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make命令使用方法常用選項有哪些
Linux系統(tǒng)下make命令的關鍵是找出上一次各個文件的修改時間,利用此修改時間來比較相依賴文件最后一次修改的時間。減少不必要的編譯工作,提高效率,具體怎么使用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linux的make命令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喜歡!
linux的make命令詳解
make命令的一般格式:
make【選項】【make描述文件】【宏定義】【目的文件】
make首先分析所有的宏定義參數(shù)(帶嵌入等號的參數(shù))并進行賦值,宏命令行覆蓋在makefile中進行的定義,然后檢驗選項標志,最后遞歸的對每一個目的依賴文件進行檢查。
unix下常用的選項如下:
f file 指定file文件為描述文件,如果file參數(shù)為"-"符,那么描述文件指向標準輸入。如果沒有"-f"參數(shù),則系統(tǒng)將默認當前目錄下名為makefile或者名為Makefile的文件為描述文件。在Linux中, GNU make工具在當前工作目錄中按照GNUmakefile、makefile、Makefile的順序搜索 makefile文件。
-i 忽略命令執(zhí)行返回的出錯信息。
-s 沉默模式,在執(zhí)行之前不輸出相應的命令行信息。
-r 禁止使用build-in規(guī)則。
-n 非執(zhí)行模式,輸出所有執(zhí)行命令,但并不執(zhí)行。
-t 更新目標文件。
-q make操作將根據(jù)目標文件是否已經(jīng)更新返回"0"或非"0"的狀態(tài)信息。
-p 輸出所有宏定義和目標文件描述。
-d Debug模式,輸出有關文件和檢測時間的詳細信息。
Linux下常用選項與Unix系統(tǒng)中稍有不同,下面是不同的部分:
-c dir 在讀取 makefile 之前改變到指定的目錄dir。
-I dir 當包含其他 makefile文件時,利用該選項指定搜索目錄。
-h help文擋,顯示所有的make選項。
-w 在處理 makefile 之前和之后,都顯示工作目錄。
相關閱讀:Linux常用基本命令
文件名--test
mkdir test 創(chuàng)建一個文件夾
mkdir test/test1/test2 -p 在創(chuàng)建test1時候,繼續(xù)創(chuàng)建test2目錄,一起創(chuàng)建
mv test test1 修改文件名稱
mv test /位置 復制文件到指定位置
cat test 查看文件內(nèi)容
unzip 解壓包 解壓當前文件
unzip 解壓包 -d /位置 解壓壓縮包到指定位置
rm test 刪除一個文件
rm -rf test 刪除一個帶文件或者文件夾的 文件目錄
cp test test1 復制一個文件
cp -r test test1 復制一個文件夾(包含文件夾下的文件)
vi 文件名 修改文件內(nèi)容
按i鍵,下方出現(xiàn)insert,開始編輯內(nèi)容
編輯完內(nèi)容,按esc,退出編輯模式
:wq 保存退出
:q! 不保存文件退出
啟動報錯,給權限
chmod 777 ./startup.sh
chmod -R 777 catalina.sh
重啟nginx: 進入到nginx的sbin目錄,重啟: ./nginx -s reload(也意指在不關機的情況下,刷新配置文件)
啟動nginx: 進入到nginx的sbin目錄,命令./nginx 開啟服務
關閉nginx: 進入到nginx的sbin目錄,命令./nginx -s stop(./nginx -s quit) 關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