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揚黨的傳統(tǒng)作風
黨的三大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實事求是的作風、與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勇于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篇發(fā)揚黨的傳統(tǒng)作風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發(fā)揚黨的傳統(tǒng)作風范文一
中國共產黨在領導中國革命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主要是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和批評與自我批評的作風,此外,還有謙虛謹慎、戒驕戒躁,艱苦奮斗、廉潔奉公等作風。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集中體現了黨風最本質的方面,是中國共產黨區(qū)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在新世紀新階段,我們黨要迎接和戰(zhàn)勝新的挑戰(zhàn)和考驗,肩負著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神圣使命。全黨和全體黨員同志只有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作風,以新的時代精神賦予黨風以新的時代內涵,使之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生命活力,把黨風理論和實踐不斷推向前進,才能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中不斷取得新的勝利。
繼承和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作風,最根本的目的是使我們黨始終得到最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使我們黨更好地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推進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偉大的工程、系統(tǒng)性工程、創(chuàng)新性工程,必須依靠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千千萬萬共產黨員共同努力奮斗。黨中央反復強調,加強和改進黨的作風建設,加強黨的執(zhí)政能力建設,核心問題是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一、 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正確的理論能夠為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柱。馬克思主義是科學,只有與中國實際相結合而形成的符合中國國情的馬克思主義才能夠為中國革命、改革和建設提供正確的理論指導。“我們堅信馬克思主義,但馬克思主義必須與中國實際相結合。只有結合中國實際的馬克思主義,才是我們所需要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1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過程,其實也就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過程。
我們黨一貫堅持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就是理論聯系實際。理論聯系實際,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論的必然要求。馬克思主義是無產階級行動的指南,中國革命與建設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但是,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
只有在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時候,才能成為百戰(zhàn)百勝的武器。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和中國的具體實際相結合,走自己的路,這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思想原則與學風。
新世紀呈現新形勢,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我們黨要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xù)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yè)不斷前進,加強和改進黨風建設,必須繼續(xù)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新的時期,國際局勢繼續(xù)發(fā)生著重大而深刻的變化,世界政治多極化、經濟全球化趨勢繼續(xù)發(fā)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我們面臨著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壓力,同時改革開放進入新的發(fā)展轉型期,改革和建設仍是任重道遠,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轉型正處于攻堅的關鍵時期,社會結構、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和生活方式、思想意識、價值觀念都在發(fā)生著巨大變化,新事物新矛盾層出不窮,再加上新舊體制交織期出現的一些特殊問題,黨的執(zhí)政面臨以往從未曾經歷過的全新的局面和環(huán)境,黨自身的建設也面臨著未曾遇到的新問題、新考驗。面對新形勢,如何解決新問題、處理新矛盾、迎接新考驗?照抄照搬不行,本本主義也不行,我們只有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馬克思主義學風,勇于理論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才能使我們黨永遠立于不敗之地。
二、堅持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
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仡欬h和國家發(fā)展歷程可以知道,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是密切聯系群眾,最大的危險是脫離群眾,這種危險源自權力和地位的變化,根子在黨員干部的作風。
鄧小平多次指出: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群眾路線和群眾觀點是我們的傳家寶。黨的組織、黨員和黨的干部,必須同群眾打成一片,絕對不能同群眾相對立。全黨同志,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經常記住這一點,經常用這個標準檢查自己的一切言行。”
江澤民同志在1994年全國政協(xié)新年茶話會上的講話中首次提出“以人民群眾為本”的觀點。 “以人民群眾為本”的觀點是江澤民同志群眾觀的基本前提,是貫通江澤民同志群眾觀思想體系的一條紅線,同毛澤東、鄧小平同志關于全心全意代表和依靠人民群眾的一貫立場相承接。
2007年1月,胡錦濤在中央紀委第七次全會上對全面加強新形勢下領導干部作風建設的講話中強調了八個方面的良好風氣,其中“心系群眾,服務人民”是密切聯系群眾優(yōu)良作風的重要體現。 2012年11月,在黨的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強調,人民是歷史的創(chuàng)造者,群眾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2012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一致同意關于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guī)定:
1.要改進調查研究,切忌走過場、搞形式主義;要輕車簡從、減少陪同、簡化接待。
2.要精簡會議活動,切實改進會風;提高會議實效,開短會、講短話,力戒空話、套話。
3.要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沒有實質內容、可發(fā)可不發(fā)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fā)。
4.要規(guī)范出訪活動,嚴格控制出訪隨行人員,嚴格按照規(guī)定乘坐交通工具。
5.要改進警衛(wèi)工作,減少交通管制,一般情況下不得封路、不清場閉館。
6.要改進新聞報道,中央政治局同志出席會議和活動應根據工作需要、新聞價值、社會效果決定是否報道,進一步壓縮報道的數量、字數、時長。
7.要嚴格文稿發(fā)表,除中央統(tǒng)一安排外,個人不公開出版著作、講話單行本,不發(fā)賀信、賀電,不題詞、題字。
8.要厲行勤儉節(jié)約,嚴格執(zhí)行住房、車輛配備等有關工作和生活待遇的規(guī)定。
密切聯系群眾是我們黨最大的政治優(yōu)勢,是實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前提條件。堅持密切聯系群眾,就是每個黨員都要牢牢記住,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的立場不能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能忘,堅信群眾是真正英雄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不能丟。
領導干部必須時刻擺正自己和人民群眾的位臵,職位越高越要注意同群眾保持密切聯系,遵循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在思想感情上貼近群眾,深入基層,了解實情、體察疾苦、汲取智慧、獲得力量。把人民群眾的愿望和要求作為決策的根本依據,使各項決策兼顧人民群眾的現實利益和長遠利益,既反映大多數群眾的普遍意愿,又照顧部分群眾的特殊要求。把解決民生問題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努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多辦順應民意、化解民憂、為民謀利的實事、好事,努力讓人民群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發(fā)展的成果。
發(fā)揚黨的傳統(tǒng)作風范文二
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如何樹立和發(fā)揚理論聯系實際的作風呢?要把握以下三個環(huán)節(jié)。
1、掌握理論
當代大學生要承擔艱巨的歷史使命,成為國家棟梁之材,必須有科學理論的指導,必須具有全面的較高的素質,其中包括思想政治素質、知識能力素質、身體心理素質等,其中思想政治素質是核心和靈魂,因為它關系到大學生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
大學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有助于提高認識能力和思想政治水平,使自己在國際國內錯綜復雜的形勢面前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不斷增強貫徹執(zhí)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自覺性;有助于形成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客觀規(guī)律的認識,不斷提高參加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當前,特別要掌握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學體系、精神實質,掌握立場、觀點、方法和理論精髓。因為政治上的堅定來自于理論上的清醒。所以,理論清楚才能確立正確的目標和堅定的意志,才能作出正確的選擇。
同時還要認識到,即將走向社會的大學生,將要面對復雜的社會環(huán)境,面對如何正確處理個人與集體、單位與國家以及先進與落后、民主與集中、自由與紀律、苦與樂、榮與辱、生與死等關系,這里有立場、觀點和方法的問題。大學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正是為解決這些問題進行思想上的準備。
2、投身實踐
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的發(fā)展離不開世界,特別是面臨世界全球化、世界經濟一體化、資本國際化以及信息化、網絡化的迅速發(fā)展,中國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因此,我們要主動了解世界的實際,了解變化著的中國實際。有的大學生可能會說我們在校學生尚未走向社會,怎樣主動投身實踐,在實踐中鍛煉呢?
應當看到發(fā)展高等教育,搞好教育改革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學生在搞好學習的同時,關心教育改革,為搞好教育改革獻計獻策,用自己的模范行動支持和推動教育改革,同樣可以鍛煉和提高自己。積極參加寒、暑假、節(jié)假日的社會實踐活動,同樣可以增長才干、鍛煉意志、陶冶情操。高校許多大學生參加了暑期的社會實踐,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不僅提高了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而且又學到了在學校里難以學到的實際知識和實際本領。還有不少學生深入社會,到農村、工廠進行社會調查,收到了解實際、了解社會、了解工人和農民等方面的良好效果。
3、運用理論解決問題
入黨積極分子在認真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還必須與時俱進,聯系新世紀的實際,包括了解國內國際形勢的新發(fā)展,聯系改革開放的新課題,聯系主觀世界的改造來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比如,我們面臨的新世紀、新形勢,其中一個情況,就是知識經濟正向我們走來,知識經濟是建立在對知識的學習、運用和創(chuàng)新基礎上的經濟。在知識經濟時代,誰擁有大量掌握知識和知識創(chuàng)新能力的高素質的人才,誰在世界經濟中就能占據領先地位。
面對這種新情況的到來,要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特別要在提高運用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上下功夫。決不能把學習當成擺擺樣子,學歸學,干歸干,學而不用。江澤民同志在十五大報告中指出,學習理論“一定要以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實際問題,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著眼于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運用,著眼于對實際問題的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新的發(fā)展。”理論聯系實際,無非是聯系兩方面的實際,一是改造客觀世界的實際,二是改造主觀世界的實際,關鍵要在“應用”上下功夫,要在“結合”上花力氣。
(二)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作風建設中的核心問題。我們黨是為廣大人民群眾謀利益的無產階級政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黨的性質和宗旨決定了在實際工作中必須密切聯系群眾。
江澤民同志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鄭重指出:黨同人民群眾的關系是作風建設的核心問題,馬克思主義執(zhí)政黨的最大危險,就是脫離群眾。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戰(zhàn)勝各種困難和風險、不斷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在任何情況下必須始終把體現人民群眾的意志和利益作為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歸宿,始終把依靠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力量作為我們推進事業(yè)的根本工作路線。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大學生入黨積極分子如何繼承和發(fā)揚密切聯系群眾的作風呢?這就要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進行各方面的修養(yǎng)和錘煉。
發(fā)揚黨的傳統(tǒng)作風
上一篇:黨的傳統(tǒng)作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