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條一代二代三代的區(qū)別
內存條一代二代三代的區(qū)別
你們知道內存條一代二代三代的區(qū)別嗎?不知道的話跟著學習啦小編一起來學習了解內存條一代二代三代的區(qū)別。
內存條
內存條是CPU可通過總線尋址,并進行讀寫操作的電腦部件。內存條在個人電腦歷史上曾經是主內存的擴展。隨著電腦軟、硬件技術不斷更新的要求,內存條已成為讀寫內存的整體。我們通常所說電腦內存(RAM)的大小,即是指內存條的總容量。寫入RAM(即讀寫內存,即內存條)中的數據將在斷電后徹底消失,電腦開機時CPU最早讀入執(zhí)行的程序數據來自ROM(只讀內存)。內存是電腦(包括單片機在內)的基礎部件,從有電腦那天起就有了內存。而外存屬于電腦外圍設備,硬盤是經過磁帶、軟盤階段之后發(fā)展產生的外存。內存條是電腦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CPU可通過數據總線對內存尋址。歷史上的電腦主板上有主內存,內存條是主內存的擴展。以后的電腦主板上沒有主內存,CPU完全依賴內存條。所有外存上的內容必須通過內存才能發(fā)揮作用。
內存條一代二代三代的區(qū)別
1、外觀的區(qū)別
A、查看內存條上面標簽
SD的內存是100和133的頻率
DDR的內存是266,333,400的頻率
DDR2的內存是533,667,800的頻率
DDR3的內存是1066,1333,1600的頻率
B、在內存上有一個小缺口,三種內存的小缺口都不在同一位置,因此只能插在對應的插槽上。不能兼容。相對于二代一代的內存條的底部的芯片同色沒有二代的鮮亮。
2、工作頻率
無論是DDR DDR2 還是DDR3,其工作效率主要有以下幾種100MHZ 133MHZ 167MHZ 200MHZ等
DDR采用一個周期來回傳遞一次數據,因此傳輸在同時間加倍,因此就像工作在兩倍的工作頻率一樣。為了直觀,以等效的方式命名,因此命名為DDR 200 266 333 400
DDR2盡管工作頻率沒有變化,數據傳輸位寬由DDR得2bit變?yōu)?bit,那么同時間傳遞數據時DDR的兩倍,因此也用等效頻率命名,分別為DDR2 400 533 667 800
DDR3內存也沒有增加工作頻率,繼續(xù)提升數據傳輸位寬為8bit,為DDR2兩倍,因此也同樣用等效的方式命名DDR3 800 1066 1333 1600
所以可以看到,如DDR 400 DDR2800 DDR31600內存工作頻率沒有區(qū)別,只是由于傳輸數據位寬倍增,導致寬帶的增加。、
內存條一代二代三代的區(qū)別相關文章:
而內存的真正工作頻率決定了延遲,DDR400與DDR2 800真實工作頻率相同,后者寬帶是前者的一倍,延遲上一樣。如果是DDR400與DDR2 667,那后者雖然寬帶更大,不過其真實頻率反而低一些,延遲上略大。
另外,內存在升級發(fā)展過程中,其工作電壓一直在降低,因此在性能提升的同時,功耗也在逐漸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