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基本術語
從事互聯網行業(yè),當然要熟悉互聯網的基本術語啦。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相關內容,供大家參考閱讀!
互聯網基本術語
門戶網站
門戶網站最初提供搜索引擎、目錄服務,后來由于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門戶網站不得不快速地拓展各種新的業(yè)務類型,希望通過門類眾多的業(yè)務來吸引和留住互聯網用戶,以至于目前門戶網站的業(yè)務包羅萬象,成為網絡世界的“百貨商場”或“網絡超市”。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門戶網站主要提供新聞、搜索引擎、網絡接入、聊天室、電子公告牌、免費郵箱、影音資訊、電子商務、網絡社區(qū)、網絡游戲、免費網頁空間,等等。在我國,典型的門戶網站有新浪網、網易和搜狐網等。
網站流量
通常說的網站流量(traffic)是指網站的訪問量,是用來描述訪問一個網站的用戶數量以及用戶所瀏覽的網頁數量等指標,常用的統(tǒng)計指標包括網站的獨立用戶數量、總用戶數量(含重復訪問者)、網頁瀏覽數量、每個用戶的頁面瀏覽數量、用戶在網站的平均停留時間等。
網絡推廣
網絡推廣就是利用互聯網進行宣傳推廣活動。
網絡廣告
網絡廣告就是在網絡上做的廣告。利用網站上的廣告橫幅、文本鏈接、多媒體的方法,在互聯網刊登或發(fā)布廣告,通過網絡傳遞到互聯網用戶的一種高科技廣告運作方式。與傳統(tǒng)的四大傳播媒體(報紙、雜志、電視、廣播)廣告及近來備受垂青的戶外廣告相比,網絡廣告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是實施現代營銷媒體戰(zhàn)略的重要一部分。Internet是一個全新的廣告媒體,速度最快效果很理想,是中小企業(yè)擴展壯大的很好途徑,對于廣泛開展國際業(yè)務的公司更是如此。
轉換率
Conversions Rates,又稱轉化率。在互聯網領域里,轉化率是指用戶進行了相應目標行動的訪問次數與總訪問次數的比率。要注意,這里所指的相應的行動可以是用戶登錄、用戶注冊、用戶訂閱、用戶下載、用戶購買等一些列用戶行為,因此網站轉化率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以用戶登錄為例,如果每100次訪問中,就有10個登錄網站,那么此網站的登錄轉化率就為10%,而最后有2個用戶訂閱,則訂閱轉化率為2%,有一個用戶下訂單購買,則購買轉化率為1%。這里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很多人將網站轉化率僅僅定義為注冊轉化率或者訂單轉換率,這都是狹義的網站轉化率概念。轉換率=進行了相應的動作的訪問量/總訪問量,衡量網站內容對訪問者的吸引程度以及網站的宣傳效果。
跳出率
跳出率是指僅瀏覽了一個頁面就離開的用戶占一組頁面或一個頁面訪問次數的百分比。跳出次數是指訪問者不訪問您網站的其他任何一頁便從進入頁退出的次數。所以跳出率的算法就是:瀏覽了一個頁面就離開網站的次數/進入網站的次數=跳出率。
二跳率
二跳率的概念是當網站頁面展開后,用戶在頁面上產生的首次點擊被稱為“二跳”,二跳的次數即為“二跳量”。二跳量與瀏覽量的比值稱為頁面的二跳率。這是一個衡量外部流量質量的重要指標。
PR值
PR值全稱為PageRank(網頁級別)是Google用于評測一個網頁“重要性”的一種方法。
Web1.0
web1.0時代是一個群雄并起,逐鹿網絡的時代,是第一代互聯網應用的統(tǒng)稱。Web1.0 的主要特點在于用戶通過瀏覽器獲取信息。
Web2.0
Web2.0 是相對Web1.0 的新的一類互聯網應用的統(tǒng)稱。Web2.0 更注重用戶的交互作用,用戶既是網站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站內容的制造者。所謂網站內容的制造者是說互聯網上的每一個用戶不再僅僅是互聯網的讀者,同時也成為互聯網的作者;不再僅僅是在互聯網上沖浪,同時也成為波浪制造者;在模式上由單純的“讀”向“寫”以及“共同建設”發(fā)展;由被動地接收互聯網信息向主動創(chuàng)造互聯網信息發(fā)展,從而更加人性化!
SNS
SNS,全稱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即社會性網絡服務,專指旨在幫助人們建立社會性網絡的互聯網應用服務。也指社會現有已成熟普及的信息載體,如短信SMS服務。SNS的另一種常用解釋:全稱Social Network Site,即“社交網站”或“社交網”。
微博
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簡稱,是一個基于用戶關系的信息分享、傳播以及獲取平臺,用戶可以通過WEB、WAP以及各種客戶端組件個人社區(qū),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實現即時分享。
IP是Internet Protocol的外語縮寫,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中文縮寫為“網協”.
網絡之間互連的協議也就是為計算機網絡相互連接進行通信而設計的協議。在因特網中,它是能使連接到網上的所有計算機網絡實現相互通信的一套規(guī)則,規(guī)定了計算機在因特網上進行通信時應當遵守的規(guī)則。任何廠家生產的計算機系統(tǒng),只要遵守IP協議就可以與因特網互連互通。IP地址具有唯一性,根據用戶性質的不同,可以分為5類。另外,IP還有進入防護,知識產權,指針寄存器等含義。
LBS (基于位置服務)
基于位置的服務,它是通過電信移動運營商的無線電通訊網絡(如GSM網、CDMA網)或外部定位方式(如GPS)獲取移動終端用戶的位置信息(地理坐標,或大地坐標),在地理信息系統(tǒng)(外語縮寫:GIS、外語全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平臺的支持下,為用戶提供相應服務的一種增值業(yè)務。
UI即User Interface(用戶界面)的簡稱
UI設計則是指對軟件的人機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好的UI設計不僅是讓軟件變得有個性有品味,還要讓軟件的操作變得舒適、簡單、自由、充分體現軟件的定位和特點。UI還有其它的意義,如Unit Interval,Univ of Iowa,Unlock Instruction,Urgent Interrupt。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指用戶原創(chuàng)內容,是伴隨著以提倡個性化為主要特點的Web2.0概念而興起的。
它并不是某一種具體的業(yè)務,而是一種用戶使用互聯網的新方式,即由原來的以下載為主變成下載和上傳并重。隨著互聯網運用的發(fā)展,網絡用戶的交互作用得以體現,用戶既是網絡內容的瀏覽者,也是網絡內容的創(chuàng)造者。
UE (用戶體驗)
用戶體驗(User Experience,簡稱UX或 UE)是一種純主觀的在用戶使用一個產品(服務)的過程中建立起來的心理感受。因為它是純主觀的,就帶有一定的不確定因素。個體差異也決定了每個用戶的真實體驗是無法通過其他途徑來完全模擬或再現的。但是對于一個界定明確的用戶群體來講,其用戶體驗的共性是能夠經由良好設計的實驗來認識到。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發(fā)展,使技術創(chuàng)新形態(tài)正在發(fā)生轉變,以用戶為中心、以人為本越來越得到重視,用戶體驗也因此被稱做創(chuàng)新2.0模式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