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堂教學心得體會(2)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篇3
教師對有效教學的追求是無止境的!相對來說,有效教學是對教學的基本要求。你上一節(jié)課,總應該讓學生有點收獲,這是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優(yōu)質教學一定的高效的,而有效教學則未必是高效教學。提倡高效課堂教學,目的就是讓我們意識到,這個追求確實是無止境的。在聽課學習之后,我對高效課堂教學又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是我的個人體會:
首先要讓課堂活起來。從“悶課”走向“活課”,讓學生動起來,讓教材也變得活起來,讓整個教學活動、教學程序開放起來。然后要從無效、低效走向有效。每節(jié)課讓學生有實實在在的收獲。最后還要有更高的境界,就是高效教學。我對高效教學的定位就是優(yōu)質、高效、高境界。要想做到高效應該注意以下幾方面:
1、學生情緒狀態(tài)。具體的說,就是判斷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不是很濃厚,學習熱情是不是很高漲,學習情緒是不是很飽滿,學生是否具有很好的精神狀態(tài),是否非常認真的投入學習。如果整個學習過程是非常愉快,非常開心,甚至感到非常甜蜜和幸福,那一定是高效的課堂教學。
2、學生在課堂的參與狀態(tài)。在高效課堂的教學中,每個學生都是全程參與,每個學生都參與,每個學生都全身心的參與,還有學生不僅參與了學,而且參與教。整個教學是互動的,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見解、談自己的看法,這對老師也是一種啟發(fā)。這種參與狀態(tài),特別是小組合作學習當中要互教互學,學生不僅在學,而且在教,這是最高層面的參與。
3、學生的交往狀態(tài)。一是傾聽。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學生可能最缺乏傾聽的品質和習慣。合作學習的前提就是要學會傾聽。如果不培養(yǎng),合作學習就很難行得通,很難有成效。二是發(fā)表。你聽完以后有自己的想法、意見要發(fā)表出來,你就能不說,如果大家都不說,就不是交往了。三是互助。同學之間包括師生之間的互相幫助、互相欣賞。
4、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一節(jié)課是不是好課,關鍵還是要看學生的思維狀態(tài)怎樣。學生思維是否有深度,如問題提得是否中要害;是否有廣度,有很多不同的見解;當然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創(chuàng)造性思考和個性化的見解等等。
我認為“打造高效課堂”,教師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第一點:教師為什么必須要有很強的課堂駛能力,第二點:說說教師為何要有真摯的情感?
第一點:教師為什么必須要有很強的課堂駛能力?因為這是課堂高效運行的必要條件。要做到這點,我認為教師必須具備三種過硬的基本功:1、語言。2、板書。3、嚴密的邏輯思維。課堂是師生互動的場所,教師怎樣才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地吸引住?試想教師沒有抑揚頓挫,幽默風趣的語言,怎么吸引學生的聽覺?沒有一手漂亮的板書,又怎能吸引學生的視覺?沒有對知識嚴密的邏輯分析,又怎能給學生的智慧的光芒,給學生以心智的啟迪?學生的能力又從何而來?所以我認為教師具備了這三點,學生才會欣賞你,佩服你,才會對你的課興趣濃厚。我相信,舉是最好的老師。
第二點:說說教師為何要有真摯的情感?如果說前面的兩條是打造“高效課堂”的硬件的話,那么這一條就是“打造高效課堂”的軟件保障。因為我們工作的對象是有血、有肉、有情人的。這里所說“真摯情感”有二層含義:第一層意思是說,教師要用真情向學生傳授知識,教師的課首先要感動自己,之后方能感動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我所說的“真摯情感”第二層意思是,教師要真心關愛學生,當今強調要構建和諧校園、和諧師生關系。什么樣的師生關系才是和諧的師生關系呢?我認為:它應該是平等的、友好的、在學習過程合作中非常愉快的師生關系。怎樣才能建立起這種關系?古人又說:身正方能為范。所以教師要求學生去做的,教師自己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非常好,例如,要求學生要認真聽講,認真做練習,及時復習鞏固,那么教師就必須認真?zhèn)湔n,認真上課,及時認真批發(fā)學生的作業(yè)、試卷,及時向學生反饋,這樣才能示范,這才叫平等。而友好的愉快的師生關系的建立,一般來說,教師對那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有一種本能喜歡之情,關心他們比較多,溝通較容易,這種關系很容易建立起來。我這里想說的是:教師如何與那些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搞好關系?首先教師要用平等的心態(tài)對待他們,當他向你求知時,你要用更大的耐心與心細去幫助他,上課時,要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明知這部分學生認識能力有限,就不要用深難的問題去為難他,這樣會讓他難堪、自尊心也會受到傷害。假如用一些淺易的問題去鼓勵這類同學回答,就會讓其產生成就感,提高其學習興趣,激發(fā)他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甚至可以幫助他樹立或找回一些學習的自信。而當他違反紀律時,你一定要嚴厲地批評他,但絕不能批評之后,與他反目為仇,流露出討厭他的情緒,而是要繼續(xù)關心他,找出他一些細微的閃光點,鼓勵他進步。只有這樣,他才會認為你是真心對他,而把你當真朋友,愿意與你相處。信任你、依賴你。如果我們能與學生建立起這樣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那我們就一定能將我們的課堂打造成“高效課堂”
一、追求高效課堂,教學管理如何調整
近年來,有關部門采取問卷調查、學生談話、系統(tǒng)分析等形式,不斷尋求打造高效課堂的策略和措施;以觀摩課、研究課、匯報課等課型形成互相研究、相互借鑒、相互學習的高效課堂探索氛圍。
通過完善課程管理規(guī)程,堅持多維學習,增強多元聯(lián)系等行動,引導廣大教師進一步明確了新課程背景下的三維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以及學習評價等關鍵要素。搭建 “備、聽、說、評”一體化平臺,通過常態(tài)課、達標課、探究課、示范課等課堂模式的展示,加快教師與新課程相適應的心智模式、情感態(tài)度、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的構建速度。最終達成共識:高效的課堂就是要變“帶著知識走向學生”為“帶著學生走向知識”的師生共同發(fā)展的生態(tài)性課堂。簡言之,高效課堂就是追求效果、效益、有序的教學,就是要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發(fā)展。
二、如何選擇和設計良好的課堂教學策略
我們應從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入手,為鍛造高效課堂,促進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改革校本教研制度。以專家引領和同伴互助促進校本研究的全員性,以探究課為載體促進校本研究的常態(tài)性,以學生的學習評價促進校本研究的操作性,在鍛造高效課堂方面進行有效的探索。
1、精致教學,提高效能
精彩的導入——高效課堂教學的良好開端。有人這樣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的確,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和能源,有了它,學生就可以積極地汲取知識完善自己的能力,極大地提高教學效果。教師應精心設計課堂的導入,使學生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并充滿了疑問和期待。
精講精練——高效課堂教學的關鍵。課堂教學要做到精講精練、講練結合,力避以講代思、以講代練。在重點內容知識結構的構建過程中、在解決問題基本策略的形成過程中,要多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考與表達,及時反饋與調控,提高講的針對性與練的有效性。善于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做到視覺、聽覺等感知結構、感知情境優(yōu)化,進而浸潤情感,拓展想象,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夠體驗感受、認同、內化。
精彩的學習過程——高效課堂教學的核心。高效課堂不僅關注教師講得多么精彩,更加關注學生學得多么主動。有效教學要求學生的學習過程要充分體現(xiàn)3個基本持征: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在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上,我們首先關注學生的參與狀態(tài),關注學生課堂活動參與的廣度、形式、時間及效果;在學生學習的合作性上,要有多邊、豐富、多樣的信息聯(lián)系與信息反饋,整堂課有著適度的緊張感和愉悅感;在學生學習的探究性上,要把教師的外部教導轉化為學生的內源性動力。讓學生敢于質疑、善于質疑,敢于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要使對話成為課堂教學的常態(tài),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中生成的各種資源,形成后續(xù)的教學行為。即動態(tài)成常態(tài),生成成為過程,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激發(fā)和提高。
精練的總結反思——高效課堂教學中的“留白”。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適時的總結、反思、沉淀是高效課堂教學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我們提倡每一堂課都要給學生留出一段時間,讓他們自主進行歸納、總結和提煉,將教師的思路方法內化為自己的東西。我們稱之為高效課堂上的“留白”。即:給一個空間——讓學生自己去填充;給一段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安排;給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去探索;給一個機遇——讓學生自己去抓住;給一個困難——讓學生自己去解決。對教師,我們倡導“三反思”,即教學前反思、教學實踐中反思和教學后反思。通過教學反思分析自己課堂教學行為的得與失,甄別教學預設與實際教學進程的差異,進而使教學反思成為實施行動研究、開展校本教研的重要手段。在教學實踐中,我們將以上四環(huán)節(jié)有機融合,形成了“四步十六字”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即“情景導入-學導結合-探究深化-總結反思”。
2、尊重差異,分層教學
在實施高效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堅決貫徹學校“面向全體,不放棄每一位學生”的教學指導思想,實施分層次教學,把整體教學目標分解為層次目標,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強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課堂教學分層的基礎上,在部分學科中實施跑班教學,并盡可能多地開設選修課供學生選擇。
三、對有效教學的探索應該如何深入開齊課程后,課時減少,要完成教學計劃和任務必須提高課堂效率,進行有效教學。實事求是地說,目前我們對于有效教學的探索還僅僅停留在教學方法的執(zhí)行層面,高效的課堂教學應該是追求效益的教學,還應從時間維度層面分析課堂教學高效性方面存在的問題;高效的課堂教學還是追求高序列的課堂,我們還要從課堂的縱向和橫向結構等維度進行研究,并注意學生程序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的學習。
1、研究“教”的有效性
如何解決“教”的有效性?面對“增肥”了的新教材,怎樣處理?面對一片題海,哪個該講?面對基礎不同的學生,怎樣分層講解?教師應該盡快從學科本位走出來,用大課程觀解決教教材的問題;用整合觀解決教學內容的選擇問題;用師生互動解決教學方式單一的問題;用學情研究解決重復訓練的問題;實施選課制度下的分層次教學,用學科分層解決學生的需求差異問題。
2、研究“練”的有效性
要加強“有效訓練,分層作業(yè)”的研究。教師要為學生精選適合不同學生層次發(fā)展的個性化作業(yè)。課內作業(yè)主要解決課標要求,課外作業(yè)滿足差異自主發(fā)展需求。避免機械重復訓練,引導學生跳出題海,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學業(yè)負擔,做到辛苦教師一人,解放學生一片。
3、研究“學”的有效性
要解決學生有效自主學習的問題。學生的自主時間多了,如何規(guī)劃學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實現(xiàn)自我管理、學會自主學習是擺在教師和家長面前的共同課題。學校應注重創(chuàng)建滿足學生充分發(fā)展需求的教育環(huán)境,構建學生充分參與學校教育活動的機制,開發(fā)學生自主發(fā)展的課程,充分體現(xiàn)學生在自主學習、自我教育和自主管理等方面的主體性。學校要調整管理的方式,解決對學生管理過死、過硬的問題,由被動約束式管理向學生自主主動式管理轉變,逐步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能力;由學校包辦式管理向學校、社會、家庭多元協(xié)作式管理轉變,引導學生學會規(guī)劃學習、規(guī)劃人生。
課堂教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