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預習的論文
關于預習的論文
預習的論文有哪些?預習是學習的好方法,所以很多名人紛紛倡導課前預習,推出了很多敢于預習的論文,以下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于預習的論文的資料,希望可以幫到你!
關于預習的論文一
自學,讓我歡喜讓我憂
河北唐山海港經(jīng)濟開發(fā)區(qū)王灘鎮(zhèn)王灘中心小學 張秋梅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提出今天的“教”是為了將來的“不教”。自 學不僅是教育方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是教學的一個根本目的。把學生自學活動引入教學之中 ,是新課標在教學方法中的一個顯著特點。它是建立在課程理念中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自主活動為基礎,教師為主導的全新教學模式,使課堂教學真正成為學生活動和探究的天地。
我作為教學第一線的教師,在不斷學習和運用新課標理論的同時,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情況,大膽嘗試,其中有一節(jié)課讓我記憶猶新,回想起當時的情景,真是不禁從心底感嘆:自學,真是讓我歡喜讓我憂。
那是新學期的第一課《燕子》時,我布置讓學生課前預習這一課,并提議最好多搜集一些有關燕子的資料。一上課,大家就七嘴八舌,各抒己見,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學生把課文讀得很流利,大部分學生能說出燕子的可愛之處,更可喜的是有的學生搜集了許多關于燕子的資料,有的是燕子的圖片,有的是關于燕子如何捕蟲、筑巢,還有許多關于燕子的散文故事……所有的學生情緒高漲,體驗著課前自學帶來的收獲的喜悅,我更是喜不自禁,第一課就有這樣好的自學效果,更加堅定了我將自學進行到底的決定。正在這時王震同學問:“老師,為什么燕子冬天要飛到南方去?”這么簡單的問題,我不假思索地說:“因為冬天咱們家鄉(xiāng)比較冷,燕子要到溫暖的南方去過冬啊!”我的話音未落,我班的趙志嬌同學站了起來,說:“老師,你說的不完全正確,我上網(wǎng)看到了有關這個問題的資料,燕子是以昆蟲為食的,而且它們從來就習慣于在空中捕食飛蟲,在北方的冬季是沒有飛蟲可供燕子捕食的,燕子不得不每年都來一次秋去春來的大遷徙,以得到更廣闊的生存空間。”啊!!原來如此-------
不用我多講,老師們一定能體會得到我當時難以形容的感受吧!雖說有一種說法:“弟子不必不如師。”但我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深深地激發(fā)了我對自學方法的思索,對如何更能勝任“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這一神圣職責的思索,于是我苦心鉆研,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實踐和總結,我把自己的想法與大家共同分享。我認為要取得較好的自學效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教師和學生有充足的自學時間和廣闊的自學空間。
我國有句諺語“不能強按牛頭喝水”時間也證明,教師與其四十五分鐘獨霸課堂唱獨角戲,不如給學生充足的自學時間。對于中高年級的學生,學一篇課文,一開始就要放手讓學生自己讀課文,解決生字新詞,無法解決的小組解決,最后剩下的留待師生共同解決,教師講述時間不得過多,讓學生充分的時間自讀自悟,討論交流。教師這時要做些什么?要和學生一樣充分地自學,教師不但要備好課本、教案、教法,更重要的是要參與學生自學之中,幫他們找到合適的自學方法,了解學生的自學情況,針對學生遺留的難題,教師多方搜集資料,精心設計下節(jié)課的活動內(nèi)容。
教師多給學生留有思考、個性發(fā)揮的余地,體現(xiàn)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他們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學習。如語文教學要向社會實踐、家庭生活延伸,做到課內(nèi)外結合。我校為適應時代要求,為學生建設電子書庫、語文學習網(wǎng)站,創(chuàng)建多媒體語文課件體系,這樣擴大學生的閱讀量,給學生更多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在實踐中受益。讓學生從課本走向網(wǎng)絡世界,走向新世紀。
二、教師為學生的自學適時“導航”。
自學,并不等于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去學。學生運用工具書預習、讀書、議論、練習、動腦、動手探究知識的同時,也要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計劃的設計、教學過程的運行和控制,都是教師根據(jù)學生實際情況決定的。教師的有意引導、質疑問難,使學生經(jīng)常伴有猜想、困惑、緊張的狀態(tài),促使學生不斷思考、判斷、推理、論證,這樣必然促進學生自學能力和自學品質的發(fā)展。如學〈〈跳水〉〉一課,我設計了一個“比比誰的辦法最妙”為題的有關解救孩子辦法的辯論會,學生經(jīng)過精彩激烈的正反辯論,學生們還是確定船長的辦法最好,最可行。這樣經(jīng)過教師的質疑,學生通過思考、辯論、交流,學生在頭腦中形成了清晰的思路,輕松愉快的突破了難點。
三、教師適時檢驗評價學生的自學效果。
民主、和諧、平等的氣氛是自學的有利保障。教師要有一個和藹可親的教態(tài)、飽滿的精神、良好的情緒,在師生關系民主平等的前提下與學生交流。采用匯報、卡片留言等多種方法檢查自學效果。老師的一句“你學得真好”、“你真善于動腦”、“思考很全面”,便使學生情緒高漲,躍躍欲試,讓學生大膽的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同時,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要有一個積極的評價,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嘗到成功的喜悅,使每一個學生從學會到會學。
有位教育家也說過:“每個人都有一顆腦子,就看你會不會用”;“兩個人都各自擁有一輛汽車,關鍵看你會不會開動。”一定要放手讓學生自學,掌握方法,激活每個獨立思考的大腦。搞好自學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我堅信只要同我一樣正在品嘗這其中的喜與憂的每一位語文老師持之以恒的耕耘,堅持不懈的探索,就一定能培養(yǎng)出具有創(chuàng)造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一代新人!
關于預習的論文二
預習是提高自學能力與習慣的保證
高一年級 高正貴
預習是學習數(shù)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學習過程中,老師指導學生預習,學生自主預習,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學會獨立思考、獨立學習、自主探究,從而掌握獲取知識的科學的學習方法,養(yǎng)成熱愛學習、自主學習的好習慣。課前預習不僅可以顯著提高高中數(shù)學的學習效果,而且為終生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那么如何發(fā)揮預習的作用呢,使預習成為自學能力與習慣的保證呢?
一、轉變觀念,走出高中數(shù)學課前預習的困惑。 高中教學任務重,時間緊,學生可支配的自主時間有限,特別是高一年級教師和學生均感沒時間預習。但筆者認為解決時間的問題仍然是預習,因為預習很有力的提高了學習的效率與知識掌握的牢固程度,大大的提高了作業(yè)的質量與占用時間,為下一步的預習提供了時間,使學習的流程呈現(xiàn)出良性循環(huán),至于前面提到的困惑,我覺得有以下原因,首先是教師沒有認識到課前預習的重要性,也沒有采取什么具體的方法措施,沒有具體的設計和準備,也就沒有深刻感受到預習的作用。其次,學生重視不夠,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認為反正課堂上老師會詳細地講解,預習是多此一舉、浪費時間。這深刻反映了教師或學生思想觀念都還停留在應試教育上,急功近利,素質教育意識淡薄。新課程倡導素質教育,一定要轉變觀念,提高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預習。
二、深刻認識課前預習的作用 預習,即課前的自學。指在教師授課之前,自己先獨立地閱讀新課內(nèi)容。初步理解內(nèi)容,是上課做好接受新知識的準備過程。課前預習到底有什么作用?
1. 預習有利于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學生如能認真預習,聽課就比較認真,學習效果就比較好,學生有了這樣的體驗,就會主動地預習下一部分內(nèi)容,從而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課前預習,讓學生掌握自學的方法,學會自主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 預習有利于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有些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感到吃力,跟不上教師上課的進度,學習便陷入困境。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很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舊知識基礎不扎實,造成學習上的障礙,預習有助于發(fā)現(xiàn)知識上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上課前迅速補上這部分知識,掃除有關知識方面的障礙,為學習新知識鋪平道路。
3. 預習能夠提高聽課的效率 通過預習,可以初步了解新課的基本內(nèi)容,找到重點、難點和疑點。這樣上課時學習目標明確,態(tài)度積極,注意力高度集中,變被動為主動,大大提高了聽課的效果。 4. 預習有利于增強教學的針對性 學生在預習時,教師巡視并進行檢查,及時了解學生對教材的掌握情況,還可以從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中測知學生現(xiàn)有的知識基礎。因此,教師就可以抓住重點、難點,有的放失地進行教學,避免了平均使用力量及主觀主義的傾向。
三、預習前,教師需精心編擬預習提綱或學案 精心編擬預習提綱是實現(xiàn)預習目的首要工作,能提高預習的效率,節(jié)約預習的時間,減輕學生的負擔。也是教會學生如何預習的重要方面。許多學生認為預習就是課前將新課的內(nèi)容看一遍,這是很片面的,教師應根據(jù)教材內(nèi)容,精心設計出預習提綱或將知識點反應在習題上,一方面通過提綱讓學生了解新課的重點、難點及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解決學生學些什么的問題;另一方面通過提綱引導學生積極地、主動地、科學地發(fā)現(xiàn)、探索、獲取新知識,指導他們學會閱讀,學會整理,學會遷移,學會探索,學會總結,解決如何去獲取新知識的問題。 四、掌握高中數(shù)學預習的具體方法 作為新課程的引領者,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指導,讓學生學會預習。高中數(shù)學的預習主要是為了了解新課程的基本內(nèi)容和思路,得以全面入手;找出新舊知識間的關系,發(fā)現(xiàn)需要掃清的障礙;明確重點、難點、疑點,以便在聽課時有的放矢。所以預習的方法顯得尤其重要。
1. 閱讀教材 閱讀教材能初步了解要學的新內(nèi)容, 領會教材的大意,為課堂學習作好準備,是一種自學的活動。對于數(shù)學課本中的概念、定理、性質、公式、圖形、例題等要逐條閱讀。
2. 作標記和做筆記 可以把重點字詞、重點概念、關鍵語句、疑難處分別做上標記,也可以把自己的理解、體會或獨特見解寫在書上的空白處,有利于今后的學習、復習和反思。而且數(shù)學課新舊知識間往往存在緊密的聯(lián)系,預習時如發(fā)現(xiàn)學習過的舊知識有不清楚的地方,就要及時復習,把與新知識相關的基礎打好,為學習新知掃清障礙一定要在預習時弄明白,并對舊的知識加以鞏固和記憶,同時為學習新的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
3. 嘗試練習 每一道例題的后面,都有針對性地跟上一系列的練習題??梢宰寣W生嘗試著做練習,通過試做,可以檢查自己對新知識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內(nèi)化新知,然后回顧整個預習過程,歸納出新知識的重點,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難題、有疑問的地方,以便聽課時重點解決。 總之,提倡課前預習,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學習,而學好數(shù)學,一定要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課前預習不但可以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輕松,而且可以最大程度地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這種能力為他們將來走向社會、適應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