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病毒是怎么傳播的
電腦病毒大家都不陌生,有一些電腦病毒還嚴重危害到電腦用戶的財產安全,那你們知道電腦病毒的傳播途徑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推薦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電腦病毒的傳播途徑
第一種途徑:通過不可移動的計算機硬件設備進行傳播,這些設備通常有計算機的專用ASIC芯片和硬盤等。這種病毒雖然極少,但破壞力卻極強,目前尚沒有較好的檢測手段對付。
第二種途徑:通過移動存儲設備來傳播這些設備包括軟盤、磁帶等。在移動存儲設備中,軟盤是使用最廣泛移動最頻繁的存儲介質,因此也成了計算機病毒寄生的“溫床”。目前,大多數(shù)計算機都是從這類途徑感染病毒的。
第三種途徑:通過計算機網絡進行傳播。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巨大進步已使空間距離不再遙遠,“相隔天涯,如在咫尺”,但也為計算機病毒的傳播提供了新的“高速公路”。計算機病毒可以附著在正常文件中通過網絡進入一個又一個系統(tǒng),國內計算機感染一種“進口”病毒已不再是什么大驚小怪的事了。在我們信息國際化的同時, 我們的病毒也在國際化。估計以后這種方式將成為第一傳播途徑。
第四種途徑:通過點對點通信系統(tǒng)和無線通道傳播。目前,這種傳播途徑還不是十分廣泛,但預計在未來的信息時代,這種途徑很可能與網絡傳播途徑成為病毒擴散的兩大“時尚渠道”。 干凈的網頁未必就沒毒,上網留下的IP地址可以被利用進行攻擊。
計算機病毒主要的危害性有:
破壞計算機數(shù)據(jù):計算機病毒激發(fā)后會通過格式化、改寫、刪除、破壞設置等破壞計算機儲存數(shù)據(jù)。竊取用戶隱私信息(如銀行密碼、賬戶密碼),盜用用戶財產或利用被病毒控制的用戶計算機進行非法行為。
占用計算機空間、搶占內存資源:計算機病毒自我復制、傳播會占用磁盤扇區(qū)。同時會搶占內存空間,影響計算機運行速度,影響正常的系統(tǒng)運行和軟件使用、造成系統(tǒng)運行不穩(wěn)定或癱瘓。
破壞計算機硬件(如主板)。
電腦病毒的定義
計算機病毒(Computer Virus)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計算機信息系統(tǒng)安全保護條例》中被明確定義
計算機病毒--熊貓燒香,病毒指“編制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破壞數(shù)據(jù),影響計算機使用并且能夠自 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而在一般教科書及通用資料中被定義為:利用計算機軟件與硬件的缺陷或操作系統(tǒng)漏洞,由被感染機內部發(fā)出的破壞計算機數(shù)據(jù)并影響計算機正常工作的一組指令集或程序代碼 。
計算機病毒最早出現(xiàn)在70年代 David Gerrold 科幻小說 When H.A.R.L.I.E. was One.最早科學定義出現(xiàn)在 1983:在Fred Cohen (南加大) 的博士論文 “計算機病毒實驗”“一種能把自己(或經演變)注入其它程序的計算機程序”啟動區(qū)病毒,宏(macro)病毒,腳本(script)病毒也是相同概念傳播機制同生物病毒類似.生物病毒是把自己注入細胞之中。
電腦病毒是怎么傳播的
上一篇:電腦病毒是怎么編成的
下一篇:電腦病毒是怎么編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