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損傷治療方法
腦損傷治療方法
腦損傷是由暴力作用于頭部所造成的一種嚴重創(chuàng)傷,死亡率在4%—7%之間,重度腦損傷的死亡率更高達50%—60%。下面和學習啦小編具體了解下腦損傷治療方法。
腦損傷的癥狀:
腦部血管受傷破裂、引起顱內血腫時,患者出現意識障礙加深,顱內壓增高癥狀加劇,腦局灶癥狀加重、增多,甚至出現腦疝癥狀;幕上顱內血腫常引起顳葉鉤回疝,患者表現為昏迷,同側瞳孔散大和對側肢體偏癱;幕下血腫時多引起小腦扁桃體疝,患者出現枕下疼痛,頸項強直,甚至發(fā)生呼吸驟停。大多數外傷性顱內血腫患者在急性期出現癥狀,但少數患者在傷后1-3個月內逐漸發(fā)展成精神異常、對側肢體輕癱和顱內壓增高的癥狀,由于傷力多較輕微,易被患者遺忘,故常被誤診為顱內腫瘤,作顱CT或MRI便可明確診斷。
腦損傷治療方法一:
腦震蕩患者的處理,主要依靠解釋、寬慰等心理治療和必要的觀察。對于腦挫裂傷和腦干損傷患者,除了嚴密觀察意識狀態(tài)、肢體活動情況、血壓、脈搏和血氧飽和度外,還應給于必要的處理,限制攝水量和注射脫水劑,以降低顱內壓力;應用止血藥物,預防顱內血腫形成;給于抗癲癇藥物,控制癲癇發(fā)作;應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促進神經功能恢復;對于昏迷患者,應及時作氣管切開,以保證呼吸道通暢;當腦水腫嚴重,存在明顯占位效應,且不能用藥物改善并危及生命時,可行減壓手術,以清除挫傷而無生機的腦組織和部分無重要功能的腦組織,并行去骨瓣減壓。在觀察過程中懷疑顱內血腫、并經顱CT或MRI證實時,需即刻開顱清除血腫和無生機的受損腦組織。對于開放性腦損傷的處理原則是清創(chuàng)止血,變開放傷為閉合傷,然后再按閉合傷處理,并盡早使用抗生素和破傷風抗毒素。另外,腦損傷常為復合損傷中的一種損傷,在診治腦損傷時,不要疏漏了身體其他部位損傷的診斷與治療。
腦損傷治療方法二:
(一)、血壓和氧飽和度的復蘇:大量資料表明損傷后低血壓[收縮壓(12 kPa)]和缺氧[窒息或紫紺或PAO2(8 kPa)] 早期發(fā)生極大地提高了嚴重顱腦損傷后繼發(fā)性腦干損傷的發(fā)生率和死亡率。
(二)、顱內壓增高的控制
1 甘露醇的使用 20%甘露醇注射液可排出正常腦和腦水腫部分的水分有效降低顱內壓是顱腦損傷病人處理的主要方法。通過開始的次數量為0.5 g/kg。根據顱內壓和腦灌注壓的效果來調整。
2 過度換氣療法 嚴重顱腦損傷有40%的病人有腦水腫和進行性顱內壓增高且難控制的顱內壓增高是傷殘和死亡的最常見原因。過度換氣是通過引起血管收縮和隨后腦血流減少而降低顱內壓。過度換氣在嚴重顱腦損傷處理中占有一定地位,因為它能快速地降低顱內壓。
(三)、神經保護藥物治療
顱腦損傷中許多藥物被應用的目的在于干擾顱腦損傷中分子、生化、細胞和微血管過程。對外傷性和局部缺血性腦損害增加了認識已注意到作用機制的嚴重性如細胞內鈣離子增加氧自由基過多的谷氨酸和其他興奮性氨基酸的興奮毒性的脂過氧化物。
尼莫地平在顱腦損傷急性期應用至今尚存在爭議。有學者認為尼莫地平針急性期應用可使腦血管擴張有加重腦水腫和引起腦出血的危險。最近的研究認為尼莫地平針通過鈣拮抗作用解除腦血管痙攣減輕腦水腫從而降低了病殘率和死亡率,主張顱腦損傷后盡早(12 h)使用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