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氏家訓》讀后感500字
《顏氏家訓》讀后感500字7篇
《顏氏家訓》 讀后感 《顏氏家訓》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名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關于《顏氏家訓》讀后感500字,歡迎借鑒參考。
《顏氏家訓》讀后感篇1
今年寒假,我閱讀了一本書,一本我一開始怎么也看不懂的書:《顏氏家訓》。
寒假前,老師向我們推薦書目的時候,我根本沒放在心上,隨隨便便就訂了這本《顏氏家訓》。我本以為是一個個精彩的故事,沒想到我一拿到書,打開一看就傻眼了,完全看不懂。我本來想放棄這本書,后來轉念一想,我男子漢大丈夫,堂堂五尺之軀怎么能被這小小的一本書所嚇退。
寒假里,我就拉著媽媽陪我一起讀,讓媽媽一句一句地解釋給我聽。媽媽對我說,《顏氏家訓》里語句叫文言文,我還沒怎么學過,所以看不懂,這也是正常的。就這樣,在媽媽的一句一句解答下,我認真讀了《顏氏家訓》。
讀書過程中,媽媽為我解答了很多句子,我也明白了里面許多話的意思。有一句話我特別喜歡,"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 同命而行,行其所服。"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媽媽告訴我,這句話是說孩子心目中家長有威信是他們接受家長管教和建議的心理基礎,而一旦家長的權威動搖,家長和孩子之間的關系就變得不順暢,雙方還會常常鬧得不愉快。我一聽頓時明白了許多,老師不是很多次向我們舉例說。有些家長的孩子在家長面前蠻乖的,一到了爺爺奶奶那里就撒潑耍賴,爺爺奶奶沒辦法就只能依著他;或者對老師說,您幫我說說我的孩子怎么怎么吧,我說的話他都不聽,就聽老師的。原來這都是爺爺奶奶在家的日常生活中沒有在孩子心中樹立起威信,太寵溺孩子了,自然而然孩子就會覺得他提任何要求都是有可能被接受的,這樣孩子就會養(yǎng)成任性刁蠻不講道理的壞習慣。
想到這里,我不禁出了一身冷汗。還好,我家里的長輩不寵溺我,看來這就是大家都說我懂事的原因啊!
《顏氏家訓》讀后感篇2
顏氏家訓讀后感走進書店,各式教育成果的展示讓人眼花繚亂,哈佛女孩,劍橋男孩,北大才子,清華狀元等等,感覺身處一個英才倍出的時代!
相信大多家長會生出這樣的想法:若是自己的孩子也位其中,那有多好!
但在看過了這些熱門圖書之后,翻翻書幾上靜放了許久的《顏氏家訓》,頓覺古往今來,教育之法,一以貫之,且忌急功近利!
教育之先,以仁為本,不仁不義,縱有滿腹經綸,也為人所不齒,!
而今,總有許多父母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時,傷心落淚,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獨尊,驕橫放肆!
究其原因,正如顏氏所言,在孩子幼兒時期 "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此有愛而無教也!
養(yǎng)而不教,禽犢之愛!
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從心所欲,該訓斥的時候反而夸獎,該責罰的時候反而歡笑,待到長大,是非顛倒,黑白不分!
再怒不可遏地去打罵教育,只會增加孩子的叛逆與怨恨!
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商場,公園經常會看到,有些孩子一旦愿望得不到及時滿足,便大喊大叫,撒潑打滾,弄得家長狼狽不堪!
這都是從小養(yǎng)就的毛病!
因為大人總是交槍投降!
日積月累,若孩子日益膨脹的物欲得不到有效控制,即如洪水猛獸,家就成了銀行,父母就成了奴婢,惡語相向,拳腳相加,甚至弒父殺母的都大有人在!
這是難道僅是孩子的過錯嗎?所以,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寵物,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
施以教化,才能盡享天倫。
《顏氏家訓》讀后感篇3
書是我們傳承傳統(tǒng)文化的途徑,也是我們擁抱嶄新時代的見證。新年我讀了《顏氏家訓》這本書,作者是顏之推,是我國南北朝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詩人、文學家。他的傳世之作有《顏氏家訓》、《還冤志》等?!额伿霞矣枴饭?0篇,范圍很廣泛,是以儒家的思想教育子弟的。
其中,我最喜歡的還要數第六篇《風操》了。因為這一篇是講關于禮儀的,有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規(guī)矩在包含在里面,提醒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其中,有一段話“兄弟之子已孤,與他人言,對孤者前,呼為兄子弟子,頗為不忍,北土人多呼為侄”意思是說兄弟的兒子死了父親,你與別人談話時,當了他們的面,稱他們?yōu)樾种踊虻苤?,頗不忍心,北方人大多數稱他們?yōu)椤爸丁?。從這段話中我學習到了,我們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禮貌對人,講話做事要能考慮對方的感受。
這時,我不禁想到平時的一些言行。記得在二年級時,我因為貪玩,以至于多次上揚琴課遲到。雖然媽媽每次都批評我,可我總不以為然。現(xiàn)在想想,這樣做真的很不應該,準時上課是對老師的最起碼的尊重啊,而且一個人連最起碼的準時都不能做到,別人的心中會怎么看待你呢?
在世界文明的長河里,我們是現(xiàn)代文明的使者。真正的禮儀不是虛情假意,而是真情流露。高雅的氣質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我很慶幸我能讀到這本書,懂得了好多禮儀,做一個尊禮明儀的使者。
《顏氏家訓》讀后感篇4
孔子汲取道家營養(yǎng)后開山收徒,創(chuàng)立儒家,開私學先河,思想學術下沉,惠澤平民,士大夫階層崛起。漢初經董仲舒引導,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經過統(tǒng)治者改造,成為帝王之術,已與孔子初衷大相徑庭。西晉末年,永嘉禍起,衣冠南渡,南北朝漸起,中華民族進入大融合時期。士大夫重新審視儒家,并找到精神寄托。顏之推以士大夫身份開后世"家訓"先河,《顏氏家訓》是儒家學術思想的家庭化、世俗化。
儒家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行為準則和人生目標。從價值觀到行為,從個人修養(yǎng)到服務社會,由內而外?!额伿霞矣枴肪褪沁@一核心的詮釋。全書共七卷,二十篇。都是圍繞上述核心展開說明、論述。讀后有以下感想。
首先,明確人生目標,就是確立價值觀。書中沒有明確這一觀點,而是通過向榜樣學習,達到明確人生目標的目的,即人生目標的人格化?!赌劫t》篇"侯景初入建業(yè),臺門雖閉,公私草擾,各不自全。太子左衛(wèi)率羊侃坐東掖門,部分經略,一宿皆辦,遂得百馀日抗拒兇逆。於是城內四萬許人,王公朝士,不下一百,便是恃侃一人安之,其相去如此。吾見世人,清名登而金貝入,信譽顯而然諾虧,不知后之矛戟,毀前之干櫓也!慮子賤云:‘誠于此者形於彼?!酥搶嵳?zhèn)卧诤跣?,無不見平跡,但察之未熟耳。一為察之所鑒,巧偽不如拙誠,承之以羞大矣。伯石讓卿,王莽辭政,當于爾時,自以巧密,后人書之,留傳萬代,可為骨寒毛豎也。近有大貴,以孝著聲,前后居喪,哀毀逾制,亦足以高於人矣;而嘗於苫塊之中,以巴豆涂臉,遂使成瘡,表哭泣之過,左右童豎,不能掩之,益使外人謂其居處飲食皆為不信。以一偽喪百誠者,乃貪名不已故也!"都是這樣。
其次,讀書學習。耕讀傳家遠,詩書濟世長。飽讀詩書,是古代讀書人的志向和抱負?!睹銓W》篇"夫所以讀書學問,本欲開心明目,利於行耳。未知養(yǎng)親者,欲其觀古人之先意承顏,怕聲下氣,不憚的勞,以致甘膜,惕然慚懼,起而行之也。未知事君者,欲其觀古人之守職無侵,見危授命,不忘城諫,以利社稷,惻然自念,思欲效之也。素驕奢者,欲其觀古人之恭儉節(jié)用,卑以自牧,禮為教本,敬老身基,翟然自失,斂容抑志也。素鄙吝者,欲其觀古人之貴義輕財,少私寡欲,忌盈惡滿,周窮恤匱,赧然悔恥,積而能散也。素暴悍者,欲其觀古人之小黜己,齒弊舌存,含垢藏疾,尊賢容眾,茶然沮喪,若不勝衣也。素怯懦者,欲其觀古人之達生委命,強毅正直,立言必信,求福不回,勃然奮厲,不可恐懾也。歷茲以往,百行皆然,縱不能淳,去泰去甚,學之所知,施無不達。世人讀書者,但能言之,不能行之,忠孝無聞,仁義不足,加以斷一條訟,不必得其理,宰千戶縣,不必理其民,問其造屋,不必知楣橫而悅豎也,問其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遲也,吟嘯談謔,諷詠辭賦,事既優(yōu)閑,材增迂誕,軍國經綸,略無施用,故為武人俗吏所共嗤詆,良由是乎?"。
再次,重視家庭教育,家長要以身作則,給子女樹立良好典范?!吨渭摇菲?quot;夫風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則子不孝,兄不友則弟不恭,夫不義則婦不順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義而婦陵,則天之兇民,乃刑戮之所攝,非訓導之所移也。"。
《顏氏家訓》涉獵范圍很廣,作者對儒學、文學、佛學、歷史、文字、民俗、社會、倫理等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此書是經典,常讀常新,開卷有益。
《顏氏家訓》讀后感篇5
早就聽說這是一本值得一讀的好書,書中講述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論。為了豐富自己的教育思想,我懷著謙遜的心情讀完這本書。
《顏氏家訓》的作者是顏之推,南北朝時期的人。書中包含著作者對教育的理解及他認為的教育孩子方面的觀念。這本家訓包含的思想同樣對現(xiàn)代教育起著指導作用。讀后確實明白了許多道理,自己以前一些困惑也渙然冰釋,一些想法變得明朗起來。
我覺得以下幾個啟示應該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書中認為早期教育是很重要的。孩子要從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與現(xiàn)代的思想“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不謀而合。
絕大多數家長則更關注孩子的智力發(fā)展水平,太在乎成績。于是孩子是否養(yǎng)成好習慣往往被忽視。有些孩子習慣不好,但很聰明,成績很好,這就會成為父母夸贊的理由。老師發(fā)獎狀時,如果孩子拿回家的是勞動好的獎狀,父母則會不以為然。
二、虛心若谷,勝過閉門造車。
書中教育孩子要虛心向別人請教,不能自以為是,孤芳自賞,這樣不利于自己的成長與進步。他強調切磋交流。學習絕不是一個人自我封閉的過程,必須經常與人交流,方能打破自己的局限,以人之長,補己之短。
古人又云:“三人行必有我?guī)??!敝灰涣饕欢〞龠^自己一個人的努力。于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也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合作意識,組織活動,促進同學間的互助交流,實現(xiàn)思維火花的碰撞。
三、教育受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
顏之推當時已經意識到了環(huán)境對人的重大影響,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具黑。
家庭環(huán)境對于學生個人的成長是很關鍵的,古代孟母三遷便說明了這個道理。特別是小學生,辨別能力差,最容易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
《顏氏家訓》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名著。認真學習,必會受益匪淺。
《顏氏家訓》讀后感篇6
現(xiàn)代學校教育中的某些錯誤導向,嚴重地誤導了家庭教育,甚至某些“專家”還有什么讀書會使人變蠢、熟讀飽含著人生智慧精華的經典與名著,會使孩子不合時宜等等謬論,使得一些家長不敢讓孩子讀一些經典與名著。這種太合時宜,極端功利,極端短視的市儈教育觀,實在太誤人子弟了。
因此,我們有理由明確地宣布:一個人,在少兒時期,就應該以“讀萬卷書”為主要任務;包括閱讀的質與閱讀的量;當然也不能忘了他們聯(lián)系身邊的實際進行思考,在“讀萬卷書”過程中力所能及地試干。待青春之后,才逐漸指導他們,甚至驅趕他們去實踐,去理解,去體驗,去“行萬里路”,去實踐書本上讀過的經驗與智慧;當然也不能忘了繼續(xù)讀書,在“行萬里路”的途中見縫插針地讀書。千萬不要反過來,倒行逆施,幼小時就搞什么研究,而不讓他讀書;到青年了成人了,還不肯放手,還像老母雞似的,把他圈在自己的翅翼之下。
筆者認為,人生小時候,精神專注,長成以后,思想容易分散;所以必須早早教育,別失了良機。我們知道,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必須有長時間的注意力,超強的記憶力,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洞察力,熟練的操作能力,臨事的機變能力,等等,這些大都是要靠早教來養(yǎng)成的。然而人的境遇不同,有的人小時候失去學習機會,還必須老來學習,不能自暴自棄。
古今中外,不乏少年得志者,亦不乏大器晚成者。假如只是嘆息錯過了太陽,那么你又會錯過月亮。現(xiàn)在的家長比筆者要年輕,在教育孩子學一點的時候,自己也應該趁機“揩點油”,也跟著讀幾本書。不為別的,只為自己更充實一點。通過學習、思考、實踐,提高素質。營造誠信友愛、充滿活力、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如果真能落到實處的話,不光孩子的教育要上一個臺階,江蘇民眾的文化層次也必將上升一個臺階了;也就是說,將向和諧社會邁進一步了。
《顏氏家訓》讀后感篇7
不斷的學習不僅能夠給與教育以源頭活水,還能豐富自己的人生,更可以此來引導自己和他人去追求有意義的人生。
《顏氏家訓》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內容豐富、體系宏大的家訓,也是一部學術史名著,為我國南北朝時期的大學者顏之推所著??v觀全書,其內容涉及之廣,文字涉及之深,令人振聾發(fā)聵。
本書強調了教育思想應以儒學為核心,認為古之為學者行道以利世;今之學者修生以求進也。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尤其重視對孩子的早期教育,在教育基本理論,作者還強調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的重要性,《顏氏家訓》對儒學、佛學、文學等都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
教育之先,以仁為本,不仁不義,縱有滿腹經綸,也為人所不齒!當下社會,常常有許多父母在提及自己的孩子時,傷心落淚。孩子自私自利,唯我獨尊,驕橫放肆!究其原因,正如顏氏所言,在孩子幼兒時期"飲食運為,恣其所欲,宜誡翻獎,應呵反笑,至有識知,謂法當爾。驕慢已習,方復制之,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長,終為敗德。"此有愛而無教也!
養(yǎng)而不教,禽犢之愛!小孩子要吃什么,要做什么都從心所欲,該訓斥的時候反而夸獎,該責罰的時候反而歡笑,待到長大,是非顛倒,黑白不分!再怒不可遏地去打罵教育,只會增加孩子的叛逆與怨恨!
少年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在商場,公園經常會看到,有些孩子一旦愿望得不到及時滿足,便大喊大叫,撒潑打滾,弄得家長狼狽不堪!這都是從小養(yǎng)就的毛??!因為大人總是繳槍投降!日積月累,若孩子日益膨脹的物欲得不到有效控制,家就成了銀行,父母就成了奴婢,繼而惡語相向,拳腳相加,甚至弒父殺母的都大有人在!這難道僅僅是孩子的'過錯嗎?
所以,千萬不要把孩子當成自己的寵物,吃好喝好穿好就行了!施以教化,心中向善,父慈子孝,方能盡享天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