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個人心得
寫心得的過程中,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助于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哲學個人心得怎么才能寫好?這里分享一些哲學個人心得,方便大家學習。
哲學個人心得篇1
如果讓你為自己的快樂列份需求清單,上面會有些什么呢?是否寫著有房有車,擁有DiorPrada,小資小調,名望權勢... ...拿著這個問題去問了幾個朋友,給出的答案中物質需求均是極重要的條件,卻少有提及精神需求。
精神的需求在這個崇拜財富的時代已可憐到被遺忘的地步。
和朋友談論到自己喜歡崇敬的教師教授思想如何如何,經歷如何如何時,換來的總是不以為然。“博士、教授有什么了不起的,還不如初中畢業(yè)的農民企業(yè)家。”這樣的回應總是把我整的啞口無言。人價值的取向本該多元,而如今經商做官是大家眼中最具成功的人士,也是最快樂的。
《哲學的慰藉》第二部分,阿蘭·德波頓提到了伊壁鳩魯和他的思想。伊壁鳩魯的倫理學說認為快樂是生活的目的,是天生的最高的善,沒有快樂,就不可能有善??鞓钒ㄈ怏w上的快樂,也包括精神上的快樂。在伊壁鳩魯看來,我們并不知道真正能使我們感到快樂的是什么。
一次和朋友在看時尚雜志,朋友指著印有奢侈手表的那頁說,如果有了這個就說明一切了吧。“啊?!不能說明什么啊,不是錢多沒地方用,就是無聊的暴發(fā)戶。有這錢不如搞慈善去。”然后是幾秒的沉默... ...
你買江詩丹頓可以,買浪琴也不錯,重要的是喜歡適合自己。物質擁有的快樂是無止境的,你有能力買歐萊雅,就會想去買Dior。在Dior Marketing工作過的朋友告訴我,這些東西的成分其實一樣。價格的差異在于廣告包裝和品牌定位,而有的人就是有錢喜歡買貴的,中檔高檔的區(qū)別只是面對不同消費層次的人罷了。用大寶覺得效果好何必偏要買dior呢。
德波頓在書中說,如果我們生性不是那么容易受暗示的影響,廣告就不會這樣時興。被某種商品的廣告包圍時,我們可能就會突然說:我想要那個東西。但是假如我們沒有看見這個廣告,我們可能永遠都不會覺得需要它。盧克來修說了“人們是憑道聽途說,而不是憑自己的見證產生需求的”。實際上我們很難弄清楚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大家削尖了腦袋買這些廣告雜志上的東西以此來標榜自己,從而獲得快樂快感??蛇@些快樂是長久的永恒的嗎?對物質的過分渴望只會讓本可滿足的人不能平靜,往往還導致痛苦。
你可以有更多的錢,但那不一定意味著你可以擁有更多的快樂。在快樂與金錢的關系上,伊壁鳩魯告訴我們,一開始,你擁有越多的錢你就越快樂。之后,金錢與快樂的聯(lián)系逐漸的分離了,即使你擁有的錢再多,你的快樂水平也仍然停止在原處。真正的快樂對于物質的依賴十分有限,無非是食、住、衣的基本條件。超出了一定限度,財富的增加便不再能帶來快樂的增加了。
物質和精神很大程度上是不可協(xié)調的產物,能忠于自己的理想又擁有很多金錢,是太難的事,我們只有學會選擇和協(xié)調??鞓犯嗟匾蕾囉诰穸俏镔|,品嘗過兩種快樂的人都可以憑自身的體驗予以證明。我們往往在追逐物質的路途上丟棄精神快樂,而在擁有物質后再用金錢去填補精神的空虛。而那些用物質換來的精神文化享受早就充滿商業(yè)細胞。人們就這么周而復始的循環(huán)著。
就財富收入而言,真正的收入并不單單是物質,除了金錢還該包括閑暇時間和受人尊重的程度。以此來算,兩個大學同班同學,一個整天在4A公司忙,一個在大學教書育人,他們的收入總分高低是顯而易見的。
伊壁鳩魯開的快樂需求清單是1.友誼2.自由3.思想。
德波頓給的是1.茅屋一間2.友誼3.避免有上級、受恩惠、勾心斗角4.思想5.貝里尼的《圣母像》。
“快樂可能得之不易,不過障礙不在金錢方面。”
你的快樂的需求清單上是些什么呢?
P.S 德波頓在書中共談到了蘇格拉底、伊壁鳩魯、塞內加、蒙田、叔本華和尼采6位哲學家和他們的思想。分別對應著與世不合的慰藉、缺少錢財的慰藉、受挫折的慰藉、有缺陷的慰藉、傷心的慰藉與困難的慰藉。個人覺得哲學是種看待事物的方式和眼光,用于慰藉,未免讓人覺得哲學如同生病后的心理理療... ...
哲學個人心得篇2
《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客座教授,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北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xiàn)任臺北大學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所著?!墩軐W與人生》是傅先生對于哲學真有心得,而且善于作簡潔清晰的表達。比如在講解哲學是“愛智”時,他把“愛智”定義為“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的生活態(tài)度,“把“智慧”概括為“完整”和“根本”兩個特征,又將“愛智”的“愛”解釋為溫和而理性的“友愛”,而與狂熱的“情愛”、浮泛的“博愛”相區(qū)別,令人感到既準確又頗具新意。
重讀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讓我有種回味和共振的感覺,那種經歷后的精煉總結讓我孜孜不倦,像是看到自己拍攝的一部人生電影,而主角就是我,其中的行為有些是意氣風發(fā),有些是沖動不顧后果,我也因此得到了回味的樂趣,書中也有很多我所未經歷的一些,但是有了共振和回味,我相信即使面對未來,我也有撥云見日的功力很多人認為哲學是一些枯燥的為什么,看了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就會發(fā)現(xiàn),哲學真的距離我們很近很近,而且會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美好,像是我惡魔呢聞到了面包的甜香味。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是一部可以研讀的好書。
本書的作者不是以寫書為生的專業(yè)作家,而是臺大的一位哲學教授傅佩榮先生,所以此書也可看作是一本教材,又由于它的思想性,還可看作是一本書。但它與一般教材和勵志書又截然不同,因為那些多是“天下文章一大抄”,然而此書卻全是傅先生個人思想的結晶。對于這樣一位思想大師的著作,鄙人不敢妄加評論,只能把我的一點感悟說與大家聽。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說,“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币虼?,看此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的精髓提煉了出來,并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里,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的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
哲學與人生中有句話得好,對我影響很大,從中受益匪淺,例如“人生所有一切都不能帶走,故要與人分享。這種分享不單指財務,還應包括關懷,信念,尊重等。”是啊,人本是赤條條地來又赤條條地去,何必一定要固守自己的東西,封閉自己的心靈呢?這樣或許守住了自己的財產,卻錯失了許多機會,但與人分享后也許就不同了。
“一個人受過教育之后,最大的特色就是:對于許多事情,不是不能做,也不是不敢做,而是不屑于去做。”這句話讓我產生了強烈的共鳴,的確,人生可做的事實在太多,其中有關系自己前途和生計的大事,比如學習,工作,也有只涉及當前蠅頭小利的小事,比如丟了一塊錢,被人罵了一句等,如果把這些小事耿耿于懷,又哪來的時間做好自己的大事呢?
“享樂分為很多層次,若只把享樂定位在身體的,官能的需要,是屬于較低的層次,這種享樂的背后實際上是痛苦。較高境界的享樂是內求于已,而非依賴其他因素,因為越是依賴外部條件,這種享樂就越沒有保障?!睂τ谶@句話,我也是深有感觸的。當今社會是一個浮躁的社會,很多人為了追求一時的感官滿足不惜花大量金錢蹦迪廳,泡酒吧,參加演唱會,但很少有人從自己的學習和工作中找出一點快樂,這樣,當他們蹦完迪,泡完吧,鬧完會回來從事自己賴以生存的工作時就又不得不愁眉苦臉了,以至于許多人因此丟了飯碗甚至于走上犯罪道路或自閉甚至自殺,這又何苦呢?
“人類的典范,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xiàn)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并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痹诮榻B道家時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欲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奔毤毾雭恚@些話句句皆是真理。此外,還有許多讓我所感悟的話,比如“作為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有什么成就,而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人生態(tài)度有二:一是取得你所要的,一是珍惜你所有的。前者常在壓力之中,后者則可自得其樂。”“如果一個人表現(xiàn)不好就怨天尤人,那么當新的機會來到時,反而容易錯過?!钡鹊?。這些話無一不能引起我們深深的思考。
“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后,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p>
哲學個人心得篇3
“一個人的生命內涵由他所選擇的價值所構成,如果無法回答:‘人生中什么最重要’?代表你根本不了解自己?!?/p>
從古到今,人們都會用“盛世”和“亂世”來形容當時的社會面貌和歷史狀況,其實不管是盛世還是亂世,都是“俗世”。在現(xiàn)實世界里,人們通常用利益來衡量一切,并學習各種求生的本領來適應社會,以致不被社會所淘汰,這樣是符合達爾文的“進化論”的。然而人們會忽視一些人之所以被稱之為“人”的那些精神價值,信仰、真誠、尊嚴、正直、忠誠、率真、愛情……這些東西本來人人都有,可是人們在追逐名利的時候或多或少的把他們丟失了、遺忘了,遺忘和丟失的不是這些東西而是他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更不知道人是什么。有些人一生都在追逐一樣東西卻始終追不到,就像狗總喜歡咬自己的尾巴,卻總是咬不到,我們只看到那只狗拼命地在轉圈,卻始終跳不出那個圈子。
愚人盡量想讓別人多了解自己,而智者是希望能了解自己。一個連自己都不了解的人,怎么能奢望別人來了解自己呢?
“一個人如果刻意追求快樂,往往得不到快樂,就算得到也很容易失去。相反的,當一個人化解自我的執(zhí)著之后,就不再刻意追求快樂了,結果當他不去追求快樂,快樂反而自己降臨,換言之,真正的快樂是在無意之中來到的??鞓肥且环N由內而發(fā)的感受,不是向外探求所能獲得的
記得很多年以前,我就職于一家建筑單位,在這家公司里有很多和我年紀相仿的同事,大家都很談得來,既是同事又成了朋友。那段日子過得很快樂。后來由于企業(yè)不景氣而裁員,我也不得不離開那了。本來每天朝夕相處在身邊的同事一下子就沒有了,心里非常的失落,總希望他們有空時來看看我,大家聚聚,回憶以前開心的日子,我也非常期待每次的聚會。可是很奇怪,每次聚會結束后,心里失落得感受比沒聚會時還要厲害,有點舉足無錯的樣子,后來對于聚會,我既是期待又是擔憂,矛盾極了。
后來,我漸漸地養(yǎng)成了看書的習慣,從、詩詞、到孔孟之道、經典著作等等,雖然看的書不多,卻能在閱讀中感受到無比的快樂和精神上的愉悅,每看完一本書就像經歷一次旅程,在旅程中感懷歷史、感悟人生、感知生命,感激這些文字給你帶來無窮的快樂。曉風殘月,青燈黃卷,絲絲秋雨,手捧香茗,此情此景,豈不快哉!朋友,向外探求;讀書,由內而發(fā),兩者兼顧,相得益彰。
活在當下,珍惜高峰經驗——是一種能夠讓人在一剎那之間覺得無所缺憾、一切美好圓滿的感覺。
哲學個人心得篇4
暑假拜讀了臺北傅佩榮先生的《哲學與人生》,這本書是傅先生的講義,被評為“最佳通識課程”,我讀了以后覺得實至名歸。書中從古至今,兼顧中西方的主要哲學家的主要觀點,側重于人生與文化,以哲學的思辨方法貫穿其間,引經據典,可讀性很強,語言通俗。整日奔波于家庭、學校之間的我們,在假期里,借這本書靜靜地審視一番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一直以來,覺得人生就是一場現(xiàn)場直播,自己描繪的是自己的生活。殊不知,在不經意的生活中包含著如此多的哲學。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缺少哲學,將是盲目的。學哲學是為了讓自己生活得更幸福,更快樂,傅佩榮先生認為幸福、有意義的人生應該是:有工作可以做,有人可以關懷,有痛苦可以受。
首先,現(xiàn)在就業(yè)壓力很大,相對于那些奔波于求職而不得的人,自己有一份穩(wěn)定的工作,有愛自己的人,有熱愛自己的學生,有志同道合的同事,我內心感覺很幸福。
工作能激發(fā)活力,養(yǎng)老院將老人分為兩組,一組每人負責照顧一盆花,另一組的老人什么事都不做,純粹是休息養(yǎng)老。在身體狀況相似的前提下,第一組老人比第二組老人,平均多活兩年。由此可知,有工作可以做,哪怕是照顧一盆花,也會激發(fā)更強的生命力,活得更久。
由此想到自己年邁的母親,今年77歲,四年前,父親因為身體多方面的疾病,失去了行走的能力,我很擔心,年邁的母親也會因為照顧父親而病倒,但是,我發(fā)現(xiàn),每次回家,母親像以前一樣,不斷地告訴父親家里的變化,給他一日三餐,體檢顯示:母親的身體很健康。在父親過完百日后,我把母親接到了濟南,我不忍心讓操勞了一輩子的母親再為我做什么,我在心里說,讓母親好好休養(yǎng)。一日,小哥來電話稱,小妹你的想法太奇怪了,千萬別讓母親什么事都不做,母親身體力行可以做的,都讓母親去做。如果她一旦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也不能做,會加快母親的衰老。果然,母親第一次獨自在院里遛彎回來,開不了門,站在門外怎么也打不開。雖然之前,我們已經演練過很多次,但還是過了很久才打開。母親自言自語,說,哎,老了,連門也打不開。我聽到了,母親內心的失望。相對于父親在世時,母親在家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猶能自理。開學后,七點半,我和老公上班,孩子上學,家里幾乎全天只有母親一人,我得想辦法讓母親覺得自己可以做些什么,讓她有點成就感。我就讓母親負責照顧家里的小魚和花花草草,每天給他們喂食和澆水,自己操作按摩墊,不幾天,母親欣喜地告訴我,小魚長大了,因為堅持按摩,自己的身體很舒服,在花園里遛彎時,看到了藤上掛著幾個南瓜,哪里的石榴長得很好。
我想,母親在這幾年里,保持很好的食欲,身體依然健康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那個和自己相濡以沫了一輩子的人需要自己,不管年輕時有多少次爭吵,現(xiàn)在,他需要自己,這是支撐母親的強大支柱。
其次,有痛苦可以受,一個人在受苦受難的時候,難免會怨天尤人,如果一時想不開,甚至可能自暴自棄,走上自殺的絕路。關鍵在于人生是不斷改變的過程,人只要活著就會逐漸老去,在遇到苦難時,激發(fā)潛能面對考驗,結果增加了自己的專長,也改變了自己的命運。這讓我想起,上海信息技術學院的鄔憲偉校長,他用一句話概括自己不到30歲破格評為教授,最終成為上海名師、全國名師、校長?!胺彩悄軌虺蔀閷<一蛎麕煹亩际窃谀芰吘壍臉O限上工作后鍛煉出來的”,他是因為自己的學生將自己逼到能力極限的邊緣。所以,要把握受苦的機會,主動而積極地改變自我,讓自己變得不一樣,任何一種或大或小的痛苦,都提供了一次讓自己提升轉化的機會,提升轉化的可以是身,可以是心,也可以是靈,生命會變得不一樣。
我們不必奢望無災無難的人生,卻要在面臨痛苦的挑戰(zhàn)時,主動而積極地以改變自我,來展現(xiàn)生命的不同面貌。
哲學個人心得篇5
現(xiàn)在手頭正在讀的是阿蘭.德波頓的《哲學的慰藉》。
人變得很懶。不愿多想,更不愿多寫。暫且抄下一些精妙的句子,稍加評論。既可以幫助自己concentrate,也有助于思考,豈不是一舉兩得。
關于哲學
“盡管古往今來被稱作哲學家的思想者千差萬別(他們如果聚集在一場大型酒會上,不但互相話不投機,而且很可能幾杯酒下肚就要拳腳相向),還是有可能在相隔幾世紀之間找到一小群貌略相似的人,其共同點就是忠于“哲學”一詞希臘文的原義--“愛智慧”。人以群分,把這一小群人歸在一起的共同愛好在于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們說一些寬慰而切合實際的話。”
括號里面的話從來就不是無關緊要的。相反有時還是最重要的話。比如上面的一段文字中,我最為欣賞的便是括號里的一句。這是多么有趣的想象。我相信,如果有這么一個酒會的話,設想的結局便是必然的。
關于哲學的本質,他認為是“就人生最大的痛苦的根源向我們說一些寬慰而切合實際的話”。對此,我深有同感。一個生活幸福的人,是很難成為一個哲學家的,所以有人說蘇格拉底成為一個哲學家是因為他有一個潑婦似的老婆。痛苦的婚姻有時會造就一個哲人。當然人生的痛苦有多種,不僅僅限于一段不美滿的婚姻。面臨人生各種巨大的痛苦,人何去何從?該怎樣才能給人繼續(xù)生活下去的勇氣?我想一個可能的選擇就是哲學或宗教。二者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給凡人各種安慰,而這安慰不是自欺欺人,而是將人世看透而產生的一種“悟”,是更智慧的人生。
關于蘇格拉底,
“這位哲學家寧愿失歡于眾,獲罪于邦,而決不折腰。他決不因別人指責而收回自己的思想,而且他的自信不僅是出于一時沖動或者匹夫之勇,而是來自于更深層次,根植于哲學的源泉。哲學給蘇格拉底以堅定的信仰,使他面對千夫所指能夠保持合乎理性的而不是歇斯底里的自信?!?/p>
是啊。人什么時候能超越世俗,才是最自由最無畏最自信的狀態(tài)。
關于常識和社會規(guī)范,
“每個社會都有一套觀念,應該相信什么,如何待人接物,否則就會遭到懷疑,不容于眾。這些社會規(guī)范有的是用法律條文明文規(guī)定,更多的則是在一個龐大的倫理和實踐的判斷體系中本能地遵循的,這個體系叫做“常識”,它命令我們穿什么衣服,采用什么樣的理財標準,尊重什么樣的人,遵守什么樣的禮節(jié),以及過什么樣的家庭生活。如果對這些規(guī)范提出疑問,就會被視為怪異,甚至故意挑釁。常識之所以被懸擱起來而不容置疑,是因為人們把它的判斷都視為天經地義,不必加以審視?!?/p>
這段話理論上說來不難理解。聯(lián)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各種常識和習俗,也不難感慨所有社會人的不由自主。每個人身上都深深地烙上了社會和時代的烙印,想擺脫都不可能。不過這只是一個引子,引出了一大堆(我兒子的常用詞)古希臘人的常識規(guī)范。而這些常識規(guī)范,如祭祀,蓄奴,尚武(專指男人,女人是排除在政治和公眾生活以外的),雖然怪異,到現(xiàn)在已演變成了“知識”。但正是現(xiàn)代人心里感覺到的這種怪異,使我們開始置疑各種現(xiàn)代社會的各種常識。若干年后,它們也會變成怪異的知識。
關于他人的評價,
“如果我們做不到這樣的泰然自若,如果我們聽了幾句對我們的業(yè)績或性格的嚴厲批評就忍不住掉眼淚,那可能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正確的能力主要是由他人的贊許構成的。我們對于不受世人喜愛很在意,不僅是出于實用的理由--例如生存或升遷,更重要的世人的嘲弄似乎是一種信號,毫不含糊地表明我們已誤入歧途。”
“我們似乎被一種相反的傾向所折磨:每個人的話都聽,每一句不中聽的或是嘲諷的意見都足于使我們心煩意亂。我們不能反思一個最主要也是最令人寬慰的問題:這些陰暗的指責的依據是什么?”
蘇格底:“好意見出自對事物有所理解的人,壞意見出自對事物缺乏理解的人?!?/p>
哲學個人心得篇6
魯迅先生曾說,“不值得讀兩遍的書便一遍也不值得去讀。”然而現(xiàn)在人們讀的書多是只夠讀一遍的書,書雖然多卻很能挑出一兩本有品味的,值得讀兩遍的書來,但《哲學與人生》卻是例外。
在拜讀《哲學與人生》之前,我還真沒有深究過,在這里有必要先熟悉一下哲學的定義:哲學的原意是“愛智”。哲學作為一門學問,原來只是一種生活態(tài)度,就是保持好奇的天性,探詢一切事物的真相。
傅先生在自序中就說,“哲學脫離人生是空洞的,人生脫離哲學是盲目的?!币虼?,看此書與其說是學點哲學知識,不如說是通過它來審視自己的人生。作者用通俗的語言將西方哲學與中國哲學精髓提煉出來,并貫之以自己的思想,給我們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動,精深的課;在這里,我們不但會看到歷史哲學大師思想,而且會感悟到許多以前從未想過的東西。相信看過此書的人肯定能看透人生許多事情,看淡人生許多哲學課。在這里,我們得到的不僅是哲學的全部精華,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本質和名利和挫折。
“人的經驗有時候需要概念才能展現(xiàn)內涵”。一個人假設碰到一種情況或一種經驗,但卻無法用言語來形容,他不知道這種情況和經驗是什么,也無法去處理,沒有體會也沒有心得,更沒有感知力,不久以后就忘了。即使再有相同的遭遇,也缺少先前的心得作為對照,幾十年的人生雖然經歷很多,但用言語表達出來卻很少,對自己一生很漠然,很無視,仿佛一生都是很蒼白的,生命力的乏弱使他感受不到生命的快樂和痛苦。
“人類的典范,應該是那些讓你我這般平凡的,有著許多煩惱的人都能效法的。他們讓我們懂得:煩惱不值得擔心,因為能磨練出智慧;死亡不值得害怕,害怕的是不知為何而死。”這很值得我們深思,現(xiàn)在人們多把擁有大量金錢和物質的人當作自己的偶像,以至于許多人接受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了掙錢。其實擁有越多并不見得就越快樂,傅先生在介紹存在主義時說,“一個人有的越多越不是他自己。因為擁有越多,越沒有時間做自己?!痹诮榻B道家時又說,“一個人若多思多欲就不可能快樂,因為欲望沒有滿足會痛苦,一旦滿足之后,又生出更多欲望,更多痛苦?!?/p>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可以沒有豐富的物質享受,可以沒有良好的制度,卻不能沒有正確的理念”。物質的提高和科學的迅速發(fā)展是否能證明社會的進步?即使在寢食無憂的生活里,人們是否就能快樂呢?有了一千萬想兩千萬,有了兩千萬想五千萬,人的欲望用無止境,追求不到時就永遠在沒有邊界的痛苦里輪回。而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回不堪其優(yōu),也不改其樂”也能更好地證明了即使在物質極為匱乏的社會里,人也是可以快樂的。顯然,人是否快樂和物質沒有關系。經濟和科學屬于器物層次,器物不能代表文化。制度也是一樣。在資本主義制度下生活的人就比生活在社會主義下的人快樂,社會主義的人一定比封建社會的人快樂,我看不一定。
對于作者的某些觀點或許我不盡贊同,但由于此書談論的是人生,對于人生,本就沒有一個固定答案可提供,正如作者引用愛因斯坦的話說,“一個人對于宇宙和人生,一定要存在敬畏的心。因為其中充滿了許多奧秘,而這些奧秘永遠不能被解釋清楚?!奔热皇菉W秘,那最重要的就是思想的互動,更何況傅先生說的許多東西又是那么正確呢?
書中有一段話我是我最喜歡的,也在此摘錄下來,做為對自己的勉勵,也作為文章的結尾吧!“當真正用理性思考經驗之后,就能知道自己應該如何做,知道哪一種人生更為理想,也更適合自己。理想代表針對未來,哲學的思考就是要讓人能夠在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個時間向度中連貫起來,讓自己的生命不再只是活在當下那片片斷斷,剎那生滅的過程中而已?!?/p>
哲學個人心得篇7
人類是一種很奇妙的智慧生物,在酒足飯飽后,應對世界的眾多不可知的事物,人類往往充滿了求知欲和好奇心。在其驅使之下,人類一方面通過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通過理性的思考推理,來嘗試著解答這些問題和解釋一些現(xiàn)象。這樣,一部分解答成為了確知的知識,即科學;另一部分由于時代的局限,不能給出確定的答案,但由于人類對未知事物有著敬畏和恐懼的一面,產生了看似能完美解答這些問題的東西,即神學。
羅素認為,哲學就是介于神學和科學之間的東西,是帶著理性的思維去思考科學所不能解答,而神學看似給出了完美答案的問題。因此"哲學"的人生觀與世界觀,在羅素看來,乃是兩種因素的產物:一種是傳統(tǒng)的宗教和倫理觀念,另一種是能夠稱之為"科學的"那種研究。唯有這兩者同時存在,才能構成哲學的特征。
羅素說;哲學是訴之于理性而不是權威。這是我對羅素最欣賞的一句話,有了它,才能讓我徹底放下顧忌而去研究哲學,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說,我的這種心靈安慰也是建立在對羅素的權威上的,但那不是哲學上的。
哲學是研究人類思辯的心靈所最感興趣的一切問題,在這些問題中,我所最為重視的,是人為什么活著?我所需要的答案,不是原子論那些家伙所認為的機械式的解釋,而是目的論的解釋。即當這個問題具體到某個人時,就成了"你為什么活著?"。
當我懂事后,當我懂事后親身應對了死亡后,在應對死亡后又知道死亡是不可避免后,我就開始不斷的在內心中問著這個問題,失去外公的痛不斷的刺激著我,讓我聯(lián)想到幾十年后我父母的死和最后我的死,我是如此膽小,以致我一想到這個問題便無法安穩(wěn)入睡。
首先給我答案的是物理學,世界是平衡的,有生就有滅,當這個理論擴大到整個宇宙時,即整個宇宙都有滅亡的那一天,如此渺小的人類,和更加如此渺小的我,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呢?但這又引出了另一個問題,既然人都是要死的,人類也是要滅亡的,甚至整個宇宙都是會歸于零的,那么我們此刻所謂的奮斗除了養(yǎng)活自己,茍且偷生外,還有什么價值?當然這也是人類期望永恒的一種思想,如果連飯都吃不飽,當然就沒有這個問題了。
天體物理給了我一個類似神秘主義的答案。
宇宙是如此的廣袤,有著太多人類所稱之為科學的東西,它是如此的寂寞,億萬年來是如此的安靜。它需要有什么來明白它,來認可它的存在,而人類作為一種智慧生物,承擔起了這個職責。人類根本的職責,是發(fā)展科學,是盡可能的去了解這個宇宙的根本。
在這個基礎上,我才展開其他的思考。
為了發(fā)展科技,在現(xiàn)今的狀況來看,只有持續(xù)經濟的穩(wěn)定發(fā)展才行。這樣,我的思想難免的流于世俗了。
哲學個人心得篇8
克羅齊認為哲學就是精神的自我意識,蘇格拉底曾說過“認識你自己”。只有當心靈轉過身來,直面自己,審視自己時,才會認真思考人在世界上的處境?!拔抑恢酪患?,那就是我一無所知”,這是蘇格拉底哲學的起點。當一個人學會懷疑,尤其是懷疑自己珍視的信念、原則時、哲學便出現(xiàn)了。
我認為哲學幫助一個人更清楚認識世界,深入內心的,而不是一門換得生存資料的謀生工具。哲學不能不關心人生而僅作為無色透明
的純粹抽象而存在。它應當關心人和人的內心,應與迷惘的現(xiàn)代人一起走上一條也許永無答案的探索之路。哲學中不能為人生之謎提供萬應不變的現(xiàn)成答案,但它至少具有探索的讀意和勇氣。聞名于世的海德格爾被納粹籠絡,自覺地為希特勒鼓吹,但他最終也躲不過被拋棄而隱居山林的命運。他對現(xiàn)實的倫理觀察竟是如此薄弱,所以我很個人偏見的認為這樣的人并不配得到如此高的景仰。他選擇的用以指導行動的哲學出了錯。
大二時有幸在古典文學老師的推薦下讀了愛因斯坦的著作。驚嘆于一介物理學家竟然有如此優(yōu)美的文筆。他在《自述》中談到了選擇。他說:“物理學也分成了各個領域,其中任何一個領域都可以吞噬人短暫的一生,而且還沒能滿足對知識的渴求”,從而他“學會了識別出那些能導致深邃思想的東西,而把其它東西撇開不管,把許多充塞腦袋,并使它偏離認要目標的東西撇開不管。”“當我還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少年時,我就已經深切地意識到,大多數人終生無休止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無價值的”。
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給我們提出了選擇的問題。人終將成為什么樣的人,是由自身的行動決定的。在薩特看來,人的一生是不斷地對各種可能性進行追求的過程,“懦夫使自己變成懦夫,勇士使自己變成勇士”。在物存在以前它就具有那些固有本質了,而唯有人的本質是由自己不斷創(chuàng)造出來的。后天的努力決定你將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我就個人而言,我對存在主義哲學比較感興趣,因為它與現(xiàn)實有真實的聯(lián)系,是一種很人道的思想。我?guī)缀踝x過薩特和尼采所有的著作,這些對我有著極其深的影響。
這也是一種選擇,它將決定我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生命是不可重復、不可逆轉的,我不相信宿命,正如薩特在《蒼蠅》中所說:“我是一個人,每個人都應創(chuàng)造他自己的道路?!?/p>
我對真正意義上的西方哲學了解甚少,且很多都尚停留在感性層面上。都蘭的《哲學的故事》,這是我第一本彩色銅版紙連壞畫,我看得更多的是其中的圖片。是另一種讓人眼前一亮的美,因為那時我還沒有擁有過這么漂亮的書。還有一套 91 年版的《探索的思想》,作者是美國人杜蘭特。寫得很美,我從初中起便把它當作語文早讀課教材,直到高中畢業(yè)。它每天伴我半小時,默默地影響了我六年。再后來接觸到的是李譯厚的《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家里有一本 84 年版的,破得不忍看,后來自己買了本天津社科院出版社 03 年 5 月版的,有種相見恨晚之感??催^后反觀自身,驚嘆于自己竟受了那么多儒家思想影響。
薩特曾說哲學就是一種生活方式。儒家思想強調協(xié)調的人際關系,它并不提倡個體突出,這在中國文學源頭《詩經》中就有很鮮明的體現(xiàn):類型化的人物,絕少個性鮮明為形象,阿喀琉斯們徹底退場,只有那因“不嫁”,而“哭天搶地”的老人顯得比較激烈。
道教的養(yǎng)身思想使一般的中國人不會去考慮加謬的自殺問題。我們考慮的更多是怎樣活下去,而不是值不值得活。想一下也是挺有意思的。中國是一個缺少普遍宗教信仰的國家,鄉(xiāng)下人很迷信,虔誠地信佛,這種行為帶有很多的功利性質,從中是得不到多少內心寧靜的。我們知道人固有一死,仍忙碌地活著,表現(xiàn)出了強大的生命力,生命本身就帶在死亡的陰影摧殘不了的力量,所以永遠也想不通王國維、屈原的自殺。
長大一些后沉緬于荒誕派的戲劇,如尤奈斯庫的《新房客》、《禿頭歌女》、貝克特的《等待戈多》,奧尼爾的《毛猿》,及《中鋒在黎明前死去》 ( 忘記了作者是誰 ) 等,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小經歷,便有了“為賦新強說愁”的酸味,覺得世界是無意義的,黑白顛倒的,雜亂無章的,最好的歸宿是死亡,這只是小孩為證明自己與眾不同時的一種簡單負氣。
哲學能使我們找到我們需要的東西,它使我感到一種悲劇性的力量。屈原、王國維用死來與荒誕的世界抗衡,“向死而生”,這種抗衡是要具備相當勇氣的。這不只是情感上的激烈,而更多是經過理性思考后的自我選擇,是自我在經過深思熟慮后顯現(xiàn)出的“決不能活”,這不是某種本能的沖動或迷狂的信仰,而是經個體反思后的決定。這是很撼動人心的,很偉大的壯舉。看過王國維對尼采的介紹,加上王氏獨有的解讀,禁不住淚流滿面。這是我自認為已經刀槍不入之后一次為文字流淚。
我沒有宗教信仰,所以很形而下地活著:目標明確地做事,算計著自己的將來。但我忠于我內心的聲音,沒有宗教信仰,但有追求,希望通過努力能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薩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說:“人就是自己所需要求的那樣的人,是他計劃未來所要成為的那種人,除去他自己所造成的人之外,他不是什么別的”。人是形成的,而不是命定的,人具有各種可能性。而“可能”則是尚未存在之物,人是什么只指他過去是什么,將來還未存在。要給現(xiàn)在一個意義要靠將來。薩特說這如同打球,未來對球的一擊才使過去的奔跑有意義。所以我向往未來,只有我的未來才能對我的過去賦予某種意義。我相信我還有未來。
我不喜歡臺灣作家七等生的《我愛黑眼珠》,這被譽為是臺灣存在主義小說的代表作。文中主人公李龍弟的選擇頗有在極度壓抑下爆發(fā)出的自大狂傾向,給卑瑣的自己罩上一層子虛烏有有神圣。而薩特的《惡心》則告訴我們,一旦我失去了行動的目的,世界便沒有任何意義了,而僅是一件物品,一介客體,一切東西對我來說都沒有價值了,因為它們不再成為我達到目標的手段了。
所以我不相信風水輪流轉,不相信否極泰來,人不能在等待中逆來順受,只有行動才能使人生有希望。
人生的過程應該是痛苦的追求過程。所以尼采對肓目的樂觀不屑一顧。他認為樂觀只是淺薄的表現(xiàn)。而“悲劇式的樂觀精神”才是強者的境界?!拔嵘灿醒模渲矡o涯”,只有意識到個體生命的有限和客觀存在的無限,意識到生命的痛苦及悲劇式的短暫,才會想到應該做點什么,應該抓住點什么。
尼采的哲學從根本上講是悲觀的,但它又不同于叔本華純粹消極的悲觀主義,它帶有昂揚的激情,強調以生命的蓬勃興旺來戰(zhàn)勝人生的悲劇性質。
從古希臘戲劇中我們能體會到生命的脆弱與崇高。庸碌無為的一生是可恥的,我們活著就要讓它活出意義,而不僅是吃飯、睡覺、拼命工作賺錢,盡情消費享樂。人是一根脆弱的蘆葦,一滴水也可以傷害它,但它因為思想而變得高貴。痛苦是生命的重要組成部份,伊壁鳩魯認為“幸福就是沒有痛苦”,但這只是卑微的幸福,而真正的幸福應該是征服痛苦后產生的生命崇高感,一生從未體驗過它的人是可悲的。我正在努力使自己的一生不那么可悲。
藝術具有哲學不能提供的那種直接滿足,但陷入藝術作品越深,返回現(xiàn)實就越顯得艱難。就越會感到孤獨與絕望。輕者是不懂與人相處,不諳人情世故,覺得世界是荒謬的,無意義的,重者說不定就要去自殺了。這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藝術呈現(xiàn)給我們“是什么”,而不負責告訴我們“怎么做”,而哲學恰好為選擇提供依據,由思想上升到行動。
雅斯貝爾斯在《論真理》中講到,真實的完成是經由宗教、藝術和詩歌中的原初直觀而實現(xiàn)的,這種直觀構成一種獨特的“真理語言”,它在歷史上系統(tǒng)的哲學思維活動,它最早標示出哲學思維的領域,因為它是哲學思維的工具。
一個人只有真正意識到自己活著才真正的活著,而不再是某種機械的工具和肓目的奴役。只有對自己真正有意識,才能走自己的路,才能從熬日子的模糊狀態(tài)中覺醒過來,并以清醒的意識賦予的生命以意義,并根據這些意義去安排自己的生活。
也許哲學也不是人生的根本歸宿,也許它只是心靈探索的無休止過程本身。尼采也認為世界和人生本來是無意義的,意義是人賦予的,是人為了生存而替自己編造的謊言。到目前為止,這是我發(fā)現(xiàn)自欺欺人最大的優(yōu)點。
謊言要比純粹的虛無好得多。有支撐的人終究是幸福的。哪怕是一個謊言,一座海市蜃樓在支撐他。曾看過一篇小說,女主角在一所不入流的大學念書,但她非常努力,與周圍混日子的同學區(qū)別開來。她拒絕了所有男性的追求,說她有個青梅竹馬的男朋友,在清華等她。她的一個好朋友不慎看了她的日記,知道這個所謂的男朋友并不存在,但沒有揭開它。三年后,她如愿地考上了清華研究生,這在這所學樣不曾有過。她的好朋友到車站送她。叮嚀她第一次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出車站后一定要打車去學校,不要為省錢擠公交了。但她卻提醒道,你忘了嗎,他在清華啊,他會來接我的。終于要分開了,她們相擁而泣,不知淚水為誰而流。
上帝死了,但人還要活下去,雖然馬爾羅曾絕決地宣布“人也死了”。依靠信仰、依靠哲學的偉大力量,作為主體性存在的人必須為開辟自己的道路而不斷努力,使人生成為經真正思考過的人生。
哲學個人心得篇9
對我來說,這是第二次閱讀《大眾哲學》。第一次是出于教學的需要,但這次是出于興趣。
《大眾哲學》作者艾思奇,在1930年代,他為了促進馬克思主義哲學,讓普通人能理解哲學的真正含義,在上海《閱讀生活》雜志上連載了近一年,因為效果很好,后來出版一個單獨的版本,《大眾哲學》的名字也是最后敲定的。
本書共分五章,將哲學概念、哲學分類、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四大規(guī)律、五大范疇用通俗易懂的話講出來,向讀者展示了一個清晰的哲學世界,讓普通人對哲學感興趣。
艾思奇先生這種普慧的做法,對當時乃至現(xiàn)實世界的發(fā)展都具有非凡的意義。
第二次讀《大眾哲學》我很興奮,好像突然發(fā)現(xiàn)了一個光明的未來,作為教育工作者,我一直想哲學方法應用于我的工作和學習,因為學生教育本身是智慧繼承,是智慧的化身。
本書作者采用化繁為簡的方法,通過通俗易懂的案例講述深刻的哲學原理,讓人耳目一新,充滿自信。
例如,在第一章中,作者通過對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分析,自然地引入了枯燥的哲學概念,告訴我們哲學既是世界觀也是思維方法。
通過“兩軍對戰(zhàn)”,“三分像人,七分像鬼”,“為什么會有不愉快的事情”等名言講述哲學的分類,明確馬克思主義哲學和其他哲學流派的區(qū)別,讓讀者認識到只有馬克思主義哲學是哲學能夠經得起實踐的考驗。
第三章到第五章同樣是通過“用照相做比喻”“卓別麟和___的分別”“是朋友還是豺狼”“無風不起浪”等等家喻戶曉的比喻把馬克思主義哲學專家口中的原理通俗易懂的論述出來。
也許讀者很難相信,哲學真的有這么簡單么,通過多年的實踐,我覺得作者真是用心良苦,哲學理論再高深也是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就不會發(fā)展到現(xiàn)在普世的馬克思主義哲學,更不會有那么多人對馬克思及其理論的高度認可。
教育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教給學生智慧,熟悉生活的規(guī)律,努力在生活中變得堅強。
許多管理方法都經歷了從不適應到適應,從混亂到清晰的過程。面對知識的無數雙眼睛,深深感到責任重大,毫無疑問《大眾哲學》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中國化、大眾化、現(xiàn)實化、通俗化上起到了開拓性的意義。
因為我的專業(yè),我在高中非常喜歡讀哲學書籍,因為哲學的原意是智慧的主題,我期待著第三次閱讀《大眾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