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歷史的教學反思
就初一學生來講,年齡較小,都在十二、三歲。在歷史課的學習過程中,他們直接觀察力較強,間接觀察力較弱,記憶能力及無意注意力較強,而有意注意力、思維能力及依靠思維能力而形成的想象力較差,同時又沒有多少歷史知識的基礎,那么老師們就要反思一些什么樣的教學方法適合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一歷史的教學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初一歷史的教學反思篇一
時光飛逝,不知不覺中我已走過一學期的歷史教學,在這短短幾個月的教學中,讓我深感歷史教學任重而道遠,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工程。同時也讓我深深體會到歷史教學的樂趣,總有讓我挖掘不完的東西。下面我對上學期歷史教學作以下反思,與大家共勉。
一、注重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教學水平的提升
我基本上能把握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以致于在課堂上能將知識傳授給學生。這只是一冊書,今后需要將初中的六本歷史書熟悉,這樣才能更加準確的把握好教材,才能讓學生直接準確的掌握知識。
二、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調(diào)動起來,一個關鍵性問題,聯(lián)想式教學方法是更好地結合學生的特點,通過縱向聯(lián)系及橫向聯(lián)系,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顯著的教學效果
新課程實施以后,要求老師還學生以課堂和學習的自主權根據(jù)教材,我以引導為主,讓學生發(fā)揮想象,聯(lián)系已知知識,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與老師共同探討,步步引申,讓學生在知識的生活海洋里盡情暢游。
三、溫其他科之“故”而知新(聯(lián)系各學科的知識)
我們知道歷史包羅萬象,涉及中學的所有科目。如關于商鞅變法的例子,還可以聯(lián)系到語文中的典故:“徙木賞金”、“立木為信”。數(shù)學方面,有圓周率的計算者祖沖之等。生物、地理等這些都有他們本學科發(fā)展的歷史。因此,我常常去聽其他學科老師的課,以便了解更多豐富的知識,在課堂上我就可以根據(jù)學生們學的知識再增加新的知識。還能使學生們覺得老師什么都懂,是一個萬事通,讓他們由衷的佩服你,從而更加奮發(fā)的學習。
四、抓住常規(guī)教學,認真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力求提高課堂效率
歷史一周兩節(jié)課,如果課堂上不抓緊每一分鐘的時間,那么課下讓學生們學習歷史,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首先,認真?zhèn)浜妹恳还?jié)課,要翻閱教材、教參、教輔用書,力爭做到把老師知道最多的知識,教材中所蘊含的所有要點,知識的重點、難點和關聯(lián)點都備出來,有條列地傳授給學生。教師備課多一分鐘,課堂上學生的學習負擔就少一點。所以,一定得備好課。然后,抓住課堂教學主陣地,認真組織課堂教學,積極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定要抓住課堂上的45分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關鍵所在。我講新課之前我都要找學生提問上一節(jié)課所學的重要知識,這樣才能溫故,教學過程結束之后,我將讓學生作一些比較典型的練習題,使得學生對今天所學內(nèi)容的掌握、反饋、鞏固和提高。并且我要求學生講完一節(jié)新課作一節(jié)的練習題,及時反饋。
五、加強中招、新課程改革等信息的收集和處理,關注中招命題趨勢,在平時的課堂滲透中招意識
雖然初一學生對于三年后的中招考試沒有什么反應,但是作為老師的我們不應以眼前的小天地就知足,更應該想到三年后的中招。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就應該時常穿插中招考試方面的信息,便于更好的把握中招命題的趨勢,力爭在平時的教學中滲透中招意識,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技能和做題的方法。平時教學中,要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做到功在平時,形成習慣。
以上這些是我個人的一些心得。總之,歷史教學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們堅持不懈,勇于創(chuàng)新,在課程改革的春風吹拂下,我們每位歷史教師都要抓住時機,為祖國的教育事業(yè)做出應有的躬獻,讓學生們的成績更上一層樓。
初一歷史的教學反思篇二
作為歷史老師我要教給孩子們什么,怎樣教給他們?這一個月來的教學工作告訴我,要讓孩子們學好你所教的學科,就得讓他們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而在這塊教學沃土上,語、數(shù)、外幾乎站領了孩子大部分時間,他們會對歷史感興趣嗎?我該怎么做?一邊教學、一邊嘗試、一邊反思,使我逐漸領悟到,只有愛學生,并懂得怎樣去愛,當他們愿意與你交流,喜歡聽你講課時,說明他們已經(jīng)對你所教的科目感興趣了。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習興趣,可以產(chǎn)生高度的注意力和較為穩(wěn)定的學習情感,因此,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提高歷史教學質(zhì)量尤為重要。
作為老師愛學生天經(jīng)地義,特別是愛好學生一點不難,但要愛學困生,與你頂撞,又不會尊重同學老師的學生,我們就要有耐心,要下一番功夫了。要提高歷史成績,除了讓孩子們對歷史學科感興趣外,還應不斷探索和改進教學方法。
前一時期從課堂教學看,強化知識點的識記及練習,由于識記、鞏固復習、督促不到位,導致學生不能靈活運用。加之學生不會合理的安排時間,歷史課余一般不會復習歷史,針對此,我又進一步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重視落實檢查;同時,提高課堂的高效性,向課堂要質(zhì)量。歷史知識積累,僅限于每周的兩節(jié)歷史課是遠遠不夠的,歷史試卷要拿高分,必須要對教材有足夠的掌握,要達到爛熟于胸的程度,因此要教會學生合理的安排復習時間,做到多看、多讀、多背。如果功夫下不到,多容易的試題也會是"難于上青天"。
針對新課程背景下試題較為靈活這一特點,我在今后的歷史教學工作中有如下設想:
1、平時抓好培優(yōu)轉(zhuǎn)差,對學困生應多與他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情況,多鼓勵,幫助他們理清知識點,讓他們看到希望;幫助他們樹立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
2、多學習、多鉆研。取他人之長,多聽課,包括其它學科的,學習他們的長處,好的教學方法;吃透教材,把握重難點,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和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精心設計切實可行的教案。
3、在自己平時讀書過程中,有意識的收集資料,積累命題素材。這樣,每次作業(yè)可以布置可供選作的自主命題。此題較為靈活,應多讓學生見之,熟悉題型增強能力。
4、積極接受學生意見,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例如有學生提出多總結,多講解題的思路。只有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是好的教學方法。課改,不是等改只能是努力的在日常課堂教學中扎扎實實的去努力,去嘗試,去探索!
初一歷史的教學反思篇三
本學期的初一歷史教學,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針對初一學生學習歷史的實際,本人主要從理清歷史線索,講清重難點,突破重特大歷史事件,適當延展等方面進行教學,注重培養(yǎng)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方法,以期收到較好的效果。
一.理清歷史線索。
本學期初一歷史課本(新課標人教版)講授《繁榮與開放的社會》、《經(jīng)濟重心的南移和民族關系的發(fā)展》、《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社會的危機》,涉及的朝代有隋、唐、五代、遼、宋、夏、金、元、明、清幾個朝代,讓學生了解這幾個朝代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發(fā)展的線索:
1、封建社會形成、初步發(fā)展,首次一統(tǒng)時期——戰(zhàn)國、秦漢;
2、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時期——三國、兩晉、南北朝;
3、封建社會的繁榮發(fā)展時期——隋唐;
4、封建國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五代遼宋夏金元;
5、封建社會的衰落時期——明清(1368—1840)。
使學生對本冊所涉及到的隋、唐、五代、遼、宋、夏、金、元、明、清幾個朝代,在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長河中的發(fā)展線索有了總體的概念和影響。有了線索,然后對所涉及的每個朝代的知識點——重大歷史事件才能各個擊破,才能化整為零,比較系統(tǒng)的掌握,這樣歷史發(fā)展線索和具體歷史事件就聯(lián)系起來了,就像要提起葡萄樹上的葡萄,只要提起枝干(線索),葡萄(具體歷史事件)就提起來了,學生通過這個淺顯的比喻,會一下子對歷史線索與事件之間的聯(lián)系茅塞洞開,有意的學習和探究的,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降低了難度。
這符合歷史課程標準規(guī)定的知識技能目標前提下的“減輕學生負擔,降低難度”的要求。
二.理清重難點
本冊的重點是每個朝代的建立,發(fā)生在每個朝代的影響歷史進程的重特大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及意義等。
難點是:五代、遼、宋、夏、金、元的更迭,頭緒多,學生難把握。
對于重難點,我采取的方法主要是在每節(jié)課上先給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之后讓學生說出通過自讀已經(jīng)解決了的,再說出自己不懂的、或感疑惑的知識,老師引導學生通過探究加以解決,還解決不了的,老師再給以點撥,力求使學生通過個人或合作的途徑自行解決,萬一還是不能解決的,老師再適當?shù)闹v解。
比如學習《民族政權并立的時代》一課,重點是契丹的興起和與北宋的關系、女真建立金和岳飛抗金。難點是如何正確評價澶淵之盟、如何評價岳飛。我先給5-1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先認識在中國歷史上從10世紀初契丹國建立到12世紀中葉宋金和議,大約二百多年的歷史,是我國古代歷史上民族政權關系相對比較復雜的歷史時期。
這一時期是主要事件有:(一)10世紀初,契丹杰出首領阿保機,建立契丹國,都城在上京,阿保機就是遼太祖。(二) 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fā)動兵變,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趙匡胤就是宋太祖。(三)澶淵之盟。(四)11世紀前期,黨項族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都城在興慶,史稱西夏。(五)12世紀初期,女真族的杰出首領阿骨打,起兵抗遼,在會寧稱帝,國號金,他就是金太祖。(六)1127北宋滅亡,北宋皇帝欽宗的弟弟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趙構就是宋高宗。(七)岳飛抗金。(八)宋、金對峙形勢圖。
以上內(nèi)容我通過課件,再如:講明朝建筑藝術時,播放出北京故宮,明長城,山海關,嘉峪關的圖片。不但增加了形象性,而且將其線條化,讓學生通過形象來加深對內(nèi)容的理解與識記。
三.突破重特大歷史事件
歷史是通過重特大事件來反映的,所以要給學生講清楚重特大歷史事件,讓學生了解整個事件的起因、發(fā)生、發(fā)展、結果及影響意義等,學生才會對整個事件有個整體深刻的印象,才能掌握某一歷史事件對歷史發(fā)展所起的作用。比如“陳橋兵變”,要講清這一事件發(fā)生在公元960年,后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被石守信等大將擁戴,將一件黃袍披在他身上,高呼“萬歲”,發(fā)動兵變。趙匡胤建立宋朝,取代后周,以開封為東京,作為都城,史稱北宋。整個過程看似簡單,但它意味著一個朝代(或者一個時期的——五代十國)的結束,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北宋與遼、西夏,南宋與金、西夏的戰(zhàn)與和。
四適當?shù)难诱?/p>
在講清重特大歷史事件時適當?shù)难诱故潜匾?。如在講北宋與遼、西夏時,可以講講《楊家將》的故事,講南宋與金、西夏的戰(zhàn)與和時,可以講講《說岳全傳》中岳飛抗金的故事。這樣就會將歷史記載和歷史人物有血有肉的結合起來,將歷史知識和社會見聞結合起來(楊門女將,岳家軍等),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加深了學生的理解及記憶,活躍了課堂氣氛,對相應的知識又有適當?shù)耐卣?,對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也有所培養(yǎng)??梢哉f教學效果是非常的顯著的。
當然,還有困惑,那就是學生考試成績的提高,離學校要求和學生實際還很遠很遠,有待自己做進一步的探索與求教。
綜上所述,是自己本學期擔任初一歷史教學以來的幾點體會,以便以后更好的提高自己的歷史教學質(zhì)量。
初一歷史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