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阿拉坦倉事跡簡介
阿拉坦倉始終堅守教書育人的初心使命,在數學教學和科研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以下是小編精心收集整理的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阿拉坦倉事跡簡介,下面小編就和大家分享,來欣賞一下吧。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阿拉坦倉事跡簡介篇1
阿拉坦倉,男,蒙古族,1963年2月生,中共黨員,內蒙古師范大學教授。他在祖國北疆從事高等教育工作34年,始終參與一線教學,主持的《行星運動與常微分方程》成為國家精品視頻公開課。他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了“石榴籽”培根鑄魂育人工程,擔任來自34個民族的56名學生組成的“石榴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班的班主任。他潛心治學、勇于創(chuàng)新,證明了無窮維哈密頓算子譜的對稱性和完備性,破解了宇宙天體力學上的數學難題,使他國在哈密頓系統(tǒng)研究領域進入了世界先進行列。他牽頭的“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yè)虛擬教研室”入選教育部第二批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曾獲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內蒙古自治區(qū)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等榮譽。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阿拉坦倉事跡簡介篇2
18歲時,阿拉坦倉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內蒙古大學數學系,剛進大學,授課方式與語言環(huán)境都讓他很不習慣。大一那年評選三好學生,他的成績沒有達標。經過一年的努力,阿拉坦倉從剛開始在眾人面前一說話就緊張、跑調,變成了能夠熟練運用國家通用語言文字的尖子生。他當上團支書、獲評三好生,還被推薦讀研。
31歲那年,阿拉坦倉成為當時全國公派去劍橋大學學習的三位數學學者之一。畢業(yè)之后,他堅定地回國,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把學到的知識奉獻給祖國和人民。
三十年來,阿拉坦倉為內蒙古培養(yǎng)出一大批數學方面的高層次人才,他本人也榮獲全國優(yōu)秀科技工作者,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高層次人才。
在北疆楷模發(fā)布廳,阿拉坦倉表示,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轉折,是從學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開始的。
他還說,對于今天的年輕人來說,學好、使用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對于他們干事創(chuàng)業(yè)、進步發(fā)展,都有重要作用。
作為全國政協(xié)委員,阿拉坦倉在“委員通道”的一段話曾在互聯(lián)網刷屏。
他說:“對于他們這樣的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來說,民族團結就是他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就像陽光、空氣和水,受益而不覺,失之則難存?!?/p>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阿拉坦倉事跡簡介篇3
阿拉坦倉說,擔任全國政協(xié)委員,是他一生的榮耀。如果說作為一名少數民族界別的政協(xié)委員,有一點特殊的話,那就是要為民族團結承擔起特殊的責任、展現出特殊的擔當。
20世紀60年代初,他出生在內蒙古一個牧區(qū)家庭,父母雖然沒什么文化,但他們從貧苦日子走過來,對誰是自己的恩人感知最為真切。他們樸實無華的話語,“三千孤兒入內蒙”“齊心協(xié)力建包鋼”“最好牧場為航天”等歷史佳話,早早在他心里埋下了民族團結的種子和對黨的崇敬感恩之情。1984年剛滿21歲,他就申請入了黨。幾十年來,在黨的領導下內蒙古各族人民一天天過上的好日子、每天都在發(fā)生的民族團結進步故事,更讓他堅信: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才能實現中華兒女大團結,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教育,改變了他的命運。他相信,教育也能改變草原上更多孩子的命運。青年是民族的未來,引領青年就是引領未來,贏得青年就是贏得未來。于是,1988年畢業(yè)時,他選擇留校任教。后來,從1996年大連理工大學博士畢業(yè)毅然回到母校,再到2005年英國劍橋大學訪學結束堅決回到祖國,面對無數次更加優(yōu)越的單位和優(yōu)渥的條件,作出選擇的信念就是:回祖國、回內蒙古,這里更需要他!
他大哥是中學校長,他二哥是小學校長,他也先后當了大學校長、黨委書記,這樣的家庭氛圍讓他更深刻地體會到,一名好校長、好教師對一個孩子的成長、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鑄就傳承何其重要。
2020年到內蒙古師范大學工作后,他首先考慮的是師范院校如何擔好主責主業(yè)、把教師培養(yǎng)好。經過不懈努力,師范生招生比例由2019年的47%提升至2021年的71.95%,18個師范類專業(yè)獲批為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yè)建設點。2021年一次性獲批全區(qū)最多的數學、物理、化學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022年獲得全區(qū)最多的7項自治區(qū)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切實推動了“以優(yōu)秀的人培養(yǎng)更優(yōu)秀的人”。同時,聚焦立德樹人,堅定地把培養(yǎng)具有牢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優(yōu)質師資作為育人理念,實施了“石榴籽”培根鑄魂育人工程,他自己擔任由34個不同民族的56名學生組成的“石榴籽”民族團結進步教育示范班的班主任,引領各族師生在潛移默化、潤物無聲中樹立“四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努力成為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堅定傳薪者、鑄魂人。每逢中央和國家重要會議結束后,他都會第一時間發(fā)文發(fā)聲把會議精神傳遞給廣大師生。在日常教育教學、開學“第一課”等活動中,他注重向廣大師生講述內蒙古贏得和呵護“模范自治區(qū)”崇高榮譽的故事,用鮮活的歷史,引導廣大師生從共同的歷史記憶中感知各民族你中有他、他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從歷史必然性中強化愛黨愛國意識,力爭把民族團結進步的種子通過青年一代又一代傳承下去。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阿拉坦倉事跡簡介篇4
2020年,在內蒙古推行使用國家統(tǒng)編三科教材的關鍵時刻,面對一些不同聲音,他第一時間在《人民政協(xié)報》《中國民族報》等主流媒體發(fā)表《堅定不移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傳承弘揚少數民族優(yōu)秀文化并行不悖》等文章,傳遞黨的聲音,耐心細致解答師生的疑慮,在各族群眾特別是師生中引起積極熱烈反響。他覺得,在關鍵時刻、面對原則性問題,共產黨員就要有共產黨員的樣子,政協(xié)委員就要有政協(xié)委員的樣子,人民教師就要有人民教師的樣子,就是要承擔起自身責任。如果怕得罪人,你不說、他不說、他不說,那么究竟誰來說呢?他的相關發(fā)言也得到中央有關領導和相關部委領導的肯定。目前,內蒙古自治區(qū)國家統(tǒng)編三科教材推廣使用工作實現了應推盡推,各族孩子正在國家統(tǒng)編教材的滋養(yǎng)下,培根鑄魂、啟智潤心,獲得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
在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他履職的思路更加清晰、履職的行動更加堅定。他深刻體會到,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增進全國各族人民的大團結是政協(xié)委員的重要職責。他把握和利用民族地區(qū)高校各民族師生匯集、學科人才資源集聚的特點和優(yōu)勢,以增進共同性為方向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理論和實踐研究,牽頭申報并獲批了國家民委“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等省部級教學科研平臺以及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首批 “高校數字思政精品項目”,帶領師生努力為國家和自治區(qū)從更高層次開展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宣傳、理論闡釋、決策資政提供有力的學術支撐。履職五年來,人民政協(xié)給他提供了建言獻策的大舞臺、開闊視野的大空間。他向全國政協(xié)提交18份提案、向國家民委提交3份調研咨詢報告,在《人民政協(xié)報》《中國民族報》等報刊上發(fā)表20多篇文章,在重要場合發(fā)言發(fā)聲,反映社情民意,推動解決民族工作領域的現實問題,這也促進他真正從一名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的受益者,成長為一名民族團結進步事業(yè)的維護者、引領者、播種者。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候選人阿拉坦倉事跡簡介篇5
阿拉坦倉教授自1993年開始從偏微分方程的基本解轉入研究無窮維Hamilton系統(tǒng),在國際上起步較早的,主攻方向是無窮維Hamilton算子譜理論及其在數學和力學中的應用,經過多年來的不懈努力,連續(xù)主持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由于第一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完成得出色,得到國家基金委的表揚,追加5萬元)、2項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王寬誠教育基金項目、3項內蒙古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其中一個重點項目)、1項內蒙古人才開發(fā)基金項目。還參加了多項基金項目。他于2008年創(chuàng)建了無窮維Hamilton系統(tǒng)研究中心,團隊由他親自培養(yǎng)的博士和碩士組成,其中有2名博導,3名教授、2名副教授、3名講師(6名博士學位的教師),包含四名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主持人,他們所研究的問題與鐘萬勰院士倡導的應用力學辛求解體系和吳文俊院士的數學機械化思想緊密相聯(lián)。
阿拉坦倉教授廣泛開展國內外學者的聯(lián)系與合作,在英國劍橋大學留學一年期間,師從劍橋大學的Yuri Suhov教授,研究無窮維Hamilton系統(tǒng)在統(tǒng)計物理中的應用。與美國Northern Illinois大學的吳宏友教授合作發(fā)表了學術論文,還曾與烏茲別克斯坦的Rozikov教授和德國Math.Nachr.雜志主編R.Mennicken教授有過愉快的合作。美國奧文大學(Parker Hall Auburn University)的Tin-Yau Tam教授親自與他聯(lián)系,兩次來內蒙古大學進行學術訪問并作了學術報告;美國德克薩斯泛美大學(University of Texas-Pan America)的喬志軍教授也應邀來兩次內蒙古大學進行了學術交流。他曾受邀在錢偉長院士主持的140人的MMM大會上做過40分鐘的大會報告,在中科院系統(tǒng)所舉辦的由吳文俊院士主持的“數學與數學機械化研討會”上做過20分鐘的大會報告
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