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功的教學教案設計有哪些
初中物理功的教學教案設計有哪些
教案是針對學生的情況二設計的教學方案,所以教師在寫教案時,一定從實際出發(fā),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需要。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初中物理功的教學教案設計的資料,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物理功的教學教案設計一
一、教學設計思路
在前面已經學了電功和電功率的知識,對于本節(jié)課學生已經不會感覺到陌生。在教學中要充分的強調功是能量轉化的量度這一點,讓學生明白功的兩個因素是力和距離發(fā),教材上也用了很多的例子,大量的圖片事例來說明這一點。可以作一下教材上的實驗,使學生對影響功的兩個因素有充分的認識。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解釋做功是能量轉化或轉移的過程。
能背誦功的概念,闡明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功的物理意義。
情感價值觀
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三、重點難點
功的計算
影響功的兩個因素通過實驗來得出,設計表格得出公式w=fs
四、教學媒體
多媒體電腦,投影機
五、課時建議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引入 播放踢足球的動畫引入在力的作用下足球有了動能和勢能,放映圖片"炮打飛人,擲鐵餅的圖片",放映功的視頻文件,還有課本上的圖片。提出問題,它們的共性是什么? 觀看圖片并思考他們的共性。準備回答問題
功 通過上面的例子向學生提問它們的共性??偨Y結論
物體在力的作用下動能和勢能發(fā)生了改變,我們就說力對物體做了功(work) 學生回答問題,通過課本上剎車的例子,體會生命的可貴。
影響功的兩個因素 觀看馬拉車,舉杠桿,人提水桶不做功的動畫。讓學生思考為什么有的做了功,有的沒有做功。得出一個設想。
做實驗驗證自己的設想,學生分組做課本上動滑輪的實驗,在設計一個定滑輪的實驗
總結學生的結論總結規(guī)律:
功和力和在距離有關,這兩個量的乘積是不會變的
物理學上把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work)
功=力×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
用公式表示就是w=fs
w--功--焦耳(j)
f--力--牛頓(n)
s--距離--米(m)
講解焦耳的生平和對科學的貢獻 學生觀看并思考。做分組實驗。
得出結論,總結共性,在實驗中得到樂趣,體會經過驗證得出的結論才是正確的結論。
通過焦耳的例子體會科學探索的過程的科學家的貢獻。體會物理來源于生活,作用于生活
想想議議 結合人提水桶不做功的動畫來想想為什么要強調"在力的方向上"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七、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 功和功率
功
力和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叫做功(work)
用公式表示就是w=fs
w--功--焦耳(j)
f--力--牛頓(n)
s--距離--米(m)
初中物理功的教學教案設計二
1、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理解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知道功率的單位。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聯(lián)系生活實際了解功率的物理意義。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中的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形成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探索自然現(xiàn)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學道理,有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社會實踐的意識。
2、學習者的分析
學生來自小城鎮(zhèn)和農村(大部分),有豐富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接觸許多與功和功率有關的事物和現(xiàn)象,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奠定基礎,同時學習過速度和電功率的概念,對于理解功率有很大幫助。
3、教具與學具
電化教具:多媒體課件
4、教學過程分析和設計
教學流程圖
設計內容 設計意圖 活動層面
教材處理 師生活動
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課
一、播放多媒體素材(視頻)或畫面)如用挖掘機挖土和一個工人單獨挖土比較哪一種方法更快?圖中的情景說明了什么問題?
類似的事例還有嗎?(啟發(fā)思考) 教師通過所設計的情景,將學生引入學習怎樣比較做功快慢的學習主題,讓學生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初步知道物體做功是有快慢之分的。
由情景引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啟發(fā)學生思考,并直接切入學習主題。
認知層面
想想議議學物理
二、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1、引導回顧“速度”的知識。 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向學生提供一組數(shù)據(jù),讓學生想一想,議一議誰做功最快?說出比較的依據(jù)。
物體 所做的功 所用時間
a 1000j 5s
b 1000j 10s
c 4000j 1min
d 6000j 1min
3、聯(lián)系教材,利用工地上的搬運問題加深對功率知識的認識。
4、想想議議:
投影演示插圖“孫女與爺爺上樓”,讓學生分析比較誰的功率大。
5、提問:用什么方法可以方便準確的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呢?
6、介紹功率的概念及計算公式
并以適當?shù)氖吕右造柟獭?/p>
例:過去我們學習電功率,說說某電風扇的功率為60w,表示什么意思?
引導學生參看課本小數(shù)據(jù)圖表中的資料,說出各物體功率所表示的意義。
7、鞏固提高:
提問:用1牛的力在2秒內將物理課本從地上提高1米,你能算出這個力做功的功率嗎?
教師啟發(fā):以前學習過要比較兩物體運動的快慢,可以先確定路程再比較時間,也可以先確定時間再比較路程。同理,要比較物體做功的快慢可采用什么方法?
學生在小組討論的基礎上進行回答,由他人(同組同學或其他組同學)適當補充,
再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領悟比較物體做功快慢的方法:①做功相同,比較做功的時間,時間短的做功快;②時間相同,比較做功的多少,做功多的做功快。
利用機械或人工將同一大堆磚從地上搬到五樓,你會選用什么方法?
學生討論過程。
教師點拔:在圖中不知爺孫倆的體重和他們爬樓的時間,能否確定他們的功率的大小。
教師引導:用一個包含有功和做功所用的時間的概念(電功率)來表示物體做功的快慢是否可行?
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理解功率的概念,功率表示的物理意義,認識功率的相關單位及計算公式。
學生回答問題,教師作適當?shù)闹v評,加深學生對功率概念的理解。
教師先引導學生求出所做的功,再求功率,這對學生鞏固前后知識均有所幫助。
溫故而知新,對后面的學習將起到重要的啟發(fā)作用。
用類比法
學生通過討論,知道物體做功有快有慢之分,進一步知道比較做功快慢的方法,在此基礎上對物體做功的快慢有進一步的認識。
學生的答案可能兩方面都具有,如果教師在學生的討論中逐步啟發(fā),加選先進的起重機,學生就會在前面討論的基礎上深刻領悟物體做功確有快慢之分。
學生的討論也會出現(xiàn)分歧,教師就在學生的分歧中導入功率的概念,循序漸進,恰到好處。
設疑,引出功率是表示物體做功快慢的物理量(要比較兩物體做功的快慢,可用功率直接比較)。
通過實例講授,讓學生自然知道功率的概念。
加深學生對功率的物理意義的理解,使學生對人和一些事物的功率數(shù)值有個具體的概念,懂得功率大或小的意思是什么。
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功率的相關知識,包括公式的運用。
知識的運用與遷移
三、通過例題訓練,加深對功率概念的理解和加強知識的運用能力。
1、 想想議議:
物理學或者生活中,還有那些場合需要表示一個物理量變化快慢的?
2、例題:體重為900n的爺爺與體重為300n的小孫子舉行登樓活動,樓高三層共10米。若:
(1)爺、孫兩人同時從一樓起步,半分鐘后同時到達三樓;
(2)爺爺年紀大、身體較重,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2倍;
(3)孫子登樓用了半分鐘,爺爺所用的時間是孫子的3倍。
以上三種情況下,誰做功多?誰做功少?誰用的時間多?誰用的時間少?誰做功快?誰做功慢?
3、學生自己閱讀課本例題,動手做一做。
教師適當?shù)囊龑?,讓學生說出經濟增長率、人口增長率、頻率(振動),拓展知識。
引導學生回到前面所舉的例子,通過討論及訓練,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生邊邊思考,邊動手進行計算解答。教師把學生的答案進行投影,可進行全班討論,加深理解。
學生自己進行閱讀、解答,教師在課室巡視,給有學習困難的學適當?shù)膸椭W生解答完后,教師再用解題示范,強調解題的方法和習慣。
對各種變化率,增長率的認識,讓學生拓展知識
使學生加深對做功快慢的理解及加強學生對功率知識的應用能力
練習功和功率公式的應用,使學生加深認識功──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動的距離的乘積,功率──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
小結
四、小結
請同學們總結一下,本節(jié)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有哪些收獲?
學生先自己總結歸納,教師引導個別代表回答并作適當?shù)闹v解。
給學生充分表現(xiàn)自我的機會,同時教師也能借此機會發(fā)現(xiàn)學生學習的問題,并獲得教學效果的即時反饋。
四、點評
功率的教學一個難點,以往的教學過程按教科書的思路進行授課,課堂顯得枯燥,學生學習熱情不高。本教學設計按照新課標的要求和理念,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熟悉的生活情境,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再以“想想議議”學生小組討論的方式逐步引導學生認識和功率的知識,最后讓學生用所學生解決實際問題,學生體現(xiàn)到學致用的樂趣。本人教學實踐證明,這節(jié)課取得不錯的教學效果。
初中物理功的教學教案設計三
一、 知識教學點
1、 知識功的原理
二、 能力教學點
1、 觀察、分析、總結、歸納的能力
2、 動手實驗能力
3、 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 德育滲透點
對學生進行物理學史的教育,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科學,為科學勤奮學習的情感
四、 重點及解決辦法
功的原理。通過學生分組實驗,創(chuàng)設物理情景,學生討論等方法突出重點
五、 難點及解決辦法
對功的原理的理解,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機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的理解。解決方法:采取演示實驗和學生實驗相結合的方法,用啟發(fā)、討論、交談法突破難點
六、 教具準備
投影片 鐵制大滑輪一個 塑料小滑輪28個 杠桿一根 鉤碼28套 定滑輪一只 細線若干 彈簧秤28個
七、 教學過程
一、 新課引入
1、前面我們已經學過了功和功率,今天我們學習一個與機械做功有關的原理------功的原理。(出示學習目標)
片一:
我們的目標:
1、 知道功的原理,能用功的原理分析日常生活中比較簡單的實際問題。
2、 進一步訓練我們觀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出示一個重物,問:在生活中,要把這個物體運到高處,你有哪些方法?(討論)
討論后得出:
(1) 可以直接用手把物體拉上去(片二)
(2) 可以用杠桿把物體提上去(片三)
(3) 可以用動滑輪,定滑輪或滑輪組把物體提升(片四)
3、請大家思考:
用手把物體拉上去,拉力對物體做功了嗎?
用杠桿,動滑輪等簡單機械提升物體時,動力對機械要做功嗎?如何計算?(W1=FS)機械要對重物做功嗎?如何計算?(W2=Gh)機械對工作對象做功,我們就說機械克服阻力做了功。在實際生活中,大家為什么要選擇簡單機械呢?討論思考,小結(見投影片五)
3、引導學生分析數(shù)據(jù)得到結論:
(1) 力對滑輪做的功________滑輪對鉤碼做的功
(2) 用動滑輪_____(選填“能”或“不能”),且使用較重的動滑輪比使用較輕的動滑輪,動力所做的功要_________。
(3) 思考:從(3)~(1),動滑輪對鉤碼做的功都相等,但動力所做的功逐漸減少,為什么?能不能更少一點呢?能小到小于W2嗎?
4、投影用動滑輪提升重物
三、總結:(板書設計 )(投影八)
(1)功的原理的內容:利用任何機械做功時,動力對機械所做的功等于機械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也就是說,利用任何機械均不省功
四、課堂練習(投影九)
1、 功的原理內容是什么?
2、 既然任何機械都不做功,人們?yōu)槭裁催€要使用機械呢?
3、 判斷對錯:
A、使用定滑輪不省力,也不省功 ( )
B、使用動滑輪省一半力,所以省一半功 ( )
C、使用機械不能省功,但一定省功 ( )
D、省距離的機械一定費力 ( )
E、使用任何機械都不能省功,因此使用機械是無益的( )
F、功的原理只適用于自重和摩擦不計的理想機械 ( )
G、要把20N的物體舉高1米,不論使用何種機械都不省功,動力做功至少20焦。
完全投影片五,加深對功的原理的理解,加深使用任何機械均不省功的理解。
4、 一人用一根輕質杠桿將重為500牛的物體舉高時,做了250焦的功,求物體被提升的高度。
五、布置作業(yè)
1、 完成課后作業(yè) 1、2 、3
2、 預習機械效率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