她忍受了在姜家的種.種磨難。當一切幻想都只能僅僅集中到“金錢”上時,金錢欲就成為吞食自己的可怕力量。她用一世的犧牲換來了一筆金錢,她要完全占有它們,容不得別人的窺視,包括自己的子女。為此,她從中作梗,毀掉了兒子和女兒的婚姻,也毀掉了她們的幸福。
在這篇荒涼的小說世界里,張愛玲向我們展示了令人心顫的金錢利劍斬斷血緣親情的魔力。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于理解親情中不摻雜任何成分的純潔性,習慣于理解父母與子女間崇高的犧牲精神,從未想過這一觀念的認定是來自于普遍的現(xiàn)實還是來自于人們追求的理想,或者它只存在于現(xiàn)實中的一部分人之中,進而成為人們共同的理想。
總而言之,張愛玲是文藝園地里一棵枝繁順茂,搖曳多姿的樹,她把枝葉大大地撐開,盡力伸向不可知的遠方.也許這是因為時代造就人吧,張愛玲和她筆下的人物都處于一個不平靜的時代與生活之中,舊時代在崩潰,舊家庭在瓦解,平靜而安定的生活已經(jīng)被打破,經(jīng)濟處于困頓中,至少沒有了先前的肆意,于是血緣親情才喪失了它應(yīng)有的純潔性。張愛玲的小說給我們很多人生意義上的深層次思考。
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金鎖記讀書感想優(yōu)質(zhì)例文五篇
上一篇:讀金鎖記有感精選例文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