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傳奇故事
愛情傳奇故事
愛情故事,主要指男女之間相愛的故事,用故事記錄下來,發(fā)表在網(wǎng)絡(luò)或者雜志。 以描寫男女愛情為基調(diào)。不同于言情小說的是,愛情文章探討愛情意義,描寫愛情的形式,以真實的故事做為寫作背景,而不是美化了的言情故事,并以優(yōu)美的語句寫出主要內(nèi)容。以下是學(xué)習(xí)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愛情傳奇故事,歡迎閱讀!
白娘子的故事——只羨鴛鴦不羨仙
故事發(fā)生在蘇杭,西湖,斷橋,煙雨。百年修得同船渡,然后,以一柄傘延續(xù)了邂逅,再然后,做了人間夫妻。
白素貞的夢想很簡單,只不過是做一個尋常的人,她本是妖,如果努力,是有可能修煉成仙的。成仙,是多少妖精夢寐以求的事,但白素貞對許仙一見鐘情,竟摒棄了光明大道委身做人。但最終素貞死在心愛男人的手里,現(xiàn)出原形時,兀自昂頭看著許仙——是什么樣的眼神呢?在這樁傳奇里,雷峰塔起先只是法海令人搬磚運石所砌,后來,許仙化緣,砌成七層寶塔,將白素貞永鎮(zhèn)塔底。不過是愛一個人,卻被他親自修理。曾對他百依百順,溫柔體貼,一心做他賢淑的妻,在其他版本里,甚至懷了身孕,白素貞的付出是勇往直前的,便為他冒犯天條又如何?可許仙,猶豫,驚慌,防范,最后終于要躲避了,也許并不能一味指責(zé)許仙,換作任何男人,都不能明知是妖,仍恩愛如常。比如《聊齋》里那些書生與妖,相愛一場,但從來就沒有結(jié)局,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只可視作午夜艷遇,天亮說分手。
霍小玉永不原諒
霍小玉原為霍王之女,只因其母是霍王侍婢,地位低下,小玉終被眾兄弟趕出王府,淪為妓女。那年,她十六歲,喜歡上了李益的詩,李益狀元及弟,正在等待官職。長安城中,才子佳人初初邂逅,一見鐘情,說不盡的纏綿,道不盡的繾綣。而后李益負(fù)心,霍小玉將死,長安城人人皆知,有一黃衫客,路見不平,將李益架到了霍小玉門口。霍小玉抱病起身,潑酒在地,以示覆水難收,然后,說出了那句凄厲的詛咒——我死之后,必成厲鬼,使君妻妾,終日不安。歷來棄婦總是悄無聲息的死,比如蘇小小,崔鶯鶯,就算杜十娘,也不過是抱了一大堆金銀珠寶自尋短見,不曾想過要報復(fù)誰?;粜∮癫皇?,她以命相酬,但絕不自認(rèn)倒霉,善罷干休。亦沒有像三流小說那樣,見到情郎來了,回光返照之際,頭上籠一層圣潔的光,原宥他的背叛,體恤他的難處,十指交握,約定來生再聚,凄美地死去——比如張國榮最后一部電影《異度空間》,正是女鬼念及舊情,放棄了索命。原諒,這么一個高尚偉大的詞,不是那么廉價的,比如《被侮辱的與被損害的》一書中,有原諒,也有永不原諒,這與自尊有關(guān)。
梁?;?不過如此
梁??芍^是中國歷史上最凄美的愛情故事,因為它不是墓穴陰森森地合上,故事就帶著凜冽之氣地結(jié)束,它化了蝶,象征著高尚的愛情掙脫封建主義牢籠,以另外的方法獲得自由,雙宿雙飛去。這個開放式的尾巴使整個故事變得抒情而唯美,無限開拓了想象空間。整個梁祝的故事,其實是祝英臺一人在獨撐,而梁山伯更像是芭蕾舞中的男伴,起的是烘托作用。要么是祝英臺演技太好,要么是梁山伯實在遲鈍。三年來,對于祝英臺的性別從不懷疑,十八里相送時,祝英臺的種種借物喻人,都像是對牛彈琴,搞不好,梁山伯還以為祝英臺有斷袖之癖。其實馬文才也很委屈,他連面都沒露,就成了第三者,在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妻子竟跳進了別人的墳?zāi)?,叫他怎么不郁悶。梁祝這樣的悲劇是肯定不會再有了,現(xiàn)在的女子有了更多的自由,求學(xué)的,工作的,婚嫁的,想要嫁給男子,也沒有封建主義這座大山壓著,而父母的權(quán)威性也淪落為參考意見??晌覀冞@些祝英臺真的如愿以償嫁給了梁山伯,卻蒼涼地發(fā)現(xiàn),其實梁兄不過如此。
關(guān)盼盼燕子樓悲劇
關(guān)盼盼原是徐州名妓,后被徐州守帥張幟晌妾氏。白居易遠游徐州,張稚柩緲畬他,席間,還讓寵妾關(guān)盼盼歌舞助興,白居易大為贊賞關(guān)盼盼才藝,寫下了“醉嬌勝不得,風(fēng)牡丹花”一詩。兩年后張植∈牛姬妾們作猢猻散,只有關(guān)盼盼難忘恩情,移居舊宅燕子樓,矢志守節(jié),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一晃,十年過去了。白居易聽聞了關(guān)盼盼守節(jié)一事,認(rèn)為她既已堅持這么久,何不索性以死殉夫,留下貞節(jié)烈婦的名聲,成就千古美談呢。于是提筆作詩,托人轉(zhuǎn)交關(guān)盼盼——黃金不惜買娥眉,揀得如花四五枚,歌舞教成心力盡,一朝身去不相隨。關(guān)盼盼看到這首詩,立刻大哭一場。她之所以不死,是唯恐別人誤會張腫運劍讓愛妾殉身,反辱沒了張置聲,所以苛延殘喘,偷生了這些年,而白居易竟以詩作諷,逼她殉夫,怎不悲憤?性情貞烈的關(guān)盼盼在十天后絕食身亡。關(guān)盼盼也是死于扼殺過阮玲玉的那四個字——人言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