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光通信與光網絡技術介紹
最近有網友想了解下光通信與光網絡技術的知識,所以學習啦小編就整理了相關資料分享給大家,具體內容如下.希望大家參考參考!!!
光通信與光網絡技術介紹一:
光通信技術是一種以光波為傳輸媒質的通信方式
常用的光通信有:
大氣激光通信
信息以激光束為載波,沿大氣傳播。它不需要敷設線路,設備較輕,便于機動,保密性好,傳輸信息量大,可傳輸聲音、數據、圖像等信息。大氣激光通信易受氣候和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一般用作河湖山谷、沙漠地區(qū)及海島間的視距通信。
光纖通信
是一種有線通信,光波沿光導纖維傳輸。光源可以是激光器(又稱半導體激光二極管),也可以是發(fā)光二極管。光纖通信傳輸衰減小、容量大、不受外界干擾、保密性好,可用于大容量國防干線通信和野戰(zhàn)通信等。
光纖有三個低損耗窗口:850nm,1310nm,1550nm。
藍綠光通信
是一種使用波長介于藍光與綠光之間的激光,在海水中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是目前較好的一種水下通信手段。
紅外線通信
是利用紅外線(波長 300 ~ 0.76 微米)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蓚鬏斦Z言、文字、數據、圖像等信息,適用于沿海島嶼間、近距離遙控、飛行器內部通信等。其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強、抗電磁干擾性能好,設備結構簡單,體積小、重量輕、價格低。但在大氣信道中傳輸時易受氣候影響,傳輸的距離也就是4000米。
紫外線通信
是利用紫外線(波長 0.39 ~ 60 × 10 微米)傳輸信息的通信方式。其基本原理與紅外線通信相似,與紅外線通信同屬非激光通信。
因為激光是一種方向性極強的相干光,沿光纖傳輸是目前最理想的恒參信道。從發(fā)展的觀點看,激光通信特別是光纖通信將被廣泛采用。
光通信與光網絡技術介紹二:
光纖通信技術已滲透到了電信網的接人網、本地網(接人中繼網)和長途干線網(骨干網)之中。由于價格和用戶所需帶寬的問題.短時間內完全實現全部光纖接人到戶還不現實.但是長遠來看,實現全部光纖入戶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性,而同時對光網絡工程師的人才需求也將越來越大。
在這些典型的網絡應用中,光纖只用來代替各類電纜,主要用做傳輸媒質連接業(yè)務節(jié)點,即實現了節(jié)點之間鏈路傳輸的光信號格式化,而節(jié)點對信號的處理、隊列和交換等還是采用電子技術.這類網絡稱為第一代光網絡,即光電混合網.典型的第一代光網絡有SONET(同步光網絡)和SDH(同步數字體系).還有各類企業(yè)網如光纖分布數據接口(FDDI)等.
當數據速率越來越高時.采用電子技術處理交換節(jié)點的數據速率是相當困難的??紤]到節(jié)點處理的數據不僅有到達自身的,還有通過該節(jié)點到達其他節(jié)點的,如果到達其他節(jié)
點的數據能在光域選路,則電子技術處理的數據速率就下降了,其負擔就小得多了,這使得第二代光網絡即全光網絡誕生了。
第二代光網絡以在光域完成節(jié)點數據的選路與交換為標志.實現了節(jié)點的部分光化。第二代光網絡中的代表技術包括波分復用(WDM)、光時分復用(OTDM)和光碼分復(OCDMA)等。
光通信與光網絡技術介紹三:
【光通信原理】光纖通信(Fiber-optic communication),也作光纖通訊。光纖通信是以光作為信息載體,以光纖作為傳輸媒介的通信方式,首先將電信號轉換成光信號,再透過光纖將光信號進行傳遞,屬于有線通信的一種。光經過調變后便能攜帶資訊。自1980年代起,光纖通訊系統對于電信工業(yè)產生了革命性 ,同時也在數位時代里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光纖通信傳輸容量大,保密性好等優(yōu)點。光纖通信現在已經成為當今最主要的有線通信方式。
光纖通信的原理就是:在發(fā)送端首先要把傳送的信息(如話音)變成電信號,然后調制到激光器發(fā)出的激光束上,使光的強度隨電信號的幅度(頻率)變化而變化,并通過光纖經過光的全反射原理傳送;在接收端,檢測器收到光信號后把它變換成電信號,經解調后恢復原信息。
光通信正是利用了全反射原理,當光的注入角滿足一定的條件時,光便能在光纖內形成全反射,從而達到長距離傳輸的目的。光纖的導光特性基于光射線在纖芯和包層界面上的全反射,使光線限制在纖芯中傳輸。光纖中有兩種光線,即子午光線和斜射光線,子午光線是位于子午面上的光光線,而斜射光線是不經過光纖軸線傳輸的光線。
【全光網絡】未來傳輸網絡的最終目標,是構建全光網絡,即在接入網、城域網、骨干網完全實現“光纖傳輸代替銅線傳輸”。而目前的一切研發(fā)進展,都是“逼近”這個目標的過程。
骨干網是對速度、距離和容量要求最高的一部分網絡,將ASON技術應用于骨干網,是實現光網絡智能化的重要一步,其基本思想是在過去的光傳輸網絡上引入智能控制平面,從而實現對資源的按需分配。DWDM也將在骨干網中一顯身手,未來有可能完全取代SDH,從而實現IPOVERDWDM。
城域網將會成為運營商提供帶寬和業(yè)務的瓶頸,同時,城域網也將成為最大的市場機遇。目前基于SDH的MSTP技術成熟、兼容性好,特別是采用了RPR、GFP、LCAS和MPLS等新標準之后,已經可以靈活有效地支持各種數據業(yè)務。
對接入網來說,FTTH(光纖到戶)是一個長遠的理想解決方案。FTTx的演進路線將是逐漸將光纖向用戶推近的過程,即從FTTN(光纖到小區(qū))到FTTC(光纖到路邊)和FTTB(光纖到公寓小樓)乃至最后到FTTP(光纖到駐地)。當然這將是一個很長的過渡時期,在這個過程中,光纖接入方式還將與ADSL/ADSL2+并存。
基于上述全光網絡構架有很多核心技術,它們將引領光通信的未來發(fā)展。ASON、FTTH、DWM、RPR這四項目前是光通信行業(yè)最重要的技術。
【光通信技術】
1、ASON
無論從國內研發(fā)進展、試商用情況,還是從國外的發(fā)展經驗來看,國內運營商在傳送網中大規(guī)模引入ASON技術將是必然的趨勢。ASON(AutomaticallySwitchedOpticalNetwork,智能光網絡)是一種光傳送網技術。目前的產品和市場狀況表明,ASON技術已經達到可商用的成熟程度,隨著3G、NGN的大規(guī)模部署,業(yè)務需求將進一步帶動傳送網技術的發(fā)展,預計2007年ASON將得到更加廣泛的商用。
2006年各大主要設備提供商華為、中興、烽火、Lucent等已經推出了其可商用的ASON產品。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鐵通陸續(xù)開展了ASON的應用測試和小規(guī)模商用。
ASON在國外成功商用的經驗表明,ASON將在骨干傳送網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AT&T的140個節(jié)點覆蓋美國的骨干傳送網;BT組建21CN網,目前已建40個ASON節(jié)點;Vodafone的131個節(jié)點覆蓋英國的ASON骨干傳送網,等等。
然而,目前ASON在路由、自動發(fā)現、ENNI接口等幾方面的標準化工作還不完善,這成為制約ASON技術發(fā)展和商用的重要因素。未來我國將參與更多的ASON標準化工作,同時,ASON的標準化,尤其是其中ENNI的標準化,將在近年內取得突破性進展。
2、FTTH
FTTH(FiberToTheHome,光纖到戶)是下一代寬帶接入的最終目標。目前,實現FTTH的技術中,EPON將成為未來我國的主流技術,而GPON最具發(fā)展?jié)摿Α?/p>
EPON采用Ethernet封裝方式,所以非常適于承載IP業(yè)務,符合IP網絡迅猛發(fā)展的趨勢。目前,國家已經將EPON作為“863”計劃重大項目,并在商業(yè)化運作中取得了主動權。
GPON比EPON更注重對多業(yè)務的支持能力,因此更適合未來融合網絡和融合業(yè)務的發(fā)展。但是它目前還不夠成熟并且價格偏高,還無法在我國大規(guī)模推廣。
我國的FTTH還處于市場啟動階段,離大規(guī)模的商業(yè)部署還有一段距離。在未來的產業(yè)化發(fā)展中,運營商對本地網“最后一公里”的壟斷是制約FTTH發(fā)展的重要因素,采取“用戶駐地網運營商與房地產開發(fā)商合作實施”的形式,更有利于FTTH產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從日本、美國、歐洲和韓國等國家的FTTH發(fā)展經驗來看,FTTH的核心推動力在于網絡所提供的豐富內容,而政府對應用和內容的監(jiān)控和管理政策也會制約FTTH的發(fā)展。
3、WDM
WDM突破了傳統SDH網絡容量的極限,將成為未來光網絡的核心傳輸技術。 按照通道間隔的不同,WDM(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波分復用)可以分為DWDM(密集波分復用)和CWDM(稀疏波分復用)這兩種技術。DWDM是當今光纖傳輸領域的首選技術,但CWDM也有其用武之地。
2006年,烽火、華為等設備廠商都推出了自己的DWDM系統,國內運營商也開展了相關的測試和小規(guī)模商用。未來DWDM將在對傳輸速率要求苛刻的網絡中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利用DWDM來建設骨干網等。
相對于DWDM,CWDM具有成本低、功耗低、尺寸小、對光纖要求低等優(yōu)點。未來幾年,電信運營商將會嚴格控制網絡建設成本,這時CWDM技術就有了自己的生存空間,它適合快速、低成本多業(yè)務網絡建設,如應用于城域和本地接入網、中小城市的城域核心網等。
4、RPR
彈性分組環(huán)(ResilientPacketRing,RPR)將成為未來重要的光城域網技術。近年來許多國內外傳輸設備廠商都開發(fā)了內嵌RPR功能的MSTP設備,RPR技術得到了大量芯片制造商、設備制造商和運營商的支持和參與。
在標準化方面,IEEE802.17的RPR標準已經被整個業(yè)界認可,而國內的相關標準化工作還在進行中。未來RPR將主要應用于城域網骨干和接入方面,同時也可以在分散的政務網、企業(yè)網和校園網中應用,還可應用于IDC和ISP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