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一篇散文讀后感3篇
寫一篇散文讀后感3篇
寫一篇散文讀后感1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荷塘月色》長期以來膾炙人口,是中國現(xiàn)代散文的一篇佳作。不僅如此,它的情感自然流露,藝術(shù)手法匠心獨運,使它成為爐火純清、渾然天成的藝術(shù)瑰寶。
文章一開頭就將我載入了一個全新的世界,“這幾天心里頗不平靜”,他想借游荷塘排解苦悶,于是他從一開始就以獨處的心境創(chuàng)造出孤寂的氛圍,流露出些許淡淡的悲哀。
從《荷塘月色》中,我感受到了作者那內(nèi)心的不平靜與彷徨,我的心情也隨之而波動起來。作者在先述說了自己的不寧心境后,描寫了一個寧靜的且與現(xiàn)實不同的環(huán)境--荷塘月色,讓我獨自一人在夜深下獨享月色下的荷塘美景。一個人,靜靜地看,悄悄地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也都可以不想。朱自清深情地發(fā)出了內(nèi)心的聲音:“這是獨處的妙處,我受用這里的無邊的荷香月色了!"
"走著,走著”我看見了荷塘,田田的荷葉,零星在荷花,風中的花香,真令人心曠神怡!夾著薄云的淡淡的月光瀉在葉子與花兒上,浮在荷塘上簡直就是用光與荷花描繪美麗的畫。作者把月光下的荷塘上的月光描寫得淋漓盡致,栩栩如生。我在作者筆下盡情的賞花觀月,我陶醉了……
看著看著,突然美麗的,柔美淡薄的月光消失了,四周圍著郁郁蔥蔥的樹,樹間透著光,可是光卻是如此無精打采,這時的主人公似乎成了熱鬧的蟬和蛙,可作者什么也不是,雖然我很難體會作者當時無奈與彷徨,但我的心仿佛也回到了“起初的不平靜”……
我“看”著作者走進了屋子,文章也看完了。而我卻未合上書本,這文章使我意猶未盡,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荷塘夜色的美景可以讓人暫時忘記憂愁,可見它的美麗,使我感到了作者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可是在文中我更能深刻地感受到作者對現(xiàn)實生活的厭惡和憎恨。作者在這樣的厭惡的環(huán)境下,不被“白色恐怖”所屈服,與“白色恐怖”做斗爭,令我萬分敬佩。
而我生活在這么一個美好的環(huán)境中,更應(yīng)該要去努力學(xué)習(xí),去好好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那清清的荷塘,悠悠的月色將永遠停留在我的腦海中,圍繞著我久久不散……
寫一篇散文讀后感2
近些日子里我讀了魯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這是魯迅唯一的一本回憶性散文集,字里行間像是冗長的巷,里面是斑駁的回憶投射出的倒影。巷子中似乎也有無數(shù)的絲線將我纏繞,拉扯著我拽到記憶的洪流里。而朝花夕拾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更是如此。
百草園是魯迅兒時的樂園。每一個角落都藏著他無限的樂趣。之中的一草一木都是他的玩伴,陪著他吹秋日的微風,然后靜默著小憩。口渴時可以摘珊瑚珠般晶瑩剔透的覆盆子,含在嘴中是滿滿的甜蜜。即使是蕭瑟無味的冬日也如夢幻般,可以在冬季白色的紗裙中穿梭,可以支起架子捕鳥。那些無憂無慮的生活,沒有忌憚,沒有焦愁,沒有痛苦。仿若一個悠然的夢,而魯迅則是夢中人。這么多年后他仍然沒有忘記那個夢,他仍然把那個夢編成書簽夾在日記中,在閑暇時可以翻開悠然地瀏覽,時光似乎就可以一下子倒退二十年,他似乎還可以回到那一年的百草園,回到那一年他美輪美奐的夢。
后來他去了三味書屋。他開始了自己的學(xué)業(yè)。每天都要和厭煩繞嘴的古文打交道,而百草園則早也就丟在那里漸而荒蕪起來。三味書屋的生活是無趣的,可是在多少年后,這本書中,魯迅先生還是很懷念那個“讓人生厭”的地方。那里的壽鏡吾先生也成為了魯迅一生所銘記的人。
魯迅的童年生活是愉快的無慮的。而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呢。我們也曾走過那段懵懂的時光,也會在之后去懷念那時還帶著稚氣的自己。自己兒時走過的街,穿過的巷,巷弄里留著長胡子賣冰糖葫蘆的老頭子,院門口纏繞的老樹根,還有樹根上自己刻下的歪歪扭扭的字跡,在多少年后還是依舊清晰可見,似乎多少年的光陰都不曾打亂他的章節(jié),多少年的風雨都不會吹散他的印跡。他還是那樣分明地站在那里,當光線都昏暗時他還是那樣散著微光,那樣毫發(fā)畢現(xiàn)地站在那里。那些童年的故事也刻畫在心房壁上然后就慢慢風干成圖騰,像是一座橫亙在過往和現(xiàn)在兩個彼岸的橋,成為心中魂牽夢繞的想往。
我們也有自己的百草園,也有自己的三味書屋。那些躲藏在記憶里的是永遠也不會消退的。我懷念我的百草園,我的三味書屋。更懷念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流淌過的歲月。
寫一篇散文讀后感3
雖然父親給孩子買橘子很平常,但是那段時間,外祖母的去世,父親的失業(yè),正是家境衰敗的時候,沒有多少經(jīng)濟來源的時候,父親為孩子去買橘子,何況父親肥胖的身軀走個路都感覺左搖右擺的,還要去穿過鐵道、爬過月臺,身子傾斜了,只是為了一件再小不過的事情——給即將離別的孩子去買橘子。從這件事中我們是否能夠感受到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那份濃濃愛意呢?或許在這之間有許多的愛真的微不足道,但是他們?yōu)槲覀冏隽四敲炊嗟氖虑椋瑳]有一丁點兒的后悔,沒有一丁點兒埋怨,這樣對于我們來說是不是就值千斤重了呢?
“在父母的眼中,孩子常是自我的一部分,子女是他理想自我再來一次的機會。”費孝通說得好,在父母的眼中永遠有我們的存在,他們常常會為我們而著想,因為他們的期望全都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希望他們能夠有所成就,不用再走父母曾經(jīng)走過的那一段布滿荊棘的道路,他們無怨無悔的付出,而不求半點兒回報,這對于我們來說就已經(jīng)足夠了。從我們開始咿呀學(xué)語,直到我們開始蹣跚學(xué)步,再到我們跨入校門的那一刻,他們——我們偉大的父母無時不刻的在我們身邊給我們鼓勵,給我們加油,給我們關(guān)懷。我們在他們的臂彎里快樂而又健康的成長著,所以到了現(xiàn)在我們都還是離不開他們對我們的悉心呵護。
讀了《背影》之后,我感受到父母對孩子們的愛并不一定要真真切切的表達出來,有時候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都能夠傳遞著他們對我們的愛。
或許在多少年后的今天,我離開了他們,獨自到很遠的地方去工作,去生活,但是我都不會忘記我的父母對我的養(yǎng)育之恩。“受人滴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這句話說受了別人一滴水這樣小的恩惠就應(yīng)當以涌泉一樣的恩情去還給別人,我們對待這份恩情就像是寸草春暉,更何況父母對我們的愛無法去衡量,其實在那個時候。
我們已經(jīng)欠了他們一生的債,只是那債他們不需要我們?nèi)斶€罷了,而且他們賜予了我們生命,生命雖然是有限的,但是我們可以在這有限的生命當中去創(chuàng)造無限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