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活動計劃
幼小銜接的核心是這年齡段幼兒的怎樣有效的從思維方式、學習習慣、社會技能等方面適應小學生活,順利實現(xiàn)幼小銜接。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碛變簣@“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活動計劃,希望大家喜歡!
幼兒園“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活動計劃1
一、指導思想:
孩子從幼兒園畢業(yè)后進小學讀書后往往不適應小學的生活,許多孩子在開學時高高興興地上學,幾個星期后,身體明顯消瘦,病假率上升,有的害怕上學,對學習產(chǎn)生厭惡心理。做好幼兒入小學之前應做一些適當?shù)臏蕚洌@已是小學教師、幼兒教師和幼兒家長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但有利于入學前后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而且能為孩子的進入小學一年級學習乃至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嘗試通過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種手段多方位實施“幼小銜接”活動方案,將“幼小銜接”活動真正落實到實處。此次活動為走進校園實踐活動。
二、活動目的:
(1)以幼兒園為主,通過幼小銜接活動,宣傳學校工作和發(fā)展方向,讓各位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謀求幼兒園學生家長對學校工作的支持與認同;
(2)通過幼小銜接活動,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家教認識,實現(xiàn)小學與幼兒園的有效對接。
(3)通過幼小銜接活動,幫助幼學前兒童實現(xiàn)從幼兒園到小學兩個不同階段教育的平穩(wěn)過渡,讓幼兒建立自信心,能健康、快樂地適應小學階段的學習生活,標尺身心的和諧發(fā)展。
三、銜接方案:
(一)、成員:
組長:楊家清副組長:麥燕文
組員:全體一二年級教師
(二)、銜接重點:
(1)興趣激發(fā);
(2)習慣規(guī)則培養(yǎng);
(3)語文學習能力——聽說讀寫能力方面;
(4)數(shù)學學習能力——加減運算、思維及操作能力方面(蒙氏數(shù)學);
(5)適應能力方面——個性,心理,獨立性等。
(三)、具體措施:
A、對幼兒園教師進行幼小銜接專題培訓,
B 、參與幼兒園家長會幼小銜接專題講座
C 、組織幼兒園參觀小學,與小學聯(lián)誼活動
D 、進行教師座談,組織教研活動
E、組織各類評比或展示活動
(四)、從各方面提高幼兒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銜接。
1、時間上的互相靠攏
在幼兒園大班,按規(guī)定集體活動時間是三十分鐘左右,注重動靜交替,注重游戲,注重幼兒活動與參與。而小學上課時間規(guī)定是四十分鐘,與幼兒園相比較靜多動少,并且要求遵守嚴格的課堂紀律。因此,從幼兒園進入小學,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鐘,對很多一年級小學生來講,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許多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向往在這時變成美麗的泡影,心里開始失望。為了使這種情況得到緩解,幼兒園在集體活動時間的安排上做了適當延長,大班下學期集體活動時間安排在三十分鐘左右,讓小朋友在心理上、時間概念上有好的準備。這種時間上的靠攏非常有效。
2、學習習慣和常規(guī)要求上互相銜接
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幼兒掌握正確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坐姿、寫姿、握筆姿勢是我校多年來一直強調的事情,如果這些基本姿勢不正確,在高年級糾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兒園和小學一年級這樣的起始階段建立起上述幾個良好習慣尤為重要。在大班后期可以進行專門的訓練和指導,學寫一些簡單的數(shù)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規(guī)范。還可以組織大班年級的“坐姿、寫姿、握筆姿勢”的比賽,組織幼兒觀看有關錄象,這些活動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3、生活能力上的重點培養(yǎng)
加強學生生活能力的培養(yǎng)。如:整理書包,管理自己的物品,準時上幼兒園,按時入睡,在自由活動時會結伴玩耍,聽指令完成任務或聽老師口頭通知帶指定物品等,使用權幼兒在自理能力、時間概念、任務意識、責任感、解決問題的能力、獨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減少初上小學時丟三拉四,東拉西扯的現(xiàn)象,逐漸學會管理自己,進入小學后能開始忙而不亂、有條不紊的生活。
4、,學習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
(1)、學會準備上課需要的學具和物品。
(2)、各種姿勢訓練及達標,坐姿,書寫姿勢,舉手姿勢。
(3)、學會認真獨立地做事,懂得追求良好的結果。
(4)、學習時愛動腦筋,獨立思考,并愿意尋求問題的答案。
(5)、喜歡回答問題,提出問題,討論時能夠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想法。
(6)、聽讀識字教學以100個會認的字為主(見圖)要求會認、會讀、會用,期末100個達標要求100%。
注重計算能力的訓練(20以內加減法計算)(10以內加減運算要求達標)
(7)、注重思維能力的訓練。
5、家長方面
1、嚴格執(zhí)行作息時間:準備一個鬧鐘,讓孩子自己用。
2、實行生活環(huán)節(jié)”限時制”:規(guī)定時間限制,刷牙洗臉等。
3、花時間監(jiān)督孩子完成”作業(yè)”,并簽字:認真對待并堅持。
4、為孩子做好物質準備(安全,方便,實用):書包,鬧鐘,鉛筆橡皮尺子,記作業(yè)本,
幼兒園“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活動計劃2
一、活動宗旨:
1、幼兒入小學前要做一些適當?shù)臏蕚?,這已是小學老師和幼兒園老師的共識,做好“幼小銜接”不但有利于入學前幼兒的學習和發(fā)展,而且能為孩子的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礎。
2、通過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班級工作、家長工作等多種實施方案,將“幼小銜接”活動真正落到實處。
3、本著“真誠、尊重、互動、合作”的原則、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
4、有效整合家園力量,幫助家長樹立正確的知識觀。
二、活動時間:
20__年4月2日下午2:30
三、活動地點:
幼兒園多功能活動室
四、活動前準備:
家長邀請函、簽到表、相機、班主任代表準備發(fā)言稿。
五、人員分工:
1、大班級部主任張新芳負責策劃活動方案,紀金梅準備家長簽到表;
2、副園長李真負責家長邀請函。
3、大班教師孫海英準備發(fā)言稿
4、王愛新負責家長會PPT的制作,李園長負責音樂的準備,徐園長主持幼小銜接家長會;
5、大班教師負責家長接待、簽到和拍照;
6、大班教師提前一天布置會場及會場衛(wèi)生;
六、活動流程:
1、大班教師負責會場接待家長簽到。
2、會前播放音樂等待家長。
3、大班班主任負責安排家長按規(guī)定的順序入座。
4、介紹本次活動的目的和流程。
5、中心小學一年級教師宋良辰講座。
6、班主任代表發(fā)言。
7、徐園長精彩講座。
8、與家長交流(互動)
幼兒園“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活動計劃3
一、活動目的:
1、通過幼小銜接這一活動,保證良好的新生入學順序,開啟幸福的知識之旅
2、通過幼小銜接這一活動,培養(yǎng)一年級新生逐漸形成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入學適應期。
二、活動時間:
8月23日,8月24日每天上午8:00——11:00
三、參加對象:
全體一年級新生
四、活動地點:
各班一年級教室
五、參加教師:
一年級各班正副班主任和語數(shù)體任課教師
六、其他人員安排:
校園環(huán)境衛(wèi)生:后勤辦
教學樓巡視:德育處、教學處
禮儀生:大隊部
活動拍照:
活動報道:一年級年級組長
電子橫幅:辦公室
七、活動安排:
活動一:保證良好的新生入學順序,開啟幸福的知識之旅。(8:10之前)
負責老師:一年級各班正副班主任和禮儀生7點半,一年級班主任老師在校門口集合,迎接新生的到來。禮儀生引領新生進入各班教室。副班主任老師在各自教室里管理,確保教室里新生安全有序。
活動二:開設特色課程,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習慣和學習習慣.(8:10-11:00)
負責老師:一年級各班班主任和語、數(shù)、體任課教師23日上午和24日上午,教學處安排了6節(jié)大課和2節(jié)整理課。每節(jié)課之間課間休息十分鐘。一年級教師按照下沙一小幼小銜接課程表進行上課。
具體要求如下:
1、上課之前應該提前備課。語、數(shù)、體由各自備課組長負責,進行集體備課,統(tǒng)一規(guī)劃這第一課,確定上課教案。體育課主要是列隊訓練。各備課組長在22日之前把微課,上課ppt,教案等上傳至第一學期教導處教學處幼小銜接相應包包。
2、語數(shù)體由各班任課老師負責,班隊課,校課1由班主任負責,校課2由副班主任負責,整理課正副班主任一起負責。
八、注意事項:
1、班主任須提前打掃和布置好各教室,并通過校訊通短信通知一年級新生23、24日到校和離校時間。新生每天8:00到校,11:00家長接回。
2、原則上家長不進校園,班主任做好解釋工作。
3、特別關注學生的安全,保證每位新生開開心心上學,平平安安回家。
4、做好宣傳工作,每日一總結,通過微信公眾號或者班級主頁傳播。
幼兒園“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活動計劃4
為認真貫徹落實《指南》精神,以“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發(fā)展規(guī)律,考慮孩子的心理需求和發(fā)展需要”為研究的基本原則,以“如何解決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怎樣讓孩子從幼兒園平滑過渡到小學,促進學生健康、快樂的成長”為研究重點,幫助孩子順利地完成這一階段的過渡。結合本園的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fā)展。針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f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
二、活動目標:
1、從心理準備入手,培養(yǎng)孩子入學前良好的心理品質。(情感、興趣、注意力、意志、責任感、自信心等)
2、以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為重點,幫助孩子適應幼小過渡中的斷層問題。
3、加強幼兒園與小學的互動觀摩交流,為幼兒做好入學前必要的心理準備。
4、家園同步,增強教師與家長的交流溝通,共同為幼兒入小學做好準備。
三、活動時間和班級:
1、活動時間:20__年__月—_——月,活動時間為一學期。
2、活動班級:大一班、大二班、大三班、大四班、大五班。
四、活動內容和要求:
(一)幼兒方面。
1、入學前思想準備:
通過參觀小學,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上小學,小學與幼兒園有什么不同, 激發(fā)孩子上小學的欲望。
2、身體方面的準備:
(1)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小學。
(2)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我們將采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游戲時間等。
(3)在日?;顒又信囵B(yǎng)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4)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并遵守交通規(guī)則,學會看紅、 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 電。
3、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1)通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意識, 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讓幼兒感知到, 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2)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
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 體驗、自我監(jiān)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時候不該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
4、學習方面的準備:
(1)培養(yǎng)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
讓幼兒學習有關的常規(guī)知識: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鉛筆刀、橡皮和其它學習工具。
(2)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首先,請家長配合幼兒園,讓幼兒養(yǎng)成遵守作息時間的習慣,如:不遲到早退、不隨便請假等;其次,在教學活動中讓幼 兒養(yǎng)成愛想、愛問和認真回答問題、注意傾聽的習慣;再有,培養(yǎng)幼兒正確地握 筆寫字、看書、讀書的習慣;還有,通過適當?shù)牟贾米鳂I(yè)培養(yǎng)幼兒的任務意識, 游戲、活動中加強幼兒規(guī)則意識的培養(yǎng)。
(3)五月份開始學習時間、運動時間逐步增長,生活、游戲時間逐步縮短。 如集體活動時間可延長為35分鐘, 讓幼兒在心理上對時間概念有所準備。
(二)教師方面。
1、學習幼小銜接文章,精通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掌握小學生活、教育的一些基本行為習慣要求。
2、加強幼兒安全意識和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3、加強幼兒對課間休息和自由活動的引導, 讓幼兒學會自主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4、與小學老師座談,了解歷屆我園幼兒升小學后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幼兒園需要注意的幼小銜接的問題,并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
5、開展相關主題活動, 加強幼兒對小學生知識的學習和熱愛上小學的情感培養(yǎng),做好幼兒心理疏導。
6、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
(三)家長方面。
1、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的相關知識。
2、利用家園聯(lián)系欄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方面的知識。
3、在家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定時作息,如:有計劃的完成老師留下的任務;不遲到等等。
4、加強幼兒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
五、活動實施步驟第一階段:
(一)啟動、探索階段(第一階段:啟動、探索階段)
1、我園成立幼小銜接指導小組,秦勝園長為指導組長,蔣惠娟為指導副組長。
2、加強教師幼小銜接的理論學習,通過學習、討論等形式,了解小學生 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小學的教育目標及要求,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小學階段,主動適應小學生特點,為幼兒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3、做好家長工作,形成教育合力。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并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4、開設角色游戲“我上小學了”,在游戲的情景中了解小學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guī)范,激發(fā)孩子向往小學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二)第二階段:實施與調整提高階段。
1、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心理品質,養(yǎng)成幼兒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以及建立初步的規(guī)則、任務、安全意識。
2、參觀小學、體驗生活 為了讓大班的孩子們能更進一步感受小學的生活,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我園將在__月份——__月份組織大班幼兒參觀北國中心小學。主要包括:
(1)參觀小學生升旗儀式、早操活動、課間活動,而且還把孩子帶進小學生的課堂, 參觀小學生的學習,課間活動等,從而激發(fā)他們上學的欲望。
(2)回園后引導幼兒自己主動參與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以“我心中的小學”為主題,讓他們自己動手, 動腦,設計出一組生動形象的,有趣的小學生生活場景圖,其中有小學生上學, 升旗,上課,鍛煉,課間活動等情景。
(三)第三階段:反思與總結階段。
1、根據(jù)幼兒的入學取向,對入小學后的幼兒進行跟蹤調查,了解幼兒入 學后的情況,在根據(jù)了解的情況,對下一屆的幼兒畢業(yè)生采取相應得整改措施。
2、教師從理論與實踐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整理分析。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jīng)驗,每位教師寫一篇有關“幼小銜接”的教育心得。
六、幼小銜接具體活動內容。
1、組織學習幼小銜接的理論,通過學習、討論等形式,了解小學生的行為習慣、 心理特點和小學的教育目標及要求,從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管理風格接近小學階段,主動適應小學生特點,為幼兒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打好基礎。
2、開設角色游戲“我上小學了”,在游戲的情景中了解小學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guī)范。
3、利用家園聯(lián)系欄向家長宣傳幼小銜接方面的知識。
4、召開家長會,指導家長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工作。
5、逐步延長上課時間,每節(jié)課35 分鐘,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
6、加強幼兒自理能力和責任心的培養(yǎng),背著書包上幼兒園、自己收拾書包等,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心、規(guī)則意識和完成任務的習慣。
7、加強普通話口語的練習,通過聽故事、念詩歌、說繞口令等形式來提高幼兒的普通話口語表達能力。
8、邀請上屆畢業(yè)生來園與小朋友座談,介紹小學的學習、生活情況,做好入小學的心理準備。
9、帶領大班的幼兒參觀小學。具體安排:
(1)參觀小學的環(huán)境,包括操場、教室、圖書室、 廁所等地方,邊看邊比較與幼兒園的不同。
(2)觀看升國旗儀式和廣播體操。
(3)旁聽一年級的一節(jié)課,了解小學生是怎樣上課的。
(4)了解小學生的課間十分鐘都做些什么。
10、請家長為幼兒購買小書包,開展“小書包真整齊”活動,培養(yǎng)幼兒整理文具、 愛護文具、保管文具、認清楚自己的文具的能力。
11、開展“離園倒計時”主題活動,學會自己整理學習用品,養(yǎng)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好習慣。
12、安排在小學舉行“畢業(yè)匯報”演出。
幼兒園“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活動計劃5
為了解決幼兒園與小學的銜接問題,讓孩子從幼兒園順利過渡到小學,結合本園的實際,制定閻村鎮(zhèn)中心幼兒園幼小銜接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精神為指導,堅持面向全體幼兒,促進幼兒體、智、德、美的全面發(fā)展。針對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從幼兒園的實際出發(fā),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通過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教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日常生活的管理、家長工作的開展等途徑,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
二、活動時間和班級:
活動時間:20__年3月—7月,活動時間為一學期。
活動班級:大一班大二班
三、活動目標
一初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傾聽習慣、閱讀習慣等)、生活能力(自我服務能力、自我保護能力等),建立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任務意識。
二有入小學的愿望和興趣,向往小學的生活,具有積極的情感體驗。
三初步了解小學的學習活動特點和課堂教學規(guī)范,對各類學習活動形成好奇心和求知欲。
四、動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啟動、探索階段(20__年2月—3月)
1、成立幼小銜接接工作組,明確責任,分工到人。
2、加強教師“幼小銜接”的理論學習,通過培訓、討論、辯論等形式,了解小學生的行為習慣、心理特點和小學的教育目標及要求。
⑴認真學習綱要,深入了解“幼小銜接”的目的和任務。
⑵結合各班幼兒的發(fā)展特點、學習興趣和各班使用的教材,通過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滲透“幼小銜接”的工作方法,全面展開“幼小銜接”活動。
⑶大班教師之間分享交流,將自己積累的關于幼小銜接互動指導策略的經(jīng)驗進行分享。
3、召開家長會,向家長宣傳和教育幼小銜接工作的重要性,使家長們能夠主動配合幼兒園,并能積極的參與到此項工作中來。
⑴在家長會上介紹《幼小銜接計劃》讓家長了解“幼小銜接”的目的和意義,引起家長的足夠重視,并能積極有效的配合我們的工作,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
⑵開展有關幼兒小銜接的系列講座或咨詢活動。
⑶與家長共同探討孩子在生活、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第二階段:實施與調整提高階段(20__年3月—7月)
1、開展《我上小學了》等主題活動,使幼兒初步了解小學生活。
2、參觀小學、體驗生活,進一步感受小學的生活,了解小學生的學習生活與責任意識。
3、做好各項準備工作
⑴入學前思想準備:通過參觀小學請畢業(yè)生回園與幼兒座談,讓幼兒知道為什么要上小學,小學與幼兒園有什么不同,激發(fā)孩子上小學的欲望,同時也幫助他們解決“向往上小學、又不知道怎樣做的問題”。
⑵身體方面的準備:
通過體育鍛煉、疾病預防增強幼兒體質,使他們能夠身心健康地邁入小學;
為了讓幼兒能夠較快地從幼兒園過渡到小學生生活,我們將采取適當延長幼兒學習時間、減少游戲時間等。
在日常活動中培養(yǎng)幼兒正確的讀書、寫字、握筆姿勢,同時,讓幼兒懂得保護好自己的眼睛及各種感覺器官。
注重安全方面教育,讓幼兒懂得并遵守交通規(guī)則,學會看紅、綠燈,走人行道;有困難找警察,記住各種急救電話;知道不能玩水、玩火,玩電。
⑶獨立生活能力的準備:
通過談話、故事、社會實踐培養(yǎng)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幼兒感知到,即將成為一名小學生了,生活、學習不能完全依靠父母和教師,要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想辦法解快。
培養(yǎng)幼兒的時間觀念,在學習生活中,要學會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監(jiān)督、自我批評、自我評價和自我控制等,讓他們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并一定做好;什么時候不該做事并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為。
⑷學習方面的準備:
培養(yǎng)孩子學習方面的動手操作能力:學習整理自己的書包、鉛筆盒,愛護并看管好自己的物品,學會使用剪刀、鉛筆刀、橡皮、刨鉛筆和其它學習工具。
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五、保證措施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切實加強對活動的組織與領導,加強活動過程的管理,確?;顒佑袟l不紊地進行。
二落實目標責任制。
將各項工作做到定時間、定內容、定責任人、定活動方式,定活動地點,確?;顒拥脑鷮嶉_展。
幼兒園“幼小銜接我們在行動”活動計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