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還在》讀后感:讀不讀魯迅,怎么讀魯迅
編者按:魯迅,是中國一位非常出名的文豪。對于魯迅的文章,我們要這么去讀,也許這本書《魯迅還在》能給你啟示。
對中國的讀書人而言,魯迅是個永恒的、繞不開的話題,讀不讀魯迅某種程度上也成了評價讀書人的一個重要標準。前幾年,關于魯迅退出中學語文教材的話題被人們廣泛議論著,姑且不管教育教學層面的思考,僅僅這個話題本身引起熱議就充分說明了“魯迅”這一符號的非同一般。有時候我在想,魯迅先生本人會愿意人們一直談論他、一直讀他的作品嗎?雖然他本人未必愿意,但作為遺產的魯迅,卻是我們后人不可輕易忽視的。
讀不讀魯迅,似乎不成問題,因為每一個接受過基本教育的中國人,都一定讀過魯迅的文章,篇數還不算少,中小學教材里選入了魯迅的多篇散文和小說。但這種閱讀畢竟還是不一樣的,更何況在學習過程中,許多人讀魯迅的體驗并不是很好。我們所說的“讀不讀”魯迅,指的不是作為教材的閱讀,而是另一種自主的自發(fā)的、更高層次的閱讀。作為學生,除了教材,你還會讀幾篇魯迅的文章嗎?作為成人,你還會把魯迅作品納入到自己的閱讀書目當中嗎?
多年前人人讀魯迅、只能讀魯迅的那種“盛況”其實是不正常的,但轉眼之間全社會沒幾個人再讀魯迅,似乎也是挺令人惋惜的。幸運的是,仍然有一批人在研究魯迅,在用各種方式推動人們閱讀魯迅,老一輩的有錢理群,中年的則有孫郁、陳丹青等人,他們用自己的學識和努力,從更新穎的、更接近這個時代的角度去重新闡釋魯迅,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好的書籍,譬如《心靈的探尋》、《魯迅遺風錄》、《笑談大先生》,都是難得的好書。
閻晶明先生的這本《魯迅還在》也是這樣的書籍,他結合自己的“魯迅閱讀心史”談了怎么讀魯迅的問題。為了擺脫以前過度拔高乃至神化魯迅的錯誤,新時期以來人們提出了“平視魯迅”,而閻先生則旗幟鮮明地指出:讀魯迅,“須仰視才見”。當然,他所謂的“仰視”并不是拔高魯迅,不是否定魯迅作為普通人的一面,而是在承認魯迅思想和文學高度的前提下,去探究作為一個普通人的人生與精神世界。我以為,這種閱讀魯迅的態(tài)度是客觀的,也是必需的——平視魯迅,你覺得自己夠格嗎?
這本書里收錄了十余篇“讀魯迅”的文章,可以算得上是作者的閱讀筆記。他仰視魯迅,同時選擇了很“接地氣”的解讀角度:關于魯迅的吸煙史和生病史,從魯迅一生的生活習慣去了解他的性格與情感世界;關于魯迅和他生活的城市,把魯迅放在獨特的城市文化環(huán)境中去考察;關于魯迅和藤野先生、和青年烈士、和年輕作家的交往,從事件、細節(jié)的考證中,發(fā)現魯迅性格的堅韌與柔軟……角度獨特、材料豐富,讀起來引人入勝。
閻晶明先生說“魯迅還在”,是基于這樣三點判斷:一是“真正的經典不會被撼動”,一是“魯迅思想的魅力在于其強大的現實性”,還有一點是“魯迅思想活在人間”。這樣的判斷是可靠的,我們這個時代,和魯迅生活的那個時代還沒有太多本質上的差異;我們國民性當中所傳承的基因,依然具有強大的力量。因此,雖然魯迅早已遠去,但他必須“還在”。
作者:陳浩
公眾號:教書匠陳浩
本文為原創(chuàng)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