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兄弟讀后感800字5篇
余華兄弟讀后感800字范文5篇
《兄弟》透過非常態(tài)、非理性反襯出智慧、理性的可貴;看似荒誕不經(jīng)的故事,卻深刻反映著劇烈動蕩時代中人性的美與丑。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碛嗳A兄弟讀后感800字5篇,希望大家喜歡!
余華兄弟讀后感800字篇1
品完了余華的《兄弟》,沒有震撼,只剩悲涼與無奈。
《兄弟》分上、下兩部,講述了江南小鎮(zhèn)兩兄弟李光頭和宋鋼,重新組合成的家庭在劫難中的崩潰過程。這是兩個時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說,前一個是中的故事,那是一個精神狂熱、本能壓抑和命運慘烈的時代,相當(dāng)于中世紀的歐洲。后一個是現(xiàn)在的故事,那是一個倫理顛覆、浮躁縱欲和眾生萬象的時代,更甚于今天的歐洲。一個西方人活四百年才能經(jīng)歷這樣兩個天壤之別的時代,一個中國人只需四十年就經(jīng)歷了。四百年間的動蕩萬變濃縮在了四十年之中,這是彌足珍貴的經(jīng)歷。連接這兩個時代的紐帶就是這兄弟兩人,他們的生活在裂變中裂變,他們的悲喜在爆發(fā)中爆發(fā),他們的命運和這兩個時代一樣地天翻地覆,最終他們必須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兄弟》的開頭多少有些惡俗,這也許是這部小說遭受批評的一大原因。套用何所依先生的話就是“實在太爛了”。光“太爛了”還不夠,前邊還加了個“實在”兩字。但越往下看,我對這本書的思考就越來越多,看的也越來越深。同學(xué)和我同一天開始讀這本書,卻早我?guī)滋炜赐?。她說:“你怎么還沒看完啊!”我說:“你那是看書,我這是品書。價值觀不同?!彼龖蛘f:“余華的文字很淺顯,不用品就能懂?!蔽依湫?,不以為然。
終于,當(dāng)“本書完”這幾個大字出現(xiàn)在我眼前時,我笑了。合上書,閉上眼,我開始從頭回想:這本書,究竟“寫”了什么。很明顯,余華想寫的不僅僅是那一個個令人反感的“少兒不宜”鏡頭,可我一時間又找不到些合適的詞句來斷奪這本書的主要目的。個人感覺,余華更多地是以這所謂兄弟倆的不同命運來詮釋在社會變化的大潮中,人如果按照傳統(tǒng)的觀念和道德來按部就班,早晚會遇見天理人欲的沖突。這本書寫的還有人性的沖突,包括固守和變革,選擇與放棄,精神與物質(zhì)生活。而至今的華夏,也不過是最好的人性試煉場。
作者刻畫那原本貪婪好色到后來不懈奮斗,讓我從聞之作嘔到萌生敬意的這么一個人,目的何在?是為了批判時期的喪盡天良并且反映當(dāng)時腐朽社會的現(xiàn)實嗎?宋剛憨厚老實,憨厚老實到了有點“傻”的程度。他的生活中心一直在別人身上,換句話說,他生命中的主角從來都是別人,自己只是在某一瞬間當(dāng)過瞬間的主角!這么一個人,是否被封殺了自我,因泯滅了思想?
突然想起了小時候在書城的一幕。當(dāng)時爸爸帶著我,給我選了幾本書,其中有余華的《活著》。準備離開書城的時候,看見一旁有一群人圍著,最前面放著一摞一摞的《兄弟》,記不清是簽售還是什么了。喜歡湊熱鬧的我擠進人群準備瞧瞧這余華的另一本書寫的是什么。可是還沒等我拿起書,工作人員就走到了我面前,說:“小朋友,這本書不適合你看?!碑?dāng)時的我只好灰溜溜的走了?,F(xiàn)在想起來,對那個工作人員,我不知該作怎樣評價。雖然書中穿插了種.種所謂的“少兒不宜”,可是金子始終是金子,仍會發(fā)光。那個工作人員實不應(yīng)侵占我閱讀的權(quán)利。只要撇開次要,看到主要,以清透的頭腦來品析即可。
李光頭,宋剛……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要經(jīng)歷許多無法選擇的命運,和命運討價還價,不是妥協(xié)就是勝利。有時候,作為一個掙扎在底層的小人物,或許是幸福的。也許生活就是在愛與恨,笑與淚,欲望與壓抑,掙扎和打擊之間艱難向上,這是我們本質(zhì)上都無法選擇的,只能默默彼此祝愿一路走好!
一部感動到自己落淚的小說?,F(xiàn)實總是讓人難以接受,甚至無法承受?;蛘哒f,失去了,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后悔永遠是上天對于放縱的懲罰。
余華兄弟讀后感800字篇2
兄弟是余華最為滿意的作品,兄弟用40年給我們展現(xiàn)了一個翻天覆地的變化,上部余華將筆鋒指向時代,一個重組的家庭在短暫的幸福之后被時代撕碎了,爸爸宋凡平被活生生打死,讓人不禁又恨又痛,媽媽隨后每況愈下,病逝,隨后爺爺也終于去了。
為下部兄弟兩人以后的生活鋪墊上悲情色彩,讓人更能感受到兩兄弟相依為命的情感。但是林紅的出現(xiàn)將他們分開,他們開始為了各自的生活奮斗,宋剛也因為對李光頭跨越親情的情感在家庭和兄弟間難以平衡,終于也在壓力中爆發(fā)了,與李光頭真的分道揚鑣。
因為兩兄弟的性格截然不同,宋剛的善良在當(dāng)時的社會無疑是他最大的缺點,他逐漸被社會折磨,并感受到社會的丑惡,最后為了不成為負擔(dān)在海南待了一年多,期間林紅一直被廠長性騷擾,沒有人能夠傾訴,卻因為李光頭的一句話結(jié)束了長久的噩夢,慢慢也在內(nèi)心因為財力的影響開始對李光頭有了好感。
后來林紅因為在李光頭那兒體會到了從未體會的魚水之歡,抑制不住自己四十多年的渴望,與李光頭亂性了3個月。這時宋剛回來了,并了解到了這件事,他先是迷茫悲哀了很久,隨后通過自殺想成全他們,因為他不想成為誰的負擔(dān),就連死之前他都想著自己的肺病不要傳染給抬尸者,這里對自殺的描寫用著余華的經(jīng)典平靜語調(diào),卻將讀者內(nèi)心攪得悲哀痛苦,成為全書的高潮。整本書看下來,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我們在想宋剛早點回來就好了,林紅為什么背叛自己的丈夫,李光頭的做法讓人痛恨。
但是,真的有人做錯了嗎,宋剛溫柔善良但卻膽怯懦弱,李光頭沖動卻從不記仇,也一直把宋剛當(dāng)成兄弟,但讓我們感受到更多的是那種江湖的兄弟情義。林紅勤儉持家,疼愛自己的丈夫,即使被性騷擾也舍不得告訴宋剛。所以,悲劇的造成不是人的錯,而是社會,我們?nèi)绾稳ジ淖兯麄兊娜松几淖儾涣松鐣?,余華留給讀者一種悲涼的無奈感。所以宋剛是余華的武器,余華用宋剛的死,一個最善良的人的死亡來控訴這個社會,希望引起讀者的思考。
余華兄弟讀后感800字篇3
他的長篇小說:《活著》被改編成了電視連續(xù)劇《福貴》,這部電視劇前兩年播放的時候倒是全看過了,但福貴及家珍的命運及最后的結(jié)局,讓我感到世事無常和壓抑,感到活著的悲哀與無奈;但富貴無論窮困與富裕時的樂觀心態(tài)卻最適讓我難忘和感動,當(dāng)經(jīng)歷過窮與富,樂與悲,人生到最后還剩下什么?
一見面就不停提起的,故事梗概看完后依然是同樣的的壓抑,你與這兩部小說的精神契合點究竟在哪?如此壓抑又悲涼的人生,難道這也是你最新心境的寫照嗎?內(nèi)心真的有點排斥了,我不太喜歡給孩子看這種題材的書籍,也許是自己內(nèi)心深處對于過去或者人生苦難的深深抵觸吧!
網(wǎng)絡(luò)上評判還好的短篇《世事如煙》更是看得一頭霧水,那種如囈語般的情景一直讓我云里霧里,感覺就像回到魯迅時代的筆下,全然進入到魯迅《人血饅頭》的情景中去,那種壓抑更讓我喘不過氣來,我想,這種小說也是我所討厭的,我又會如何將這些東西買給自己的孩子看呢?
但他對余華的念念不忘,還是讓我硬起頭皮找到四部長篇的第三部《兄弟》,也許多看幾部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文字的真正內(nèi)涵,真正能理解他為何如此鐘情于余華的作品甚至要將其全集買給女兒的想法吧! 打開《兄弟》真的是一個正確的決定,從昨天晚上一直到今天上午,我一口氣讀完了這部小說,到現(xiàn)在也意猶未盡!這部小說真正反映了一個人在社會快速變革的社會大背景下,人的觀念想法整個社會的道德觀甚至于人性的最原始善良忠厚在這種背景的下的沖撞與變遷,而我們這一代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大多數(shù)人接受了如同宋剛那樣的正統(tǒng)教育,卻一樣擺脫不了自己悲劇的命運;反而不按規(guī)則行事,不照牌理出牌的李光頭,曾經(jīng)被人看不起的混混,最后卻成了時代的寵兒。
這是時代的悲哀,還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也許教育更應(yīng)該是解放時代套在成人及孩子身上的枷鎖,而不是給她套上更多圈套甚至是模子,讓他或者她在社會的變遷中無法很好的適應(yīng)而不得又成就一起時代的悲劇!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西西弗,我們只是我們自己,只為自己這么短暫的一生服務(wù)!而不是背負著太多的枷鎖前行!
余華兄弟讀后感800字篇4
前些時間在同學(xué)的推薦下看了余華的《兄弟》,覺的寫得很好,寫的好的東西,就是那種讓人一口氣想把踏讀完,讀完了,心里卻好久平靜不下來,我就是這種感覺。
小說上部描述了在狂熱 浮躁 怨假錯案滿天飛的餓________期間,一對患難夫妻不離不棄 榮辱與共相濡與沫的感人至深的故事。而二個小主人公之間純樸 執(zhí)著的兄弟情也讓人動容。正是這些人間的至純真情,吸引著讀者不斷的往下看。
上部中塑造了一個很完美的人物:宋凡平。送。宋凡平身高一米八五,中學(xué)老師。在一次劉鎮(zhèn)最高規(guī)格的籃球比賽上,一記驚世駭俗前無古人的扣籃成了當(dāng)?shù)氐挠⑿郏⒆匀坏孬@取了李光頭母親李蘭的心。沒多久兩人便成了親。李光頭和年長他一歲的宋鋼成了兄弟。
____剛開始,宋凡平還是一個威風(fēng)八面的旗手,后來被認定為地主后代,受了常人無法忍受的大罪。李蘭去上海醫(yī)院看病,尚不知宋凡平已成了階下囚。宋凡平為了實踐去上海接妻的諾言,竟不顧一切地逃跑,后被紅衛(wèi)兵在車站活活毆打致死??粗链颂?,真是讓人潸然淚下,讓我們生活在現(xiàn)在幸福生活的人看到了____的殘酷與無賴,體會到了當(dāng)時社會的混亂與恐慌,為中國的這段歷史感到悲哀,為當(dāng)時受到不公待遇的人感到不平與憤慨!
按劉鎮(zhèn)的風(fēng)俗,女人死了男人后一個月內(nèi)不能洗發(fā)。李蘭卻整整七年沒有洗過一次頭發(fā)!可沒人知道她對宋凡平的愛比海還要深。李蘭在李光頭十四歲的時候得了尿毒癥去世了。臨死前,囑咐宋鋼要好好對待弟弟李光頭。因為她怕從小便是混世魔王的李光頭將來會坐牢。結(jié)尾,宋鋼在繼母的墓前,哭道:“媽媽,你放心,只剩下最后一碗飯了,我一定讓給李光頭吃;只剩下最后一件衣服了,我一定讓給李光頭穿?!?/p>
特殊時期的愛情與兄弟情讓人感動
下部寫得相當(dāng)現(xiàn)實,甚至有點冷酷。
從李光頭自私自利,為達到自己的利益,不惜犧牲兄弟的感情,到宋鋼與林紅終成眷侶;從李光頭辛苦創(chuàng)業(yè)由窮苦不堪到富甲一方,成為劉鎮(zhèn)的GDP,到宋鋼到處流浪兜售各種亂七八糟的藥品,還遭受身體上的折磨,辛辛苦苦賺了三萬快錢想和妻子過好日子,回家卻發(fā)現(xiàn)妻子已經(jīng)跟了自己的兄弟,絕望之下臥軌而死……讓人讀來忽喜忽悲,突然高興至極,突然又抹眼淚,以至在我看這本小說時,我室友都覺得我莫名其妙。
正如余華先生自己在后記中寫的,下部寫的是一個倫理顛覆,浮躁縱欲和眾生萬象的時代,雖然夸張了些,
但也深刻的反應(yīng)了現(xiàn)在現(xiàn)實社會的一些丑陋的社會現(xiàn)象,值得我們深思。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如何在一片浮躁中把握自己的心靈,從容地走好屬于自己的道路。這才是余華先生的《兄弟》給廣大活在富與窮之間的人們的啟示。
余華兄弟讀后感800字篇5
買到《兄弟》一書后,饑渴般一飲而盡后,卻發(fā)現(xiàn)是一杯質(zhì)量不太好的飲料,喝完后嗓子更加干渴。
還是先說這本書的亮點吧,與余華的其他作品一樣,余華在描寫感受方面的筆力是一流的, 這是余華的強項,我還不知道當(dāng)代作家有誰能超過他。“坑里的土升起來,形成了一個墳?zāi)埂?寫李光頭被關(guān)起來后,陽光的變化,都非常真切,這樣入骨的描寫在書中比比皆是。尤其是第17章,宋凡平橫尸街頭,宋剛和李光頭兄弟倆個手牽著手尋找他們的父親。這兩個可憐的孩子就如走在我的眼前,他們的無助和惶恐讓我流淚。我想沒有人在讀到這章時心里依然平靜。
除了這些,還有什么出色的?語言的幽默上也很棒。還有呢?似乎沒有了。
做為一部長篇小說,余華將其中的人物形象刻畫的一塌糊涂。在他的筆下,人物都失去過去和未來,也不存在人際關(guān)系網(wǎng),成了沒有生氣的木偶,根據(jù)情節(jié)的需要,牽來牽去。宋凡平的挨斗,沒有一點鋪墊,就寫了。如果說是為了造成突兀的效果,那么之后總要交代一下來龍去脈吧。宋凡平的那些鄰居,紙捏的人一樣,蒼白無力。還有宋凡平的父親,李光頭和宋剛的爺爺,這么重要的人物,可以說宋凡平的命運都是由于他造成的,怎么突然出現(xiàn)又突然消失。余華對他筆下人物的輕蔑到了讓人無法容忍的地步。那三個少年,每次出現(xiàn)總是在練“掃蕩腿”,太假了。宋凡平的樂觀、不屈,也太假了,都什么年代了,余華怎么還在寫這樣高大全的人物。還有宋剛,《兄弟》里的另一個主角,完全成了李光頭的陪襯,沒有一點自己的個性。小說里的人物刻畫,是這部作品最大敗筆。我不敢相信,這些人物居然出自余華的筆下。
《兄弟》另一個讓人失望的地方是時代和環(huán)境背景。文中總是出現(xiàn)“我們劉鎮(zhèn)”這樣的字眼,全部情節(jié)也是在劉鎮(zhèn)展開??墒莿㈡?zhèn)是什么樣子的,它相對于李蘭去的上海的地理位置,它的街道環(huán)境是怎么樣?一片模糊。而____這樣的時代,在余華的筆下,只是如老年人的記憶般,通過零碎的事物呈現(xiàn),與白紙上的線條一樣簡單?;叵肫饋?,余華所有作品的環(huán)境描寫都有模糊的感覺,只是《兄弟》這篇更明顯了。所以 有理由相信, 這方面是余華的一個弱項。
大量排比的運用也損害了作品,我知道余華的用意是在加強筆力,可問題是 什么都不能過了。余華的排比不只限于句子,而是成段成段的,一件事出現(xiàn)了,非要在后面跟一件相似的事,而且用筆均勻,分不出輕重。也許余華太專注于煽情了。余華曾說,寫小說越成熟越不需要技巧??伞缎值堋防锛记傻?運用,又是那么的刻意。讀到后來,我?guī)缀跄懿鲁鲇嗳A要怎么寫,這很沒勁,這些篇幅我是一掃而過的。
《兄弟》還有一個奇怪的地方,就是全書二十多篇中,單讀哪篇都很好,絕對是優(yōu)秀的,個別地方稱的上偉大??删褪沁B起來看,讓人反感。有點象書中的“大白兔奶糖”,吃第一顆,香甜無比。如果一下把一袋的糖都吃進去,就只有難受。
總的來說,《兄弟》這部作品比起余華以前的,比如《活著》,差了很遠。在余華沉寂十年后,寫出了這樣另人失望的作品,我想只能有兩點解釋:一個是余華的文筆的確不如 以前,一個是商業(yè)化的文壇,讓余華耐不住寂寞,將尚不成熟還需要修改的作品提前發(fā)了出來。我一直喜歡余華的文字,對于我來說,我更愿意相信是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