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的種植方法_黃芪怎么種植
黃芪的種植方法_黃芪怎么種植
黃芪,為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那么,對于養(yǎng)殖戶而言,黃芪要怎么去種植好呢?下面和學習啦小編具體了解下黃芪種植的相關(guān)資料!
黃芪的種植方法
?、?繁殖方法:用種子繁育。冬前播種和春天播種均可。冬前在霜降立冬節(jié),春播在春
分至谷雨節(jié)。需注意的是,種子硬實較多,吸水力差,出苗率較低,故應掌握采種季節(jié)和采種期。在種子呈褐色時采收,種子老熟變?yōu)楹谏珟О唿c時則成為硬實,很少發(fā)芽,為提高出苗率,播種前應作催種處理。將種子浸于50℃的溫水中,隨時攪拌到?jīng)觯铀啃慕N子為度,浸泡6—12小時后將種子撈出裝入布袋催芽,而后播種。黃芪種子一般3天出芽。如不能及時播種,會造成損失,所以一般不做催芽處理直接播種,但事先作好發(fā)芽試驗。畝用新種子1—1.5公斤。
播種前選地勢高、土層深厚,排水良好、滲水力強的沙質(zhì)土壤,施足底肥,翻耕細
耙,做成寬、畦整平,澆水過3—5天后,能入畦操做時,用鐵耙摟平畦面,按行距23—27厘米開2厘米深的淺溝,將種子均勻地撒入溝里,用大鋤角順溝推一遍,將種子與溝底濕土緊密結(jié)合在一起。再將畦面活土摟平摟細。因品種不同,有的第一年只生莖葉,不開花結(jié)籽,二年后才開花結(jié)籽,有的品種當年開化結(jié)籽。人們習稱硬桿和軟桿黃芪。
?、?田間管理: 出苗前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后要少澆水,多松土,以促使根系下扎。
苗6—7厘米時株距10—13厘米定苗。苗高17—20厘米時進行追施,每畝施硫酸銨10—15公斤,發(fā)酵餅肥25—40公斤。將要開花時需水量逐漸增多,可適當增加澆水次數(shù),種子于小暑成熟,這時應少澆水或不澆水。如果雨水多,應及時排水,以防爛根。
?、?主要病蟲害: 7—8月易發(fā)生紅根病(也叫黃花紫紋羽病),蟲害有鉆心蟲和地老
虎,對病治療。
黃芪的營養(yǎng)價值
黃芪能促進機體代謝、抗疲勞、促進血清和肝臟蛋白質(zhì)的更新;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能消除實驗性腎炎尿蛋白;能改善貧血動物現(xiàn)象;能升高低血糖,降低高血糖;能興奮呼吸;能增強和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功能,對干擾素系統(tǒng)有促進作用,可提高機體的抗病力;對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所致細胞病變有輕度抑制作用,對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有保護作用;有較廣泛的抗菌作用;黃芪在細胞培養(yǎng)中,可使細胞數(shù)明顯增多,細胞生長旺盛,壽命延長;能增強心肌收縮力,保護心血管系統(tǒng),抗心律失常,擴張冠狀動脈和外周血管,降低血壓,能降低血小板粘附力,減少血栓形成;還有降血脂、抗衰老、抗缺氧、抗輻射、保肝等作用。
黃芪的相關(guān)應用
1.脾氣虛證
本品甘溫,善入脾胃,為補中益氣要藥。脾氣虛弱,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者,可單用熬膏服,或與黨參、白術(shù)等補氣健脾藥配伍。因其能升陽舉陷,故長于治療脾虛中氣下陷之久瀉脫肛,內(nèi)臟下垂。常與人參、升麻、柴胡等品同用,如補中益氣湯(《脾胃論》)。若脾虛水濕失運,以致浮腫尿少者,本品既能補脾益氣,又能利尿消腫,標本兼治,為治氣虛水腫之要藥,常與白術(shù)、茯苓等利水消腫之品配伍。本品又能補氣生血,治血虛證亦常與補血藥配伍,如當歸補血湯(《蘭室秘藏》)以之與當歸同用。對脾虛不能統(tǒng)血所致失血證,本品尚可補氣以攝血,常與人參、白術(shù)等品同用,如歸脾湯(《濟生方》)。對脾虛不能布津之消渴,本品能補氣生津,促進津液的生成與輸布而有止渴之效,常與天花粉、葛根等品同用,如玉液湯(《醫(yī)學衷中參西錄》)。
2.肺氣虛證
本品入肺又能補益肺氣,可用于肺氣虛弱,咳喘日久,氣短神疲者,常與紫菀、款冬花、杏仁等祛痰止咳平喘之品配伍。
3.氣虛自汗
脾肺氣虛之人往往衛(wèi)氣不固,表虛自汗。本品能補脾肺之氣,益衛(wèi)固表,常與牡蠣、麻黃根等止汗之品同用,如牡蠣散(《和劑局方》)。若因衛(wèi)氣不固,表虛自汗而易感風邪者,宜與白術(shù)、防風等品同用,如玉屏風散(《丹溪心法》)。
4.氣血虧虛,瘡瘍難潰難腐,或潰久難斂
本品以其補氣之功還能收托毒生肌之效。瘡瘍中期,正虛毒盛不能托毒外達,瘡形平塌,根盤散漫,難潰難腐者,可用本品補氣生血,扶助正氣,托膿毒外出,常與人參、當歸、升麻、白芷等品同用,如托里透膿散(《醫(yī)宗金鑒》)。潰瘍后期,因氣血虛弱,膿水清稀,瘡口難斂者,用本品補氣生血,有生肌斂瘡之效。常與人參、當歸、肉桂等品同用,如十全大補湯(《和劑局方》)。
此外,痹證、中風后遺癥等氣虛而致血滯,筋脈失養(yǎng),癥見肌膚麻木或半身不遂者,亦常用本品補氣以行血。治療風寒濕痹,宜與川烏、獨活等祛風濕藥和川芎、牛膝等活血藥配伍。治中風后遺癥,常與當歸、川芎、地龍等品同用,如補陽還五湯(《醫(yī)林改錯》)。
猜你感興趣:
1.如何種植黃芪
2.北方黃芪種植方法
3.怎樣種植黃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