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爾臺式機硬盤怎么樣拆除
有時候想把我們的戴爾臺式機硬盤拆除下來洗洗,但不會拆怎么辦呢?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你做出詳細的戴爾臺式機硬盤拆除方法介紹!希望對你有幫助!
戴爾臺式機硬盤拆除方法一:
幾年前的戴爾機器,需要先把硬盤托架從機箱上擰下來,然后把硬盤從托架上拿下來,最后拔掉電源線和數據線就好了;
現在新出的機器,只要把硬盤托架從機箱的硬盤托架槽上取下來,然后把硬盤拿下來應該就可以了。新的機器好像都沒有螺絲了。
戴爾臺式機硬盤拆除方法二:
只要把一顆螺絲拎下來就可以直接把硬盤抽出來了 用的是串口的硬盤
戴爾臺式機硬盤拆除方法三:
品牌機的設計不同于兼容機,有的時候根據設計的需要,硬盤,軟驅,光驅之類的東西是裝在一個大支架上的。你需要先把大的支架拆下了,然后才可以分別取下來上面的設備。
一般來說,這種支架都會有卡扣或者卡扣加螺絲的方法固定在機箱內,我拆過好幾個Dell的機箱都這樣,你仔細看看吧。
相關閱讀:
硬盤平均訪問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Average Access Time)是指磁頭從起始位置到達目標磁道位置,并且從目標磁道上找到要讀寫的數據扇區(qū)所需的時間。
平均訪問時間體現了硬盤的讀寫速度,它包括了硬盤的尋道時間和等待時間,即:平均訪問時間=平均尋道時間+平均等待時間。
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Average Seek Time)是指硬盤的磁頭移動到盤面指定磁道所需的時間。這個時間當然越小越好,目前硬盤的平均尋道時間通常在8ms到12ms之間,而SCSI硬盤則應小于或等于8ms。
硬盤的等待時間,又叫潛伏期(Latency),是指磁頭已處于要訪問的磁道,等待所要訪問的扇區(qū)旋轉至磁頭下方的時間。平均等待時間為盤片旋轉一周所需的時間的一半,一般應在4ms以下。
傳輸速率
傳輸速率(Data Transfer Rate) 硬盤的數據傳輸率是指硬盤讀寫數據的速度,單位為兆字節(jié)每秒(MB/s)。硬盤數據傳輸率又包括了內部數據傳輸率和外部數據傳輸率。
內部傳輸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 也稱為持續(xù)傳輸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它反映了硬盤緩沖區(qū)未用時的性能。內部傳輸率主要依賴于硬盤的旋轉速度。
外部傳輸率(External Transfer Rate)也稱為突發(fā)數據傳輸率(Burst 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傳輸率,它標稱的是系統(tǒng)總線與硬盤緩沖區(qū)之間的數據傳輸率,外部數據傳輸率與硬盤接口類型和硬盤緩存的大小有關。
目前Fast ATA接口硬盤的最大外部傳輸率為16.6MB/s,而Ultra ATA接口的硬盤則達到33.3MB/s。
使用SATA(Serial ATA)口的硬盤又叫串口硬盤,是未來PC機硬盤的趨勢。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邁拓這幾大廠商組成的Serial ATA委員會正式確立了Serial ATA 1.0規(guī)范。2002年,雖然串行ATA的相關設備還未正式上市,但Serial ATA委員會已搶先確立了Serial ATA 2.0規(guī)范。Serial ATA采用串行連接方式,串行ATA總線使用嵌入式時鐘信號,具備了更強的糾錯能力,與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能對傳輸指令(不僅僅是數據)進行檢查,如果發(fā)現錯誤會自動矯正,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數據傳輸的可靠性。串行接口還具有結構簡單、支持熱插拔的優(yōu)點。
看了“戴爾臺式機硬盤怎么樣拆除”文章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