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在例會上的講話材料
校長在例會上的講話材料
例會是學校所貫徹上級工作部署,落實本所年度工作、月度工作、周工作的重要載體,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校長在例會上的講話材料,僅供參考。
校長在例會上的講話材料篇1
同志們,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講七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人才強校主戰(zhàn)略,二是國際化戰(zhàn)略,三是作風與改革,四是教師,五是教學,六是科研,七是民生。
一、人才強校主戰(zhàn)略
早在20xx年的學校第十三次黨代會上,我們明確提出質(zhì)量強校、創(chuàng)新強校、成果強校、特色強校和人才強校戰(zhàn)略,我覺得提得非常好。但是,現(xiàn)在我們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人才強校應該成為所有戰(zhàn)略中的主戰(zhàn)略。這個共識是學校黨委的堅強意志,是學校在今后乃至相當長時間內(nèi)必須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一以貫之的戰(zhàn)略,五年做下去、十年做下去、幾十年做下去,西南交大的面貌就一定會隨之改觀??梢赃@么說,我們之所以有今天這個地位,正是由于我們還有這么一支還是相當不錯的人才隊伍;同樣,我們現(xiàn)在之所以和先進學校相比有如此大的差距,也是因為我們?nèi)肆Y源方面還有非常大的改進空間和余地。所以,我們提出人才強校主戰(zhàn)略,悠悠萬事,唯此為大!再也沒有比人、比人才更寶貴、更重要的因素了。
具體說,主要是強調(diào)三點。第一點是高端人才和戰(zhàn)略科學家,第二點是青年人才,第三點是把這些人才用好、用足的手段和途徑。高端人才主要是指院士、千人、杰青、長江等等這樣領(lǐng)軍級的帥才,這無需贅述。第二類人才是青年人才,誰贏得了青年誰就贏得了未來。所以,我們現(xiàn)在對70后甚至80后人才倍加珍視,也更加在乎、更加關(guān)注。各位想想,即便是70后,今年已經(jīng)是43歲這樣不太年輕的年齡了。如何能使這些人才更有競爭力,可能是我們接下來要花力氣去做的事情。
就是要做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引,二是育,三是逼?!耙本褪且M、空降,完全由我們自己培養(yǎng)恐怕來不及。因為人才成長有自己的周期,也是急不來的。而周遭世界和外部競爭環(huán)境如此慘烈,容不得我們慢悠悠地熬五年、十幾年的時間。所以空降、引進是必須的,這就是引?!坝?,不言而喻,就是我們自己把本土的人才、已有的人才培育好,也就是把所謂的“土鱉人才”培養(yǎng)為棟梁之才。現(xiàn)在聽到一個說法,說好像徐校長來了以后很重視引進人才,對現(xiàn)有人才關(guān)注得不夠。對這種說法我本人不認同。對人才一定是一視同仁,唯才是用,不問出身,不唯血統(tǒng)。不能因為你是“海歸”就高看一眼;也不能因為是“土鱉”就另眼相待;不能說我們筑巢引鳳引來的就是鳳,自己窩里面的就是雞。自己窩里面的也是鳳,一定要唯才是舉。第三個就是要“逼”。人天生都有惰性,一定要傳遞壓力,壓力和平臺并舉。什么是逼?逼到什么份上?比如說,新來了一位Ph.D.或者Post-Doctor,學院要提明確的要求,1到2年之內(nèi)應拿到基金項目,不管是面上基金還是青年基金;3到4年之內(nèi)應成為跨世紀、新世紀人才;5到6年之內(nèi)應成為杰青;7到8年之內(nèi)應成為長江。即使因為某種原因(如非學術(shù)因素)最終沒能成為長江或杰青,但至少應該具備杰青和長江的實力,這就是所謂的“逼”。
下個月具體說12月16日(星期一)下午,要隆重召開西南交通大學推進人才強校主戰(zhàn)略的工作會議。為了開好這次會,學校黨委和行政、職能部處和院系做了非常充分的準備。對相關(guān)的文件、配套措施及保障支撐條件的出臺,更是動足了腦筋。我們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能夠在全校上下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勞動、尊重創(chuàng)造的氛圍,同時,吹響人才強校的集結(jié)號和沖鋒號。
二、國際化戰(zhàn)略
推進國際化戰(zhàn)略,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首先是在海內(nèi)外公開招聘4個學院的院長,數(shù)學學院、物理學院、信息學院和藝傳學院。剛才,王順洪副書記簡要介紹了這方面的情況。以后,只要條件許可,原則上各學院的院長都通過這種方式產(chǎn)生。海內(nèi)外公開招聘,不是Local的概念,甚至也不是National的概念,而是International、Global的概念。從全球遴選有才華、有擔當意識、有奉獻精神、有學術(shù)號召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人才擔任院長,打理團隊。這是有關(guān)人才強校和國際化戰(zhàn)略中的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第二,關(guān)于海外院長。每個學院已有自己的院長,為什么我們還要花大價錢去遴選海外院長,即Dean for the international affair——負責國際事務的院長?主要是利用他們的人脈,利用他們的資源和網(wǎng)絡,負責海歸和千人的引進,在舉辦高水平的國際會議方面、在共建聯(lián)合實驗室方面,甚至推動校內(nèi)的教授成為國際性著名學術(shù)期刊、著名學術(shù)組織的編委或者Fellow等方面,發(fā)揮這些海外院長的作用。海外院長甚至可以不唯一,如果確有必要,學院可以請2位乃至3位海外院長。比如說,一位負責北美事務,一位負責歐洲事務,另一位負責東亞事務。這方面的資金學校已經(jīng)備好了,就看各個學院是否花得掉。而且,這部分錢花得越多學校越開心,因為花得越多表明找到的人才越多,人才工作和國際合作與交流越有成效。當然,權(quán)責利是對等的,既然給了海外院長這樣的津貼,那么根據(jù)合同約定,根據(jù)目標管理,就要拿數(shù)字來說話,拿績效來考核。這錢沒那么好拿,不管對于海外院長還是學院自身。
第三,在條件成熟的院系中,推行學院和學科的國際化評估。我們千萬不要做井底之蛙,更不要夜郎自大,通過國際化評估來看看我們差距究竟有多大。以前,我們可能自我陶醉,自我感覺良好,我們的坐標系就是和鐵路院校,和川內(nèi)高校比,我覺得這樣的對比沒出息。用這樣的坐標系格局太小,尺度太有問題。對標的尺度至少應該是全國尺度,甚至是全球尺度。所以,學院評估、學科評估不是一般的評估,甚至也不是教育部的評估,而應該是國際化評估。我們將聘請相關(guān)領(lǐng)域中的杰出學者,不管是華人還是洋人,擔任學院和學科的評委,由他們來給我們診斷和把脈,望、聞、問、切,看看差距在什么地方。這么評不是為了自我矮化,而是要知道自家的鍋底有多黑,找出差距,找到我們改革和前進的方向,以評促建、重在建設,這才是我們最真實的目的。土木是堂堂唐院、堂堂交大的第一個牌子,那土木學院要不要做第一個吃螃蟹的呢?土木學院應率先做國際評估!又比如說信息學院,能不能也參與國際評估?再比如經(jīng)濟管理學院,要成為全球精英商學院,就要通過三大 國際權(quán)威商學院 認證——一是AACSB,第二 EQUIS ,第三 AMBA 。AACSB是美國的國際高等商學院聯(lián)合會認證, EQUIS 是 歐洲管理發(fā)展基金會(EFMD)的認證 ,AMBA 是 英國工商管理碩士協(xié)會 的 認證 ,這已經(jīng)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了!實際上,國內(nèi)外好一點高校的商學院都已經(jīng)通過了這三大認證。當我們還在躊躇是否做時,別人已經(jīng)做了,而且已經(jīng)做完了;不僅做完了,而且做成功了,擁有三大認證資質(zhì)。所以,現(xiàn)在不是要不要做的問題,而是如何做、怎么做、怎么快做的問題。今天,給在座各個院長打個預防針,請你們做好準備。一開始學校會穩(wěn)妥一點,先試點,比如請土木學院先進行國際評估;半年、一年以后,就可能在全校全面鋪開。
三、作風與改革
西南交大是一所偉大的學校,我們的先人非常偉大,老唐院是多么的風光和輝煌!可是,這些年來我們衰落了。怎么知恥而后勇,怎么創(chuàng)造第二個百年輝煌,這是交大當下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從本學期開始,學校黨委行政大抓作風建設,把久違了的精、氣、神激活。
我們倡導三句話。第一句話,言必行、行必果、果必優(yōu)。在座各位都是干部,都是領(lǐng)導,從一個會場切換到另外一個會場,天天都在開會,但很可能開會的效率非常低下。常常的情況是,會而不議、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果、果而不優(yōu)。會就要議、議就要決、決就要行、行就要果、果就要優(yōu)!言必行、行必果、果必優(yōu)。這是我們講得最多的一句話。
第二句話,踐行“做成”文化。你的辛勞、苦勞、疲勞我全認賬,可是,你的功勞是什么?什么事情在你的打理下、參與下、策劃下、推動下、組織下做成了,做成是硬道理。 水燒到99度不叫開水,飯差一把火是夾生飯。中國足球為什么臭?就是因為臨門一腳踹不進去,踹進去是硬道理。我們工作中不乏這樣的情況,說了就算是做了。之前我曾問一位處長,交辦的事情做得如何,他回答說電話打過了,言下之意我已做了。切記,說了不等于做了,做了不等于做完了,做完了不等于做優(yōu)了!西南交大必須倡導“做成”文化,這是第二句話。
第三句話是“明日事,今日畢”?!敖袢帐?今日畢”固然好,但我們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明日事,今日畢”。就是需要加強工作的前瞻性、預見性、計劃性、條理性和集成性。我特別想舉蘇州大學的例子。平常我們談“985”、“211”談得很多,蘇大沒有入我們的法眼,但去年,它的青年千人已經(jīng)11個了。最近新一輪青年__剛公布,蘇大又冒出10個,現(xiàn)在總共21個,而我們西南交通大學多少個——只有2個,可憐的個位數(shù)。他們是怎么做工作的呢?絕不是碰運氣,瞎貓撞上死耗子,當我們還在坐而論道的時候,他們就已在儲備在聯(lián)絡。所以,我希望人事處最近拿一個名單出來,學校20xx年的院士、千人、杰青、長江、萬人、青千、青優(yōu)、青拔等候選人是誰?今年,我們的院士申報工作非常不幸,但這沒什么,繼續(xù)再來。即便屢戰(zhàn)屢敗,也要屢敗屢戰(zhàn),今年算過去了,來年候選人在哪?20xx年、20xx年、20xx年報誰?國內(nèi)先進高校是怎么做的?形象地說,嘴里吃一個,手里拿一個,眼睛盯一個,心里想一個,是4個“一個”。吃著碗里的,想著鍋里的,惦著田里的。這就是為什么要說“明日事,今日畢”。很多成果表現(xiàn)在今天,功夫卻是昨天和前天?!懊魅帐?,今日畢”要成為我們共同的理念,不僅是理念,更要在工作中踐行,要未雨綢繆。因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要高瞻遠矚,尤其是一把手。在會上我曾問過“正職和副職最大的區(qū)別是什么?”區(qū)別有很多,但我以為最大區(qū)別在于,正職是做明天的事,副職是做今天的事。一個機構(gòu)、一個組織、一個團隊里,至少有1個人要做明日的事,要去做登高望遠的事情。在座的各位都是正職,你們要扮演的就是這樣的角色。副職還可以等正職發(fā)號施令,正職沒得等,要自己操心,睡不了安穩(wěn)覺。
關(guān)于改革。今天11號、明天12號,我們期待已久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就要閉幕,三中全會如果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改革的饕餮。按照的說法,當今中國最大的紅利不是全球化的紅利,不是人口紅利,也不是政府主導下的投資紅利,而是改革。而且,在今年夏季達沃斯論壇上講,要以壯士斷腕的決心來推進中國的改革。俞正聲主席近期也說,即將推出的改革,力度之大、范圍之廣,前所未有。所以,我們應當用改革的精神推動今天的工作,也就是改革創(chuàng)新。這兩個月來,學校已推出一系列改革舉措。比如,以土木學院為試點單位的學院綜合改革,目前在推進方面已經(jīng)取得了一些成果,在12月2日的校長辦公會上,蔣葛夫常務副校長將牽頭匯報土木學院的試點工作。接下來,資產(chǎn)處將作為學校機關(guān)改革的試點單位。重心下移,簡政放權(quán),提高效能,是機關(guān)改革的大方向。
四、 教師
對于師資隊伍建設來說,哪兩件事情最重要?第一,入口;第二,職稱。這兩件事情做好了,西南交大的“Faculty ” 、教師隊伍,我不敢說有多好,起碼不會有多差。
先說第一關(guān),入口關(guān)。從20xx年開始,本校應屆博士生,原則上不得留校。這個理大家認不認?不是說瞧不上本校培養(yǎng)的學生,這根本不關(guān)乎博士生培養(yǎng)的質(zhì)量。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這是世界各國大學通行的做法。理念很簡單,就是避免近親繁殖。說干就干,20xx年起就執(zhí)行這條政策。
既然本校應屆博士生不能留了,為了補充隊伍,新的師資怎么來?首先是世界名校,全世界排名前100名校的那些Ph.D.,那些博士后;國內(nèi)的首選C9。什么是C9?北大、清華、上交、復旦、南大、浙大、中科大、哈工大和西交大;退而求其次是985高校。如果學校不是985,更不是什么C9高校,怎么辦?那就要求學校的那個專業(yè)在全國排前五位;若此,這類博士才要。入口關(guān)把住了,原材料就好了。川菜很有名,全國八大菜系排第一,一方面是烹飪水平好,另一方面是食材好,原材料好??偟膩碚f,這是第一個,將入口關(guān)把好。
第二個關(guān),職稱關(guān)。對老師最大的激勵不是票子,甚至也不是位子、房子、車子,而是“帽子”。職稱對老師的激勵最大!我們一定要把這個杠桿用好。從20xx年開始,學校的職稱評審,遵循五個“免談”、三個“五分之四”和分類指導三項原則。注意,你們在向老師傳達時,要把這三句話放在一起講,完整表述,不可分開。下面我分別講一下這三句話。
第一,五個免談。第一個,即1960年1月1號以后出生的要升副教授或正教授,如果沒有博士學位,免談;第二個,如果評教成績沒進入前百分之三十,免談。大學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養(yǎng),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書育人,教師的第一學術(shù)任務是做教學,上講臺?,F(xiàn)實情況是,教學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當和別的工作特別是和科研發(fā)生沖突時,就變成不要了。所以,大家說教學是良心活。尤其是我們教務處、研究生院的老師,對評職稱“重科研、輕教學”詬病最多。評職稱的標準主要是論文、經(jīng)費、項目、獲獎、專利。即便涉及教學,也只是量的要求,即上了多少課,多少學時,沒有質(zhì)的要求。這種狀況在2013年將畫上句號,從20xx年開始,若教學不好,沒能進入前百分之三十,要升副教授、正教授,免談。組織行為學告訴我們,組織在乎什么,員工重視什么。游戲規(guī)則這個指揮棒很靈光,我們希望借助這第二個免談,真正推動全校上下重視教學。第三個和第四個免談的價值取向是關(guān)于研究。我們一再講,西南交大的建設目標,是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學。對研究型大學而言,研究是王道!一個老師不做研究居然成了“Professor”,非?;闹?。因此,第三個免談是,如果沒有高水平的論文發(fā)表,免談。第四個免談是,如果沒有主持國家級項目,免談。第五個免談,如果沒有海外經(jīng)歷,免談。具體來說,申請副教授如果沒有半年以上的海外經(jīng)歷,申請正教授如果沒有一年以上的海外經(jīng)歷,免談。這個免談規(guī)則背后的價值取向是什么?也很清楚,國際化。人才強校是學校的主戰(zhàn)略、第一戰(zhàn)略。如果問第二戰(zhàn)略是什么?那就是“Internationalization”,就是國際化。要培養(yǎng)國際化的、具有全球視野的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如果老師連國門都沒有出過,都沒有國際化的經(jīng)歷,很難想象這樣的老師培養(yǎng)的學生具有國際視野。這是我講的第一點,五個免談。
講完這五個免談,想必有人會很沮喪?!叭魶]有博士學位,沒有海外經(jīng)歷,沒有主持國際級的項目,沒有高級別的論文發(fā)表,在西南交大升職就無望了嗎?”不!西南交大是所偉大的學校,歷來崇尚“不拘一格降人才”。下面說的三個“五分之四”,就是體現(xiàn)不拘一格降人才。姑且不說有沒有博士學位,夸張地說,哪怕沒有任何文憑或?qū)W歷,要申請學校的副教授、正教授,從理論上講都是可以的。當年,華羅庚僅是清華大學的圖書管理員,可是熊慶來慧眼識英雄,讓他做到清華大學數(shù)學系的“Professor”。先人尚且如此,難道今天的我們反而沒有這種識見和胸襟?法律上,標準分為兩大類,一是實體性標準,二是程序性標準。實體性標準有具體、明確、成文的規(guī)定,而程序性標準其實沒有具體的要求,但需執(zhí)行一定的程序。如果申請者不滿足實體性標準,那么,可以走程序性標準這個通道。即申請者可以不滿足實體性標準,但必須通過三個“五分之四”——第一個“五分之四”,學院一級的,教授委員會要有五分之四的投票通過;第二個“五分之四”,送出去的材料通訊盲審得到A(優(yōu))的比例,不能少于五分之四;第三個“五分之四”,在學校校級大評委中,得到的票數(shù)不能少于應到人數(shù)的五分之四。顯然,不管是實體性標準,還是程序性標準,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要有真才實學,有令人信服的真本事和成果。
第三句話,分類指導。現(xiàn)在學校四大板塊,第一,工科板塊;第二,理科板塊;第三,人文社科板塊;第四,生命板塊。對于這四大板塊,我們要分類指導,要實事求是,針對每個學科的規(guī)律、每個學科的評價標準,制定相應的尺子。藝傳學院的老師可能會說,“我們不論發(fā)論文,論作品。比如,作品參加了法國巴黎的雙年展,在藝術(shù)圈里,能參加這樣的雙年展就是最牛的”。OK,我們認賬,就按這樣的標準來評價。這就是分類指導,客觀,實事求是。只要能說出所在學科同行公認的評價標準,學校就從善如流,言聽計從。總之,對職稱,客觀嚴謹?shù)谋硎鼍褪沁@三句話。大家給各學院老師傳達信息的時候,要準確傳達,三句話一起說,不僅傳遞壓力,還要傳遞盼頭。要讓每個人都有盼頭,只要勤奮,只要努力,只要業(yè)績突出,有“干貨”,出類拔萃,都有前途。
另外,分類指導還有一層含義。比如我們數(shù)學學院、外語學院、物理學院等很多學院,承擔了學校量大面廣的基礎(chǔ)課教學工作,很多老師在研究方面相對弱一些。所以,我們將老師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教學科研并重型,是學校主體的一類,百分之七八十甚至八九十的老師應屬于這一類;第二類屬于教學型;第三類屬于科研型。對教學型的老師,科研的要求就低一些,但對教學的要求很高。對教學科研并重型老師來說,要申請正教授,教學進入前百分之三十就可以了,但是如果申請的是教學型,那就要求其教學進入前百分之十,甚至是前百分之五。而且還進一步要求主編過國家級的規(guī)劃教材,主講的課程應是國家級精品課程,是全國或省級教學名師,輔導的學生獲得國內(nèi)外高級別大賽的重大獎項等。當然,我還是希望大部分老師是教學科研并重型。
需要強調(diào)指出的是,不能把教學和科研人為地對立起來,這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我問大家兩句話,一是,當老師不教學干什么?二是,當老師不做科研教什么?作為一名教師,既要做科研也要站講臺。如果不站講臺,干嘛在大學待著,去科研單位、去設計院做研究好了。作為一個“Professor”,上課、教學天經(jīng)地義。但若只上課,不做研究,就是“教書匠”,教授和教書匠的區(qū)別,就在于此。在今天這個知識日新月異的時代,在這個知識半衰期越來越短的時代,一個不做研究的教授居然能站得住講臺,匪夷所思。所以,一定要把教學和科研有機統(tǒng)一,盡可能做全能冠軍,而非單項冠軍。
五、教學
前面已經(jīng)談到,大學的根本使命是人才培養(yǎng),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教書育人,教師的第一學術(shù)任務是教學,所以在認知上應高度重視教學。一所大學好不好,學生幸不幸福,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老師們骨子里、血液里是不是對教學真正熱愛!我們要從這個高度來認識教學的極端重要性。
具體來說我們做了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抓通識教育。以前,我們過于強調(diào)專業(yè)教育而忽視了通識教育;過分強調(diào)專業(yè)成才,而忽視了精神成人。專業(yè)成才和精神成人,其實是一個硬幣的兩個方面,不可偏頗。否則,大學就墮落成為職業(yè)培訓機構(gòu),不配叫“University”。大學是探索和傳承普遍學問的場所,不僅強調(diào)有用之用,更強調(diào)無用之用,因為有用有所難用,無用無所不用,無用即大用。通識教育、素質(zhì)教育、博雅教育,屬于無用之用的范疇,能對你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產(chǎn)生根本的影響。我們很多時候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大家應該注意到了吧,最近我跟很多教授發(fā)了郵件,把《通識教育再認識》發(fā)給大家,請各位抽時間認真看看。
對教學,第二件事情是MOOCs,即大規(guī)模在線公開課程,在這里我不展開講了。前兩天專門請了北京大學的校長助理來學校講MOOCs。這個議題,馮曉云副校長也專門帶著研究生院、教務處和相關(guān)部處、院系的同志,做了非常好的調(diào)研,形成了一個學校即將推廣開的方案,并且得到了校長辦公會的批準。我們希望我們能跟上MOOCs這一作為先導的教育革命大趨勢,而不至于被邊緣化。
六、科研
我們反復說西南交大的建設目標是將學校建設成為一所具有交通特色的多學科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我們還是先談認知。對研究型大學來講,科研是王道!學校這些年來往下掉,掉的很厲害,一直處于一種“下降通道”,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們的研究方面,尤其是基礎(chǔ)研究方面,與其他先進學校差距實在是太大了!跟大家說一個數(shù)字,全校全年的的SCI論文,才300多篇,這個數(shù)字抵不上某些C9高校一個學院所發(fā)表的SCI論文,差距就這么大。所以,我們現(xiàn)在必須把科研這方面工作搞上去,尤其是基礎(chǔ)研究。這就是費“牛勁兒”抓科研的原因所在。項目當然重要,工程當然重要,平臺當然重要,我們的“國實”(國家實驗室)也固然重要,但是當下我們對科研對論文發(fā)表更加看重,一定要把這個短板補起來。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在五個“免談”里強調(diào)高水平論文的發(fā)表。至于什么是“高水平”,已有嚴格的界定,學校派了六支隊伍來做這件事情,把“高水平論文”期刊列了一個清單出來,分成五大類。第一類叫A++,第二類叫A+,第三類叫A,第四類叫B+,第五類叫B。簡單地說,A++是所在領(lǐng)域全世界最好、最權(quán)威的前5本期刊;A+是所在領(lǐng)域全世界最好的前40本期刊;A是所在領(lǐng)域全國最好的前5本期刊;B+是所在領(lǐng)域一級學科全國最好的前5本期刊;B是所在領(lǐng)域二級學科全國最好的5本期刊。等級非常明確,要升教授,要升副教授,多少篇A++,多少篇A+,都有非常明確的要求。通過這些“指揮棒”,就是“逼”也要把學術(shù)研究水平“逼”起來。這樣持之以恒、堅持不懈,五年十年過去,就能看到西南交大的變化。
另外,關(guān)于“國實”——軌道交通實驗室(籌)的問題。之前籌劃了四五年,現(xiàn)打算做一項工作把“籌”去掉。當然這要和國家科技部、發(fā)改委、教育部和財政部做充分溝通。盡管有些事情我們不能完全做主,但學校將盡最大的努力,爭取把現(xiàn)階段西部高校唯一的國家實驗室建設好,將其作用發(fā)揮好。剛才張文桂副校長已經(jīng)作了說明,這里我就不再贅述了。倒是我想利用這個機會,說一下交通運輸與物流學院近期獲批的一個項目。最近,發(fā)改委已正式批準“綜合交通運輸智能化國家地方聯(lián)合工程實驗室”,項目首期的500萬元已經(jīng)下?lián)?。以前我們在談交通的時候,雖說嘴上不說,但心里面想到的其實是狹義的交通,就是鐵路,軌道交通、高鐵、重載、城際交通或者城市交通。但這樣理解“交通”太狹隘。今天的“交通”已不是狹義的“交通”,甚至也不是“中義”的,而是“廣義”的——它包括鐵路、公路、航空、水運和管道“五位一體”,是“立體交通”、“大交通”、“綜合交通”和“智能交通”。所以,全校要花大力量,把綜合交通運輸、智能化交通做好。
七、民生
我們不是為辛苦而辛苦、為一流而一流,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全校師生的福祉,提高生活質(zhì)量和幸福感。這也是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一方面,學校黨委給大家提要求,施加壓力;另一方面,也要盡最大力量改善大家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學校上下一心,共同努力,提升全校師生的歸屬感、員工的尊嚴感、教師的成就感、學生的自豪感。總之,要提高全校師生的幸福感。但這“五感”的根本前提,是所有的師生員工,必須要有使命感和責任感。老天爺很公平,一份付出,一份收獲。在西南交大工作,雖然辛苦,但“苦并快樂著”。因為班子很有戰(zhàn)斗力,師生員工奮發(fā)有為,同事關(guān)系溫馨、融洽、團結(jié),大家心情愉悅。前面彭新實副校長和何云庵副書記都提到,今年,學校對離休的同志按照每人10000元、退休同志按照每人6000元的標準發(fā)放補貼。大家想想,離退休的老同志早在10年、15年、20年前就已經(jīng)離休或者退休了。20年前是什么樣的工資待遇,他們按照那樣的水平熬過了10年、20年;而20年后的今天又是什么樣的物價水平?他們的生活非常清苦、窘迫。所以,現(xiàn)在哪怕我們再困難也要勒緊褲腰帶幫助那些老同志,要對得住他們,因為老同志做出了歷史性的貢獻,是我們寶貴的財富。我們要善待老同志,道理非常簡單,他們也曾經(jīng)年輕過,我們也即將像他們一樣老去。所以,善待老人就是善待你我自己。這筆錢盡管是好幾千萬,但是該花還是得花,先把老人關(guān)照好,再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關(guān)照年輕人。我們非常理解青年教師的窘境——他們正值事業(yè)爬坡、家庭負擔重的階段,孩子非常小,壓力非常大。接下來,我們將研究如何在生活和工作中幫助青年教師,在他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得到學校的關(guān)愛。
總之,我們共同努力,把西南交大建設成一所充滿活力、朝氣和正能量的校園,建設成“大愛”的校園。建設一流的高水平研究性大學,是我們的共同夢想。我堅信,在大家的不懈奮斗下,“大師云集,英才輩出,貢獻卓著,事業(yè)長青”的交大夢,一定能早日實現(xiàn)!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