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范文(2)
高一上學期物理教學計劃范文篇三
一、基本情況分析:
1.學生情況分析:學生剛剛進入高中,對于物理的學習還停留在初中的認知水平。定性問題較多,考試題的思維量不大,能力要求也不很高,很多學生以為物理就好學,從而輕視物理的學習。但實際上高中物理和初中物理存在很大的梯度性,因此上好初、高中銜接教材是很有必要的。
2.教材分析:我們使用的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是按照新課標的標準編寫的教材,教材突出了學生的自主學習及探究式教學的教學模式,強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等都有了較高的要求。另外,必修一的學習內容是運動學和靜力學,是整個物理學的基礎。這一部分的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物理情景和物理過程的能力,對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動手能力以及自然唯物主義人生觀的培養(yǎng)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二、教學目的及任務:
1.認真學習《高中物理教學大綱》,深刻領會大綱的基本精神,以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為基本出發(fā)點,使每一個學生在高中階段都能得到良好的發(fā)展和進步,是每一個教師的基本職責,也是搞好高中物理教學的基本前提。
2.認真鉆研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的編寫意圖,注意研究學生的思維特點、學習方法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要依據(jù)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深入研究和科學選擇教學方法。特別注意在高一學習階段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切忌要求過高、死記硬背物理概念和物理規(guī)律。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基本能力。要逐步地糾正學生在初中物理學習中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思維方法。
3.對高一學生來講,物理課程無論從知識內容還是從研究方法方面相對于初中的學習要求都有明顯的提高,因而在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學生要經過一個從初中階段到高中階段轉變的適應過程,作為教師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完成這個適應過程。首先要積極培養(yǎng)和保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積極性,其次要注意聯(lián)系實際,為學生搭建物理思維的平臺。第三,要注意知識與能力的階段性,不要急于求成,對課堂例題和習題要精心選擇,不要求全、求難、求多,要求精、求活。同時要強調掌握好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強調對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應用,這是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
4.加強教研研究,提高課堂效率。要把課堂教學的重點放在使學生科學地認識和理解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方面,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形成科學世界觀。要充分利用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效益。
5.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真正把“359教學模式”落在實處,強化學生的參與意識,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的教與學,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實現(xiàn)“我學、我要學、我好學、我一定要學好”。
6.重視實驗,重視實驗能力培養(yǎng)。實驗探究的過程,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能再現(xiàn)知識的發(fā)現(xiàn)過程,對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方式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進度安排:
本學期的教學時間是從2015年8月10日開始到2013年2月5日,去掉13天軍訓和休息及國慶長假,共有教學周22周,教學內容是初、高中銜接教材,高中物理必修一模塊。具體教學安排如下:
1、 初、高中銜接教材(2015年8月24日——9月10日)進度
2015年8月24號——8月26號
專題一:如何做好初、高中物理學習的銜接
專題二:初中知識回顧
第一章:打開物理世界的大門 運動的世界
第二章:熟悉而陌生的力
第三章:力與運動
8月27號——9月8號
專題三:高中物理涉及到的數(shù)學知識匯編
專題四:高中物理對接學習
第一章:運動的描述
第一課:質點 參考系和坐標
第二課:時間和位移
第三課:運動快慢的描述——速度
第四課:速度變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第五課: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第六課: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及應用
第七課:自由落體運動
第三章:相互作用
第八課:重力 相互作用
第九課:彈力
第十課:摩擦力】
第十一課:力的合成與分解
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
第十二課:牛頓第一定律 牛頓第二定律
第十三課:牛頓第三定律
第十四課: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
9月9號——9月10號
專題五:學好高中物理常用的思維方法
第一課:觀察法與實驗法
第二課:物理模型法
第三課:猜想與控制變量法
第四課:類比法
第五課:數(shù)學方法
專題六: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2、高中物理必修一模塊(2015年9月11日——2016年2月5日)進度 時間安排 內容
2015.09.11-----2015.09.29 第一章 運動的描述
2015.10.30-----2015.10.21 第二章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
2015.10.22-----2015.11.05 第三章 相互作用 1——3節(jié)內容
2015.11.06-----2015.11.13 復習迎考
2015.11.16-----2015.12.03 第三章 相互作用 4——5節(jié)內容
2015.1.04-----2015.12.25 第四章 牛頓運動定律
2015.12.26-----2016.01.12 課題研究
2016.01.13-----2016.02.03 復習應考
四、采取的措施:
1、摸清學生情況,便于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組織,完成教學任務。
2、抓好課堂效率。上課力求高效,精講精練,在有限的時間內最大化的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提高學生成績。
3、抓好課前預習及課后及時鞏固。落實每個人的作業(yè)。單元復習和測試落實到個人,完善課前檢查和試卷的單獨評講。
4、做好訓練,增強學生的應試能力。
5、加強實驗教學,能做的實驗一定要做,能分組實驗要分組實驗,演示實驗一定要演示,要認真組織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技能和動手能力。
6、積極參加聽評課等教研活動,加強集體備課,群策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