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學教學工作反思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反思
就高中化學學科教學來說,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提高化學教學有效性的關鍵。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化學教學工作反思,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反思篇一
本學期高二理科化學學的是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經過二個多月的學習,和同學們討論了一下學習的感受,以及自己在教學中的體會,現將前一段時間做一反思,便于提高后面教學。
從學生反映的情況來看,他們主要存在下列問題:
1、有機化學學起來很吃力。雖然課堂上聽懂了,可課后做練習時覺得很難,尤其在測驗時,時間不夠用,每道題似乎都要想很久才慢慢解出來。
2、有機化學方程式難記。有機化學方程式與無機化學方程式有較大區(qū)別,學生初接觸,感覺生疏,尤其是反應條件多樣復雜,很難記清楚。
3、有些實驗書中沒有詳細介紹實驗步驟但又需掌握,比如苯的溴代、硝化反應,印象比較混亂。
4、有機物質名稱多,難記,解題時有些不能順利記起,要回憶很久才能聯(lián)系。
從我教學中的體會是:有機化學體現系統(tǒng)性,對于基礎好的學生來說,知識的熟練和靈活應用是基本要求。特別是有機合成要求對知識有很全面系統(tǒng)的掌握、要有熟練的聯(lián)想應用能力。各類烴的衍生物之間的轉化、各類有機反應條件的應用、各類反應中有機物化學鍵的斷鍵成鍵規(guī)律是要重點把握的。
綜合這些情況,在今后的教學中應采取以下幾個措施:
最有效的近期措施是:將已學的重要有機方程式列出來,把有機反應類型、條件做好歸納歸類,印發(fā)給學生記憶。將苯的溴代、硝化反應,鹵代烴取代反應和消去反應等重要性質實驗原理、裝置、步驟、檢驗方法等編寫出來,印發(fā)給學生,幫助其梳理知識,加強理解和應用。及時針對性地講評練習。備課和編寫學案時,將重要知識、核心知識列出來,讓學生記住。及時檢查、測試,反饋學生掌握情況,采取彌補和改進措施。
從長遠打算,從根本上解決學生的問題和教師的憂患我采取的措施是:
1、有機化學與生產、生活以及科技的發(fā)展有著密切聯(lián)系,對社會發(fā)展、科技進步和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學生會接觸到很多與有機化學有關的生活問題,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幫助學生拓寬視野,開闊思路,綜合運用化學及其他學科的知識分析解決有關問題。
2、有機化學強調“從典型到一般”,“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思想,在學習有機化學的過程中應教會學生體會到這種思想,以便為后續(xù)的各類有機物的學習搭建一個理論方法的平臺。教學中教師應幫助學生搭建好這個平臺。有機化學課程是由很多個分散的知識點組合構成的,應注意領會每個章節(jié)的地位、作用和價值,考慮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具體的教學條件,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有機化學課程是在學習無機化學基礎后開設的課程,旨在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科學素養(yǎng)。引導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核心概念、重要物質以及基本實驗操作的技能和方法,加強有機化學與生活、社會的聯(lián)系,創(chuàng)設能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有機化學的興趣。在講解時應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淺出,要緊密聯(lián)系學生己有的有關物質及其變化的經驗與知識,盡可能通過化學實驗或引用實驗事實幫助學生理解。同時還要利用各種模型、圖表和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
3、有機化學的零碎知識較多,如果只是無條理地堆積,那么堆積的知識越多,頭緒就越亂,也越不利于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問題。對零碎的知識進行歸納,使之條理化、綱領化,不僅能幫助學生記憶,也有利于學生建立牢固的知識結構。所謂讀書要“從厚到薄”,就是強調歸納總結的重要性。
4、高中有機化學知識由兩部分組成,必修2教材是以典型有機物為切入點,側重介紹了生活中常見的有機物,選修模塊是在必修模塊的基礎上的拓展與深化,能讓學生比較系統(tǒng)、深入地學習有機化學基礎知識。因此兩者在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和要求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教學中要注意將必修2與選修5相關知識進行銜接,既要避免重復,又讓學生能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提升。這點我特別注意,在講選修的時候必要遷涉到必修2。講授新課時,對于必修2出現過的知識,要復習、甚至需重新介紹。
5、針對性強的練習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課堂例題講解、課堂或課后練習以及習題評講等教學活動,是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它不但可以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在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而且對于教師來說也是檢查學生學習知識和應用知識等具體情況的有效方法。練習是溝通教與學的橋梁,通過課堂練習能夠及時提供教學的反饋信息,幫助教師對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加以準確定位,以便及時調整教學策略,促進教學引導學生盡力做好復習,自己主動做好知識的梳理、小結;解題時多進行聯(lián)系、對比;用自己的理解和思維方式構建知識網絡,畫出不同知識主題的思維導圖。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反思篇二
初中化學是啟蒙學科、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素質教育,主要要求學生掌握簡單的化學知識、基本化學實驗技能、簡單化學計算及化學在生活、生產及國防上的某些應用;其知識層次則以要求學生“知其然”為主?;瘜W知識逐漸向系統(tǒng)化、理論化靠近,對所學習的化學知識有相當一部分要求學生不但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學生要會對所學知識能應用于解決具體問題,還能在實際應用中有所創(chuàng)新。教師不但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還要使學生在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得到提高。
初高中銜接要做好教材的銜接,教學方法的銜接以及學生學習方法、學習心理的銜接。本文談談自己在高、初中教學銜接方面的想法及做法。
一、教材中知識的承繼和銜接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因此教師應認真鉆研教材,熟悉初、高中全部教材的體系和內容。明確哪些知識點在初中已經基本解決;哪些知識點初三教材中出現但中考不做要求,高中教材中沒有出現但做要求;哪些知識點在初中未解決,應在高中拓寬和加深,做到心中有數。初、高中教材銜接要注意把握時機和尺度,通過相關知織的銜接要讓學生能從更高層次上來準確理解初中化學知識,要力求做到對今后學習化學有所幫助。
二、教學方法的銜接
進入高中后,教師要抓住學生生理從少年向青年轉變,學習心理自“經驗記憶型”的被動接收知識向“探索理解型”主動學習知識的轉變時期,在教學方法上則應更多地采取啟發(fā)式,激發(fā)學生主動地進行學習、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所學內容。
1.為了能順利地開展高一年教學工作,教師應在通覽教材、大綱的同時,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搞一次摸底測驗,了解學生學習的現實情況。摸清高一新生的心理變化情況和素質情況。對過渡階段必須采取有力措施,讓學生盡快克服心理障礙,鼓勵學生經常反思自己,改進學習方法,以在較短時間內改變學習上“不適應”的情況。
2.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科素養(yǎng)。良好的學習興趣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思維的動力,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高一新生正處于不成熟
向逐步成熟的過渡階段。一個實驗、一個人、一件事、一本書都可激發(fā)起他們心中的熱情。因此,在化學教學中要發(fā)揮實驗的優(yōu)勢,使學生一開始就“迷”上化學,并將學習興趣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同時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圖表、圖片、教學模型等直觀材料,結合當前社會熱點,讓學生認識到化學與社會、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經濟有著重要的聯(lián)系,以此培養(yǎng)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讓學生覺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化學就在我們的生活中,要學好化學必須有腳踏實地、勤奮苦讀的態(tài)度。
3.善用啟發(fā)式教學。不管采用什么教學程序和方法,“啟發(fā)式”都是必要的。因為它使教學過程成為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過程,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發(fā)展思維能力。高一時,教師要注意對學生閱讀習慣,作業(yè)規(guī)范,實驗規(guī)范的教育。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中學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思想,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有一個循序漸進、逐漸提高的過程,不同階段不同教學內容擔負著培養(yǎng)不同種能力的任務,教師應抓住各種場合對學生的能力進行培養(yǎng)。
三、學習方法的銜接
高一年教師有責任指導學生改進學習方法,使之適應學習,學習方法的正確與否是決定能否學好化學的重要一環(huán)。實踐證明,學生學習方法的轉變是一項艱苦的勞動,要有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決不能操之過急。在高一對學生鋪設的問題臺階不要一下子就很高,要使他們能上得去,以防發(fā)生兩極分化。要通過耐心細致的引導,教會學生從比較中學習,發(fā)現相似,尋求規(guī)律,逐步培養(yǎng)思維的敏捷性和嚴密性。在做和練中,不斷找出好的學習方法。課堂上教學生學會某些知識,是為了課外學生會學更多的知識。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應貫穿于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應結合課本各內容給學生各種知識予具體指導。
以上有關高一與初中教學各方面的銜接問題,應是相輔相成、互為促進的。在教學實踐中要重視其內在聯(lián)系。教師要做到學習方法的指導貫穿于課堂教學中,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
高中化學教學工作反思篇三
在實施一個學段后,我對高一化學教學做了反思.本文談了教育與教學共五個方面的內容,這是我在第一學段教學后的一些困惑與思考。
在教學進行到第一學段后,本人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做了回顧以后,具體的一些問題與反思如下:
1.學生學習后,仍在很多的知識點的理解上有問題。如氧化還原反應、有關氫氣的性質與反應等問題。通過找一些同學了解到相關知識在初中沒學過,看來初中的課程改革使高中一些知識概念的切入點,一些核心知識的外包裝已經發(fā)生改變。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回顧所教學生初中所使用的教材,了解初中相關知識體系,對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
2.部分學生認為化學是很容易學的學科,沒在化學上做多一點的思考與練習,還以初中化學的學習方法與要求在對待高中化學的學習。這一點在這次的考試中有反映,也在與學生的交談中反映了出來。對這個問題備課組中各老師早有預計,所以將這次的學段考試為手段,在考試中幾乎不以知識的原貌直接給出,而以新課程的一些理念包裹或變型推理的形式給出,如“可能”、“合理”、“比較”等形式。考試結果在預料之中,我會借這次考試給學生的“教訓”為機會,對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方法、理解層次等各方面做一些輔導工作,幫助學生順利進入高中化學的學習軌道。
3.大多數同學出現對所觀察到的現象有遺忘的情況??荚囍?,要求學生對課堂演示實驗鐵絲在氯氣中燃燒的現象進行描述、氯化鐵溶液的顏色、氯化銀沉淀顏色、氯離子的檢驗等題,這些題在歷屆的學生考試中屬于送分題,但在本次考試中,能答對的同學并不多,這些問題我們還在課前做過提問的,但時間一長學生全忘記了。這可能與一周只兩課時教學時間,還常被一些活動沖掉課有關。學生根本沒對化學做太多的練習與鞏固,反而把時間花在那些形式多樣的學習上,如研究性學習、課外調查采訪、資料的收集、綜合實踐、圖片的采集等活動。“十一”黃金周過后,我問過一些同學,在那段時間做過什么,大多數同學都說在做綜合實踐活動,沒怎么學習。
4.學生學習的過程有輕浮的傾向。這一點不僅僅表現在學習過程中,也表現在對所學習內容的選擇上。在對學生的觀察后感覺學生在化學的學習中,只對做實驗,看現象有興趣,對現象的描述及完善沒多大興趣,學習內容稍有點難度或抽象化一點,就容易表現出不耐心不主動。這可能與新課程的學習形式的多樣化與選擇性給學生帶來的困惑,而教師也新進入新課程沒能及時給予學生指導有關。
5.教學課時太少的問題。我了解到很多的學科存在這個問題,專家可能會認為一線教師沒忠實地按照新課標準與教材編寫的意圖去展開教學,而自己加入了一些不該加的東西。其實這個說法我不贊成,教學一線的教師其實比專家在“如何使學生能理解或掌握一些知識,培養(yǎng)相關能力”方面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絕對結合了不同地方學生的實際。在聲音四起時,專家們應該從實際出發(fā),對課程設置、課程標準、教材做出調整。實際的情況是教學參考中有些要求1課時完成的教學內容,有時花三個課時才能完成,還沒有加入其他的內容或要求。因為一些內容的教學的實驗條件有限,有時實驗要幾次成功,對一些問題的討論,學生相關生活經驗貧乏而無法有效地展開;有的課節(jié),只完成書上提到的實驗就下課了,可教材中還圍繞這些實驗有交流與討論、有知識拓展、概念的建立、還有探究,我迷惑,這能完成嗎?這是有教學經驗的人設計的嗎?而教學的課時是很緊的,雖然專家都說一線學校不會只開設四十課時給每一個模塊,但學校又是在“忠實”于新課程的一切形式,這還有解決的途徑嗎?我困惑。
以上談了五個方面的問題,這是我在第一學段教學后的一些問題與反思
高中音樂課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2.高中音樂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