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WIFI使用要多注意
以下是OMG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文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道,越來越多的餐飲、休閑娛樂場所都會提供免費WiFi,不少人不假思索地使用搜到的免費賬號登錄上網的同時,卻不知個人信息安全已經遭遇到了威脅。
越來越多的白領都喜歡在咖啡店、茶餐廳、機場等公共場所使用智能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上網,而為了吸引更多的顧客光顧,現在不少地方都會提供免費WiFi供消費者使用。近日有網帖稱,在公共地方使用免費WiFi并不安全,通過wifi可以竊取個人信息。這讓不少習慣用WiFi上網的用戶們開始擔憂。
用戶:我在麥當勞或者肯德基吃東西的時候,那邊都有WiFi嘛,公共wifi我每次都會去連,這樣可以節(jié)省手機流量。但前兩天看有個帖子,說公共wifi可能會造成我們個人信息的流失。我們會用手機上淘寶這些帳戶,我覺得還是挺擔心的。
讓網友們擔心的網帖稱,在麥當勞、肯德基等通常有無線熱點的公共場所,只要一臺win7系統電腦、一套無線網絡及一個網絡包分析軟件,設置一個無線熱點AP,就能輕松搭建出一個釣魚WiFi,名稱與正確WiFi名稱很相似,用戶可以輕松接入,很難察覺真假??蛇@一旦連入,黑客在15分鐘內就可以竊取手機上網用戶的個人信息和密碼,包括網銀密碼、炒股賬號密碼等。
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60%的年輕人都表示有在公共場所使用過免費WiFi,但其中有85%以上的人并不了解公共WiFi存在的風險,至于如何區(qū)分釣魚WiFi與商家提供的正規(guī)WiFi就更是一頭霧水了。其實,如果是看到這個免費的公共WiFi是沒有密碼的,而且不是熟悉的名字,大家還是盡量不要上這種網。據了解,目前WiFi陷阱有兩種,一種是設套,另一種就是硬攻,如何認清這兩種陷井?又有什么區(qū)別呢?
前一種是利用用戶想免費使用WiFi的心理,在公共場合搭建免費的WiFi,誘惑用戶中招,并記錄用戶在網上的所有操作信息。自認為對電腦技術還小有研究的鄭州市民小于差點中招:
小于:曾有一次去麥當勞,去的時候打開手機發(fā)現有WiFi,用的時候沒注意,用完之后才發(fā)現用的流量是我自己的,等于是我自己掏的錢,這個感覺挺不保險的。
小于告訴記者,還好自己只是瀏覽網頁并無其他,不然后果不堪設想。此外,值得警惕的另一種WiFi陷阱主要針對家庭網絡用戶,現在在一些開通寬帶網絡的家庭,都會把自己的morden作為一個小型的WiFi發(fā)射器,以便在家里移動上網,但這種移動網絡給用戶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給黑客提供了便利。一旦黑客解除家庭WiFi,有可能會對用戶進行遠程控制。用WiFi盜取客戶信息真如上述所說的這么簡單嗎?通信行業(yè)專業(yè)技術人員陳沛給予了肯定的回答:
陳沛:它就是相當于一個開放的網絡,現在上網的話,平時的pc都有殺毒的安全保護,但是像這些移動設備,像iPad或者是iphone上上一些公共網絡的話,公共網絡如果有黑客擺個陷阱等你跳的話,那你有可能會被侵入,你的個人隱私可能會被泄露。就相當于你的pc直接連到網絡上,你什么都不裝,而且權限是開放的,我隨便網上鄰居訪問,或者是通過網絡直接一訪問就可以進你的機器。
陳沛提醒,消費者在公共場合使用免費WiFi,千萬不要嫌麻煩,最好和柜臺人員或商家服務人員核對,不要輕易連接上網。而且盡量不要在公共場所的無線網絡下進行網銀支付、手機炒股等操作,若真要進行購物,利用支付寶等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