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的教學反思總結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兩三歲的小孩都會背誦,因此,讀背并不難,關鍵是要從中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從小要愛惜糧食。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憫農的教學反思,望大家喜歡。
憫農的教學反思范文一
《憫農》是唐朝詩人李紳所作, 全詩共四句,語言樸實無華,描述了在烈日炎炎的中午,農民們還在禾地里鋤草,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中??捎姓l知道人們碗里的每一粒飯都飽含著農民的辛勤勞動呢!道出了勞動的艱辛和勞動果實的來之不易,表達作者熱愛勞動人民及珍惜勞動成果的情感。這首詩告訴了人們糧食來之不易,要珍惜糧食。
這首詩在教學過程中除了要讓學生認識生字,讀通、讀順、背誦詩歌外,還要達到教育的目的,要讓孩子認識到“浪費可恥,節(jié)約光榮”養(yǎng)成愛惜糧食的好習慣,讓他們同情辛勤勞動的農民,對浪費糧食的行為表示憤慨。
我在教學《憫農》一課時,針對課文內容運用掛圖引導學生說了兩次話。一開始我出示掛圖(農民正在烈日下給禾苗鋤草,汗水直往下滴),我問:“看到這個畫面,你有什么想說的嗎?”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舉起了手,這一提問給了孩子很大的思維空間,讓他們有話可說,既創(chuàng)設了情境,激發(fā)了孩子的學習興趣,又讓他們得到了初步的情感體驗,為學習詩文做下了鋪墊。
第二次是在學生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行的。我說:“同學們對古詩的意思也理解了,請你們再看這張圖,如果你們面對著農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你們有什么想對別人或者對自己說的嗎?”因為有了前面的情感體驗,孩子們爭先恐后地發(fā)言:我想對自己說要愛惜糧食;我想對同學說吃飯時不要掉飯粒;我想對爸爸媽媽說,如果浪費了糧食,農民伯伯的辛苦就白費了……
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發(fā)展中,詩和樂一直是緊緊相伴的。古代的詩是可以吟唱的,而古代的樂也總是帶有許多詩意和想象。因為古詩短小孩子們從小就聽熟或背熟了,教師在教學中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使她們能在自己熟悉的歌詞中獲得更多的體驗。同時,結合古詩句的特征、語氣、語調,培養(yǎng)兒童對節(jié)奏的表現(xiàn)和創(chuàng)造能力。
憫農的教學反思范文二
這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古詩,兩三歲的小孩都會背誦,因此,讀背并不難,關鍵是要從中體會到糧食的來之不易,懂得從小要愛惜糧食。為此,我在設計時圍繞一個“辛苦”,從幫老師解決難題引出“辛苦”,看圖了解“辛苦”,到讀詩句感受“辛苦”,從而把學生并不容易體會到的“辛苦”突破了。
1、開頭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實際,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并樂于去解決。
2、現(xiàn)了學生為主體的學習方式,生字的學習,詩句的感悟,全是學生自主觀察,學習。
3、通過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學習。
4、如果能從生活中找到相關的照片,錄象資料,或讓學生聯(lián)系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將更能從心靈上讓學生受到教育。
5、朗讀的指導還要更細致。
憫農的教學反思范文三
現(xiàn)在的學生對農村生活非常陌生。讓他們看圖說說農夫在干什么,他們的回答稀奇百怪。有說拔禾苗的,有說種草的……看來讀讀這樣的詩,讓他們認識糧食的來之不易很有必要。在前一首詩《鋤禾》的基礎上學習這首詩就顯得輕松了一些?!八暮o閑田,農夫猶餓死”強烈的差異給學生很大的震撼。吸取《鋤禾》的不足,謹記課標的閱讀要求,為了讓學生加深體會,我引導學生抓住圖中的細節(jié)觀察,先鼓勵他們談談自己的感知,配上我恰到好處的解釋。學生的學習興趣越來越高,我在教學詩之后給學生講了有關封建社會農民的生活背景,講了一些讓人心酸的小故事。又補充了憫農的幾首詩,對詩的了解也更全面了一些。
憫農的教學反思總結相關文章:
★ 憫農的教學反思
★ 唐詩憫農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