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建議
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建議
在很多同學的周圍,不缺乏努力用功學習卻仍然考不到高分的人,學習勤奮是基礎,但是也要講究正確的方法。在學習的時候,如何培養(yǎng)出一個好的學習態(tài)度呢?下面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建議,希望對您有用。
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建議一
大學如同高中一樣,也是一種學校,但是一種特殊的學校。它是高等教育的殿堂,也是尋求知識的場所。它需要學生們積極主動學習知識,研究學問,進而 培養(yǎng)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學里,當然有教師的引導、授課,而且這一點是十分重要的。但就學生學習進步而言,主要是要靠自己,靠自己去探尋、 去鉆研、去拼搏。我國古諺云:“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就是這個意思。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在談及大學觀念時,也明確地強調這一點。他說:“大學應始終貫穿這一思想觀念:即大學生應是獨立自主、把握自己命運的 人。他們有選擇地去聽課、聆聽不同的看法、事實和建議,為的是自己將來去檢驗和決定。真正的大學生能主動地替自己訂下學習目標、善于開動腦筋,并且知道工作意識著什么……這是一種精神上的升華,每一個人都可以感受到自己被召喚成為最偉大的人。”由此觀之,大學是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步入這個環(huán)境的大學生,理當樹立一個全新的意識:即獨立自主,自己來規(guī)劃自己的大學生活。再也不能依賴于“事事有人管”的環(huán)境,要變“有人管”為“自己管”。
“自己管”,體現(xiàn)在各個方面:身體保健、生活自理、社會來往……這是最起碼的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學業(yè)的研習。業(yè)有科別,術有專攻,每個學生都有自 己的專業(yè)。在學好本專業(yè)的同時,還應再學些什么?自己在哪些方面的知識還應補充、提高?這些都應開動腦筋,訂下計劃,見之行動。在這方面,老一輩學人的經(jīng) 驗,很值得借鑒。我國一位在科技界卓有成就的科學家回憶大學生活時說,在大學,基礎知識必須要學好,但同時要結合自己的情況選修其它課程,廣泛吸納知識。 而且這種吸納是審視性的、思考性的,因而獲益匪淺。這是經(jīng)驗之談,也是有益啟示,學子們不妨效而學之。
大學生活一般要有三四年時間,但轉瞬即失,很快就會過去。因此,切實規(guī)劃好自己的大學生活,十分緊迫而必要。大學生們應抓緊時間,早作規(guī)劃,爭取在有限的時間里,學到更多的知識,增長更多的才干,以便畢業(yè)后為祖國的現(xiàn)代化建設作出更大的貢獻。
大學生活規(guī)劃的步驟 1、熟悉環(huán)境,適應大學生活。應特別注意的是大一新生的心理調試問題。心理素質是走向成功的關鍵。不少新同學由于心理準備不足,或高中時期的心理問題沒有 得到及時調整,而導致不能適應新環(huán)境、人際交往能力差、過分自卑和不夠自信。怎樣才能讓大家盡快適應新環(huán)境,走出迷惘和困惑呢?我們認為,除了做好充分的 學習準備以外,還要擺正心態(tài),進行自我評估、正確定位,努力培養(yǎng)自立、自理能力,學會把握自己。
2、按照大學生活的規(guī)律確定長短期目標,制定行動計劃和內(nèi)容。大一應注重對大學的認識以及未來職業(yè)的設想,大二著重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大三著重職業(yè)定向考慮,大四著重擇業(yè)或考研等。當然學習一直應該為最主要的。
3、根據(jù)行動計劃選擇方式和途徑。根據(jù)自己的長期目標因人而異,但一般要經(jīng)歷四個時期:適應期、確定期、沖刺期、畢業(yè)期。一年級要盡快提高人際溝通能力,了解本專業(yè),特別是自己未來所想從事的或自己所學專業(yè)對口的職業(yè),簡稱博業(yè)。二年級為確定期,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質為主,踴躍參加學生會或社團等組織,可以開始嘗試兼職、社會實踐活動,并應考慮清楚未來是否深造或就業(yè),并開始有選擇地輔修其他專業(yè)的知識充實自己,簡稱通業(yè),。三年級為沖刺期,臨近畢業(yè),參加和專業(yè)有關的暑期工作,和同學交流求職工作心得體會,學習寫簡歷、求職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積極嘗試。在你喜歡的那個學科內(nèi)再選擇一個或幾個的具體領域,然后深入學習一年,簡稱擇業(yè)。3年級為畢業(yè)期,這時,可先對前三年的準備做一個總結,盡可能地在準備比較充分的情況下施展演練。去真正的實習,如果有直接的公司和工作,那你就去自薦做;如果沒有,那你就要找最相關的公司和工作。
大學生活規(guī)劃的注意事項為了不影響規(guī)劃的效果,大學生在規(guī)劃自己的大學生活時,特別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要將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等同于大學生活規(guī)劃。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是大學生活規(guī)劃的重要部分,但它不能代替大學生活的規(guī)劃。
2、切忌急功近利。目標要出于自己的意愿,不可急于準備考研或找工作,而應該注意提高自身綜合素質、適應社會的能力以及交際能力。
3、做好充分準備。大學生往往在時間、實力和經(jīng)驗方面準備不足。所以要注意文化知識的學習和學習方法的掌握,加強對社會的認識、資料的收集、能力的提高、經(jīng)驗的積累以及團隊精神、合作意識、人際溝通能力等的訓練。
4、在大學中想要成才有兩種選擇,一個是努力學習,爭取年年拿獎學金(其實據(jù)我了解大學中只要努力學習拿獎學金不是什么難事)多拿點證書啊、獎勵什么的這樣,你畢業(yè)的時候你的簡歷會非常好看。如果個人有興趣還可以考研究生,這當然是你最好選擇的一條路了,大人們經(jīng)常會這么說,并且在別人眼中也會非常的好看。二是如果你不是很喜歡學習,那么加入學生會、班委或者是一些其他的社團。建議因人而異,從自己的愛好入手選擇自己喜歡的組織、社團、部門,這樣鍛煉你的實踐能力,不要認為加入這些組織就是為別人服務,其實最終的受益者是你自己。大學4年的實踐鍛煉在畢業(yè)以后你會發(fā)現(xiàn),你比別人擁有的更多。 因為在這些部門組織里,就好像是一個小型的社會圈子,你不得不思考、應付、甚至是敷衍,這些都是收獲,都是你以后生活工作中的財富。
5、盡快找到新的朋友。大學生剛剛離開昔日的中學好友和師長及家鄉(xiāng)、親人,來到新的集體中生活,面對陌生的校園、陌生的大樓、陌生的面孔,他們特別需要幫助,需要理解。 但是,由于許多學生缺乏獨立生活和集體生活的能力,既不善于讓別人了解自己,也不善于接近他人,缺少新的朋友,'寂寞感'和'孤獨感'油然而生,陷入煩惱 和痛苦之中。大學新生要擺脫這種煩惱,首先要樹立自信,大膽熱情地與他人進行交往;其次,主動參加集體活動,熱情幫助他人,擴大自己的交往范圍,從而結識 新同學,結交新朋友,沖淡思鄉(xiāng)之情,消除孤獨之感。但要提醒的是找朋友不只是宿舍的室友,不要大學讀下來班上的人都認不完。
6、現(xiàn)在大學中,除了日常的上課,還有各種各樣的講座、討論會、學術報告、文娛活動、社團活動、公關活動等等。這些活動對于大學新生來說,的確是令人眼花繚亂,因此必須有計劃的安排自己的時間才能使自己過得充實。
7、盡量培養(yǎng)自己有多種興趣愛好,如集郵、剪貼、垂釣等,這樣可以增添你的活動和情趣。
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建議二
學生要盡快的克服環(huán)境變化所產(chǎn)生的迷茫與松懈,明確高一是整個高中的起點,只有在高一把學習基礎打好,才能把握住三年的學習。良好的學習習慣包括明確目的、課前自學、專心上課、及時復習、獨立作業(yè)、解決疑難、系統(tǒng)小結和課外學習幾個方面。
制定學習計劃
制定計劃使學習目的明確,時間安排合理,不慌不忙,穩(wěn)扎穩(wěn)打,它是推動學生主動學習和克服困難的內(nèi)在動力。但計劃一定要切實可行,既有長遠打算,又有短期安排,執(zhí)行過程中嚴格要求自己,磨煉學習意志。
課前做好自學
課前自學是學生上好新課,取得較好學習效果的基礎。課前自學不僅能培養(yǎng)自學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習新課的興趣,掌握學習主動權。自學要講究質量,力爭在課前把教材弄懂,上課著重聽老師講課的思路,把握重點,突破難點,盡可能把問題解決在課堂上。
講究聽課效率
上課是理解和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然后知不足”,課前自學過的同學上課更能專心聽課,他們知道什么地方該詳,什么地方可略;什么地方該一字不漏,什么地方可以一帶而過,該記的地方才記下來,而不是全抄全錄,顧此失彼,影響效率。
及時進行復習
及時復習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反復閱讀教材、筆記,整理歸納,強化對基本概念知識體系的理解與記憶,將所學的新知識與有關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分析比較,一邊復習一邊將復習成果整理在筆記上,使對所學的新知識由“懂”到“會”,及時掌握。
端正學習態(tài)度的建議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