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青海的5篇導游詞
青海到底有多好玩?下面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關于青海的導游詞,歡迎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青海的導游詞1
水映天,天接地,人在湖間走,宛如畫中游,各位游客大家好,歡迎來到天空之境,茶卡鹽湖,今天有我?guī)ьI大家游覽,大家可以叫我小妤。
茶卡鹽湖,與青海湖,塔爾寺,孟達天池齊名,稱青海四景,被評為人生必去的55個地方。
茶卡鹽池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柴達木盆地的東部邊緣,北依巍峨的完顏通布山,南靠旺秀山,東瀕茶塘盆地,是一個富饒而美麗的天然鹽池?!安杩ā笔遣卣Z,意為鹽池,茶卡鹽湖有著3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早在西漢時期,當地羌族人就已經知道采鹽食用。茶卡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中最小的一個,也是開發(fā)最早的一個。茶卡鹽極易開采,人們只需要揭開十幾厘米的鹽蓋,就可以從下面撈取天然的結晶鹽,茶卡鹽湖是天然結晶鹽湖,因其鹽晶中含有礦物質,使鹽晶呈青黑色,所以稱“青鹽”。其鹽粒晶大質純,鹽味醇香,是理想的食用鹽。這里的鹽除供應青海各地外,還暢銷全國20余個省區(qū)及出口日本、尼泊爾、中東等地區(qū)。
茶卡鹽湖氣候溫涼,干旱少雨,屬高原大陸性氣候。湖面海拔3100米,呈橢圓形,雨季時總面積可達105平方千米。相當于杭州西湖的十幾倍。而鹽湖的形成是由于地殼運動,青藏高原曾是海洋的一部分,經過長期的地殼運動,就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原,結果一些海水留在了低洼形成了許多鹽湖和池塘,茶卡鹽湖就是其中一個,茶卡湖內的鹽幾乎無窮無盡,因為雨水會將更多的鹽從周圍的山上帶下。
放眼望去整個鹽湖就像一片白色的海洋,脫下鞋子,漫步在鹽灘上就會感受到像細沙一樣鹽,非常舒服車上、地上、甚至空氣里都有醇香的鹽味,來到茶卡鹽湖,一定要走一走那條一眼望不到邊際的鐵軌??諘绲柠}湖,筆直的兩條鐵軌,讓人心曠神怡。仿佛會忘記一切煩惱。
而我們兩旁的每一座鹽雕都是都是茶卡鹽湖的“守衛(wèi)者”,每一座鹽雕都在訴說著一個滄桑而又美麗的故事... .或是神話傳說,或是英雄事跡,每一座都演繹著不同的風情... ...而現在一切美麗的景色只屬于你... ...
我的講解就到這里了,下面大家就可以自行游覽了,當然也一定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隨身物品。謝謝大家,祝大家旅行愉快哦。
關于青海的導游詞2
在歷史上,北禪寺有過很多的名稱。明代以前山上有“神祠”,故有“土樓神祠”之稱。到了明代因明成祖賜名為“永興寺”才有了寺的名稱,距今已有580年的歷史。因樓層迭起,層次分明,好像一座土樓,故有“土樓山”之稱。北魏旅行家酈道元跋涉到西寧,登臨土樓山,他的《水經注》中寫道:“湟水東流,經土樓南,上有土樓,北依山原。峰高三百余尺,有若削成?!蓖翗怯械澜题钟^,故有“土樓觀”之稱。北山像一只奮翼欲飛的雛鳳,而土樓山又似一只雛鳳的翅翼,從此又多添了一個雅號叫“鳳翼山”。
雖然名稱很多,但北山寺是人們最習慣的叫法。其山中寺觀是西寧地區(qū)的一大名勝古跡。由于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獨具一格的風貌,成了人們游覽的場所。在北魏時期《水經注》記載了北山寺,北魏時青海形勢圖中也標明北山寺的位置在西平亭(今西寧城),可見北山寺知名度是相當高的。
土樓山和山中神祠最早在北涼(397或401-439)時的十三州志中就有記載。
魏明帝五年,佛教盛行于鄯州(今西寧),有信徒作龕于土樓山斷巖之間、藻井繪畫、雕墻故壁、建筑寺閣棧道,信徒登山朝拜,盛行一時。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
魏明帝五年前后,后涼呂光占據武威、河西走廊,絲綢北路不通,一些僧人由蘭州到樂都、西寧經北川、達坂山到張掖,前往印度,從此佛教盛行于河湟地區(qū)。
明代,曾有印籍僧人主持山寺,永樂年間,寺僧桑兒加朵應詔入京,明成祖朱棣親敕“永興寺”之名,清代以后,古洞殿宇多毀于兵火。
道教進入土樓山是清代末年的事。
新中國成立后,土樓山舊貌逐有改善,五十年代曾辟為北山公園,1983年起,西寧市政府將土樓山的殿宇亭洞劃歸道家使用并定名為“土樓觀”。但群眾相沿成習,仍稱之為北禪寺 。如今北山寺山下已修渠引水,植樹造林,成為新興的旅游勝地。
關于青海的導游詞3
日月山是青海東部農業(yè)區(qū)和西部牧業(yè)區(qū)的分水嶺,山的貨色兩側做作人文景觀差別極為顯明。山麓兩邊景色迥然不同:山麓西邊是廣袤蒼茫,牧草豐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山麓東邊是村落點點,梯田阡陌,麥浪滾滾的農區(qū)。
日月山南北朝至唐代時叫做赤嶺,是北魏和吐谷渾、唐和吐蕃的界山,因山頂砂土赤紅而得名。它屬于拉脊山脈西端,北起青海湖東部的耳海,南接湟中群加,連綿數十里。日月山是青海東部外流河與內陸河的分水嶺,也是青海東部農業(yè)區(qū)和牧業(yè)區(qū)的天然分界限。這里山巒起伏,峰嶺巍峨,氣象嚴寒,雨水充分,水草豐美。山麓兩邊景色大同小異:山麓西邊是廣袤蒼莽,牧草豐茂,牛羊成群的大草原;山麓東邊是村落點點,梯田阡陌,麥浪滾滾的農區(qū)。每年六至玄月,山坡之上綠草如茵,野花殘暴,帳篷點點,風景非常壯觀。日月山口的南北各有1個乳峰,其外形似太陽和月亮。藏語叫日月山為“尼瑪達哇”,蒙古語稱“納喇薩喇”,都是太陽和月亮的意思。
日月山,地處要塞,局勢峭拔,策略地位主要。很早以來,它就是祖海內地通往西南邊境的交通要道,也是漢藏人民友好往來,通商商業(yè)的紐帶。早在漢代,日月山已成為我國“絲綢輔道”的一大驛站。唐代時,日月山更是唐蕃舊道的必經之路。
公元620_年,唐朝建破后,與邊境各民族和氣相處,各族領袖紛紜差遣使者向唐朝求婚,唐朝先后有15位公主嫁到兄弟民族當中。當時的吐蕃國王松贊干布開明治國,為引進文明、加深友情、安寧邊疆,在與唐朝樹立友愛關聯后,派祿東贊到長安求婚,得到唐太宗應允。文成公主自幼被唐太宗和皇后收養(yǎng),深得心疼。公主遠嫁,唐太宗籌備了各種日用器皿、珠寶飾物、綾羅綢緞及書籍、藥物、蠶種、谷種等作為嫁奩,還派樂隊、工匠伴隨去吐蕃。公元641年正月,唐朝派李道宗護送公主從長安出發(fā),經咸陽、隴西、臨夏,度過黃河,進入青海,沿湟水西行。過日月山后,先與嫁給吐谷渾王諾曷缽的唐朝弘化公主,在大河壩鄰近的館驛中,舉辦隆重宴會,唐、吐蕃、吐谷渾三方親朋歡聚一堂。之后,公主一行持續(xù)南行。松贊于布親身率兵在扎陵湖南岸,筑館安營,迎接公主,李道宗主持了隆重的婚禮。松贊干布跟文成公主經玉樹進入西藏,4月15日到達今拉薩,受到吐蕃人民盛大歡送。文成公主遠赴西藏聯姻,沿途留下了良多美妙的傳說和史跡,千古傳播,至今藏族國民依然稱公主為“阿姐甲莎”,意思是漢族姐姐。
日月山,古今馳名,傳說眾多。其中流傳最廣,最為感人的莫過于文成公主進藏的故事。相傳,唐太宗為了漢藏人民世代和好,將本人的宗室女兒文成公主許配給了藏王松贊干布。文成公主一行由江夏王李道宗、藏相祿東贊陪伴,從京都長安迤邐西行,來到了日月山。當公主登上山頂,舉目環(huán)視時,但見山麓兩邊竟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一邊是雨打芳草萋萋,一邊是雪壓枯草慘慘;一邊是煙雨飄搖枝新,一邊是玉鱗紛飛草葉枯,甚至連這里的日月,也不家鄉(xiāng)那樣晶瑩、暖和,不禁心潮起伏,愁思萬縷,潸然淚下。唐太宗據說公主懷鄉(xiāng)思親,不肯西進,為了替女兒解愁,特地鍛造了一面日月如意寶鏡送上此山,說是假如公主想家,翻開寶鏡,能夠從中看到故鄉(xiāng)父母、故里江山。護送的吐蕃大相怕公主意到親人,思故不進,便暗中將日月寶鏡換成了石刻日月鏡。公主拿起鏡子來看,怎么也看不到長安城里的父母,認為是父皇薄情而在有意詐騙她。公主潸然淚下,淚水流成了倒淌河,由東向西匯人碧波萬頃的青海湖。一氣之下,將石刻日月鏡拋在一邊,斷然西進。后來人們便把赤嶺改名為日月山。唐代開元年間,唐王朝和吐蕃王國還在日月山頂樹立過漢藏和好碑,藏漢兩族以日月山為界,和睦相處,并把日月山作為茶馬互市之地。
日月山固然高不迭昆侖,險不如積石,既無蒼翠的森林,又無嶙峋的怪石,有的只是一派蒼茫。然而,從古到今,很多過往行人都愿登上日月山去追尋當年文成公主途經日月山時留下的蹤跡。為此,人們早先在日月山頂修筑了廟宇。惋惜被人損壞。近年,人們又在日月山口修建了兩座造型雅觀、作風奇特的日亭和月亭,供游人參觀。
倒淌河發(fā)祥于日月山西麓的察汗草原,自西向東流經40多公里后注入青海湖的耳海。倒淌河是注入青海湖水量最小的一支,但河水明澈見底,長年一直。倒淌河因為河水向西流淌以及文成公主的傳說而名揚四海。
倒淌河鎮(zhèn)是青藏公路和青康公路的交匯處,是西寧通往海西、西藏、玉樹、果洛、海南等的必經之地。鎮(zhèn)內建有留念文成公主的雕塑公園,亦是旅行休息就餐的好處所。
日月山雙亭 在日月山口,有為紀念唐代文成公主進藏聯姻而建的日月二亭。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宗室女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贊普松贊干布,由長安去拉薩在這里停留,留下許多歷史佳話和神奇的傳說,給日月山增加了一層神秘顏色。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斷定唐朝和吐蕃以赤嶺分界,并立界碑,成為民族友好的象征。20世紀80年代中期建筑的日月二亭,成分立埡口兩側,建造精致、光輝。日亭內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進藏紀念碑”,記述了文成公主和親始未及歷史功勞。亭內還繪有壁畫,再現了文成公主進藏的歷史面孔;月亭有可貴的“唐蕃赤嶺分界碑”和文成公主在西藏傳布中原文化,增進西藏文化藝術與出產成績等方面的壁畫。山口中立有1950年10月1日由青海省軍區(qū)司令員賀炳炎、政委廖漢生建立的“日月山修路紀念碑”,記錄了人民解放軍營建青藏公路的事跡。
關于青海的導游詞4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游___,很高興為大家服務!在旅途中,我給大家一些溫馨提示:1、跟緊隊伍,切勿走散。2、請勿破壞景物。
現在,我們來到了舉世聞名的青海湖。青海湖是我國最大的咸水湖,占地面積4583平方公里,呈青藍色,這就是它的別名“措溫布”的由來(措溫布的寓意是青色的海)。青海湖四面環(huán)山:東面的日月山,西面的橡皮山,南面的青海南山,北面的大通山。這四座大山抵擋了來自四面八方的塵土。
更多的驚喜,還在后面呢!
繞過一部分青海湖,就來到青海湖鳥島。鳥島是一個“鳥類王國”,這里的鳥多得令人眼花繚亂:有灰白身子的銀鷗,有小巧玲瓏的斑頭雁,有黑色長腳的鸕鶿,有翱翔于天際的鷹。。。。。每年的春、夏季,數不清的鳥兒從遠方飛來,鳥島上便充斥著鳥兒的“哇哇”聲。
告別鳥島,我們來到金銀灘。金銀灘上長著金露梅和銀露梅,因此得名。
今天的旅行到此為止,請各位游客回酒店休息,明天再會!
關于青海的導游詞5
坎布拉森林公園地貌由紅色沙礫巖過程構成,巖體表面丹紅如霞。山體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似獸,形態(tài)各異,如剪刀石、望郎崖、石筍、仙女聚會等,形態(tài)逼真。
坎布拉地區(qū)有十八座險峰,其中阿瓊南宗和內寶宗最為聞名。阿瓊南宗四周為陡巖峭壁,只有一條石階小徑通往峰頂,這條小徑大部分是在懸崖上人工開鑿而成的。峰頂有一座古剎,數間小石窟,窟內陳列佛像,終年香火不斷。
內寶宗是一個四四方方的獨立山峰,上有奇花異草,峰頂有天池、泉水。此外,坎布拉宗教文化歷史悠久,是藏傳佛教的復興地,有四處寺院,是青海省唯一僧、密、尼同處一地的法地。
地形地貌
坎布拉國家森林公園在地質方位上處于青藏高原和黃土高原交會區(qū)域。公園內涵蓋“丹霞”峰林地貌景觀、新生界沉積環(huán)境和沉積構造類型以及3800萬年以來的地質生態(tài)環(huán)境演化遺跡??膊祭は嫉孛灿杉t色砂礫巖構成,巖體表面丹紅如霞。奇峰、方山、洞穴、峭壁為主要地貌特征。山體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獸,形態(tài)各異。各種造型栩栩如生,形態(tài)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坎布拉地區(qū)有十八座奇山險峰,南崇峰、宮保峰、德杰峰、內寶宗峰、大雁峰、尼姑峰、山羊峰、 牦牛峰等,這些山峰的命名大都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十八座山峰中,阿瓊南宗和內寶宗最為聞名。德杰峰在陽光照耀下,遠遠望去,猶如拉薩布達拉官之盛景;位于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會”,是由數十個拔地而起,形態(tài)各異的圓錐形山體組成,上面有奇花異草點綴,四周地形隆起,猶如“仙女”們在翩翩起舞,景色奇特、秀美,如入仙境,讓人嘆為觀止;強起崗位于風景區(qū)的西部,是由大小數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狀山峰組成,在最佳景點觀賞,似群山起舞,林海茫茫,晴嵐雨雪,氣象萬千,給人以氣勢磅礴,蔚為壯觀之感。阿瓊南宗四周為陡巖峭壁,只有一條石階小徑通往峰頂,這條小徑大部分是在懸崖上人工開鑿而成的。峰頂有一座古剎,數間小石窟,窟內陳列佛像,終年香火不斷。內寶宗是一個四四方方的獨立山峰,上有奇花異草,峰頂有天池、泉水。
氣候特點
尖扎縣氣候屬高原大陸性氣候,為青藏高原特殊型氣候區(qū),年平均溫度7.8℃,年日照時數4432小時,年平均降水量350-400毫米,無霜期186天。極端氣溫最高為34.1℃(1988年6月28日),極端氣溫最低為-19.8℃(1961年1月17日)。
關于青海的5篇導游詞相關文章:
★ 青海導游詞5篇
關于青海的5篇導游詞
上一篇:關于青海的導游詞全新合集
下一篇:介紹青海的導游詞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