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銘課文反思
陋室銘課文反思
《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為唐代詩人劉禹錫所作。學習啦小編收集了陋室銘課文反思,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陋室銘課文反思篇1
這是一堂文言文的教學。我用了一課時。課上完以后,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教學任務完成。教學順利。但是今天改完該課的基礎訓練冊,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業(yè)錯誤率很多,生字詞全對的只有一個同學,問答題有幾個沒寫的,中間對課文內(nèi)容需要掌握的,也寫錯了。全對的寥寥無幾??磥恚@是一堂失敗的課。失誤在那里呢?
1、沒有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學內(nèi)容多。幻燈片一個一個,學生說放的太快了。像生字詞學生沒有背誦的少,圖片也看不清。 2、課文知識點如描寫陋室生活情趣的句子,幾乎全部學生答錯了。這說明學生們也不能主動地思考。 3、體現(xiàn)課文作者心目中的君子的品格的特點是什么?也有不少學生不會答,他們對于課文看來就不懂。學生沒有探究,課堂只是讓個別學生會了。所以:以后說設計問題要精,組織課堂的能力要加強。圖片要清晰。我的聲音也需要美化,語文教師尤其美麗的語言是一種享受。
陋室銘課文反思篇2
1.摒棄以往文言文教學,串講到底的講法。 2.注重文體特點,緊扣“銘”,一線串珠。 3.重視多種形式的朗讀,并提出不同的要求。 4.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學會學文言。如:熟讀精思、借助注釋等。 5.嘗試將我校五步教學法與板塊教學相結合,充分體現(xiàn)新課程理念。 6.注重質(zhì)疑,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 7.既重視言,又注重文實現(xiàn)文言教學的本色回歸。 8.訓練環(huán)節(jié)形式多樣,訓練環(huán)節(jié)體現(xiàn)興趣。
聯(lián)想與想象是語文的翅膀,缺少聯(lián)想與想象的語文課也就缺少了靈性。為此,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在清幽的古箏曲中展開想象的翅膀,以“透過文字,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使陋室之雅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為突出陋室“何陋之有”張本。而以往教學此文時,為突出“陋室不陋”這一重點,一般設計的題目為“陋室環(huán)境如何?陋室主人交往情況怎樣?陋室主人有怎樣的興趣愛好?”提問瑣碎,學生也不明白回答這些問題的目的何在。而改動后有力地突出了重點,也解決了難點。
陋室銘課文反思篇3
“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必須與現(xiàn)實社會緊密聯(lián)系,方可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課上在分析完陋室主人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情操之后,我設計了一個小討論:“今天的你如何看待這種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做法?”這個問題的設計應是學生最有話說的部分,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有些怯場,我也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一起參與學生的討論,導致學生沒有充分討論和大膽發(fā)言,這是我的失誤。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zhì)疑,大膽發(fā)問的習慣和能力。
因此我設計了一個學生質(zhì)疑發(fā)問的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從讀書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留的時間相對充足些,學生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問題,如“為何以《陋室銘》為題?”“為何自比名人居室?”“篇末為何引用孔子的話作為結束語? ”“為何自比‘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為何將平民比作白丁,是否歧視平民?”等等。學生在質(zhì)疑的過程中,也在思考著如何解答這些問題,這個思維的過程本身就是教學的目的。 4、語文課上應有瑯瑯讀書聲,尤其是文言文。
《陋室銘》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膾炙人口的名篇。課堂上無論是范讀、散讀、齊讀,目的都是讓學生從讀中去悟作者的感情,品味文字的美感。因此我設計了四次讀書,開篇散讀,是為了使學生正確把握停頓和節(jié)奏,初步感知作者感情。接著一生范讀是為了啟發(fā)學生的想象。第三次讀是明確本文寫作目的后的齊讀,是讀出對作者節(jié)操的贊美之情。
上課結束時還有一讀(或背),是為了體會本文一直押韻,只最末一句不押韻的作用,品味文字的美感。但最后這一讀,因下課鈴響而導致未能實現(xiàn),是一大遺憾。 5、借助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感受陋室之雅,也使學生的想象有了具體的對照,學生中有不認同者,我正好趁此機會說:“這正是文字的魅力”。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果然碰到了類似情況,因此我進一步向學生介紹讀書的好處。雅致的動態(tài)畫面配以《廣陵散》等音樂,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
因為語文本身與藝術是密切相通的。 6、語文課是美的教學,老師本身的語言也應是美的。在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不講或少講“水話”,使自己的授課語言更規(guī)范、更優(yōu)美。也許這一點帶來了相應的弊端:似乎更拉遠了原來就已很感陌生的師生距離。而我在自己班上課,因為師生有感情基礎,學生也適應和習慣了我這樣的教學方式,所以在自己班上課是得心應手的。因此我反思之余也頓生一絲迷惑與彷徨:外出與不熟悉、沒有感情基礎的學生交流,是否還該保持規(guī)范、優(yōu)美的授課語言和一貫的授課風格?如何更好地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看了“陋室銘課文反思”的人還看了:
1.畫課文反思
4.匆匆課文教學反思
5.有的人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