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滴水潭導(dǎo)游詞3篇
瑞昌市樂園鄉(xiāng)有個名叫滴水潭(現(xiàn)名:港南、港北)的地方,按平昌華氏先代輯錄,這兒應(yīng)是華溫琦裔忠琪后裔,自碧舍遷于洪陽上鄉(xiāng),入贅于彭氏,遂衍于港北滴水塘,尊唐代華溫琦為始祖。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為大家?guī)淼馁F州滴水潭導(dǎo)游詞,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篇一:貴州滴水潭導(dǎo)游詞
自助徒步旅行是我向往已久的,自從上一次去了貢嘎山就再也沒有背著背包出去徒步旅行,這次的滴水潭旅行我們已經(jīng)籌劃了許久,過了兩個月腳早就開始癢了,最后定下了五男三女一起同行,可到了該出發(fā)的時候天空不做美,下起大雨,本來這次旅行應(yīng)該取消(我的個人意見曾經(jīng)被大多數(shù)人接受,由于littlehat的堅持我成了反面教材),因為具我觀察從網(wǎng)上的來的天氣信息,未來的兩天將是有更多的降雨,就這我在去滴水潭的一路上被其他人扁,好可憐呀!:< (盡管實事證明我是正確的可是還是被。。。失敗!),本來該8:00點出發(fā)的,由于上述原因一直到10:00點才在火車站通達(dá)飯店門口集合,乘上開往黃果樹的汽車,開始了我們的這次旅行! 一路上littlehat和同行的兩個美女、一個帥哥打牌的聲音,讓他們的回頭率一度增加了n多倍,甚至連窗外的車禍也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不過讓我可記憶猶新,在路上我遇到了兩起車禍,其中一起剛剛發(fā)生,車?yán)锏娜诉€沒有被救出,想想有些害怕,如果我們的車被撞的話.....,轉(zhuǎn)念一想怕什么,不過是二十年后又是一條好漢的事罷了!(其實心里在想:“好歹讓我吃碗餛飩面嘛!要做也做個飽死鬼嘛!!”注:早晨走的太急,早飯只吃了個自己家里包的粽子,餓!),一路無話,到了黃果樹!叫了三輛三輪摩托直奔我們的旅行起點--三棵樹,到那里之前我們一直在猜那里是不是有三棵樹,還是以前只有三棵樹,現(xiàn)在有一片森林?結(jié)果我們都錯了,那里有幾根電線桿,幾間房子和一小片森林(可不只三棵樹)。我們的起點從一間磚頭房開始,老天可真不合作,在乘車的路上下下小毛毛雨,可是到了出發(fā)地三棵樹,就開始下中雨,還不知道接下來會怎么樣呢? 不過管它呢?你不可能不去呀!況且在“不遠(yuǎn)的地方”(結(jié)果這不遠(yuǎn)的地方就讓我們走了三個多小時)就是滴水潭,不可能放棄。走吧!要緊牙,硬著頭皮走吧!(可憐的一群旅行者!),滴水潭在一個峽谷里,谷底是一條河,我們沿著瀑布對面一條人工砌的路,走向瀑布。
這里昨天下過大雨,一路上都是稀的,走了不多久每個人的褲子鞋子都臟了個透,還好我穿的是涼鞋,用從山上流下來的雨水就可以洗干凈,所以鞋子沒有“太臟”,還能看得下去,不過要是在途中沒有遇見流水的話,鞋子沾上稀泥,鞋子在進(jìn)些水,再加上后面沉甸甸的背包,那可夠瞧的(其重?zé)o比!!),經(jīng)過三個多小時的艱難跋涉,我們總算到了滴水潭瀑布的跟前,具體的說應(yīng)該是它的對面的河邊岸上的上面,從那里看瀑布,真是氣勢磅礴(用稍微通俗點的話講就是水很大),水聲震耳欲聾,由瀑布沖擊起來的水霧遮住了整個瀑底,很難讓人看清底下的風(fēng)景,還好在岸邊有一片草地,于是我們放下背包,拿了一點吃的(走了三個多小時人人都餓,想一邊吃一邊欣賞瀑布)往下走,路很滑,水霧很大,每走一步都會有滑倒的危險;每向瀑布走進(jìn)一步,水霧就大了幾分....到了最后水霧變成了大雨,全身都濕了,本來還想在那兒吃點東西,現(xiàn)在不行啦,干脆往瀑布的正對面走,感受一下瀑布真正的氣勢。
可是這個決定現(xiàn)在看起來是錯誤的,越是接近瀑布對面,水霧越大,打在臉上呼吸都比較困難,現(xiàn)在不只是衣服濕了,連鞋子也完了,不行了,趕緊撤退,東西也顧不得吃了,狼狽的撤回到上面,到了我們放背包的地方,互相看看“慘不人睹”一個個從頭到腳都是濕的,帽子上還不時滴幾滴水。
{貴州導(dǎo)游詞 ·貴州黃果樹瀑布導(dǎo)游詞 ·織金洞導(dǎo)游詞·香爐山導(dǎo)游詞
已經(jīng)是下午5:00,全身都是濕的,必須生火烤衣服,不然要感冒,可是在這地方... 運氣還不錯,在離滴水潭大約2公里的地方有一個村子,在我們放包的附近敖建江找到了那個村子里的當(dāng)?shù)剞r(nóng)民,于是我們跟著這位農(nóng)民深一腳淺一腳,踩著稀泥路到了她家,本來我們準(zhǔn)備就在這位農(nóng)家住,可是地方有點小,況且我們晚上還要吹牛,恐怕打擾他們,于是準(zhǔn)備在這位農(nóng)家還上隨身攜帶的干衣服,濕衣服借農(nóng)家的衣架晾起了,濕鞋,濕襪子烤烤干,吃了晚飯就去教室里搭帳蓬、吹牛、睡覺。littlehat去找村里學(xué)校的陸老師,借教室的鑰匙,因為學(xué)校放假,沒有多久就借到了。大家分頭開始忙起來,找村里的水源,洗洗身上的泥;農(nóng)家?guī)臀覀兩鸹穑蠹乙黄饑诨疬吙疽路?、吹牛,雖然我沒有吹幾句,可是聽起他們吹牛挺有意思。
就這樣到了將近晚上9點,衣服也烤的差不多了,實在是太餓了,開始用我們帶去的酒精爐燒水吃飯,這以其說是晚飯,倒不如說是夜宵,這一吃就吃到將近11點,總算把中午飯補了回來,大家吃得比較爽。接下來的活動就是到教室里搭帳蓬,準(zhǔn)備睡覺,因為有女同胞在,男同胞們總不免干一件事--就是講鬼的故事,結(jié)果只嚇著了一位還在讀書的女孩,講的故事沒有嚇著我們,倒是她的叫聲把我們下了一跳。這時外面下起大雨,我們開始為明天的行程擔(dān)心,應(yīng)被嚇著的人士的要求,大家進(jìn)帳篷睡覺,那時已是凌晨2:00,可是不到半個小時,又一個一個的爬了起來--太熱,因為教室的門窗睡覺時都被關(guān)的嚴(yán)嚴(yán)實實,不透氣,沒辦法起來,打開所有的窗,總算能躺下了,迷迷糊糊就天亮,還在下雨,大家不得不起的很早(其實應(yīng)該說睡得很少),8:00不到一個個都被從睡夢中叫醒,沒辦法起來吧,還要走路回家呢。
大家洗漱完畢,把教室里東西收干凈,鑰匙也還給了陸老師,本來的打算背著背包到昨天的農(nóng)家拿晾的濕衣服,順便吃早飯,可是到了農(nóng)家,這家人要到關(guān)嶺趕集,我們不得不裝好自己的晾的衣服,到陸老師家要點熱水、吃早飯了。在陸老師家把我們能吃的都吃了,吃不下的也送給了陸老師家。接下來的事就是決定回去的路線,昨天聽當(dāng)?shù)氐娜酥v又一條爬山的路直通公路,本來我們是不想走回頭路的,可是昨天晚上的大雨使我們不得不改變計劃,山上路滑,而且在修路,路很難走,于是我們從原路返回。又經(jīng)過同樣的稀泥路,昨天洗干凈的褲子和鞋子又臟了,就是滴水潭的水比昨天大多了,我們在不可能下到瀑底了。11點鐘從村子出發(fā)下午兩點才到我們昨天的出發(fā)點,搭上了回黃果樹的車。滴水潭作為黃果樹的一個子景區(qū)我們玩過了,作為黃果樹主景區(qū)的黃果樹當(dāng)然要玩一玩,尤其對我們其中幾個(包括我)沒有到過黃果樹的人來說,更加要看看。
到了黃果樹我們分為兩隊,一隊是我、rak和張燕(好像少了一個女的,我又是孤苦伶仃一個人,哎!:<)一起去黃果樹,剩下的人幫我們拿背包等我們(后來才知道這些人去大吃了一頓,我們還在那里餓著肚皮在那兒玩呢>:|),買票進(jìn)了黃果樹景區(qū),人可真多!走了沒有多遠(yuǎn),就開見了大瀑布,非常壯觀,比我們看到的滴水潭大多了(廢話,這可是亞洲第一大瀑布),水也很大:),瀑布的聲音像萬馬奔騰,像有全軍萬馬在向你這兒狂奔(是不是又點老套,不過實事如此)。
我們選了去水簾洞的一條路,一路上看見從對面過來的人,個個穿著雨衣,全是濕漉漉的(看來洞里水比較大)其實我們錯了,洞里沒有多少水,倒是在去水簾洞的路上正對著瀑布,瀑布揚氣的水霧,再由水霧帶起的風(fēng),夾著水向人迎面撲來,人只有歪著身子才能過去。本來還想在路上體驗一下面對瀑布的感覺,看來能順利的過去就不錯了,張燕還差點向回走,還好在我和rak的鼓勵下,堅持走了過來,走出風(fēng)雨區(qū),全身都濕了,不過身上的泥也洗干凈了,我們花了三十元(門票錢)來洗服,這個洗衣費可夠貴的。進(jìn)入水簾洞,整個洞里都是冷風(fēng),外面就是瀑布,像什么呢?有半邊簾子的洞(靠,一堆廢話!!)。穿過它像穿過了一個長廊,看看洞中的鐘乳石少說也有千把年兒,走進(jìn)瀑布里像是在探尋瀑布的奧秘一樣,顯得非常神秘(不過現(xiàn)在想起來,就是過了一個有水的山洞而已)。游過了瀑布,接下來的事,就是上車,回家。不過,我當(dāng)時就想如果能再來,我很想再看看瀑布水不大的樣子,肯定是非常俊秀的,我還有這樣的機會嗎?
篇二:貴州滴水潭導(dǎo)游詞
江西瑞昌市樂園鄉(xiāng)有個名叫滴水潭(現(xiàn)名:港南、港北)的地方,按平昌華氏先代輯錄,這兒應(yīng)是華溫琦裔忠琪后裔,自碧舍遷于洪陽上鄉(xiāng),入贅于彭氏,遂衍于港北滴水塘,尊唐代華溫琦為始祖。華氏的先祖曾生活在這里,由于古代水利設(shè)施欠缺,這里的人們常受罕見洪水的困擾。面對來勢兇猛而又讓人無可奈何的洪水,只能不停往山上、山里那些地方搬遷。
早在明代時,華氏玄剛公、玄同公、玄寶公兄弟三人外出打獵,途經(jīng)該地時,發(fā)現(xiàn)這里有水而且山多,正是適合定居的好地方。于是,玄剛公、玄同公兄弟二人就在此安家立業(yè),玄寶公在江西洪一鄉(xiāng)石橋定居,這中間是鄂贛兩省交界處,方圓幾里,盡是荒山野嶺,住戶極少。古人插旗劃界,華氏先祖劃下地界還比較寬,向東,到下河組匍虎地,玄剛公去世后正安葬在此山。向西,延伸致長沖與泉口交界處。南邊山界到八股山,北邊到五嶺山。隨著外姓人遷入,有些位置現(xiàn)在是別姓人在居住。
華家組目前共有四房,老屋、新屋、西頭、丙下,同村的神堂組、竹家林的華姓均由此搬出。華家組,在整個老大德鄉(xiāng)來說也是一個大組,長圳、汪源三對門、華家、門前屋是比一般的組都要大的。這些年,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外遷的人較多,有到太原、西安、武漢、黃石、江西德安縣等地的,更多的則是往陽新縣城搬遷。
這里的華氏是以唐代華溫琪為始祖,隸屬“通山華氏”,修譜總部設(shè)在咸寧市通山縣燕廈鎮(zhèn)。通山華氏總?cè)丝诩s2萬,主要分布在鄂贛皖等省。
篇三:貴州滴水潭游記
三月里的一天,陽光明媚,空中飄著朵朵白云。班主任陳老師帶領(lǐng)全班同學(xué)來到新聯(lián)村的滴水潭游玩。
大家早盼著這一刻的來臨。一路上大家有說有笑,像是出了鳥籠的小鳥一樣快活。小路兩旁,鮮花張開了笑臉,好似在歡迎我們的到來,碧綠的小草探出了腦袋,好似在向我們招手致意。
田野里,金黃色的油菜花隨風(fēng)擺動,跳起了優(yōu)美的舞蹈?;▋旱姆枷阋搽S風(fēng)撲鼻而來,令人心醉。
不知不覺便來了目的地-滴水潭。這一處目前正在整修水庫,“嘟嘟叭叭”的裝運車聲此起彼伏,組成了一首首動聽的合奏曲。再往上走幾步,一座約有1米長的月彎形石拱橋矗立在水庫的右下方,橋下的河水波光粼粼,像一條長長的美麗的絲帶,美麗極了。一塊塊五光十色的鵝卵石靜靜地躺在清澈見底的河水中間,令人感覺心曠神怡。
大家各自游覽一番之后,變得散懶許多,為重拾原有的興致,班主任就建議進(jìn)行一次具有表春時尚感的模特活動。一開始似乎還有一絲害羞感,但隨著狀態(tài)的進(jìn)入,即使沒有動感的音樂伴奏,有些同學(xué)還是走得有模有樣,贏得旁觀者的陣陣掌聲。
時間過得可真快,大家還沒完全來得及從這興奮狀態(tài)中脫離出來,就到了該回校的時候了,大家也只好戀戀不舍地離開了令人難以忘懷滴水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