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辦主任事跡材料(2)
扶貧辦主任事跡材料
扶貧辦主任事跡材料篇四
一、同學們的艱辛付出是值得繼續(xù)發(fā)揚的
20XX年4月24日早上8:30, 貴州財經學院MBAxx級秋季周末班師生一行45人從MBA中心樓腳準時出發(fā),經過近三個小時的長途奔波,于11:30到達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斷橋中學,在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斷橋中學舉行捐贈儀式近1個小時,同學們到中午1:30才得以用餐,來回期間沒有任何同學有怨言,我們大家同學一直團結在一起。同學們的這種集體主義精神是值得大家繼續(xù)發(fā)揚的。 本次“扶貧濟困”活動同學們共捐贈物資達5000多元,現(xiàn)金800元,MBA中心也捐贈1000多元的物資。所謂“愛心無價”,不管捐助多少,最主要的還是我們同學的一份心意。這次捐助活動充分貫徹了貴州財經學院MBA的培養(yǎng)目標“品格高尚、關注貧困、負重致遠”,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讓需要關心幫助的人感受到愛的溫暖,是一種難得的快樂。
二、活動的社會效應
1、斷橋中學學生的反應
啟動儀式完成后,受幫扶的學生非常感謝我們,因為我們給部分學生送去了溫暖,這次讓他們知道我們的社會是處處充滿愛。活動過后有個孤兒學生講:“什么是溫暖,什么是關懷? 通過今天的幫扶啟動儀式時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感謝貴州財經學院xx級MBA秋季班學員對我們這些貧困學生的關注和給予我們實際的幫助。 我們雖然沒有溫暖的雙親家庭,而我則是個孤兒。通過這次活動,讓我感受到親人般的溫暖,您們就是我們的親人。當您們將來要為我們送上大學而付出努力和心血時,我就已經體會到了您們的溫暖和關懷。”
有的學生講您們的幫助,讓我看到了您們對于我們這些貧困家庭的孩子的關心,讓我看到了努力的方向。
學生最需要的并不是錢物,我們有些人貧困的同學存在封閉的心理障礙。這種心理障礙如果任其發(fā)展,就會導致我們貧困生將自己的心靈世界與外界隔離,自怨自艾甚至怨天尤人,直接影響到他們的學習和心理健康,甚至導致嚴重的心理問題。我們貧困生不僅需要物質上的幫助,更需要教師在精神上的關心?,F(xiàn)在我們的幫扶活動,會給貧困學生帶來很多的安慰和強大的精神動力 。
有我們的幫助,他們面對貧困,不會自卑,我們的關愛將會撫平他們曾經的傷痛,我們堅信:“生命,因堅強而美麗;生命,因愛而陽光!只要永不言棄,一切皆有可能!”,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向他們提供幫助,相信他們會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的。更可喜的是他們學會了感恩,他們寫了感謝信。
2、社會各界的認同
我們的幫扶活動得到了學院領導的認可,我們的幫扶活動在貴州財經學院第251期新聞中播出;同時也得到安順市關嶺自治縣的政府領導贊賞,安順市關嶺自治縣宣傳部部長皮穎芳親自打電話向我們的班主任吳老師致謝;并且我們的幫扶活動在當?shù)氐睦习傩招闹幸矘淞⒘肆己玫男蜗螅覀兓顒赢a生了良性的社會效應。
3、活動的社會意義——“扶貧濟困”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減震器”。
弱勢群體既是一個經濟問題,更是一個嚴重的政治問題。社會安全風險最易在社會承受力最低的弱勢群體身上爆發(fā)。如果我們不能在消除社會絕對貧困的同時,逐步縮小貧富差距,那么,弱勢群體邊緣化和貧困化的生存狀態(tài),容易使他們產生相對被剝奪感和對抗情緒,從而使得這一隊伍中蘊藏著巨大的社會安全風險隱患。救助弱勢群體是保持社會穩(wěn)定的基礎,是反映社會文明和進步程度的重要標志。一個弱勢群體得到保障的社會,才是一個穩(wěn)定、協(xié)調發(fā)展的社會。民生問題不解決,社會不會安寧。而民生問題的解決又離不開“扶貧濟困”的投入。社會的生存,國民的生計,群體的生活,尤其是弱勢群體的生命,方方面面都離不開“扶貧濟困”。人與人應當是平等的。不平則鳴。落差拉大,必然帶來高低之間的張力加大。社會張力加大是社會沖突的前兆。因此,各國都很著力縮小城鄉(xiāng)間、地區(qū)間、階層間的收入差距。二十多年來,中國的貧富差距在拉大。鄧小平在20XX年9月16日指出:“少部分人獲得那么多財富,大多數(shù)人沒有,這樣發(fā)展下去總有一天會出問題。”慈善機制靈活,是化解矛盾的輕騎。“春江水暖鴨先知”。慈善是社會的觸覺。在社會矛盾處于萌芽狀態(tài)時,“扶貧濟困”往往會首先覺察到,并能貼近需求提供救助。社會學家鄧偉志說:“一次救助勝過三天三夜的規(guī)勸。一次救助加上三天三夜的規(guī)勸,勝過八天八夜的說教”。所以說,“扶貧濟困”是維護社會穩(wěn)定的“減震器”。我們實施“扶貧濟困”活動對于推動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共同進步,不斷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能力,實現(xiàn)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三、活動的下一步打算
1、繼續(xù)發(fā)展壯大“扶貧濟困”事業(yè),盡力幫助我們能幫助又需要幫助的人。
2、實施“一幫一”、“多幫一”方案,固定幫助未來對社會有用而又急需幫助的貧困學生。
3、堅持貫徹貴州財經學院MBA的培養(yǎng)目標“品格高尚、關注貧困、負重致遠”。為國家、為社會盡我們的微薄之力。
總之,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必然要求。在經濟日益發(fā)達而貧富懸殊日益加劇的時代背景下,作為我們經濟學專業(yè)的學子應該從研究減少貧富懸殊的有效途徑作手,多關心和幫助需要幫助的人,為建設和諧社會貢獻我們應有的力量。
扶貧辦主任事跡材料篇五
20XX年,在開展結對幫扶工作中,我局與單位退休困難職工結成對子,在單位黨政組織的關懷與支持下,堅持求真務實、開拓創(chuàng)新的原則,精心組織,周密安排結對幫扶工作,現(xiàn)將此項工作總結如下:
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對結對幫扶工作的組織領導 開展結對幫扶活動是落實科學發(fā)展觀,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協(xié)調某地域經濟發(fā)展的有效組織形式。我局高度重視,成立以黨組書記、局長楊澤任組長的幫扶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局工會主席主抓此項工作,明確職責。工作中我們堅持做到“四有”、“五落實”,即有組織領導、有階段性計劃、有實施方案、有檢查督導;落實時間、落實地點、落實人員、落實主題、落實資金,以此推動結對幫扶工作的規(guī)范化和制度化運作。
二、調查摸底,確保幫扶工作有序進行
為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委、市委關于做好困難職工幫扶救助工作的批示精神,按照區(qū)委部署,我局及時開展了困難職工家庭幫扶活動。為吃透情況,理清工作思路,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帶領小組成員到被幫扶職工家庭進行走訪,了解實際情況,認真搞好摸底調查。一是堅持不吃請、不擾民,決不給群眾增加任何負擔,做到了心入、身入、深入群眾。二是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群眾,訪貧問苦了解情況,與困難職工面對面溝通思想,交流感情真正了解困難職工所急、所盼、所想的難點、熱點問題,尋找問題,分析問題的根源,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
幫扶對象王金有,鄭州市質量技術監(jiān)督局上街區(qū)分局退休職工,自己患有重病,無勞動能力,妻子無工作沒有任何的經濟來源,且重病在身,家庭情況十分困難。在了解了實際情況后,局黨組召開緊急會議,對具體幫扶情況做了安排部署。
在深入調研、統(tǒng)籌協(xié)調的基礎上,制定了詳細的計劃,并將下基層活動與各項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做到相輔相成,相得益彰。通過不斷交流信息,增進了相互的感情,促進了幫扶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制定計劃,落實幫扶措施
我們制定了嚴格的考核制度,并把幫扶工作確定為年度目標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考核,要求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理出幫扶工作思路,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各項幫扶活動。
一是開展為幫扶對象“獻愛心、送溫暖、”捐款活動。號召全局干部職工為困難職工送去米面油及補助醫(yī)療費1500元,為困難職工解除后顧之憂。
二是每逢節(jié)假日局領導心系困難職工,都要親自帶領單位職工看望困難職工了解他們的病情和生活情況,鼓勵他們戰(zhàn)勝病魔早日康復。
雖然我局在幫扶工作中做出了一定成績,但與先進單位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局將按照區(qū)委、區(qū)政府的要求,發(fā)揚成績,糾正不足,充分發(fā)揮質監(jiān)工作的作用,把幫扶工作扎實做好。
扶貧辦主任事跡材料篇六
為了弘揚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美德,保證我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不因經濟困難而失學,培養(yǎng)和教育家庭貧困的學生,幫助他們擺脫和消除家庭條件所帶來的消極影響,從而促進義務教育發(fā)展,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學質量,我校開展了對貧困生的幫扶活動。
一、加強組織領導小組。學校在校長領導下,由政教處負責資助貧困生工作,監(jiān)督落實各班貧困生資助及教育工作。
二、學校領導帶領老師開展一對多個貧困生的幫扶活動:為貧困生申請得到上級資助,在充分了解學生家庭情況的前提下,確保每位老師選擇恰當對象進行幫扶,此項工作中途不間斷,并力爭使幫扶對象品學兼優(yōu),成為對社會的有用之才。
三、通過多種途徑,從以下方面對學生進行教育。
1、培養(yǎng)孩子的健康心理,讓貧困生走出家庭貧困的陰影。
鑒于這類學生的家庭特殊,有的是父母長年患病,無經濟來源;有的是單親家庭,勞力欠缺,有的甚至是孤兒。他們往往會缺少家庭的關愛,生活中,學習上偶爾會有自卑心理。因此老師們都能從情感上真正地貼近他們,經常與他們交流,掌握他們的思想狀況,有的放矢地化解他們心中的困惑,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動力,使他們保持積極向上的健康心理。老師不斷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自立自強;讓他們認識到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貧困是暫時的,是可以改變的,進而激發(fā)他們的進取心,真正體會到多一份努力,就會多一份收獲的道理;要求全體教師平時都把學生當成是自己的孩子一樣看待,讓他們在學校這個大集體感受到家庭的溫暖,使得孩子們能在學校健康成長。
2、生活上給予幫助,解決孩子們的后顧之憂。
貧困生平時的生活費用都很低,往往不能滿足他們最低的生活需要,學校組織老師們?yōu)檫@些孩子們捐物、買課外書籍、買作業(yè)本、筆等學習用品,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讓他們不因為缺少學習用品而落下成績,使他們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3、在學習上進行幫扶,幫助他們提高成績。
有一部分學生由于客觀條件的影響,往往成績不如人意。老師們利用休息時間為后進生補講課堂中孩子們沒掌握的知識,不斷溫習學過的知識,讓他們不落下學習上的任何環(huán)節(jié)。并培養(yǎng)他們自己刻苦努力、持之以恒的學習態(tài)度,教育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幫助他們掌握學習方法,使他們學會學習。告誡他們,只有這樣才能在未來的社會上立足,為社會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
五、師生齊動員,廣泛宣傳,積極發(fā)動,讓所有學生獻出自己的一點愛,發(fā)揚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從“少點吃喝穿,省下零花錢”入手,實施愛心捐助、挽留貧困學生。
六、認真貫徹落實國家關于貧困生的教育輔助:通過學校、家庭調查,確立對象,并張榜公布。
看過“扶貧辦主任事跡材料”的人還看了:
2.扶貧辦事跡材料
4.扶貧典型事跡材料
5.扶貧工作個人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