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心得體會小學作文3篇
讀書是沒有盡頭的,而獲取知識的源頭卻有很多很多,每個公民身邊也一定有很多可供自己讀書的工具,公共圖書館就是一個很好的讀書平臺。下面是學習啦帶來的讀書心得體會小學作文,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讀書心得體會小學作文
我喜歡讀書,始于幼年。當時,幼兒園老師不僅教我們識字,還鼓勵我們讀一些簡單易懂的童話作品。我與書似乎有緣,一讀便著了迷,識字又特別快,從此便上了癮。后來,我讀書的胃口越來越大,百科全書、中外名著、劇本詩歌等,只要能找到;我都要讀上一讀,父母只要同意買,我都會一一收藏。
我家住宅較小,只得讓書屈居臥室一隅。一個書柜早被眾“賢’擠滿,還來不及“啃”完,又有新書進來,苦于無安頓之所,只好委屈在書桌一方。久之,書漸多,橫七豎八堆積成“山”。做家庭作業(yè),我偶爾驚動書山,便會造成“坍方”,翻倒墨水瓶,弄臟書和本,徒增許多煩惱。
白天上學,老師特嚴,并下有指令:非課內(nèi)書不可閱也,違者沒收。只能在下課時讀數(shù)行,難解眼“饞”,很是不爽?;丶胰鐜?ldquo;方便”,拿一本書進去,可謂“一廁兩便”,其樂無窮也。難舍難分之際,只聽媽媽敲門大吼:“忘記時辰了,半時三刻還不出來,比女人生產(chǎn)還麻煩。”無奈之下,只好在緊要關頭剎住。
睡前過癮,真叫大開眼“戒”。關好房門,天下太平,坐在床頭盡情品讀。不管三伏熱浪滾滾,三九寒風呼呼,隔壁電視嗡嗡,外面嬉鬧喳喳。夜深人靜讀興正濃時,最恨老爸“突擊查房”,奪書關燈,強令睡覺。父命難違,暫且先睡,待他放心出門,再行起床,讀它個一章半回。不經(jīng)意間瞌睡蟲侵犯大腦,連打呵欠,雖強打精神,亦難以應付。不知不覺酣然入眠,待天明醒來時,燈尚亮,書在手,頓覺好笑。
提到好笑,還有笑料。一日,表弟約我去他家下圍棋,可嘆表弟毫無男人風度,婆婆媽媽舉棋不定,真是急煞我也。于是環(huán)視四周,覓得《中國歷史故事一百問》一書,本想下棋讀書兩不誤,可“恨”書中情節(jié)著實誘人,讓我身在曹營心在漢,將下棋念頭拋到九霄云外。表弟再三催促,諄諄告誡我“做事要一心一意”,我口中唯唯諾諾,眼睛卻舍不得離開書。表弟幾次奪書不成,只好高抬貴手饒恕我。但當表弟收去棋盤后,我還在桌上放棋,樂得他按著肚子直不起腰來。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無破萬卷之功力,亦無神助,只是讀了一點書,接觸了智者的一點皮毛而已,作文便小有收益,幾十篇“大作”見諸報刊,頗感驕傲。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同時也是我視力下降之階梯,恐不久鼻梁要受苦了,但不管怎樣也不會改變我對書的感情。
篇二:讀書心得體會小學作文
很多人都說為了以后的人生,所以他們從小就刻苦專研,上課認真聽講,課后復習,整天泡在書中,成績很好。只是很多的大學生畢業(yè)后憑著他們優(yōu)異的成績,找不到好的工作,沒有出頭之日。相反,那些學歷不高的人,卻在社會上過得很好。。。
那些很早就罷學的人,多數(shù)是因為覺得讀書沒趣,所以就在家鄉(xiāng)那混過了幾年,幾年的生活,他們沒有獲得新知識,卻擁有更多,與那些“書呆子”相比,他們擁有比“書呆子”更多的知識,書是死的,人是活的,與其死讀書,不如不讀書。多少學生因為讀書壓力過大而喪命,多少學生又因為讀書而失去什么。讀書,我們收獲的同時,卻也在失去。
現(xiàn)在的學生,上課不是睡覺就是說話,再不然就是開小差,很少人聽講,雖然在課堂上應該嚴肅點,但過分的嚴肅反而使學生覺得上課很累,對學習感到厭煩,絲毫提不起學習興趣。也許活躍的課堂并不是一件壞事,反而更有利于我們的學習,只有在愉快的心情下,我們的學習效果才能達到最佳。有趣的課堂更容易吸引人們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寫作速度和水平。
毛主席曾說過:“學生上課睡覺不是學生的錯,應該怪教師講課沒有趣味性,不能把學生調(diào)到所講的內(nèi)容上來,趕走瞌睡蟲。”所以老師講課趣味性尤為重要,備課時應和學生的實際聯(lián)系起來。而老師講課不能只按照課本上的內(nèi)容進行講解,不然全班終究全是書呆子。
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環(huán)節(jié):教師備課、教師講課(演員)、學生聽(觀眾)、學生做作業(yè)、教師批作業(yè)、學生改作業(yè)。
現(xiàn)在的教育,為了提高升學率,很多學校變成了監(jiān)獄,學生是考試的機器。教學就是灌輸,學習就是接受!
現(xiàn)在大多數(shù)讀者都是集中在學生,而學生看書只是為了消磨無聊的時間,還有就是一些為了考試或者某個目的,然后才會去讀書。正所謂平時不學習,每逢考試就抄襲別人的。的確,現(xiàn)在的學生的作業(yè),就一個字:抄。
讀死書,誰愿意啊?
在這個弱肉強食的社會中,多數(shù)人認為只有讀書,將來才有出息。只是,不是真心想讀書或者只會死讀書,那和不讀書有什么區(qū)別?
篇三:讀書心得體會小學作文
在我的生活中,能使我深思的有三樣東西:音樂,美術設計,書。其中讓我受益匪淺的就是書。
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還弄不明白為什么有人不愛看書。我真不知道如果沒有書,我將如何生活。我是從四年級才喜歡讀書的。之前基本看書,因為貪玩,認識的字又少,所以好不容易地糊弄了幾年。自四年級第一次看了一全本書后,我就好像得了什么病似的,一星期不看書就受不了,非看書不可了。同時我也從一個不明事理的小屁孩漸漸成為了有先進思想的少年,一個對社會有較全面認識的少年。并且慢慢明白了高爾基所說的“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含義。書成為了我的老師,我的恩人。
回憶我所看過的書,最令我記憶深刻的是:《堂吉訶德》和《魯濱遜漂流記》。
《堂吉訶德》中愛讀騎士小說的紳士,不聽家人、朋友的勸阻,在已距騎士時代幾個世紀了的西班牙,做了一名自稱“堂.吉訶德”的騎士。三次冒險,又荒.唐,又可笑,又令人深思。最后灰溜溜地還鄉(xiāng),在生命之火即將熄滅時終于醒悟,在一番悔過的“演講”后離開人世。
一想到堂吉訶德的故事,我就不由得想到了同樣不聽人勸告的魯濱遜。
魯濱遜,一個勇于冒險的英國青年。不顧父親的反對,踏上了冒險的海上之旅。但遇見了海盜,當了奴隸,很不容易地逃跑了,并遇見了好心的船長送他去了巴西,在那當了一個種植園的老板,發(fā)了小財。但不安分守己,又去冒險,卻遇見了大風暴,一個人飄到了無人島,從此困苦生活。后來奇跡般又回到文明世界,成了富翁,并再未出海。
這兩本書都告訴我:不聽別人意見的人一定沒有好下場。但堂吉訶德是“不聽好人言,吃虧在眼前”,魯濱遜是“大難不死必有后福”。大概和我一樣,許多人都夢想做魯濱遜,但到頭來,發(fā)現(xiàn)自己竟成為堂吉訶德。所以,我還明白:做事要“三思而后行”。
每讀一本書,我都有不小的收獲,讀書越多收獲越多。讀了《三國演義》,我知道了封建社會的人們反對暴政戰(zhàn)亂,擁護仁慈君主的思想,理解了患難相扶,以“義”相交的人際關系;讀了《水滸傳》,我知道了封建統(tǒng)治者的殘暴和一手遮天,懂得了官逼民反的原因了;讀了《紅樓夢》,我知道了鐘鳴鼎食的貴族之家的醉生夢死的生活情狀,明白了封建社會滅亡的原因了。讀了《湯姆索亞歷險記》,了解了兒童的天性;讀了《會飛的教室》,明白了友誼的珍貴……
不讀書,就沒有現(xiàn)在的我。書是我的恩人。我在讀書中成長,在成長中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