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1000字以上(2)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1000字以上
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1000字以上篇三
《明朝那些事》主要講述的是從1344年到1644年這三百年間關于明朝的一些事情,以史料為基礎,以年代和具體人物為主線,并加入了小說的筆法和對人物的心理分析,以及對當時政治經濟制度的一些評價。
讀完這本書后,我感觸很多。作者用一種很幽默的筆法將明朝厚重的歷史從枯燥乏味的史書中提煉出來,帶領我們透過重重歷史迷霧,拋開后人的主觀臆斷,走進一個真正的大明王朝,去感受和琢磨那些歷史舞臺上的人和事。
猛人軼事傳千古,王侯將相一場空。淘盡無數英雄夢,是非曲折誰可鑒。這就是我對《明朝那些事》最深的感觸。
這本書講述了許多位明朝皇帝,有許多都讓人印象深刻。如:像鳳凰一樣歷經苦難,經過千錘百煉,最后浴火重生,建立一個光芒萬丈的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十五歲登上皇位,十七歲用過人天賦戰(zhàn)勝權臣楊廷和,十八歲杖責百官確立自己權威的絕頂聰明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躬行節(jié)儉,知人善任,六師屢出、漠北塵清,威德遐被、四方賓服、明命而入貢者殆三十國,幅員之廣、遠邁漢唐!成功駿烈、卓乎盛矣的傳奇皇帝朱棣。
但最令我敬佩的皇帝卻是崇禎帝朱由檢。崇禎的一生不可謂不坎坷,上臺以前,憋足了勁要干掉那個死人妖魏忠賢,死人妖干掉了,又出來黨爭,后金入侵,看準了袁崇煥,一頓折騰,后金沒折騰回去,袁督師倒折騰沒了,本想臥薪嘗膽忍幾年,搞好國內經濟建設,再去收復大好河山,結果出了天災,又出來若干人等搞內亂造反。調兵干掉某些人,又出來了某些更狠的人(如李自成),再調兵,把某些更狠的人打下去,投降的投降,跑的跑,正準備一鼓作氣……
清軍打進來了。好吧,把全部主力調到遼東打個一年半載的清軍,好不容易把人熬走,后院又起火了,投降的再反,逃跑的又跑回來。很巧,又是大災荒,沒法活,于是大家跟著一起造反。簡單地說,崇禎干的就是這樣一份工作:沒有工作范圍,什么都要管,每天上班,不是跟人(言官)吵架,就是看人吵架(黨爭),穿得破爛,吃的也少,跟老婆睡覺也少,只睡五六個小時,時不時還有噩耗傳來,什么北邊打過來,西邊打過去,祖墳被人燒了,部將被人殺了,東西被人搶了等等。崇禎的故事就是這樣,他挨棍子的數量,估計比某些狗血劇里的悲催女主角要多得多,抗擊打能力更強。
不幸的是,崇禎以上所有的悲慘經歷與努力都無法換回一個幸福的結局,更不幸的是,他知道這點。知道結局注定失敗,他卻依然全力以赴,夜以繼日,任勞任怨,不到長城心不死,撞了南墻不回頭,直到最后結局,直到兵臨城下,依然沒有放棄。在崇禎的身上,我看到了一種無比堅定的人生信念,即使命運對不起我,我卻依舊不放棄,直至人生最后一刻。崇禎,一個了不起的人。
還有一個人,他是心學的集大成者,被后人稱為“四家”:偉大的哲學家、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這四個稱謂他都當之無愧,他就是王守仁。文學自不用說,除了買官,混官場的哪個沒點文采;所謂軍事天才,就是不用上軍校,拿一本盜版孫子兵法也能打仗的人,他不但會打仗,還打出了花樣,用兵方法堪稱詭異,生活中那個正直忠厚的老實人一到戰(zhàn)場就會立馬變得無比陰邪,讓對手叫苦連天;在政治上,他更是讓對手頭疼,看見他的時候煩,看不見他更煩,擔心他搞什么陰謀詭計,斗奸臣,玩手段,在政治場上混得如魚得水;但王先生最令人敬佩的是他的哲學知行合一:要想實現(xiàn)崇高偉大的志向,必須有符合實際腳踏實地的方法,四百年后,一個年輕人看到了這句話,將之奉為行為準則,并據此改名為陶行知。王守仁,一個不世出的奇才。
透過《明朝那些事》,我明白了剛正不阿的好人固然值得敬佩,但有時候好人卻不一定能做成大事。拍馬屁,搞關系,并不是壞人的專利,為了心中最終的正義而一時隱忍等待機會,甚至做一些會讓自己背負惡名之事的人更讓人萌生敬意與感動。包拯的權力來自明君支持,所以他能夠明察秋毫,懲惡揚善??上н@樣的明君太少,所以才有一代將才岳飛的凄然慘死,留下了“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遺憾。因此,到了奸臣輩出的明朝中后期,耿直善良的海瑞只能造福一城一縣,而張居正、徐階卻能為天下萬民造福。
在此,我想向作者致敬,真的很難想象一個人是如何將內容龐雜,生澀拗口的史料轉化成生動直白的小說,真的很難想象一個二十九歲的人居然會有如此深刻的人生見解。從這本書中,我懂得了許多人生哲學。
今年我二十歲,我會變得更加成熟,未來也會更加美好!
看過“明朝那些事兒讀書筆記1000字以上”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