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老師教育敘事
幼兒教育關注幼兒的道德教育,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規(guī)范,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道德品質。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幼兒老師教育敘事,供大家參考學習。
幼兒老師教育敘事(篇1)
時間飛逝,轉眼間又過了一個學期。一份耕耘、一份收獲。當看到孩子健康成長,明年就要進入小學學習,看著他們這半年來,一步一個腳印地向前邁進,獲得不同程度的進步,我真的很欣慰,而回顧這學期的教育歷程,我記憶猶新。本學期我以新<綱要>為指南,根據(jù)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提高了保教質量,有目的、有計劃地運用各種教育手段,進行教育教學活動。我和阿姨互相幫助、積極配合、取長補短,順利完成了一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在實施各計劃的過程中,我注重把握整體發(fā)展水平與個體差異相結合,強化活動過程,讓幼兒通過動手操作來掌握知識、積累經驗。能因材施教,通過鼓勵幼兒主動探索與老師的適當指導相結合,使每個幼兒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以提高?,F(xiàn)總結如下:
一、常規(guī)方面:
我班幼兒主要來自農村鄉(xiāng)鎮(zhèn),一部分來自外地。這些幼兒絕大多數(shù)又是獨生子女,幼兒各方面的常規(guī)習慣通過上個學期的訓練,已經有了明顯的轉變,但還是有小部分幼兒的常規(guī)不是很好。還有個別小朋友普通話不標準;少數(shù)的小朋友上課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座位上動來動去,坐不住等等。針對這些現(xiàn)象,我們繼續(xù)采用談話講故事情景表演游戲等形式教育小朋友,讓小朋友知道幼兒園的常規(guī)習慣,并懂得什么是好的行為,什么是不好的行為,從中建立正確的評價觀,懂得要做個活潑,樂觀,積極向上,有禮貌,講衛(wèi)生,守紀律的好孩子,從而形成正確而又良好的常規(guī)習慣。
現(xiàn)在小朋友禮貌習慣較好,早晨能主動向老師"問早",離園后能主動和老師說"再見";在衛(wèi)生習慣方面、服裝穿著整潔,都能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在學習上,興趣高,還能積極大膽地發(fā)言,本學期,我園還開展了各項活動比賽,在比賽中孩子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時,也讓幼兒了解到,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傊?,在這一學期中幼兒各方面的常規(guī)習慣均獲得了較大的提高和改善。
二、思想品德方面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都是家長的"心頭肉",雖說他們有著"優(yōu)生優(yōu)育"的優(yōu)勢,但也存在著較多的缺點;如他們任性,獨占欲強,不能謙讓,不會關心他人,但是通過我的教育,如講故事,談話等,使小朋友知道了要尊重長輩,團結小朋友,對人要有禮貌,小朋友之間要互謙互讓,互相幫助,并會關心班級體,能主動為班集體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上學期存在的一些問題,如:小朋友玩玩具時仍然有你爭我搶的現(xiàn)象,在這個學期的教育和引導下,基本上不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了。
三、健康方面
我加強了做操的力度,在做操時時,要求幼兒動作正確、合拍,姿勢優(yōu)美。在晨鍛、體育課時都加強了基本動作的訓練,注重提高個別幼兒的能力,引導幼兒正確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繼續(xù)加強了同伴間的合作,提高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提高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提醒幼兒多用肥皂洗手,注重保教結合,增強幼兒的抵抗能力。在幼兒看書寫字時糾正幼兒的坐姿和寫字姿勢,引導幼兒從小保護視力。針對許多幼兒都在換牙的情況,為幼兒講一些換牙小常識。平時多留心觀察幼兒,使每個幼兒都能長出漂亮整齊的牙齒。
幼兒老師教育敘事(篇2)
本學期的工作即將結束。在我班三名教師的共同努力下,各項工作開展得較好?;仡櫭β怠⒕o張的一學期,那點點滴滴,都記錄著我們大班這一個學期來,所有的歡笑,所有的快樂,以及所有為了執(zhí)著而付出的努力。讓我們重拾那走過的每一程,細數(shù)所有的姹紫嫣紅。在本學期學習生活過程中,幼兒在各個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在某些方面還存在著不足。以下是我班這學期的教育心得:
一、本學期取得的成績:
(一)教育教學方面:
我們根據(jù)《大鋼》精神及大班幼兒發(fā)展目標,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訂了一系列主題活動,如:《花兒朵朵》,《廢舊物品大比拼》《美麗的葉子》。通過多次的談話活動,提高了幼兒的自我意識,發(fā)展了幼兒的創(chuàng)造能力,使主題活動開展的非常有意義。我班主題墻面上都是孩子們的作品。在教育教學方面主題活動是主線,我們還積極開展了區(qū)角的活動。在數(shù)學區(qū)加強幼兒數(shù)的分解、組成的練習。各種棋類的學習,排序、推理、觀察的訓練。語言區(qū)中引導幼兒識字教學和鞏固拼音教學,利用飯前活動培養(yǎng)幼兒朗誦唐詩的習慣。到現(xiàn)在我班有98%的幼兒都可以到前面來單獨表演。
幼兒的戶外活動是幼兒強身健體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我班在確保幼兒戶外活動時間的基礎上,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有競爭游戲,貼人、占四角、切西瓜、等集體游戲。提高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根據(jù)幼兒能力的不同,在自由活動時組織這部分幼兒進行個別指導,力爭使每個孩子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
(二)保育方面
作為班長的我特別重視工作人員之間的合作與溝通。我認為一個班干得好并不是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三個人共同勞動的結果。特別是在生活護理方面要做到保教結合。就要經常溝通,不光是在班務會上的溝通,在平時交接班時就要及時和保育老師或是另一位老師進行溝通。我班保育老師任勞任怨地做好每一項清潔消毒工作,對孩子的關心,體弱兒的照顧都是一絲不茍的,我們兩位老師也是大力幫助她做好保育工作,就是因為我們有高度地責任心。我們班的家長才很滿意。
(三)家長工作
開學初,我們以滿腔地熱情接待家長,認真對待每一位幼兒的家長,從家長方面了解幼兒的一些側面。主要是更全面的了解家長急于解決的問題,也就是面臨非常頭疼的問題。有針對性的引導幼兒,解決家長的后顧之憂,提高我園的知名度。在幼兒正式入園以后,我們非常關注宋程宇小朋友在幼兒園的情緒變化,通過早晚家長接幼兒的時候交流幼兒在園、在家的情況。通過半個月到一個月的觀察。了解他的情況“對癥下藥”有一天宋程宇的爺爺笑著跟我說:“現(xiàn)在他特別愛上幼兒園,我這塊石頭總算落地了,沒想到,他現(xiàn)在有這么大變化”。家長的滿意就是對我們的工作的認可。
俗話說:“眾口難調?!蔽蚁胗迷诩议L工作中再恰當不過了。有時是家長提出要求我們去照顧,有時是我們主動找家長反映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活動情況,請家長協(xié)作教育。根據(jù)我班家長的特點,我們經常利用休息時間給家長打電話,以誠相待,所以幼兒園舉行的兩次“家長滿意度測評”活動,我們的工作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滿意率都達到95%以上,這對我們來說是莫大的鼓勵!
(四)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在幼兒園教育中,環(huán)境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新學期初我班教師根據(jù)主題活動內容來創(chuàng)設了與主題活動相適應的環(huán)境,設立了“語言角,美工角,益知角,表演角,結構角?!睘榱耸褂變耗芰Φ亩喾矫娴陌l(fā)展,我班老師不斷的在活動區(qū)內豐富活動材料。特別是美工角我們準備了大量的材料。
(五)班級管理
我比較提倡民主,團結的合作氛圍,這學期偶爾會碰到班上老師的意見不統(tǒng)一的時候,發(fā)生了一點小矛盾,我應該起調和劑的作用,多與大家交流,說清誤會,爭取沒有矛盾發(fā)生。但是班上的物品,大家都很愛惜,共同保管,總的來說,兩位老師都使非常支持我的工作,也能按時完成園里叫給任務,我非常感謝他們的配合,使我順利完成班級管理工作。
二、學期中存在的不足與措施:
我班的區(qū)域活動存在的不足:
1、幼兒活動時間不能很好的保證。
2、區(qū)域活動的材料豐富得還不是很好,在數(shù)量上還有一些缺少。
3、教師投入到區(qū)域活動的時間、精力還不夠,對幼兒在區(qū)域活動時的指導也不夠深入。
措施:
在下半學期中制定出具體的區(qū)域活動時間,并嚴格遵守。根據(jù)月目標制作區(qū)域活動的材料,制作時注意材料的數(shù)量。在幼兒玩的時候,要加強具體的指導。例如:對訓練觀察力的活動材料加以說明,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幼兒探索材料的玩法。
我班家長工作存在的不足:
1、我們自認為對家長工作做得盡心盡力了,但是還存在著家長有一些建議,這說明我們的工作做得還不細致,還存在不足:
2、作業(yè)布置的問題,有的家長要求回家還要做家庭作業(yè)。
措施:
針對幼兒的吃飯問題,我們可以做好有針對性的分析工作,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還可以利用電話、網上、早晚談話對個別幼兒的問題和家長進行溝通。針對布置作業(yè)的問題,我想尋找一些有關幼兒園布置作業(yè)弊大于利的實例介紹給個別家長看,讓他們真正了解幼兒園的教育與小學教育的區(qū)別。
我相信只要我們懷著一顆執(zhí)著的童心,繼續(xù)努力把我們的班集體完善起來,時刻把孩子放到首位,下學期我們的各項工作肯定會更上一層樓,也祝愿明天會更好!
幼兒老師教育敘事(篇3)
在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特別注重孩子們在老師的引導下能積極主動的參與、主動舉手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讓孩子發(fā)表自己的意見,體現(xiàn)孩子們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主體性教學所倡導的是面向全體幼兒,尊重幼兒主體,使每個孩子都能成為各種教育活動的“主角”。但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我經常會發(fā)現(xiàn):當我們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能夠積極舉手發(fā)言并且思維活躍的就那么幾個孩子,而另外一些孩子卻很少發(fā)言,來來去去都是讓那幾位“好孩子”唱“主角”,其他幼兒只能做“局外人”,有些孩子為什么不愛舉手發(fā)言呢?是因為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不出來,還是本身上課不夠專注,或者是即使知道答案,卻因生性膽小而不敢回答。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我逐漸發(fā)現(xiàn)了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fā)言的原因所在,并隨后采取了相應的教育措施。像一些因為膽小而不敢回答問題的孩子,我就鼓勵他們大膽舉手,并及時對他們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揚,使他們能夠逐步養(yǎng)成大膽發(fā)言的好習慣。對一些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孩子,我就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提醒、引導,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對于年齡偏小的孩子,我提問題時盡可能提得簡單些,從而幫助他們獲得更多自信。與此同時,我還對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孩子予以小獎勵,如五角星等,以激發(fā)孩子們通過舉手回答問題來獲得禮物的愿望。
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培養(yǎng),孩子們在大膽回答問題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班級里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回答問題時的聲音也日益響亮起來??吹侥且恢恢桓吒吲e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滿了希望和感動。
幼兒老師教育敘事(篇4)
真是無奈,我又感冒了,癥狀很明顯——頭痛、喉嚨痛、說不出話、全身無力,吃了幾天的藥也無濟于事。上班真是…可以說是痛苦。上午有兩個活動加一個游戲活動,還要照顧好孩子的一切,我該怎么辦呢?講道理——孩子們又聽不明白。
哎!!一向調皮的之毅依然如故,我想喊,可是喊不出。想教育他,沒這個精力了,這時我靈機一動,我說不出話,讓之毅來代替。“之毅,你來幫老師點名,好嗎?”他連忙答應了,站到前面還真有版有眼的,平時真是看不出來,他就從1號點到了最后,還一個不差,我鼓勵孩子們及時給他肯定。接下來的兩個活動中他也表現(xiàn)出積極的狀態(tài),活動中開小差的時間少了許多,真是讓我刮目相看。
吃好飯要分墊子了,我看到他早早的吃好了,我就示意讓他來分,他連忙分給了吃飯快的一些孩子們,這個小老師當?shù)恼媸怯心S袠拥?。我也看到了之毅小朋友臉上露出了燦爛的笑容,高興的在其他孩子面前說著“我當上了小老師”“老師表揚我了”…我輕輕的把他叫到跟前,跟他講了道理,還讓他繼續(xù)努力,爭取表現(xiàn)的更出色。經過這件事讓我思考了很多,平時表現(xiàn)好的孩子經常得到表揚與鼓勵,而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呢,也許許多人就忽律他們了,其實他們也需要我們的關心及表揚。
作為老師,也許我們自己覺察不到一句簡單的表揚有什么特殊的意義,可它對于一個孩子卻有著特殊的意義,它能極力孩子向更高的目標奮進,也能喚醒一顆沉睡的心靈,它也許是孩子人生的一個轉折,你們說對嗎?
幼兒老師教育敘事(篇5)
幼兒是如何學會跳繩的?大家可能會說要練,練多了,自然就學會了。然而,幼兒喜歡單調重復的練習嗎?怎樣讓幼兒帶著積極愉悅的情感學習跳繩?怎樣有效支持幼兒獲得跳繩的經驗呢?下面是筆者帶領幼兒學習跳繩的經歷。
初次跳繩
幼兒升人大班,教師按慣例帶領幼兒開展跳繩活動。剛開始的幾分鐘,跳繩場面比較熱鬧??刹痪?,有幼兒就說:“老師,我不會跳?!薄袄蠋熢鯓犹?”會跳幾下的賢賢則說:“太累了?!边\動能力強的軒軒艱難地、不連貫地跳了幾下,說:“唉,太難了!”孩子們“知難而退”,有的收好繩子去玩其他器械,有的拿著繩子追逐跑,有的拿著繩子揮舞……教師只好終止跳繩活動。
初次接觸繩子,孩子們從興趣盎然到知難而退,整個過程持續(xù)了不到1O分鐘。為什么會這樣?通過查閱資料和分析,我意識到跳繩需要有一定的對繩子的操控技能和一定的身體素質,如平衡能力,手、眼、腳等協(xié)調能力,腿部肌肉的力量、耐力以及心肺耐力,等等。幼兒初次接觸繩子,對操控繩子缺乏經驗,理所當然會出現(xiàn)覺得跳繩很難、不知怎樣跳、太累了等情況??磥韺W會跳繩不是一時半刻的事。于是,教師決定在接下來的日子里先不練習跳繩,而是通過各種玩繩游戲幫助幼兒儲備一定的跳繩技能,鍛煉身體素質,并持續(xù)激發(fā)他們的玩繩興趣。
自由玩繩
教師對幼兒說:“今天我們不跳繩,我們來玩繩,愛怎么玩就怎么玩,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兩個人甚至更多的人一起玩。自己去找伙伴吧!”教師的話音剛落,孩子們便情緒高漲地找玩伴玩了起來。奇奇、暉暉、遠遠、坤坤四人站成“十”字形,各人手拿兩個繩子棒,使勁地揮動繩子,邊揮邊說“大浪、小浪,大浪、小浪”。文文、涵涵、西西、軒軒四人共用一根繩子,其中兩人牽著繩邊甩邊念“漁網、漁網,撈、撈、撈”,念完馬上把繩子放低,另外兩人馬上從繩子上跳過,有時舉繩人念完馬上把繩子分別舉到頭頂、肩膀、腰部,另兩人則根據(jù)繩子的高度嘗試跳過或鉆過?,幀帯帉?、萌萌三人共用一根繩子,其中兩人牽著繩上下晃動,另外一人嘗試從晃動的繩上跳過,或從晃動的繩下爬過、側身翻滾過……
孩子們自由地、盡情地玩著,不斷推陳出新,他們還自己制定游戲規(guī)則,根據(jù)現(xiàn)場情況不斷地調整游戲過程。
幼兒玩繩時的動作有甩繩、晃繩等,他們還用走、跑、跳、爬、鉆、滾等動作嘗試經過晃動的繩子。這些動作鍛煉了幼兒的手臂、手腕力量與靈活性,發(fā)展了幼兒對晃動的繩子的判斷能力及躲閃能力,提高了幼兒的肌肉力量與耐力,為幼兒的跳繩活動作了身體素質和技能方面的鋪墊。同時,在自由玩繩中。幼兒是帶著積極的情感參與游戲的,他們越玩越開心,越玩越有智慧。
自主跳繩
一次,教師的跳繩引來了孩子們的圍觀。有的問:“老師,你怎么能跳那么多下?”有的說:“老師,你跳得可好了。”……見孩子們頗有熱情,教師趁機說:“我以前也不會跳,后來我每天跳一跳,很快就學會了,不信你們試試?!惫?,會跳幾下的孩子馬上加入跳繩的行列,不會跳的孩子也躍躍欲試,有些不想跳的孩子也不時停下腳步觀看。
半個月后,孩子們對跳繩的熱情又有所升溫。于是,教師開始細致全面地觀察幼兒的跳繩情況,有了以下發(fā)現(xiàn):(1)參與度。59%的幼兒經常參與跳繩,34%的幼兒偶爾參與,7%的幼兒不參與。(2)跳繩能力。24%的幼兒能連續(xù)甩繩跳,63%的幼兒是甩一下繩跳一下,13%的幼兒甩繩與跳同時進行。(3)跳繩姿勢。幼兒的姿勢五花八門,有的手提得高高的,有的一只手搖繩一只手不搖,有的手臂向旁邊伸得直直的,有的甩繩時手臂太靠后,無法連貫甩動,有的靠肩關節(jié)帶動手臂和手腕搖繩。參與跳繩的幼兒全都整個腳掌著地跳,有的幼兒跳時經常往后踢,有的幼兒跳時腳抬得很高。另外,還有幼兒蹲著跳,身體前傾著跳,身體后仰著跳,等等。
從觀察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幼兒雖然經常跳繩,對跳繩的熱情較高,但跳繩能力有限,跳繩姿勢也不規(guī)范。跳繩的規(guī)范動作應該是:以眼向前望,腰背伸直,手臂與手肘約呈90度角為基本準備動作。用手腕力量擺繩,跳躍時雙腳并合,腳尖或前腳掌有節(jié)奏地踏地跳,著地時膝蓋微曲。因為跳繩姿勢的規(guī)范與否直接影響幼兒能否熟練跳繩,所以,教師需要根據(jù)幼兒的已有水平在后期的游戲中慢慢滲透跳繩的動作要領一
在游戲中學習
為了規(guī)范跳繩動作,提高幼兒的跳繩水平和興趣,教師開展了一系列相關游戲。
游戲1:蹦床。有時在真正的大型蹦床上跳,有時模仿在蹦床上跳(雙腳向上跳,落地時前腳掌著地)。玩的時候,有時聽教師的口令玩,有時聽哨聲的節(jié)奏玩,有時聽音樂的節(jié)奏玩。節(jié)奏快,幼兒蹦得快;節(jié)奏慢,幼兒蹦得慢。在幼兒對“蹦跳”有一定節(jié)奏感后,手搖與腳蹦同時進行,即手往后搖的同時腳馬上蹦跳。
游戲2:盲狼和小兔。幼兒扮演小兔,教師或幼兒扮演盲狼。游戲開始時,小兔跳著游玩或跳著去采食物,盲狼閉眼聽。誰的腳步聲被盲狼聽到,誰就可能被抓。
游戲3:老鷹和小兔。幼兒扮演小兔,教師或幼兒扮演老鷹。老鷹飛來了,小兔快速躲閃;老鷹飛走了,小兔悠閑地跳。
游戲4:青蛙和蛇。一個幼兒扮演青蛙,一個幼兒扮演蛇,扮演蛇的幼兒手拿繩棒,用手腕把繩子像蛇一樣擺動起來去碰青蛙,青蛙跳著躲閃。
游戲5:跳晃動的繩。兩個幼兒拿繩棒左右晃動繩子,另一個幼兒從晃動的繩子上跳過,比一比誰跳過的次數(shù)多。
幼兒在以上游戲中能自然習得跳繩的技能。如:“蹦床”游戲,幼兒練習用前腳掌有節(jié)奏地踏跳,著地時膝蓋微曲;“盲狼和小兔”游戲,能鍛煉幼兒用腳尖或前腳掌輕輕著地的能力;“老鷹和小兔”游戲,快跳與慢跳相結合,能鍛煉幼兒跳的耐力;“青蛙和蛇”游戲,既能鍛煉幼兒手腕的靈活性,為搖繩做準備,又能鍛煉幼兒跳著躲閃的能力;“跳晃動的繩”游戲,能鍛煉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值得一提的是,這樣的學習方式令幼兒感到輕松愉悅。
用多種方式學習
在區(qū)域性體育活動中,教師觀察到小美跳繩姿勢標準,跳得輕松。在與小美媽媽交談中了解到,小美爸爸跳繩跳得好,在家經常指導小美,還通過視頻引導小美學習跳繩的要領。得知這個信息后,教師也利用自由活動時間與幼兒一起欣賞跳繩的錄像。幼兒從錄像中感知跳繩的要領,驚嘆錄像中阿姨精湛的跳繩技藝,產生了強烈的學跳繩愿望。
幼兒會連著跳幾下后,很有成功感與滿足感,急于跟教師分享。常有幼兒對教師說:“老師,你看我跳,我能跳15下。"“我能跳20下了?!薄拔冶饶愀?。”教師及時給予鼓勵,同時對他們說:“你們跳累了需要休息的時候,可以去數(shù)數(shù)別人能跳幾下,看看誰跳得比較輕松?!庇變河^察同伴跳繩后,教師與幼兒交流,然后請小美和小奇(小美跳繩的動作規(guī)范,小奇運動能力很強)比賽跳繩。小美30秒鐘跳了58下,小奇30秒鐘跳了45下。小美跳完呼吸自然,而小奇跳完說“累死了”,馬上想蹲下。教師問:“誰跳得多?”“為什么小美跳了58下還不覺得很累,而小奇跳了45下卻非常累?”孩子們紛紛說,小美用手腕搖繩,腳尖著地跳,而小奇腳抬得很高,落地聲音很響。幼兒從同伴的比賽中吸取經驗,不僅領悟到跳繩姿勢很重要,而且進一步明白了跳繩的要領。
過了一段時間,有一部分幼兒能連續(xù)跳50幾下了,而有的幼兒只能跳1O下左右,有4個幼兒還不能連貫地跳。會跳的幼兒看到不會連貫跳的幼兒常常會跟他說:“手不要停下來,要一直甩?!笨吹接械挠變郝涞乇容^重就會說:“你跳得輕一些。”……教師見狀,組織幼兒交流,問誰想當教練。聽到叮以當教練,幼兒自告奮勇,開始師徒結對。小姚教小蒙,小蒙很努力地跳,小姚在一旁一邊鼓掌一邊說:“就這樣跳,跳得很好,繼續(xù)跳,不要停下來,再跳一跳就能連續(xù)跳很多多了。我就是這樣學會的”博博已經能連續(xù)跳十幾下了,只是落地重,跳得很吃力。軒軒邊看博博跳邊說:“要跳得輕一些,不能讓我聽到你的腳步聲?!辈┎┨艘粫?,軒軒便示范起來。他們兩個一會兒比賽看誰跳得輕,一會兒比賽看誰跳得多。小西在指導小丁,他很認真地觀察小丁的動作,然后對小丁說:“不要撅屁股,撅起來就跳不好了。”小丁聽從小西的提醒,慢慢地控制自己的身體姿勢,很努力地學習,跳繩姿勢改善了許多……
跳繩比賽
經過師徒結對學習,幼兒跳繩的積極性不‘斷增強。連貫跳繩的能力有所提高。
一天,小蘭和小奇說:“老師,我們想比賽跳繩.看誰贏得多。我們要記錄下來。”他們拿來筆和紙,畫好記錄表開始比賽。他們一個人跳.一個人數(shù)、記。第一局,小蘭跳了10下,小奇跳了19下,小蘭輸。第二局還是小奇贏。到了第三局.小蘭說一定要多跳幾下才能贏。雖然小蘭跳時身體有些搖晃,但她咬牙堅持,終于贏了。他們的比賽引來了其他孩子的圍觀。活動結束,小蘭、小奇利用記錄表與大家分享他們的比賽過程與結果,其他幼兒也產生了跟同伴比賽的愿望。于是,教師說:“如果你想跟同伴比賽,你想選什么樣的對手?”小蔡說:“要選實力相當?shù)模缓芸炀捅粚κ执驍×??!逼渌變阂脖硎就狻?/p>
第二天,幼兒選擇與自己實力相當?shù)膶κ珠_始比賽。為了縮短畫表格的時間,教師按幼兒事先討論好的要求打印好記錄表。比賽開始,每一對幼兒都忙著跳、數(shù)、記錄,他們用自己的方式記錄比賽的結果,比如,有的用金牌表示贏局,有的用自己的學號表示贏局,有的用花來表示贏局,有的用打勾表示贏局……
幼兒學習跳繩持續(xù)了兩個月,從最初的興趣盎然,到知難而退,再到積極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沒有訓練幼兒跳繩,而是追隨幼兒的學習興趣與發(fā)展需求,時而放手,時而支持,讓幼兒自由玩繩,自主跳繩,從而使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得跳繩的經驗和技能,運動興趣和身體素質也得以全面提高。
幼兒老師教育敘事(篇6)
我園地處杭州西溪濕地附近,當?shù)馗挥袇^(qū)域特色的民俗文化為幼兒園課程的開發(fā)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火柿節(jié)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民俗節(jié)日之一。近幾年來,我園將火柿節(jié)引入課程,支持幼兒開展各種有意義的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我園的課程內容和實施方式不斷貼近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需要,教師也經歷了從教育理念到教育行為的轉變。
第一次活動
從古至今,西溪盛產火柿。金秋十月,火紅的柿子掛滿枝頭,一派紅紅火火的景象。為了使幼兒對本土民俗文化有更加豐富的感受,我園決定借助西溪火柿節(jié)開展民俗節(jié)日活動——紅紅火柿節(jié)。
怎樣才能讓幼兒在活動中有更大的收獲呢?我們召集骨干教師展開了討論,有的說:作為一個節(jié)日活動,需要一定的儀式感,可以在活動開始時搞一個開幕式,在結束時搞一個閉幕式,使幼兒充分感受到節(jié)日的氣氛,加深印象;有的說:根據(jù)幼兒全面和諧發(fā)展的需要,可以從五大領域著手設計課程內容:有的說:紅紅火火的柿子、高低不同的柿子樹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在建構五大領域課程內容的同時可以將美術領域作為重點,鼓勵幼兒進行充分的表達、表現(xiàn)。
經過討論,我們形成了“紅紅火柿節(jié)”的課程雛形。整個活動持續(xù)兩周,前有開幕式,后有閉幕式,中間的主體部分是五大領域的活動。在活動籌備期,教師鼓勵大班幼兒與家長合作設計火柿節(jié)吉祥物,并通過全園幼兒與教師的公開投票選出最佳設計圖,然后由幼兒園根據(jù)設計圖制作吉祥娃娃人偶。在開幕式上,一教師扮演吉祥娃娃人偶與幼兒現(xiàn)場互動,大班幼兒表演了歌舞節(jié)目,孩子們還在教師帶領下在園內親手種下了柿子樹。節(jié)日活動的主體部分便是教師們精心設計并組織的20多個涉及五大領域的活動。比如,“火柿節(jié)的由來”“各種各樣的柿子"“柿子稱重"“吉柿向前沖”“運柿子"“柿子套圈"“兒歌《柿子紅》”“繞口令《賣柿子》”“柿子大變身”“柿子樹寫生”“紙漿火柿”“水墨柿子”“我愛家鄉(xiāng)的火柿”等。在閉幕式上,教師展出了幼兒的繪畫作品、手工作品、攝影作品以及親子小報等。
活動期間,教師忙得不可開交,場面看上去熱熱鬧鬧,幼兒忙忙碌碌,但效果卻不盡如人意。起初因為有新鮮感,幼兒還比較樂意參與活動,但到了后期,幼兒興趣明顯減弱,總是在被動地參與活動,部分幼兒甚至發(fā)出“怎么又是柿子啊”的抱怨。因此,在活動結束后,我們立即組織教師進行反思。大家認為,因為有了開幕式、閉幕式,所以整個活動的節(jié)日氣氛比較濃厚,有些活動比較貼近幼兒的生活,能夠給予幼兒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的機會。比如“好吃的柿子”“各種各樣的柿子”“柿子大變身”等,但是大多數(shù)活動內容和形式都是教師預設的,都是從領域出發(fā)以知識為線索來設計與組織的,忽視了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需要。不僅如此,活動安排得太密集,時間也很倉促。教師們開始意識到幼兒園課程內容應該從知識導向走向經驗導向,課程的實施不能拘泥于形式,要把目光聚焦到幼兒的現(xiàn)實生活、實際需求、真實體驗上來,要關注幼兒的已有經驗和新經驗的建構。因此,我們決定轉變視角,聽聽幼兒是怎么想的,讓幼兒過他們真正想過的火柿節(jié)。
第二次活動
又一年的西溪火柿節(jié)來到了。有了第一年的經驗,我們在第二年的活動中保留了開幕式和閉幕式環(huán)節(jié)以及一些貼近幼兒生活、能夠給予幼兒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機會的活動。同時,對活動的內容及組織形式作了調整,不再事先設定好目標,編制好課程內容,而是更多地讓幼兒來設計,更加重視幼兒的生活經驗的積累和家長的參與,凸顯節(jié)日活動的民俗氛圍,放慢節(jié)目活動的節(jié)奏,把火柿節(jié)的各項活動穿插在日?;顒又羞M行,幫助幼兒獲取與本土民俗文化相關聯(lián)的學習經驗。
我們首先發(fā)動家長趁國慶長假帶幼兒到兩溪濕地現(xiàn)場感受火柿節(jié)的盛況,豐富幼兒的經驗,幫助幼兒獲得真實體驗。接著,我們廣泛收集中大班幼兒的意見,聽聽他們想在“紅紅火柿節(jié)”中開展哪些活動,并組織大班幼兒把自己的設想畫在“火柿節(jié)策劃書”中。此外,我們還專門召開園級家委會會議,積極聽取家長的意見和建議。在幼兒、教師、家長的共同參與下,第二次“紅紅火柿節(jié)”的課程框架基本形成。由于幼兒設想的大部分活動屬于健康體育類,于是,我們準備組織“火柿節(jié)親子民俗運動會”。最后,我們打算把幼兒在“紅紅火柿節(jié)”中親手完成的作品、各項活動的花絮照片進行展示,幫助他們回顧和交流火柿節(jié)中的感受。
在開幕式上,我們將原來需要排練的大班幼兒的節(jié)目表演簡化成日常孩子們就在進行的鑼鼓隊和舞龍隊表演,孩子們還用真實的柿子拼出國旗、龍等各種圖案,用仿真柿子疊出一米多高的柿塔,凸顯了民俗節(jié)日喜慶的氛圍。在親子運動會中,我們將竹籃、扁擔、籮筐、獨輪車、竹篩等民間勞作工具作為運動器械,凸顯民俗節(jié)日的特點。
為了讓家長積極參與幼兒園節(jié)日活動,我們在前期向家長介紹開展民俗節(jié)日活動的重要意義,發(fā)動家長帶領幼兒去現(xiàn)場參觀西溪火柿節(jié),建議家長平時與幼兒多聊聊相關話題。在火柿節(jié)活動的推進過程中,我們讓家長共同參與幼兒園節(jié)日環(huán)境的布置和活動材料的準備,并組織開展了大量的親子活動。
活動結束后,我們按照慣例進行了反思與研討。教師們普遍覺得放手讓幼兒自己策劃活動內容。幼兒的主動性增強了,體驗更加真實了;前期生活經驗的鋪墊和家長的參與使活動的開展更加順利了節(jié)日的氛圍更加濃厚了;放慢活動節(jié)奏使各項活動開展得更加充分了。同時大家也認識到了這次活動存在的問題:幼兒自己設想的活動中有一部分仍舊是延續(xù)前一年的內容,比如吃柿子、畫柿子、種柿子樹等,真正具有強烈“原表達”欲望的內容不多,且缺少內在動機推動下的持續(xù)探究活動。在前期經驗的鋪墊中,基本上都由家長帶領幼兒去參觀、實踐,教師不在現(xiàn)場,不便于幫助幼兒提升經驗。幼兒設想的游戲有很大一部分是體育游戲,雖然幼兒從中得到了身體素質和動作技能方面的發(fā)展,然而這些教育目標是否非得在火柿節(jié)活動中達成呢?這進而引發(fā)了我們的思考:民俗節(jié)日的核心價值是什么?本次火柿節(jié)中的課程內容主要來自幼兒,但是活動的大部分準備工作仍由教師和家長承擔,幼兒只是現(xiàn)成的操作者。如何改善這一狀況呢?我們體會到讓幼兒自己提出活動設想也需要建立在感性經驗和內在動機之上。如果生活經驗不夠豐富,內在動機不夠強烈,那些看似幼兒自己的想法,實際上也僅僅是完成教師的任務或簡單模仿而已,缺少深刻的情感體驗。然而對幼兒已有經驗和內在動機的了解,需要教師在自然的情境下對幼兒進行持續(xù)細致的觀察和客觀深入的分析,教師應該參與到幼兒的生活實踐活動中去,幫助幼兒積累和提升經驗,注重通過“原表達”動力支持下的節(jié)日活動激發(fā)他們對本土民俗文化的興趣,積累對民俗文化的認識,萌發(fā)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第三次活動
今年是我園第三次開展“紅紅火柿節(jié)”活動了,我們在前兩年活動的基礎上對課程內容進行了優(yōu)化,使之更加貼近幼兒的生活和需要,并著重對實施方式進行了調整。
今年我們不再集中在2周內開展活動,而是從9月份啟動,一直延續(xù)到10月底。開學初。大班教師就把火柿節(jié)的話題拋給幼兒:“幼兒園一年一度的‘紅紅火柿節(jié)’很快又要開始了,今年的火柿節(jié)你們最想做些什么?你們以前去西溪濕地參加過火柿節(jié),那里的人們都會做些什么事情呢?”孩子們一聽就很興奮,“兩溪濕地里有很多柿子,我想去摘柿子?!薄罢聛淼氖磷映圆煌昕梢匀ベu。”……
9月下旬,西溪濕地的火柿節(jié)隆重開幕了,教師應幼兒的要求組織了親子采摘活動。采摘區(qū)內,紅彤彤的柿子掛滿枝頭,幼兒和爸爸媽媽一起用特制的工具采摘柿子,看著漸漸滿起來的果籃,幼兒別提有多高興了。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幼兒還觀摩了果農熟練采摘、有序裝籃、合作搬運的全過程,感受到了勞還組織幼兒去集市感受了火柿買賣的熱鬧場景。
回到幼兒園后,幼兒對火柿節(jié)的興趣更濃了,他們除了經常談論火柿節(jié)的話題外,還主動用繪畫方式表現(xiàn)摘柿子情景,自發(fā)地在區(qū)域活動中玩起了疊柿子、運柿子、買賣柿子等游戲。從幼兒日常交流的話題和自主游戲中的表現(xiàn)可以看出,他們對賣柿子和運柿子有著濃厚的興趣。順著幼兒的興趣,我們把接下來的活動內容確定為賣柿子及“運柿子民俗運動會”兩個主要部分。吸取上一年的教訓,今年“運柿子民俗運動會”的各項準備工作主要由幼兒自己完成。有些游戲規(guī)則也由幼兒自己討論制定,因此,幼兒參與“運柿子民俗運動會”的積極性很高,玩得也很快樂。
賣柿子活動同樣以幼兒為主體。首先,兩個大班的幼兒通過商量決定搞“義賣獻愛心”活動,一個班級賣柿子,一個班級賣與柿子相關的繪畫、手工作品。接著,大家相互交流,明確了完成義賣活動需要做的前期準備工作,比如,制作海報、確定擺攤地點、準備要賣的商品、商定價格、制作價格牌、制作收銀盒、設計招攬客人的策略等。為了吸引顧客的眼球.大家決定做一幅海報。由于海報的面積比較大,一兩個幼兒很難完成.所以他們決定分組進行:一部分幼兒畫柿子樹,一部分幼兒畫柿子并剪下來,還有一部分幼兒畫人物,最后合成一幅完整的海報 這一過程充分展現(xiàn)了幼兒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切準備就緒,大家在集市門口找了一塊空地擺好攤位,把海報放到顯眼處,女孩戴上藍底印花的頭巾,男孩圍上藍底印花的圍裙,開始叫賣:“快來買啊!新鮮的柿子喲!快來看一看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又香又圓又大的柿子嘍!”人群中有一個叔叔上前來買柿子,孩子們連忙向他介紹不同品種的柿子,第一筆生意終于做成了。孩子們信心倍增,有的吆喝得更大聲了,有的敢于主動招呼路人前來購買,有的有條不紊地向客人介紹柿子的種類、價格。四大籃柿子一會兒就賣得差不多了,從中幼兒充分感受到了只要努力付出就會有收獲的道理。
另一邊,賣與柿子相關的繪畫、手工作品的攤位前,幼兒的叫賣聲也吸引了很多前來購物的人們?!昂每吹氖磷庸に嚻分灰?塊錢一個,買一個就可以幫助有需要的人,快來買呀!”在孩子們的吆喝聲中,顧客越來越多,不一會兒,孩子們就賣出了十幾樣自制的與柿子相關的繪畫、手工作品??粗浙y盒里逐漸多起來的錢,他們高興極了。
在今年的火柿節(jié)活動中,我們更加注重給予幼兒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的機會。課程的內容也更多地體現(xiàn)幼兒意志,尊重幼兒的'實際需要,使幼兒得到了更為廣泛的鍛煉。教師則可騰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細致地觀察、解讀幼兒,從而更加科學有效地引導幼兒獲得發(fā)展。實踐證明,具有內在動機的、自主的活動才能使幼兒獲得更多的“原體驗”——快樂體驗,即“做想做的事的快樂、全力投入活動的快樂、把做不到變成做得到的快樂、想辦法下功夫進行創(chuàng)造的快樂……”
目前,民俗節(jié)日活動已成為我園園本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雖然我們已獲得了一些經驗,但對兒童的研究是永無止境的,我們的探索仍將繼續(xù)。
幼兒老師教育敘事(篇7)
邂逅西瓜蟲,本是一個孩子隨機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作為教師,應跟隨孩子的步伐,敏感地去捕捉孩子感興趣的教育信息,通過孩子的自主探索活動,引領孩子真正走進科學,體驗科學發(fā)現(xiàn)的樂趣。在一次由孩子邂逅西瓜蟲后生成的觀察認識型科學活動——《認識西瓜蟲》中,我對教師的引導作用有了一些思考。
尊重和支持幼兒自發(fā)產生的興趣和觀察點,增強幼兒主動探究的積極性
皮亞杰曾經說過,如果說學前兒童科學教育還有什么價值的話,那就是對兒童觀察能力的訓練。這句話雖然有失偏頗,但起碼也表明了觀察對兒童學科學的重要意義。巴甫洛夫的實驗室里也有這樣的座右銘:“觀察,觀察,再觀察?!庇纱丝梢?,科學家的研究也離不開觀察。
案例 偶然的邂逅
雨后的早晨,小朋友跑來告訴我:“老師,地上爬出來好多小蟲子?!碑斀處煱l(fā)現(xiàn)幼兒的興趣點在西瓜蟲上時,就敏感地抓住了這個非常好的教育契機。
我們將西瓜蟲寶寶小心翼翼地請進用鞋盒自制的昆蟲盒內,并提供給孩子人手一只放大鏡。活動中,通過層層遞進的提問來引發(fā)幼兒的學習動機。如在第一次自主觀察中,我們提問:“你看到了什么?”讓幼兒對觀察的事物有了初步的認識與印象。在第二次細致觀察中,我們提問:“你有什么新的發(fā)現(xiàn)?”來激發(fā)幼兒內在的學習動機。
教師抓住了孩子的興趣點和觀察點,從西瓜蟲的外形特征入手,把對活動計劃的關注轉化為對童心的關注,并引導幼兒在學習中觀察,在觀察中學習。
教師的引導
西瓜蟲并不是一年四季都常見的,所以孩子并沒有在意它的存在。五、六月份的雨后,是西瓜蟲出沒最為頻繁的時候。孩子們對動物有著天然的感情聯(lián)系,雖是偶然觀察到的現(xiàn)象,但充滿好奇,急切地想知道有關它的所有問題。比如,它有沒有眼睛?有沒有鼻子?是怎么走路的?它住在哪?它吃什么?它有朋友嗎?它有敵人嗎?等等。因此,當孩子邂逅西瓜蟲的那一瞬間,教師就應該利用這種從生活中發(fā)掘的學習題材,促使幼兒對科學產生親切感,拉進幼兒與科學之間的距離,引導孩子積極主動地去探索身邊的科學知識。
適時幫助幼兒形成問題,使幼兒獲得主動探究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無意識的邂逅以后,教師應引領幼兒去進一步觸摸科學,感受科學。
案例 邂逅之后的相識
當有幼兒說出它的名字叫西瓜蟲時,教師適時提出:“為什么要叫它西瓜蟲呢?跟它的外形、長相有關系嗎?它的名字根據(jù)什么而來的呢?”幼兒再次用放大鏡進行深入觀察。有的孩子說:“西瓜蟲身上有一條深一條淺的花紋,象西瓜皮一樣?!庇械暮⒆诱f:“我輕輕碰碰西瓜蟲,西瓜蟲就蜷起來了,圓圓的,象小西瓜一樣?!贝藭r,答案的正確與否似乎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們在整個活動中表現(xiàn)出來的積極性與主動性。因此,教師的適時引導,并提出有價值的問題是激發(fā)幼兒主動學習的先決條件。
教師的引導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始終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學習空間,把圍繞西瓜蟲進行的觀察、討論、尋求正確答案等機會都交給孩子,引導孩子通過觀察到的現(xiàn)象,了解為什么它的名字叫“西瓜蟲”,而不是直接告知:“小朋友,今天我們來認識西瓜蟲。”這樣的引導主要是發(fā)展孩子自主學習的興趣,培養(yǎng)主動探究并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在于掌握知識的多少。
幼兒與同伴之間的互動是重要的教育內容
案例 相識后的相知
在“進一步了解西瓜蟲的生活習性”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給孩子提供了自制大昆蟲盒。昆蟲盒內為小西瓜蟲們創(chuàng)設了一邊干燥、一邊潮濕的環(huán)境。教師通過提問引發(fā)孩子猜想:“西瓜蟲喜歡潮濕的地方還是干燥的地方?并說說自己的理由。”接著,孩子們有的選擇西瓜蟲在“用太陽表示干燥的指示牌下”,有的選擇西瓜蟲在“用雨滴表示潮濕的指示牌下”,雙方通過辯論的形式說出各自的理由。有的孩子說:“西瓜蟲喜歡在干燥的地方,因為這樣就不會覺得冷?!庇械暮⒆诱f:“西瓜蟲喜歡在潮濕的地方,因為它會怕熱。”有的孩子說:“西瓜蟲喜歡有太陽的地方,因為太陽曬在身上很暖和?!边€有的孩子說:“下雨的時候,我就喜歡踩水,覺得很好玩,西瓜蟲也喜歡有水的地方”……最后孩子在明確實驗目的后,再通過親自操作、觀察,進行“西瓜蟲找家的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教師的引導
雖然是科學活動,但良好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也是非常必要的。猜想、辯論這一環(huán)節(jié)目的是讓孩子學習傾聽、質疑。傾聽他人的發(fā)言也是相互學習的過程。至于質疑,從兒童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如果兒童總是在還沒產生疑惑的時候就先得到了答案,孩子就失去了探索的需求。如果兒童在任何時候都依賴從成人那里獲得答案,那么,他們對所有事物的解釋都缺乏自己的想象和理解,他們就會徹底懷疑自己的能力,從而失去成長的自信。因此,養(yǎng)成質疑的習慣對于幼兒自信心的發(fā)展能起到促進的作用。
其次是多種表達方式。此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觀察中的做法、想法和發(fā)現(xiàn)。有的活動教師可引導幼兒把他們觀察到的現(xiàn)象用圖畫的方式記載下來;有的活動教師可引導幼兒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情緒體驗。在此次活動中,通過觀察和游戲,幼兒理解了“蜷”這一現(xiàn)象,從而大膽地用動作、體態(tài)來表現(xiàn)自己的觀察、發(fā)現(xiàn)等等。
無論是良好傾聽習慣的養(yǎng)成,還是多種表達方式的培養(yǎng),出發(fā)點都是為了引導幼兒與同伴相互學習,從而習得與他人不同的經驗。
支持幼兒與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不斷開發(fā)、生成和深化教育內容
與西瓜蟲的相逢、相識到相知,教師給予孩子充分的自主探索時間、空間,使孩子能積極主動地自我建構知識經驗,在與環(huán)境的積極互動中自我成長,自我提高,自我發(fā)展。當然,怎樣引發(fā)幼兒后續(xù)的探究興趣,使孩子對身邊的事物充滿興趣與期待,還有待于我們進一步去思考。
案例 相知后的期待
活動即將結束,教師拋出了一個具有開放性和挑戰(zhàn)性的問題:“你還希望知道有關西瓜蟲的哪些事情?”這下,孩子們的思維再一次活躍起來。有的問:“每只西瓜蟲長得都是一樣的嗎?”有的問:“哪個是西瓜蟲爸爸?哪個是西瓜蟲媽媽?”有的問:“西瓜蟲會說話嗎?”有的問:“西瓜蟲的家是什么樣子的?”還有的問:“西瓜蟲會生小寶寶嗎?”等等。多么富有想象力的問題啊!“這么多的問題還需要我們去一一解決,那我們回去問問爸爸媽媽,查查百科書,上網去找找,我們一定會發(fā)現(xiàn)更多關于西瓜蟲的秘密,對嗎?”
教師的引導
“有關西瓜蟲,你還希望知道什么?”這個問題,你說它是激發(fā)幼兒繼續(xù)探究的欲望也好,是引發(fā)幼兒的進一步思考也好,是拓展幼兒的經驗也好,最終目的只有一個:關注幼兒的需要,始終使幼兒對身邊的事物保持高度的興趣,并期待下一次的邂逅。
邂逅無處不在,它不分地點,不分時間;邂逅是一種偶然,更是一種發(fā)現(xiàn)。教師只要適時引導,真正做到將學習的主動權還到孩子手里,就一定能引領孩子真正去喜歡觀察、善于觀察、學會觀察并期待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