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病毒的名稱及特點
計算機病毒的名稱及特點
計算機病毒,是指編制或者在計算機程序中插入的破壞計算機功能或者毀壞數(shù)據,影響計算機使用,并能自我復制的一組計算機指令或者程序代碼。下面是學習啦小編收集整理的計算機病毒的名稱及特點,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計算機病毒的名稱
病毒名稱由前綴、病毒名、后綴(一般是變種代號)組成,如“Backdoor.RmtBomb.12”“Trojan.Win32.SendIP.15”等。其中“Backdoor”“Trojan.Win32”就是前綴,“RmtBomb”“SendIP”就是病毒名,“12”“15”就是變種代號。從Worm.Sasser.b就可以看出這是振蕩波蠕蟲病毒的變種B。
1.系統(tǒng)病毒前綴:Win、Win32、PE、Win95、W32、W95、WINT等
2.蠕蟲病毒前綴:Worm
3.木馬病毒前綴:Trojan
4.黑客病毒前綴:Hack
5.腳本病毒前綴:Script、VBS、JS、VSM
6.宏病毒(屬于腳本病毒)前綴:Macro,第二前綴:Word、Word97、Excel、Excel97、WM、WM97、XM、XF、AM、AM97M等
7.后門病毒前綴:Backdoor
8.種植程序病毒前綴:Dropper
9.破壞性程序病毒前綴:Harm
10.玩笑病毒前綴:Joke
11.捆綁機病毒前綴:Binder
12.DoS攻擊病毒前綴:DoS
13.溢出病毒前綴:Exploit
14.木馬下載者病毒前綴:Downloader
15.廣告病毒前綴:AdWare
16.黑客工具:HackTool
“熊貓燒香”病毒
最后介紹一下對計算機病毒的防范:
1.修補操作系統(tǒng)以及其捆綁的軟件的漏洞
2.安裝并及時更新殺毒軟件與防火墻產品
3.不要點來路不明連接以及運行不明程序
其他相關內容:
1、系統(tǒng)病毒
系統(tǒng)病毒的前綴為:Win32、PE、Win95、W32、W95等。這些病毒的一般公有的特性是可以感染windows操作系統(tǒng)的 *.exe 和 *.dll 文件,并通過這些文件進行傳播。如CIH病毒。
2、蠕蟲病毒
蠕蟲病毒的前綴是:Worm。這種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過網絡或者系統(tǒng)漏洞進行傳播,很大部分的蠕蟲病毒都有向外發(fā)送帶毒郵件,阻塞網絡的特性。比如沖擊波(阻塞網絡),小郵差(發(fā)帶毒郵件) 等。
3、木馬病毒、黑客病毒
木馬病毒其前綴是:Trojan,黑客病毒前綴名一般為 Hack 。木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過網絡或者系統(tǒng)漏洞進入用戶的系統(tǒng)并隱藏,然后向外界泄露用戶的信息,而黑客病毒則有一個可視的界面,能對用戶的電腦進行遠程控制。木馬、黑客病毒往往是成對出現(xiàn)的,即木馬病毒負責侵入用戶的電腦,而黑客病毒則會通過該木馬病毒來進行控制?,F(xiàn)在這兩種類型都越來越趨向于整合了。一般的木馬如QQ消息尾巴木馬 Trojan.QQ3344 ,還有大家可能遇見比較多的針對網絡游戲的木馬病毒如 Trojan.LMir.PSW.60 。這里補充一點,病毒名中有PSW或者什么PWD之類的一般都表示這個病毒有盜取密碼的功能(這些字母一般都為“密碼”的英文“password”的縮寫)一些黑客程序如:網絡梟雄(Hack.Nether.Client)等。
4、腳本病毒
腳本病毒的前綴是:Script。腳本病毒的公有特性是使用腳本語言編寫,通過網頁進行的傳播的病毒,如紅色代碼(Script.Redlof)——可不是我們的老大代碼兄哦 ^_^。腳本病毒還會有如下前綴:VBS、JS(表明是何種腳本編寫的),如歡樂時光(VBS.Happytime)、十四日(Js.Fortnight.c.s)等。
5、宏病毒
其實宏病毒是也是腳本病毒的一種,由于它的特殊性,因此在這里單獨算成一類。宏病毒的前綴是:Macro,第二前綴是:Word、Word97、Excel、Excel97(也許還有別的)其中之一。凡是只感染WORD97及以前版本WORD文檔的病毒采用Word97做為第二前綴,格式是:Macro.Word97;凡是只感染WORD97以后版本WORD文檔的病毒采用Word做為第二前綴,格式是:Macro.Word;凡是只感染EXCEL97及以前版本EXCEL文檔的病毒采用Excel97做為第二前綴,格式是:Macro.Excel97;凡是只感染EXCEL97以后版本EXCEL文檔的病毒采用Excel做為第二前綴,格式是:Macro.Excel,依此類推。該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能感染OFFICE系列文檔,然后通過OFFICE通用模板進行傳播,如:著名的美麗莎(Macro.Melissa)。
6、后門病毒
后門病毒的前綴是:Backdoor。該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通過網絡傳播,給系統(tǒng)開后門,給用戶電腦帶來安全隱患。如54很多朋友遇到過的IRC后門Backdoor.IRCBot 。
7、病毒種植程序病毒
這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運行時會從體內釋放出一個或幾個新的病毒到系統(tǒng)目錄下,由釋放出來的新病毒產生破壞。如:冰河播種者(Dropper.BingHe2.2C)、MSN射手(Dropper.Worm.Smibag)等。
8.破壞性程序病毒
破壞性程序病毒的前綴是:Harm。這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圖標來誘惑用戶點擊,當用戶點擊這類病毒時,病毒便會直接對用戶計算機產生破壞。如:格式化C盤(Harm.formatC.f)、殺手命令(Harm.Command.Killer)等。
9.玩笑病毒
玩笑病毒的前綴是:Joke。也稱惡作劇病毒。這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本身具有好看的圖標來誘惑用戶點擊,當用戶點擊這類病毒時,病毒會做出各種破壞操作來嚇唬用戶,其實病毒并沒有對用戶電腦進行任何破壞。如:女鬼(Joke.Girlghost)病毒。
10.捆綁機病毒
捆綁機病毒的前綴是:Binder。這類病毒的公有特性是病毒作者會使用特定的捆綁程序將病毒與一些應用程序如QQ、IE捆綁起來,表面上看是一個正常的文件,當用戶運行這些捆綁病毒時,會表面上運行這些應用程序,然后隱藏運行捆綁在一起的病毒,從而給用戶造成危害。如:捆綁QQ(Binder.QQPass.QQBin)、系統(tǒng)殺手(Binder.killsys)等
計算機病毒特點
1.計算機病毒的程序性(可執(zhí)行性)
計算機病毒與其他合法程序一樣,是一段可執(zhí)行程序,但它不是一個完整的程序,而是寄生在其他可執(zhí)行程序上,
因此它享有一切程序所能得到的權力。在病毒運行時,與合法程序爭奪系統(tǒng)的控制權。計算機病毒只有當它在計算機
內得以運行時,才具有傳染性和破壞性等活性。也就是說計算機CPU的控制權是關鍵問題。 若計算機在正常程序控制
下運行,而不運行帶病毒的程序,則這臺計算機總是可靠的。在這臺計算機上可以查看病毒文件的名字,查看計算機
病毒的代碼,打印病毒的代碼,甚至拷貝病毒程序,卻都不會感染上病毒。反病毒技術人員整天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
工作。他們的計算機雖也存有各種計算機病毒的代碼,但己置這些病毒于控制之下,計算機不會運行病毒程序,整個
系統(tǒng)是安全的。相反,計算機病毒一經在計算機上運行,在同一臺計算機內病毒程序與正常系統(tǒng)程序,或某種病毒與
其他病毒程序爭奪系統(tǒng)控制權時往往會造成系統(tǒng)崩潰,導致計算機癱瘓。反病毒技術就是要提前取得計算機系統(tǒng)的控
制權,識別出計算機病毒的代碼和行為,阻止其取得系統(tǒng)控制權。反病毒技術的優(yōu)劣就是體現(xiàn)在這一點上。一個好的
抗病毒系統(tǒng)應該不僅能可靠地識別出已知計算機病毒的代碼,阻止其運行或旁路掉其對系統(tǒng)的控制權(實現(xiàn)安全帶毒
運行被感染程序),還應該識別出未知計算機病毒在系統(tǒng)內的行為,阻止其傳染和破壞系統(tǒng)的行動。
2.計算機病毒的傳染性
傳染性是病毒的基本特征。在生物界,病毒通過傳染從一個生物體擴散到另一個生物體。在適當?shù)臈l件下,它可
得到大量繁殖,井使被感染的生物體表現(xiàn)出病癥甚至死亡。同樣,計算機病毒也會通過各種渠道從已被感染的計算機
擴散到未被感染的計算機,在某些情況下造成被感染的計算機工作失常甚至癱瘓。與生物病毒不同的是,計算機病毒
是一段人為編制的計算機程序代碼,這段程序代碼一旦進入計算機井得以執(zhí)行,它就會搜尋其他符合其傳染條件的程
序或存儲介質,確定目標后再將自身代碼插入其中,達到自我繁殖的目的。只要一臺計算機染毒,如不及時處理,那
么病毒會在這臺機子上迅速擴散,其中的大量文件(一般是可執(zhí)行文件)會被感染。而被感染的文件又成了新的傳染
源,再與其他機器進行數(shù)據交換或通過網絡接觸,病毒會繼續(xù)進行傳染。
正常的計算機程序一般是不會將自身的代碼強行連接到其他程序之上的。而病毒卻能使自身的代碼強行傳染到一
切符合其傳染條件的未受到傳染的程序之上。計算機病毒可通過各種可能的渠道,如軟盤、計算機網絡去傳染其他的
計算機。當您在一臺機器上發(fā)現(xiàn)了病毒時,往往曾在這臺計算機上用過的軟盤已感染上了病毒,而與這臺機器相聯(lián)網
的其他計算機也許也被該病毒染上了。是否具有傳染性是判別一個程序是否為計算機病毒的最重要條件。
病毒程序通過修改磁盤扇區(qū)信息或文件內容并把自身嵌入到其中的方法達到病毒的傳染和擴散。被嵌入的程序叫
做宿主程序。
3.計算機病毒的潛伏性
一個編制精巧的計算機病毒程序,進入系統(tǒng)之后一般不會馬上發(fā)作,可以在幾周或者幾個月內甚至幾年內隱藏在
合法文件中,對其他系統(tǒng)進行傳染,而不被人發(fā)現(xiàn),潛伏性愈好,其在系統(tǒng)中的存在時間就會愈長,病毒的傳染范圍
就會愈大。
潛伏性的第一種表現(xiàn)是指,病毒程序不用專用檢測程序是檢查不出來的,因此病毒可以靜靜地躲在磁盤或磁帶里
呆上幾天,甚至幾年,一旦時機成熟,得到運行機會,就又要四處繁殖、擴散,繼續(xù)為害。潛伏性的第二種表現(xiàn)是指,
計算機病毒的內部往往有一種觸發(fā)機制,不滿足觸發(fā)條件時,計算機病毒除了傳染外不做什么破壞。觸發(fā)條件一旦得
到滿足,有的在屏幕上顯示信息、圖形或特殊標識,有的則執(zhí)行破壞系統(tǒng)的操作,如格式化磁盤、刪除磁盤文件、對
數(shù)據文件做加密、封鎖鍵盤以及使系統(tǒng)死鎖等。
4.計算機病毒的可觸發(fā)性
病毒因某個事件或數(shù)值的出現(xiàn),誘使病毒實施感染或進行攻擊的特性稱為可觸發(fā)性。為了隱蔽自己,病毒必須潛
伏,少做動作。如果完全不動,一直潛伏的話,病毒既不能感染也不能進行破壞,便失去了殺傷力。病毒既要隱蔽又
要維持殺傷力,它必須具有可觸發(fā)性。病毒的觸發(fā)機制就是用來控制感染和破壞動作的頻率的。病毒具有預定的觸發(fā)
條件,這些條件可能是時間、日期、文件類型或某些特定數(shù)據等。病毒運行時,觸發(fā)機制檢查預定條件是否滿足,如
果滿足,啟動感染或破壞動作,使病毒進行感染或攻擊;如果不滿足,使病毒繼續(xù)潛伏。
5.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性
所有的計算機病毒都是一種可執(zhí)行程序,而這一可執(zhí)行程序又必然要運行,所以對系統(tǒng)來講,所有的計算機病毒
都存在一個共同的危害,即降低計算機系統(tǒng)的工作效率,占用系統(tǒng)資源,其具體情況取決于入侵系統(tǒng)的病毒程序。
同時計算機病毒的破壞性主要取決于計算機病毒設計者的目的,如果病毒設計者的目的在于徹底破壞系統(tǒng)的正常
運行的話,那么這種病毒對于計算機系統(tǒng)進行攻擊造成的后果是難以設想的,它可以毀掉系統(tǒng)的部分數(shù)據,也可以破
壞全部數(shù)據并使之無法恢復。
但并非所有的病毒都對系統(tǒng)產生極其惡劣的破壞作用。有時幾種本沒有多大破壞作用的病毒交叉感染,也會導致系統(tǒng)
崩潰等重大惡果。
6.攻擊的主動性
病毒對系統(tǒng)的攻擊是主動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也就是說,從一定的程度上講,計算機系統(tǒng)無論采取多
么嚴密的保護措施都不可能徹底地排除病毒對系統(tǒng)的攻擊,而保護措施充其量是一種預防的手段而已。
7.病毒的針對性
計算機病毒是針對特定的計算機和特定的操作系統(tǒng)的。例如,有針對1BM PC機及其兼容機的,有針對App1e公司
的Macintosh的,還有針對UNIX操作系統(tǒng)的。例如小球病毒是針對IBM PC機及其兼容機上的DOS操作系統(tǒng)的。
8.病毒的非授權性
病毒未經授權而執(zhí)行。一般正常的程序是由用戶調用,再由系統(tǒng)分配資源,完成用戶交給的任務。其目的對用戶
是可見的、透明的。而病毒具有正常程序的一切特性,它隱藏在正常程序中,當用戶調用正常程序時竊取到系統(tǒng)的控
制權,先于正常程序執(zhí)行,病毒的動作、目的對用戶是未知的,是未經用戶允許的。
9.病毒的隱蔽性
病毒一般是具有很高編程技巧,短小精悍的程序。通常附在正常程序中或磁盤較隱蔽的地方,也有個別的以隱含
文件形式出現(xiàn)。目的是不讓用戶發(fā)現(xiàn)它的存在。如果不經過代碼分析,病毒程序與正常程序是不容易區(qū)別開來的。一
般在沒有防護措施的情況下,計算機病毒程序取得系統(tǒng)控制權后,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里傳染大量程序。而且受到傳染
后,計算機系統(tǒng)通常仍能正常運行,使用戶不會感到任何異常,好像不曾在計算機內發(fā)生過什么。試想,如果病毒在
傳染到計算機上之后,機器馬上無法正常運行,那么它本身便無法繼續(xù)進行傳染了。正是由于隱蔽性,計算機病毒得
以在用戶沒有察覺的情況下擴散并游蕩于世界上百萬臺計算機中。
大部分的病毒的代碼之所以設計得非常短小,也是為了隱藏。病毒一般只有幾百或1K字節(jié),而 PC機對DOS文件的
存取速度可達每秒幾百KB以上,所以病毒轉瞬之間便可將這短短的幾百字節(jié)附著到正常程序之中,使人非常不易察覺。
計算機病毒的隱蔽性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
一是傳染的隱蔽性,大多數(shù)病毒在進行傳染時速度是極快的,一般不具有外部表現(xiàn),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讓我們設想,
如果計算機病毒每當感染一個新的程序時都在屏幕上顯示一條信息“我是病毒程序,我要干壞事了”,那么計算機病
毒早就被控制住了。確實有些病毒非常“勇于暴露自己”,時不時在屏幕上顯示一些圖案或信息,或演奏一段樂曲。
往往此時那臺計算機內已有許多病毒的拷貝了。許多計算機用戶對計算機病毒沒有任何概念,更不用說心理上的警惕
了。他們見到這些新奇的屏幕顯示和音響效果,還以為是來自計算機系統(tǒng),而沒有意識到這些病毒正在損害計算機系
統(tǒng),正在制造災難。
二是病毒程序存在的隱蔽性,一般的病毒程序都夾在正常程序之中,很難被發(fā)現(xiàn),而一旦病毒發(fā)作出來,往往已
經給計算機系統(tǒng)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壞。被病毒感染的計算機在多數(shù)情況下仍能維持其部分功能,不會由于一感染上
病毒,整臺計算機就不能啟動了,或者某個程序一旦被病毒所感染,就被損壞得不能運行了,如果出現(xiàn)這種情況,病
毒也就不能流傳于世了
計算機病毒的名稱及特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