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斯人獨憔悴讀書筆記
《斯人獨憔悴》是冰心的小說集子,短篇居多。下面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冰心斯人獨憔悴讀書筆記,希望您喜歡!
冰心斯人獨憔悴讀書筆記篇一
他們是迷惘的一代,在新與舊文化的夾層中尋找著新生的黎明,卻始終逃不開那漫長的黑夜。穎石、穎銘便是這樣,在當(dāng)時中國被列強(qiáng)分割領(lǐng)土,受侵略的亂世,雖然孫中山的民主思想已得到廣泛傳播,但封建遺存的保守、封閉、安分守己、奴性仍根植在中國人的思想觀念中,無法磨滅。
化卿先生和校長便是舊勢力的代表,他們不僅不怨恨日本從德國手中奪過青島的統(tǒng)治權(quán),還對日本人對中國的共同管理感恩戴德,我不知該說他們愚 蠢無知還是可悲的自私,只汲汲于自己的安樂,而置整個民族安危榮辱于不顧。
而穎石,穎銘參加愛國運動的精神不徹底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始終受到封建勢力的阻撓。有這樣一個細(xì)節(jié):化卿上下打量了穎石一番,冷笑說:“率性連白鞋白帽都穿戴起來,這便是‘無父無君’的證據(jù)了!”事實上已經(jīng)沒有君權(quán)的存在了,但他還是固守著,習(xí)慣了當(dāng)一個奴隸,所以對穎石打破這種定論的叛逆行為感到生氣和恐懼:他們想要站起來了。隨后被叫回的穎銘則穿著白官紗衫,青紗馬褂,腳底下是白襪子,青緞鞋,戴著一頂小帽,值得注意的是他穿的是舊式的馬褂,這不能不說是對封建舊勢力的妥協(xié),所以穎石覺得好笑卻又十分傷心。這樣的結(jié)局早在小說的開篇就已現(xiàn)出倪端,穎石在回家的時候就吟過“安邦治國平天下,自有周公孔圣人。”顯然他們逃脫不開舊文化的影響。
一向以溫順示人的穎貞竟然也顯出她的鋒芒來,她較穎石和穎銘有著更遠(yuǎn)的見地,她表面上附和父親,在暗地里辦事。的確,像穎石,穎銘這樣的請愿是毫無意義的,就像穎貞說的 “外交內(nèi)政的問題先不必說,看他們請愿的條件,哪一條是辦得到的?就是都辦得到,政府也決然不會答應(yīng),恐怕啟學(xué)生干政之漸,這樣日久天長的做下去,不過多住幾回警察廳,并且兩方面都用柔軟的方法,回數(shù)多了,也都覺得無意思,不但沒有結(jié)束,也不能下臺。”需要有廣大人民群眾基礎(chǔ)和武裝力量的支持才能獲得革命的勝利,而這已經(jīng)是后話了。
當(dāng)最后的求學(xué)希望也失去了,穎石蒙著頭,在床上躺著,想是睡著了,只余穎銘低徊欲絕的吟詠:“出門搔白首,若負(fù)平生志,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繼續(xù),苦苦追尋那個新的生命出口。
冰心斯人獨憔悴讀書筆記篇二
在與過客的一次交談中,他建議我讀讀冰心的作品。冰心,我很敬重,但說實在的,并沒有被她的作品深深吸引過。我沒有資格去評說,因為我也沒有深入地研讀過"冰心"。記得讀書時,讀過《寄小讀者》、《繁星》、《小桔燈》等,教書后,教過《只揀兒童多處行》。還是沒有特別喜歡......
《斯人獨憔悴》是冰心的小說集子,短篇居多。讀了前面幾篇,覺得故事性比較強(qiáng),有可讀性。但是感覺寫作的目的性很強(qiáng),也就是說,寫個故事為反映一個主題,那樣的痕跡非常明顯,有些讓我不喜歡。但不得不說,讀著作品,感覺冰心是嚴(yán)謹(jǐn)認(rèn)真的人,她意圖通過故事闡述一些東西,告訴人們一些道理,這種頂真的態(tài)度還是非常值得寫作者學(xué)習(xí)的......她的作品宣揚的,除了那個時代的一些東西,最主要的還是"真、善、美"。沖著這一點,我還是認(rèn)真地讀了下去......
《第一次宴會》寫的是新婚的瑛在家設(shè)宴招待客人,布置房間時,看見病中的母親給她的銀花插,心中十分感慨。席間與C教授的交談和席后瑛的心理活動,都揭示了"母親總是盡量地為兒女著想"這一主題,是母愛篇......
《離家的一年》寫得非常細(xì)膩,表現(xiàn)的主題卻是較含蓄的??雌饋?,不像個短片,像是個長篇的節(jié)選。文章寫的是小弟弟離家求學(xué),起初戀戀不舍,無法適應(yīng),一年后,他在身體和心理上,都有了很多進(jìn)步。他回家后,跟親人的交流也變得很從容了。他經(jīng)過一年的歷練,長大了......
誰曾在陰沉微雨的早晨,獨自漂浮在巖石下面的一個小船上的,就是感出宇宙的靜默凄暗黯的美。巖石和海,都被陰霧籠蓋得白蒙蒙的,海浪仍舊緩進(jìn)緩?fù)说?,洗那巖石。這小船兒好似海鷗一般,隨著拍浮。這濃霧的海上,充滿了沉郁、無聊-全世界也似乎和它都沒有干涉,只有我管領(lǐng)了這靜默凄黯的美......這是《海上》一文的開頭。這篇文章營造了一種靜默凄黯的美。老漁夫和父親都一樣的深愛著自己的女兒......
喜歡《分》這一篇小說。小說的寫法很獨特,以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為第一人稱來寫,仿佛嬰兒有嬰兒之間的語言,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視覺,從初生嬰兒的角度去寫這個世界。很好玩,也有意義。寫一個中產(chǎn)階級家庭的嬰兒和一個貧民家庭的嬰兒反映出一些社會的問題,類似魯迅筆下的"少年閏土"所表現(xiàn)的。
《別后》一篇讀了好幾次,感覺很羅嗦,也不知所以然。就跳過沒有讀。讀了《最后的安息》一篇,寫的是姑娘惠認(rèn)識了童養(yǎng)媳翠兒,翠兒可憐,后來被婆婆毒打致死。作者描寫細(xì)膩,挺感人的。讀到后來,想起"小音樂家揚科"了......
《莊鴻的姐姐》這篇是通過一個十四五歲的男孩秋鴻的口述,說了因為家庭經(jīng)濟(jì)的問題,秋鴻本來胸有大志且聰慧的姐姐后來不得不輟學(xué),最后抑郁而死的故事。故事最后寫了三個問題,揭示了當(dāng)時的時代問題。也許,小說是為時代而作,小說反映的時代問題在現(xiàn)今也許已經(jīng)沒有意義了,但其中蘊藏的情感因素還是很動人的,比如深刻的姐弟之情......想起了沈澤宜老師的話:反映人性的文章才最有生命力。
《一個不重要的兵丁》,寫的是螻蟻一樣微不足道的人。親人不愛惜他,也沒有朋友,也沒有成就,自己也不去爭什么。其實,他內(nèi)心是善良的,也有著崇高的人格。他做兵丁后,不仗勢欺人;為救孩子,自己受傷......可是他依然卑微,他不為別人的賞識而去做......最后,他死了。"不重要"這個定語在這里是多么凄涼,是讀者的感覺吧,也許他并不覺得,他始終沒有埋怨過,憤怒過,甚至也沒有悲傷過......人,真的可以如此"不重要"嗎?和這篇小說一樣,《三兒》也寫了這樣微不足道的人,三兒為了撿彈殼,中彈送了命,那些士兵只給了20元錢......看起來,冰心筆下,因為那個黑暗的時代而喪命的人物有不少。寫發(fā)還都不一樣,比如《冬兒姑娘》,通篇都是冬兒媽媽的話,把孩子從小到大的經(jīng)歷,孩子的性格以及結(jié)局,都寫出來了,雖然單調(diào)了些,但也別致。
冰心斯人獨憔悴讀書筆記篇三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憔悴的又豈止李白。
對于冰心的了解只停留在《小桔燈》,小說《斯人獨憔悴》以前都沒看過,想想也覺得尷尬。
在小說中,對于面對這樣專制和迂腐的父親,兩兄弟的表現(xiàn)我覺得是非常令人覺得失望的,在學(xué)校里里因為青島的問題,出去給他們演講,并勸人購買國貨,盼望他們一齊醒悟過來,鼓起民氣,可以做政府的后援。是如此的讓人敬佩??僧?dāng)兩兄弟面對父親,穎石剛一見到化卿"木強(qiáng)不靈",在父親摔花瓶之后"手足都嚇得冰冷",退到屋角;看到父親撕毀他們的印刷品和雜志,他們無可奈何,只有搬來姐姐穎貞去救援;對父親的軟禁,他們絲毫不加反抗,而是一個讀唐詩,澆花種竹,"索性連外面的事情,不聞不問起來",當(dāng)化卿剝奪了他們繼續(xù)求學(xué)的機(jī)會,他們也只有蒙頭大睡或凄惶地低吟"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
相對于化卿先生的專制和古板,穎銘和穎石兩兄弟的軟弱無能,小說中我覺得最喜歡的便是那穎貞。
在這樣的家里,有如此專制的父親在,若是脾氣性格還是按自己的想法一意孤行,我想這是肯定要吃虧得,看看兩兄弟的下場,不就是被禁足,只準(zhǔn)呆在小院里,可是姐姐穎貞卻沒有如此的對待父親,"在父親面前,總是附和他的意見,父親便拿我當(dāng)做好人,因此也不攔阻我去上學(xué)。"或許這有點沒什么個性,可是也正是因為這樣,她才有能力自己到外求學(xué),在外面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正是她的明智之處。
而當(dāng)父親把帶回家的雜志和印刷品撕掉的時候,也只有她對化卿陪笑說:"不用父親費力了,等我來檢看罷。天都黑了,你老人家眼花,回頭把講義也撕了,豈不可惜。"一面便彎腰去檢點,化卿才慢慢的走開。
可是她并不僅僅如此,她的聰穎不只解決家里的矛盾,她關(guān)注社會現(xiàn)實,而且想的層次比自己的弟弟更加的深刻,更加的有見解,讓弟弟兩人在秋季上學(xué)時該多干點實事。
可我覺得,于她,她是孤獨的。在家中,對于父親,她要維護(hù)父親的權(quán)威,聽父親的話,是父親幫忙照顧兩個弟弟的好幫手;對于兩個兄弟,她就是依靠的對象,一到無助的時候,就找姐姐幫忙,出謀劃策。卻總覺得她了解所有人,卻沒有人了解她。
這也恰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女子是沒什么地位的,父親的專制,可她不同,她很出色,能夠幫助迷茫的弟弟出謀劃策,她很"乖巧",是父親和弟弟們之間的調(diào)節(jié)者。她很聰明,能夠瞞著父親,做了不少的事。
然而我會多想,或許我已經(jīng)背離了小說的意圖,我就想知道這般的女子以后會是怎么樣的呢,會是在父親的安排下已經(jīng)找個門當(dāng)戶對的人家嫁了,還是同莎菲女士般,為了將來自己的愛情而奮斗,還是將走上革命這條路,我無從知曉,可是我卻希望她活得能夠更加有個性。
斯人獨憔悴,穎貞不就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