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教學反思
周國平先生在《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一文中說,人的生命像蘆葦一樣脆弱,宇宙間任何東西都能致人于死地。你對此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有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教學反思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教學反思 (一)
著名學者周國平先生作品集哲學與文學于一身,融理性與感情于一體,閃著詩性的光華,透著哲學的智慧。在《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一文中,既有理的梳理,又有情的熏陶,寫得質(zhì)樸平實,所表達的又是一般人都能了解的切己感悟,作品中貫穿著的內(nèi)涵能夠引起很多年輕人的共鳴。
世界上什么光線最明亮、最令人難忘?有人說是正午的陽光,有人說是鉆戒的折光,有人說是諾貝爾獎章的閃光,也有人說,當你披一襲暮色從遠方歸來,你家窗口射出的那一束微黃的燈光最明亮、最難忘。因為那燈光不僅意味著你疲憊的身軀將得到憩息,還意味著你的心靈,也將抵達一個安全可靠、可以得到撫慰的港灣。
周國平先生在《人的高貴在于靈魂》一文中,引用了幾個事例,很有說服力。他說,人的生命像蘆葦一樣脆弱,宇宙間任何東西都能致人于死地??墒?,即使如此,人依然比宇宙間任何東西高貴得多,因為人有一顆能思想的靈魂。我們當然不能也不該否認肉身生活的必要,但是,人的高貴卻在于他有靈魂生活。作為肉身的人,人并無高低貴賤之分。惟有作為靈魂的人,由于內(nèi)心世界的巨大差異,人才分出了高貴和平庸,乃至高貴和卑鄙。所舉事例:①、面對即將辟向自己的劍,阿基米德依然專心想著他正在研究的“圓”。②置亞歷山大大帝的詢問于不顧,第歐根尼繼續(xù)他陽光下的“沉思”。③當海關人員詢問出境的王爾德有什么東西要報關時,他回答:“除了我的才華,什么也沒有。”④置身鬧哄哄的車廂,一個少女旁若無人,全神貫注讀自己的書。⑤一群青年畫家節(jié)衣縮食到北京看畫展,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
這是一篇立論深刻、論證有力、語言準確概括的說理文章。學生閱讀后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論點不難,了解文章的結構要點在前面學習了幾篇議論文的基礎上也很容易把握,而感受語言的過程是學生體驗作品中人物內(nèi)心世界從而豐富自己精神世界的過程,是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過程,這篇文章雖是議論文,語言的韻味也很值得咀嚼。
“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蘆葦脆弱,易斷,猶如生命,會在一瞬間消亡,比喻恰當,讀者心領神會,可即便如此,人的靈魂依然高貴。這就是在很大程度上強調(diào)了論點的不可動搖。
“不要踩壞我的圓!”“不要擋住我的陽光!”錚錚硬骨,坦蕩胸懷,穿越歷史的時空,再現(xiàn)在我們眼前。在賢哲眼里,肉身和身外的一切是那么的無足輕重,又是那么的毫無價值。即使生命將被別人奪取,有高貴靈魂的偉人,是那樣的珍惜精神世界。阿基米德、第歐根尼,他們是兩座豐碑,昭示著人們追求真理,誓死不回。
“除了我的才華,什么也沒有。”王爾德口中的“才華”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藝術才能,它已經(jīng)內(nèi)化為寄托自己靈魂的精神財富,這是他驕傲的根本所在,也是他的“財富”宣言,是他最寶貴的財富。
“她讀得那么專心,還不時地往隨攜帶的小本子上記些什么,好象完全沒有聽見周圍 嘈雜的人聲。望著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輝中的安靜的側影,我心中充滿感動。”
這是一段很動情的抒寫,那個少女,雖然不知道姓名,但在那平庸的背景下顯示出來的“靈魂生活的跡象”卻使“我”心中充滿趕感動。為什么?因為她使“我”想起“我”的少年時代,猛然發(fā)覺,當年純正追求的“我”已經(jīng)不由自主地被世俗同化。出書與讀書,雖然前者輝煌,但后者的“忘記一切”更令人神往。“她仿佛沐浴在一片光輝中”多么圣潔的一幅畫。那個少女,是“我”心中所愛,她不亞于阿基米德面對羅馬軍人,第歐根尼面對亞歷山大。世俗是一張大網(wǎng),像惡魔一樣吞噬著人們的心靈,少女的執(zhí)著是千百個固守精神家園的代表,她的形象是一種理想境界的追求,這“光輝”是高貴的靈魂由內(nèi)心而散發(fā)的,這“光輝”青春純正追求的彩虹。
“在平庸的背景下,哪怕是一點不起眼的靈魂生活的跡象,也會閃出很動人的光彩。”羅丹說過:“美是到處都有的。對于我門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作者是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的人。
“人在年輕時多半是富于理想的,隨著年齡增長就容易變得越來越實際。由于生存競爭的壓力和物質(zhì)的誘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關注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其結果是靈魂日益萎縮和空虛,只剩下了一個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軀體。”作者洞察世事,人情練達,給我們勾畫了一個可悲的現(xiàn)狀。人不可能脫離物質(zhì)而生活,但未老先衰,不注重精神追求的生活是一種悲哀。反面論證更使人覺得人的高貴在于靈魂。
有的哲學家,把人的生存分為生理(即肉體)生存、社會生存、心靈生存三個層面,也就是說,只有三個層面的生活都健全時,人的生存才真正與動物生存拉開了距離,其中人與動物最本質(zhì)的區(qū)別,在于只有人類存在心靈生活追求。心靈追求,就是我們通常說的“精神家園”。人的全面發(fā)展,應當是在物質(zhì)生活需求、社會交往需求、心靈建設需求的同步行進,而心靈的建設,恰是常被人們忽略的“軟件”。人可以而且應該切切實實地尋求一個物質(zhì)生存與精神生存的結合點。在基本生活條件有所保障時,更為注重發(fā)展自身的素質(zhì),提升對真、善、美的感受理解水平。
人文精神在作品中是通過精湛的語言文字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的,文章不是無情物,它是人類優(yōu)秀文化的積淀,蘊涵著豐富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這些思想感情多為表達人類對真、善、美的追求。品味語言,傾心感受,得到浸染于文字間的力透紙背的文學價值。《人的高貴在于靈魂》已不僅僅是一篇單純的說理文章,也是一篇進行思想情感教育的優(yōu)秀作品。
《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教學反思 (二)
我在備課時,基本上能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能夠依據(jù)學生的特點來設置問題,問題設置能由易到難,由淺入深。主要采用重點研讀和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來完成教學目標。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閱讀文章,對論點及論證方法掌握較好。對文中引用的名言的作用及它們的深刻含義,學生理解有障礙,因為這些名言蘊含了一定的哲理,我就及時地給予學生講解分析,使他們對課文理解更透徹。至于學生的收獲,通過生的暢所欲言,特別是在情感上收獲頗豐。
《人的高貴在于靈魂》教學反思 (三)
上課前,把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放在了前面作為導入出現(xiàn),效果較好,能起到啟發(fā)學生思考的目的。與第二課時的擴展遙相呼應。
因為是利用周四連課堂的時間學習的,所以整體性較好。在具體分析中,3班出現(xiàn)了少數(shù)人混淆記敘和議論兩種表達方式的情況,4班則無。在解決文章為何還要列舉兩個普通人事例的時候,4班徐靜很好地把握了第一段解釋論點的句子,其他人在老師點撥下才能理解。
對于提供的《2006感動中國》4個人物的事跡,很多學生不知道,表現(xiàn)出了對身邊新聞、事件的漠視,以后學習特別是作業(yè)安排要關注培養(yǎng)學生這方面的興趣。
3班采用了小組學習的方式,效果并不比單獨學習有較大的區(qū)別。甚至出現(xiàn)了只記一份筆記,有時間也不記反而說話的現(xiàn)象。所以4班改為了單獨學習,紀律明顯好于3班,出現(xiàn)問題也容易解決。所以現(xiàn)代文還是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單獨解決。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