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短歌行讀后感3篇
曹操的這首《短歌行》大概可以納入中國古詩歌名篇的范疇了,古往今來,有不少文人騷客解讀。大家讀了之后會有那些感受呢?下面就跟學習啦小編來看看曹操短歌行讀后感吧!
曹操短歌行讀后感篇一:
當這位一世之雄“對酒當歌”,敢問“人生幾何”之時,他感到時光飛逝,日月如梭,而自己卻霸業(yè)未成!舉酒問月,唱一曲悲歌慷慨,總覺“憂思難忘”。因為你,因為你這位曠世奇才的故去,使我“沉吟至今”!呦呦的鹿鳴啊更引起了我對你的思念——那時,“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皎潔的圓月啊何時才能摘取?宏大的目標啊何時才能實現(xiàn)?面對這些問號,我越發(fā)“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望著那廣漠的蒼穹,我忽然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那不是奉孝嗎!你“越陌度阡”,屈駕來看望我,真令我喜出望外呀!我們久別重逢,歡飲暢談,徹夜不眠!我的心中還時時念著往日的恩情呀!
突然,一陣蕭瑟的西風刮過,天空變暗了,奉孝不見了,眼前只有那茫茫的江面和滔滔的江水,奔流到海不復回!啊——“月明星稀”的夜晚呵,只見一只北國的烏鵲南飛到這大江之上,“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啊——“山不厭高,海不厭深。”我可以禮賢下士,“周公吐哺”,不知何時才能“天下歸心”?
此詩中,“憂”字貫穿全篇,甚至到了“不可斷絕”的地步。如果僅僅是對“去日苦多”的慨嘆,曹操的思想感情又怎么可能由“憂”到“傷”呢?可見,他首先憂的是郭嘉,進而憂天下的賢才不能全部為己所用,表現(xiàn)了曹操求賢若渴的心情。如果不是曹操懷念郭嘉,那么又哪兒來的“心念舊恩”呢?
對于“越陌度阡,枉用相存。”這兩句,我則理解為是曹操的想像——他望著明月,望著蒼穹,想像著郭嘉來探望他。對此,可能很多人會提出疑問——若是郭嘉來探望曹操,怎么能說是屈駕來訪呢?問得很好,但我的解釋是,由于郭嘉曾對曹操太重要了,他為曹操立下了汗馬功勞,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曹操對郭嘉永世不忘,想像著他的靈魂化作神靈,屈駕來訪。從這里,也顯示出曹操對賢才的尊重呀——合情合理,并不離奇!
而“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則是曹操自比,顯示出痛失郭嘉后的孤獨與無助,進而表現(xiàn)出對新的賢能之士的渴望。
斗膽對曹操的名篇《短歌行》作了如此看似“荒誕”但又并不荒誕的解讀,心里很是有著幾分欣喜,因為我舉的史料毋庸置疑,我的分析更是合情合理;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絲擔憂,因為鄙人才疏學淺,怕誤讀了曹操的千古名作。但是,轉念一想呢,如果沒有創(chuàng)新的思維,一切都拘泥于前人的觀點,那么人類是不會有今天的!
曹操短歌行讀后感篇二:
偶爾看到曹操的《短歌行》,初中的語文教材有收錄這篇文章,憶起當初給學生上課的情景,講得相當?shù)耐度耄啾容^現(xiàn)在的狀態(tài)來說,那是激情四射了,對曹操這個歷史人物,我是相當?shù)南矚g的,雖然在《三國》里,被描繪得十分的奸詐,但還原到真正的歷史中,曹操并非如此的,看他的《短歌行》就知道,其才學和心襟非劉備孫權之流可以并論。
今天看《短歌行》,感覺很不一樣,以前對詩中流露的人生短促的感嘆,(清代張玉谷說:“此嘆流光易逝,)認為和曹操的個性不符的,一個叱咤風云的人物,如何有此憂傷,竟也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據(jù)《三國演義》中的描述,曹操是在平定北方后,率百萬雄師,飲馬長江,與孫權決戰(zhàn)。是夜明月皎潔,他在大江之上置酒設樂,歡宴諸將。酒酣,操取槊立于船頭,慷慨而歌。歌辭就是上面這首《短歌行》。果真如此,曹操那個時候應該是躊躇滿志之時候,人生事業(yè)到了一個高峰,按照常人,那是高興還來不及的,所以,也有人認為,曹操寫這首詩,“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嘆人生短促,流年易逝,是要勸人及時行樂。而教科書上認為他感嘆的是戰(zhàn)爭頻仍,大業(yè)未成,因而產(chǎn)生一種時間的緊迫感,正如他自己所說:“不戚年往,憂世不治”(曹操《秋胡行》),所以他這“人生幾何”的慨嘆,并不軟弱消沉,而是為了執(zhí)著于有限之生命,珍惜有生之年,思及時努力,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如魏源說得:“對酒當歌,有風云之氣。”人生幾何的感嘆也變成了積極的追求了,如屈原“常嘆息,以掩涕息,哀民生之多艱”,竟然是為民生艱難而憂慮,如此對人生的感嘆境界要比曹操還高的。
姑且其他的不談了,曹操的人生幾何的感嘆也讓人深思起來,人生到底要怎么樣才有意義?曹操一代梟雄并不快樂,并沒有什么成功感,屈原憂國憂民,也感到路漫漫,我等凡夫俗子又該追求什么?
人生該如何度過,到底干什么,到老了才不后悔,的確是一個困惑,保爾說“人最寶貴的東西就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而已。人的一是生應該這樣來度過的:當他回首往事時,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因過去的碌碌無為而羞恥”,曾經(jīng)激勵無數(shù)的人去奮斗,特別是在那段狂熱的歲月,成為很多人堅強的動力,但現(xiàn)在《鋼鐵是怎么煉成的》給很多人看,他會認為那是講怎么煉鋼的工業(yè)書了??梢娙藗兊膬r值觀已經(jīng)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理想這個詞也變得很奢侈了!前段時間一部電視劇《奮斗》很熱,也看了幾集,卻很是詫異,這種生活,高干子女,豪門闊少,帥哥靚女,養(yǎng)尊處優(yōu),追求一些不著邊際的東西,說一些不著邊際的無厘頭的話,玩著不痛不癢的愛情,也叫奮斗?也能熱?從《鋼鐵是怎么煉成的》到《奮斗》,時代在人生意義的定位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看來人生幾何,只能嘆息,不能探究了,說來說去,更沒意義,甚至會如叔本華一樣,思考來思考去,最后發(fā)出這樣的疑問“我是誰?我從那里來,我將到那里去”,或者和他的弟子尼采樣“上帝死了,我是上帝”,一個困惑不已,一個狂妄不已!
人生幾何,也許只有那些到寫回憶錄的時候的人才能洞察一些,有人對60歲以上的老人做過一次問卷調查:你最后悔的是什么?問卷列出十項人們生活中容易后悔的事情供調查著選擇,結果75%的人后悔年輕的時候不努力,以致一生事業(yè)無成!70%的人為了安穩(wěn)與舒適后悔而錯誤的選擇了職業(yè),62%的人后悔對子女教育不當或方法不對,57%的人后悔沒有好好的珍惜自己的伴侶,49%的人后悔身體鍛煉不足,只有約11%的人后悔沒有賺到更多的錢。
不知道這個調查對其他的人有什么觸動,我看了,馬上到外面站了一會,才覺得沒這么氣悶!
曹操短歌行讀后感篇三:
曹操的這首《短歌行》大概可以納入中國古詩歌名篇的范疇了,古往今來,有不少文人騷客解讀。雖然大家都引經(jīng)據(jù)典地咬文嚼字,但大多解讀都不著邊際。這主要是受制于解讀者自己的思想和觀念不高之故,可以說是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了。
過往的解讀,主要有以下幾類代表:一是“及時行樂”說;二是“求賢若渴”說;三是影響比較大也最無聊的“烏鴉嘴”說,這是羅貫中在《三國演義》里的解讀,就是說“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是不祥之句,在赤壁大戰(zhàn)前寫下了這樣的詩句,說明曹操必敗,所以是烏鴉嘴。
另外,還有一些所謂的新解,大意是說,曹操通過懷念早年的知音伯樂橋玄,而引發(fā)了自己求賢若渴的愿望。這本來毫無新意,但因為牽強上了橋玄,就生生地扯上了點新意。這也是中國墮落文人喜歡亂鉆故紙堆的老毛病在作怪。
通俗地講,所謂解讀,就是瞎猜。古人當時的思想,今天的人怎么能知道?所以,只能瞎猜。而受解讀者自己閱歷、思想的限制?;径疾虏粶省R虼?,他解讀的并不是原作者及其作品,其實,他解讀的只是解讀者自己而已。
既然解讀就是瞎猜,就不要迷信權威的解讀。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我當然也就有自己的解讀了,且我相信,我的解讀比他們的都好!哈哈!其實,曹操這首詩并不難解讀,你只要對人性有少少理解,再知道“詩言志”這點常識,也就必然同意我的看法。過去的那些文人墨客之所以解讀得不好,就是因為他們沒有多少人性?;蛘哒f,他們的人性被中國文化的積淀塵封了。
怎么解讀這首詩?很簡單,緊緊抓住“人生幾何?”這四個字就好了。人生幾何是什么意思呢?按今天的話講:就是人生有多少?這是一個開放性地發(fā)問,一般的解讀者都只看到了人生的時間有多少就停止了,然后,就生拉活扯上一大堆“及時行樂”或者“求賢若渴”的廢話。
曹操的發(fā)問,其實是人類對這個問題的千古一問,就是人生到底是什么?這當然不只是包括了時間,還應該包括了對人生價值和生命意義的苦苦求索。其實,曹操的這首詩,就是描寫了他在一次歡樂酒會上,對生命進行反復思索求解的過程。
在表達手法上,采用了類似現(xiàn)在電影所用的蒙太奇手法??偖嬅嬖谟行蔚难鐣蜔o限的思緒中不斷切換,也不過就是一種常用的虛實相映的寫法。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前一句,寫宴會的歡樂情況,后一句就自然點出了全詩的龍睛,就是要探索人生的價值、生命的意義。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嘆人生短促,生命無常。是非常淺層次,卻又十分自然地聯(lián)想。這也是淺層次的解讀者所能理解到的最高層面了。“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雖然可以慷慨激昂地感嘆人生無常,但卻無法回答生命的意義究竟何在,因而“憂思難忘。”怎么辦?回到現(xiàn)實。生也罷、死也罷,不如喝罷。只好端起酒杯,“唯有度康”才能解憂。這其實也是中國歷代文人騷客,面對這個問題時的共同宿命。
酒喝了,問題還是無解,思緒自然又要飛舞起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雖然是借用古詩,但還是通過“比”,婉轉表達了曹操對這個問題的執(zhí)著追求,就象追求自己的夢中情人一樣的執(zhí)著。同時,也象我們傳達了一個信息,就是這個問題縈繞在曹操腦海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問題“沉吟至今”都無法解決,腦袋都大了,頭痛欲裂。很可能曹操后來的頭風病,就是在這時落下的病根,哈哈!怎么辦?想不通就暫時不想。“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這段就只好又回到宴會中來,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了。
但是思緒一旦放開,想收也難。這不,馬上又來了。“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曹操似乎覺得自己已經(jīng)明白了生命的意義,但又實在捉摸不住。所以有“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明明覺得這個答案就象皓月當空,自己就是無法得到。正所謂看得到摸不著。心里這個急啊!這種焦慮的心情,凝聚到筆端,自然就成了“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頭痛啊!頭痛。只好硬把思緒給拉回到現(xiàn)實場景。“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看到朋友們“越陌度阡”地趕來赴宴,相互問候,訴說別后歡聚之情,曹操深深地感到了友情地可貴,也覺得受到了朋友們地尊重。但尊重和友情就是生命的全部意義嗎?
怎么問題又來了?抬頭休息一下。自然就看到了“月明星稀”。曹操覺得自己就象天上的明月一樣,只有獨自孤寂地在夜空中面對生命的難題。這時,南飛的烏雀又在上空盤旋,似乎想落到庭院的樹上,但“繞樹三匝”后,卻發(fā)現(xiàn)無枝可依。觸景生情,曹操的思緒又起:我生命的歸宿到底在哪里啊?
至此,曹操關于這個問題的思考,也象烏雀一樣,繞樹三匝了,只是答案仍然沒有找到。頭又開始痛起來,不行,不能這樣繼續(xù)拖下去了。必須要有個解答,就在今天,我就要找到人生的答案。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好過、呆過都是一生。既然一定要找到一個答案,我就貪心一點,整個大一點的人生目標:“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顯然。周公是古代官員、文人的最高榜樣。曹操認成為象周公那樣天下歸心、歷史稱贊的偉大政治家,就是實現(xiàn)了自己的人生價值。其實,如果我們拋開僵化迂腐的忠奸觀,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曹操的功業(yè)也是可以和周公相類比的。何況,曹操也并沒有篡漢,而周公也有“恐懼流言時”啊。
生命的意義在哪里?人生的價值在哪里?這其實是古往今來人類一直共同面臨的問題。就是今天,我們面對這個千古一問,也都還不能很好地給出答案。
曹操要做周公的人生答案,是否就是他內(nèi)心真的答案呢?我看未必。讀《短歌行》,我們不難感受到,前面的句子都比較自然親切,而最后四句卻顯得生硬。就象今天的小學生作文一樣,最后突然來了點為四化做貢獻或者為共產(chǎn)主義獻身之類的口號。不難理解,這類口號似的套話往往是給硬憋出來的。詩總得要有個結尾吧,問題總要有個答案吧?但是不是真的答案呢?我想,曹操一定會想到,如果自己象周公一樣做到了“天下歸心”,難道生命就沒有值得追求的東西了嗎?人生就從此失去意義了嗎?
聯(lián)系到現(xiàn)代宗教經(jīng)常提到的一個著名命題,我們就能明白曹操的幽思綿綿了。這個命題就是:人生有沒有終極價值、終極追求?如果有,是什么?
看過“曹操短歌行讀后感”的人還看了:
2.短歌行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