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堅持黨的基本路線(2)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黨的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
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 黨的最終目標——“黨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避婈犈c使命共生,軍人與使命同在。使命教育是軍隊的基本教育,必須常抓不懈。貫徹落實胡錦濤同志重要指示,切實抓好軍隊思想政治建設的基礎工程,就要進一步深化我軍歷史使命教育,不斷增強官兵忠誠使命、獻身使命、不辱使命的自覺性堅定性。
我軍的歷史使命,從根本上規(guī)定著我軍建設的發(fā)展方向、奮斗目標和指導原則。它作為一定時期軍隊職能任務的總概括,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內涵。新世紀新階段,胡錦濤同志科學判斷國家發(fā)展和軍隊建設所處歷史方位,著眼實現黨的三大歷史任務,從維護國家和民族根本利益出發(fā),向全軍鄭重提出了“三個提供、一個發(fā)揮” 的歷史使命。這一重要論述,科學回答了新世紀新階段國防和軍隊建設朝什么方向發(fā)展、如何科學發(fā)展,未來戰(zhàn)爭需要什么樣的軍事力量、如何科學運用軍事力量的時代課題,進一步拓展了我軍的職能任務,明確了國防和軍隊建設的發(fā)展目標,提高了軍事斗爭準備的標準,充實了軍事力量運用的指導原則。這是科學發(fā)展觀在國防和軍隊建設領域的生動運用和展開,體現了黨的歷史任務對我軍的新要求,創(chuàng)新發(fā)展了我們黨的軍事指導理論。大力開展我軍歷史使命教育,對于統(tǒng)一全軍的思想和行動,凝聚全軍的意志和力量,高標準做好以軍事斗爭準備為龍頭的各項工作,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又快又好地發(fā)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力開展我軍歷史使命教育,就要引導官兵進一步加深對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科學內涵的理解。胡錦濤同志提出“三個提供、一個發(fā)揮”的歷史使命以來,全軍部隊以極大的政治熱情,緊密聯系實際,認真學習領會,思想認識有了明顯提高。但這種學習只是初步的,還需要下更大的功夫,求更深的理解,切忌淺嘗輒止。在教育中,要把學習胡錦濤同志的重要論述與學習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結合起來,與學習科學發(fā)展觀結合起來,與學習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結合起來,切實從黨的指導理論體系的高度來認識胡錦濤同志重要論述的理論淵源、實踐基礎。在學習中,要緊密聯系我國安全形勢的新變化,緊密聯系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和軍事斗爭準備的新任務,緊密聯系在國防和軍隊建設中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的新要求,真正弄清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和精神實質。
大力開展我軍歷史使命教育,就要引導官兵進一步增強履行使命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對全軍官兵的思想觀念、精神狀態(tài)、能力素質、工作標準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通過教育,使廣大官兵正確認識形勢,對國家安全環(huán)境面臨的威脅保持高度警惕,對軍隊建設改革面臨的困難有充分估計,對肩負的歷史責任有清醒認識,不斷增強憂患意識、使命意識、責任意識。要明確履行歷史使命對本職工作的具體要求,查找薄弱環(huán)節(jié),認清自身差距,提高工作標準,立足本職建功立業(yè),真正做到牢記使命、履行使命、不辱使命。
大力開展我軍歷史使命教育,就要引導官兵進一步提高履行使命所需要的能力素質。要把學習作為提高能力素質的當務之急,抓緊學習、刻苦學習,善于學習、善于重新學習,打牢知識根底,優(yōu)化知識結構,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質、科學文化素質、軍事專業(yè)素質和身體心理素質,使自己成為新時期知識型革命軍人。要把實踐作為提高能力素質的最好平臺,在投身軍事訓練、參加重大軍事演習和執(zhí)行急難險重任務中,經風雨、受鍛煉,磨礪意志、培育作風、提高技能。各級領導干部要按照胡錦濤同志的要求,學理論、學科技、學管理,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的水平,在增強“三個素質”、“四個本領”上取得明顯成效。
堅持黨的基本路線文章三
黨章規(guī)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概括起來就是"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基本路線中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相互貫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整體。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的“兩個基本點”,也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哪個基本點都不可偏廢。我們要在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基礎上,推進改革開放;在推進改革開放的過程中,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要處理好改革開放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關系,堅持改革開放要有利于推進共同富裕,要讓改革開放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廣大的人民群眾。這應該是我們改革開放的最大特點。我們要堅持改革決策的科學性,改革措施的協(xié)調性,在做改革頂層設計時不能背離中國國情,并進一步推進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發(fā)展。黨的“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是我們黨的最高綱領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具體體現,它規(guī)定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目標和任務,是照耀黨的各項工作前進的燈塔,是全黨團結統(tǒng)一的政治基礎。
黨的基本路線對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奮斗目標和行動方針做了正確定位,成為全黨全國人民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指導思想和行動指南。為了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必須堅持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經過30多年的改革開放和發(fā)展,我們更加感到“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是至理名言,是引導和推動我國發(fā)展和現代化的重要法寶。我們現在堅持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轉變經濟發(fā)展方式、建設和諧社會等都是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的具體化。30多年來我國發(fā)展的成果毫無疑問是在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前提下取得的。所以,我們必須要堅持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
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首先,必須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嚴格執(zhí)行民主基礎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導下的民主,必須制定正確規(guī)范的處理黨內關系的基本準則和具體制度,使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制度化,建立起一個完善、有效的監(jiān)督制約機制。其次,必須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黨和國家生存發(fā)展的政治基石。四項基本原則是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政治保證,是我們的立國之本,必須始終如一、堅定不移地堅持。還必須堅持改革開放,把發(fā)展作為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解放和發(fā)展生產力始終是我們的中心任務。我們必須堅持科學發(fā)展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fā)展提供物質基礎。
看了怎樣堅持黨的基本路線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