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肺濕熱怎么治
夏秋季的氣候容易引起肝膽濕熱的癥狀,多喝茶可以緩解,那么肝膽濕熱喝什么茶好呢?今天小編為大家推薦治療肝肺濕熱的方法。
治療肝肺濕熱的方法
1、黃花菜飲。黃花菜(干品)15克。將黃花菜洗凈加水適量煎湯,代茶飲。有清熱利尿,退黃疸功效。適用于慢性肝炎、肝膽濕熱,急性黃疸型肝炎。
2、茵陳荷葉大棗飲。茵陳20克、荷葉10克、大棗10枚、炙甘草10克、生姜10克。將洗凈的茵陳、荷葉、大棗、炙甘草、生姜放入湯鍋里,加水2升,先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入小火共煮30分鐘后即成,當(dāng)茶飲用。清熱化濕、疏利肝膽。
3、五汁飲。梨、荸薺(馬蹄)、藕、鮮蘆根各100克,麥冬50克。上述五味洗凈去皮后,使用器械或容器,粉碎絞汁飲用。有清熱解毒,生津止瀉功效,適用于慢性肝膽濕熱型。
4、蒲公英茶。蒲公英30克,茵陳10克,郁金15克,黃芩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劑。酌情加減。清熱解毒、祛濕、疏肝解郁。適用于肝膽濕熱、肝氣郁結(jié)引起的膽囊炎。
5、薺菜車前子飲。薺菜30克(鮮品50克),車前子15克(紗布包)。薺菜洗凈,與車前子一同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煎20分鐘即成。清熱、利水、消腫,尤其適合水腫,伴有小便黃赤短、口干口渴的人群飲用。
6、茵陳蜂蜜茶。茵陳10g,蜂蜜適量。將茵陳用冷開水適量浸泡片刻,而后去掉冷開水,再加入蜂蜜及開水,浸泡飲服。茵陳性苦、微寒,歸脾胃、肝膽經(jīng),可清熱、利濕、退黃,一直被中醫(yī)臨床視為醫(yī)治黃疸的要藥。
7、板藍(lán)根菊飲。板藍(lán)根30克,菊花晶2匙。板藍(lán)根加水煎湯,加入菊花晶飲用,每日1次。有清熱疏風(fēng),明目解毒功效。適用于慢性肝炎、肝膽濕熱。
8、玉米須茶。鮮玉米須30克左右(曬干樣約10克)、綠茶10克左右。將玉米須放入盛有綠茶的杯中,沖入沸水250毫升,稍悶一下。在中藥里,玉米須又稱“龍須”,味甘性平,具有調(diào)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利肝膽等功能。
9、郁金清肝茶。廣郁金(醋制)10克、炙甘草5克、綠茶2克、蜂蜜25克。上四味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鐘,取汁即可,每日1劑,頻頻飲之。具有疏肝解郁、利濕祛淤之功效。適用于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及肝癌患者服用。
肝膽濕熱不能吃什么
1、胡椒
凡濕熱型之人忌食之。《本草綱目》云:“胡椒,大辛熱,純陽之物。辛走氣,熱助火,此物氣味俱厚。”《隨息居飲食譜》也認(rèn)為:“多食動火燥液,耗氣傷陰”。多食易增劇病情,助長濕熱之邪,不易退去。
2、龍眼肉
甘溫果品?!侗静輩R言》說它“甘溫而潤,恐有滯氣”。濕熱性應(yīng)多食清淡利濕之物,龍眼肉滋膩助熱,不利濕熱之邪的排泄,故不宜食。
3、人參
性溫,味甘,為溫?zé)嵝匝a氣強壯食品,有助熱上火動血之弊。之人多以濕熱之邪為患,尤其是急性之人,多屑中醫(yī)熱證、實證,宜吃清淡利濕之物,忌吃溫?zé)嵫a益之品,尤其是人參,甘溫助火,應(yīng)忌食。
4、羊肉
性溫,味甘,之人多為內(nèi)有濕熱,熏蒸肝膽,膽液外泄而發(fā)黃?!督饏T要略》中早有告誡:“有宿熱者不可食之。”之病屑“內(nèi)有宿熱”之疾,法當(dāng)忌食。《隨息居飲食譜》也早有告誡,認(rèn)為“疸病均忌”。
5、雞肉
性溫,味甘,多屬肝膽濕熱內(nèi)蒸,飲食宜清淡不宜溫補?!夺t(yī)林纂要》認(rèn)為雞肉“肥膩壅滯,有外邪者皆忌食之。”實際上內(nèi)外有實邪者皆當(dāng)忌食,清代食醫(yī)王孟英就明確告誡:“疸癥忌之。”
6、雞蛋
性平,味甘,為高膽固醇食物?!峨S息居飲食譜》中認(rèn)為:“多食動風(fēng)阻氣,……疸、痞滿,皆不可服。”因此,濕熱型及寒濕型皆不宜食。
另外,肝膽濕熱患者還應(yīng)該忌食辣叔、榨菜、大蒜、肉桂、丁香、茴香、蔥、韭、生姜等辛辣之品,忌食糯米、大棗、荔枝等黏糯滋膩之物;忌食馬鈴薯、豆瓣等易致脹氣的食物;也忌食動物油、肥肉、狗肉、海魚、蝦子、以及黃芪、紫河車、黃精等補益之品。忌食螃蟹、螺螄、蚌肉、柿于、香蕉、莼菜、生地瓜、生菜瓜、苦瓜等生冷性涼食物。
怎樣治療肝膽濕熱
(一)內(nèi)治法
1、肝膽濕熱
證候:頭痛目赤,脅痛口苦,耳聾、耳腫;或濕熱下注,陰腫陰癢,筋痿陰汗,小便淋濁,婦女濕熱帶下等。治則:瀉肝膽實火,清下焦?jié)駸帷V鞣剑糊埬憺a肝湯加減。方藥:龍膽草、梔子、黃芩、柴胡、木通、車前草、澤瀉、生地、當(dāng)歸、甘草。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劑,溫服。
若見嘔逆者,加竹茹、黃連、半夏;若見吐衄者,加丹皮、茜草。若陰囊濕疹,睪丸腫痛,或帶下黃臭者,加地膚子、黃柏;土茯苓、金銀花;若小便頻數(shù)澀痛,甚或小便點滴不下者,加滑石、沉香。
2、濕熱黃疸
證候:陽黃身熱,面目、周身黃如桔色,小便黃赤短澀,大便不暢(或秘),腹微滿,口渴胸悶,煩躁不安,或有頭汗出,別處無汗,苔黃膩,脈滑數(shù)。治則:泄熱,利濕,退黃。主方:茵陳蒿湯加味。方藥:茵陳、梔子、車前子、茯苓、滑石、連翹、赤芍。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劑,溫服。
若黃疸加深,嗜睡或昏迷者,宜送服或鼻飼至寶丹、安宮牛黃丸、紫雪丹之類。
3、濕熱阻滯肝膽
證候: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脅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數(shù)有力。治則: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主方:大柴胡湯加減。方藥:柴胡、枳實、厚樸、黃芩、半夏、大黃、生姜,水煎,取汁200~300毫升,每日1~2劑,溫服。
若腹痛劇烈,嘔吐蛔蟲者,宜先服烏梅丸安蛔,再選用本方;若濕熱煎熬成砂石,阻滯膽道者,加金錢草、海金沙、郁金;若胃腸燥熱,大便不通,脘腹膿滿者,加芒硝(沖服)。
(二)外治法
1、外敷藥物
(1)用毛茛、大蒜、白芥子、田基黃,任選1種,選敷合谷、列缺,發(fā)泡后,刺破流出黃水(但操作時避免感染,最好在醫(yī)務(wù)工作者的監(jiān)督下使用此法),用于濕熱黃疸。
(2)地膚子、土茯苓,煎水熏洗外陰,用于陰部濕癢,帶下黃臭。
2、灌腸療法
(1)生大黃、馬齒莧、黃柏,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腸20~30分鐘,每日1~2次。
(2)生大黃、敗醬草,水煎,取汁150毫升,高位灌腸,保留20~30分鐘,每日1次,5~7天為1療程。
肝膽濕熱可用飲食調(diào)理
肝膽濕熱飲食應(yīng)以清淡為主,盡量少吃一些油膩的食物,最好做到戒酒,平時注意調(diào)節(jié)自己的心情,心情舒暢也有利于病情的恢復(fù)。
肝膽濕熱可以多吃些降濕去熱的食物如苦瓜、松花粉、豬肝、豬腰、螺旋藻等。還可以熬些湯喝如田基黃煮豬肝、茅根茵陳肉湯、蓮子湯、瓜蔞藕粉羹、金針蘆筍、綠豆粥等,這些食物都有清熱解毒的作用,可以改善肝內(nèi)微循環(huán),消除肝膽濕熱炎癥,幫助身體的恢復(fù)。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