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的養(yǎng)殖方法
竹子的養(yǎng)殖方法
竹子是一種巨大的草類,是禾本科植物,它是常綠(少數(shù)竹種在旱季落葉)淺根性植物,莖一般是圓柱形具中有節(jié);可有一種方竹的竹竿卻是四方形。竹子是重要的森林資源之一,具有分布廣以,生長快,用途多。這么好的 竹子芋是如何養(yǎng)殖的呢?養(yǎng)殖中又有什么好的方法呢?養(yǎng)殖中又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請您帶著疑問和我一起往下閱讀吧!
竹子的形態(tài)特征
竹是高大喬木狀禾草類植物。記載有70余屬,1000多種,但其中許多是同物異名。竹為高大、生長迅速的禾草類植物,莖為木質(zhì)。分布于熱帶、亞熱帶至暖溫帶地區(qū)。東亞、東南亞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島嶼上分布最集中,種類也最多。竹的地上莖木質(zhì)而中空(我們稱為竹桿),是從竹的地下莖(根狀莖)成簇狀生出來的。
最矮小的竹種,其桿高10至15厘米,最大的竹種,其桿高達40米以上。成熟的竹生出水平的枝,葉片為劍形,有葉柄,幼株的葉直接從莖上生出。雖然某些種的莖桿生長迅速(每日可生長0.3米),但大多數(shù)種類僅在生長12至120年后才開花結(jié)籽。竹一生只開花結(jié)籽一次。
竹的地下莖(俗稱竹鞭)是橫著生長的,中間稍空,也有節(jié)并且多而密,在節(jié)上長著許多須根和芽。一些芽發(fā)育成為竹筍鉆出地面長成竹子,另一些些芽并不長出地面,而是橫著生長,發(fā)育成新的地下莖。因此,竹子都是成片成林的生長。嫩的竹鞭和竹筍可以食用。
竹子的生態(tài)習性
竹類適生或較適生氣候的年平均氣溫12至22℃,一月平均氣溫5至10℃,極端最低溫度-20℃;年降水量1000至2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5%至82%。而華北地區(qū)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熱,雖然七八月降雨較多,但年平均降水量也不過500至600毫米,并不是竹子生長的理想氣候條件。因此,應選擇抗寒性比較強的散生竹品種,如黃槽竹、金鑲玉竹、黃桿京竹、紫竹、早園竹等。上述品種不僅抗寒力強,而且在北方園林建設中有許多成功經(jīng)驗可以借鑒。
竹子是多年生一次開花植物,竹子開花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xiàn)象,屬于竹子結(jié)籽繁殖的一個過程。中國古代人民早就觀察到這種現(xiàn)象,在2000多年前的《山海經(jīng)》中就有:“竹生花,其年便枯。”的記載。晉代戴凱所著的《竹譜》中記述著:“藥必六十,復亦六年。
選擇適生品種
竹類適生或較適生氣候的年平均氣溫12至22℃,一月平均氣溫5至10℃,極端最低溫度-20℃;年降水量1000至2000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為65%至82%。而華北地區(qū)是典型的大陸性氣候,冬季嚴寒,夏季酷熱,雖然七八月降雨較多,但年平均降水量也不過500至600毫米,并不是竹子生長的理想氣候條件。因此,應選擇抗寒性比較強的散生竹品種,如黃槽竹、金鑲玉竹、黃桿京竹、紫竹、早園竹等。上述品種不僅抗寒力強,而且在北方園林建設中有許多成功經(jīng)驗可以借鑒。
竹子的養(yǎng)殖方法
竹子生長有其特殊性,它是依靠地下莖(俗稱竹鞭)上的筍芽發(fā)育長成竹筍,再長成新竹。新竹在1~4個月內(nèi)即可完成高度、直徑生長,以后不再增加。竹子年年均會發(fā)筍長竹。因此,觀賞竹子種植技術也有別于其它苗木,早園竹、剛竹、金鑲玉竹、黃槽竹、黃桿京竹、紫竹、箬竹等竹類的種植方法大體相同。
一、種植時間
1.散生竹 散生竹通常是在春季3~5月開始發(fā)筍,多數(shù)竹種6月份基本完成高生長,并抽枝長葉,8~9月大量長鞭,進入11月后,隨著氣溫的降低,生理活動逐漸緩慢,至翌年2月,伴隨氣溫回升,逐漸恢復生理活動。根據(jù)這一生長節(jié)律,散生竹理想的栽竹時節(jié)應該是在10 月至翌年2月,尤以10月份的“小陽春”最好。冬季11~ 12月種竹,盡管雨量少,天氣干燥,但此時竹子的生理活動趨弱,蒸騰作用不強,栽竹成活率也較高。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可在梅雨季節(jié)正常年份采用移竹造林。但只宜近距離移栽,且根盤帶土多方能保證高的成活率。北方地區(qū)由于冬季嚴寒,宜在秋季10月及早春2月栽竹。值得注意的是,春季3~5月出筍期不宜栽竹。“種竹無時,雨后便移”。只要保證母竹質(zhì)量,精心管理,保持水份平衡,一年中除炎熱的三伏天和嚴寒的三九天外,其余時間均可栽種。如果采用容器竹苗,則南北地區(qū)均可四季種竹,保證成活。
2.叢生竹 一般3~5月竹稈發(fā)芽,6~8月發(fā)筍,且叢生竹不耐嚴寒。所以叢生竹種植最好在春季2月竹子芽眼尚未萌發(fā)、竹液開始流動前進行最好。同樣,如果管理條件好或采用容器竹苗,也可四季種竹。
3、混生竹 混生竹生長發(fā)育節(jié)律介于散生竹與叢生竹之間,5~7月發(fā)筍長竹,所以栽竹季節(jié)以秋冬季10~ 12月和春季2~3為宜。
二、種植地整理
竹子生長要求土層深度50~100cm(中小徑竹50cm即可,大徑竹如毛竹則要求80~100cm),肥沃,濕潤,排水和透氣性能良好的砂質(zhì)壤土,微酸性或中性,PH 4.5 ~7.0 為宜,地下水位1m以下(毛竹)或50cm以下(中小徑竹)。 整地是竹子種植前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整地好壞直接影響到造竹質(zhì)量的高低和成林速度的快慢。整地方法采用全面整地最好,即對種植地進行全面耕翻,深度30cm,清除土壤中的石塊、雜草、樹根等雜物。如土壤過于粘重、鹽堿土或建筑垃圾太多,則應采用增施有機肥、換土或填客土等方法進行改良。 整好地后,即可挖種植穴。種植穴的密度和規(guī)格,根據(jù)不同的竹種、竹苗規(guī)格和工程要求具體而定。在園林綠化工程上,一般中小徑竹每平方米3~4株,株行距 50~60cm,種植穴的規(guī)格為長、寬各40cm、深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