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創(chuàng)業(yè)成功案例及啟發(fā)
人生的路要靠自己走;人生的希望和機遇是自己去爭取和創(chuàng)造的,不是別人給予的,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今天小編來給你們講講幾個真實的創(chuàng)業(yè)成功小故事。
案例一 種草也可年入4000萬
相信很多湖北人都熟悉,農村的房間屋后,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湖北人習慣叫它“鐵掃帚草”,可就是憑著這不起眼的雜草,湖北鄖西縣一對農村夫婦,每年靠它賺4000萬!
他們是怎么做到的?事情要從20年前說起。
建筑工地打工發(fā)現(xiàn)“雜草商機”
20年前,28歲的汪令霞在外地打工,她注意到,建筑工地上和一些酒店里用的一種掃帚,既堅韌耐用還不像高粱掃把那樣怕水掉籽。
仔細觀察之后她發(fā)現(xiàn),“這不就是我們農村四處可見的雜草鐵掃帚嗎?
汪令霞和丈夫胡朝柱算了一筆賬:以每年10戶30人平均消費1把掃帚的使用頻率計算,老家鄖西縣城一百公里為半徑統(tǒng)計常住人口5000萬人,遠的還有十堰市、武漢,甚至隔夾河而望的陜西,總需求量在2000萬把以上。
哪怕一把掃帚賺幾角錢,那都藏著巨大財富啊!
1999年,汪令霞和丈夫果斷回到鄖西,收來一屋的鐵掃帚原材料開始了創(chuàng)業(yè)之旅。
“他主外,我主內。”汪令霞和丈夫分工明確,丈夫胡朝柱在外跑銷路,汪令霞就在家里扎掃帚。
每天,天不亮,汪令霞就要起來扎掃帚;晚上,萬家燈火,她還坐著扎掃帚。
鐵掃帚梗條枯硬,沒有工具,汪令霞只能沿用最傳統(tǒng)的方法,全靠腰部的力量勒緊一根根掃帚條,再逐一打結綁好。掃帚講質量,汪令霞絲毫不敢馬虎,一天只能綁幾十把。每天忙完,她的手掌被勒得一片通紅,腰部酸疼不已,長年累月便患了腰間盤突出和脊柱炎。
胡朝柱則一根扁擔走遍鄖西縣城大街小巷。碰到一家雜貨店就去談試銷,學校、環(huán)衛(wèi)城管、建筑工地……只要能想到的機構,都成了重點攻克對象。
“剛開始,一天能賣十幾把。半年后,一天能賣50多把。一年后,一天能賣100多把?!睗u漸地,汪令霞的掃帚竟不經意間占領了鄖西過半市場。
擴大規(guī)模從縣城賣到國外
2001年,他們的產品從鄖西走向十堰市區(qū);
2006年,在縣城開辦掃帚加工廠;
2007年,他們掉轉車頭回到觀音鎮(zhèn)辦廠;
2009年,恒達掃帚專業(yè)合作社成立。
900平方米的加工車間,1500平方米的倉庫,這只是合作社總部所在地。在觀音鎮(zhèn)外的鄖西縣另外14個鄉(xiāng)鎮(zhèn)、41個行政村(合作社),種植面積達28380畝。在景陽、關防等偏遠鄉(xiāng)鎮(zhèn)還建立了掃帚扶貧加工車間。2019年銷售額已達4000萬元。
作為合作社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事業(yè)達到如今的規(guī)模是當初還是打工妹的汪令霞萬萬沒想到的。
如今,掃帚銷售區(qū)域也擴大到全國十多個省市。銷量大漲,也打造出“胡掃匠”等自有品牌,就在上個月,合作社還在新四板敲響了上市金鐘。
汪令霞展示了她新開發(fā)的寶貝。記者看到,風鈴、高粱稈畫、癢癢撓、鍋刷、床掃等工藝品不僅富有民族特色且兼具實用性。
“今年萬圣節(jié),我們的魔法掃帚還賣到了歐美國家?!蓖袅钕颊f。
發(fā)動村民種植鐵掃帚
供不應求,如何更快生產?結合自己扎掃帚的經驗,汪令霞和丈夫從工具上下功夫,利用杠桿原理,自制了扎掃帚鐵器,改善扎掃帚手藝,速度大幅提升,人也更輕松省力。
20年前的初春,汪令霞在村里率先試著種下十幾畝鐵掃帚。當年,她收成了1萬多斤毛料,“一畝田產出1000斤左右,有些人管理好就產出多些,不除草不管理自然收獲少。一斤的毛料做成產品只有7兩,1畝地平均可以做800把掃帚,頭一年做了一兩萬把掃帚?!背ラ_支,當年凈賺近大幾萬元。
她從湖南引進鐵掃帚良種,免費為村民提供鐵掃帚種子、化肥、農藥和技術服務,生產的掃帚一律按保護價收購。自此,以黃土梁村為中心,觀音、土門、河夾、澗池等周邊多個鄉(xiāng)鎮(zhèn)村民開始嘗試種植鐵掃帚,連片種植規(guī)模達2000畝;后來擴種到土門、河夾、澗池、安家等多個鄉(xiāng)鎮(zhèn)。
普通人創(chuàng)業(yè)的真實故事:種草也可年入4000萬
帶動1.98萬村民致富
“放在家里不怕賣不出去嗎?”看著屋前碼得擋住窗戶的枯干材料,記者有點疑慮。
“不怕[lizhigushi.com]。我們跟合作社簽訂有合同,一斤兩元保底收購?!?今年58歲的觀音鎮(zhèn)黃土梁村村民陳廣富說?!耙郧?,家里3畝地種的全是麥子和玉米,一年收入千把元。自從把土地流轉給合作社,每年的租金是1500元,我在廠里扎掃帚,每個月還能領到2000元工資。如果合作社效益好了,每個月還有獎金呢!”陳廣富負責鐵掃帚基地的播種、施肥、收割、扎制等工作。
合作社吸納了120多名殘疾人就業(yè),甚至縣城下崗工人也到村里來打工。據(jù)統(tǒng)計,合作社今年帶動15個鄉(xiāng)鎮(zhèn)1.98萬戶村民致富,其中貧困戶8240戶。
面對大山,門前一灣溪流,還未走近車間,遠遠便聽到熱鬧的方言聊天聲。記者數(shù)了數(shù),當天下午共有32名工人正在加工車間里扎掃帚。
大多是六七十歲以上老人。坐在門口的老太太告訴記者,她已經扎了120把掃帚,6角錢一把,算下來當天至少可賺72元。
“他們干活可麻利了,去年舉辦技能比賽,最快的半個小時扎了13把,平均3分鐘扎一把?!蓖袅钕颊f。“最多時有七八十人干活,今天有人干農活去了?!?/p>
聽到聲音,正埋頭干活的夏永國立馬抬頭笑呵呵地跟汪令霞打了聲招呼,并友好地向我們點了點頭。他說,他就住在村里,年輕人在外打工,他們夫妻每天都來廠里扎掃帚,廠里每天提供免費午飯,也免去了他們吃飯的煩惱,計件工資,想來就來,不想做就回家。
“關鍵是好多伙伴都在這里,大家聊聊天,快活。”汪令霞點開一段抖音視頻給記者看,記者看到,視頻里的夏永國老人拉著老伴的手跳起了交誼舞,旁邊一群干活的老人笑得前仰后合。
“我媽媽最近有沒有到廠里做工啊?”“她最近身體怎么樣?”采訪中,汪令霞接到一個電話,原來是工廠里老人女兒打來的。像這樣的電話,她每月都要接到好多。
52歲的賈榮山是殘疾人,也是香口村五保戶。以前在街上擺攤,靠給人補鞋為生,后來補鞋的人越來越少。2011年,賈榮山聽說鄖西有個掃帚廠,便在殘聯(lián)的幫助下來到這里。工廠包吃住,每月能拿1200元工資,他很滿足。
“農村殘疾人生活太難了,我們這里技術要求不高、危險系數(shù)不大,只要有一雙手,都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生于農村,汪令霞耳聞目睹農村殘疾人生活的不便,當自己有能力后,她更愿意為殘疾人朋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這些年,汪令霞不僅為工廠的殘疾人免費提供一日三餐,還在車間旁邊騰出幾間宿舍給他們住,安排專人照料他們的生活,在食堂和車間墻邊裝上了助殘扶手,方便殘疾人出行生活。
失去右腿的汪家學也在這里找到了生活的希望。他告訴記者,他是本村人,在廠里上班已經8年了。8年前因為挖煤發(fā)生礦難,他失去了一條腿。家中下有兩個孩子要撫養(yǎng),上有雙目失明的老父親。他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找到合作社,提出想來干活。汪令霞二話沒說就同意了?,F(xiàn)在已是熟練工的汪家學一年可掙四五萬元,前年把家里的土坯房換成了樓房。
下午5時,工廠里突然熱鬧了起來,傳來了孩子們嘰嘰喳喳的說話和打鬧聲。原來,加工車間旁邊竟然還藏著一個“兒童樂園”。
木馬、積木、拼圖,彩色的地墊……另一邊,6排4列24張課桌椅整齊排列。正用彩色絲線扎著葫蘆形狀擺件的女工小李告訴記者,每天下午放學至少有七八個孩子到廠里這間兒童活動室來,周末更熱鬧。
小掃帚,大能量!
以下還有三個簡短的成功案例,我們也一起來了解一下,希望大家能有所啟示。
案例二 抵羊牌毛線
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使全國人民的反日情緒高漲。全國開始了抵制日貨的運動。
在抵制日貨、提倡國貨的聲浪中,市場上出現(xiàn)了國貨暢銷的局面。
天津東亞公司創(chuàng)辦人宋裴卿認為這是一個大好時機,東亞公司準備把新生產的毛線取名為“抵羊”牌?!暗盅蛞缓械种蒲筘浿?,正迎合了當時舉國上下抵制日貨和抗日的心理。并且以“國人資本,國人制造”為其口號,頗有號召性。
果然,這個“抵羊”牌毛線一經問世,便受到國人的歡迎。經銷商們爭先訂貨,一時出現(xiàn)了供不應求的現(xiàn)象。
只一年多的時間,“抵羊”牌毛線已名揚九州,成為婦孺皆知、有口皆碑的名牌產品。經銷處遍布全國,數(shù)量達六百余家。
【啟示】
各個民族在不同的時期,由于客觀世界的不斷變化,形成不同的經濟狀況,產生不同的情感,因而導致了不同的心理需要。東亞公司正是以當時的特殊民族情感因素為標準,仔細地分析了市場,從而取得了成功。
案例三 拉鏈大王
吉田忠雄是日本吉田工業(yè)公司的總裁,被譽為“拉鏈大王”。據(jù)估計,他的公司生產的拉鏈足以從地球到月球拉兩個來回。
吉田忠雄有一套自己獨特的經營策略:我們以仁義、慈善對待別人;別人會以同樣的方式回報。他認為企業(yè)的利潤越多越好,但利潤是多方合作的成果,不能自己獨享。因此,吉田公司采取“利潤三分法”將公司所得利潤一分為三:把高質量,低價格的產品,讓利三分之一給消費者;給公司產品的代理商、經銷商三分之一的讓利;再讓利三分之一給自己公司的股東和職工。
按照這一經營原則,吉田忠雄要求公司員工在本公司的儲蓄賬戶上存款,公司每日給員工支付的利息高于銀行定期存款的利率,對職工產生了很強的吸引力。每年年終分紅時,吉田忠雄本人占16%。其家族占24%[lizhigushi.com]。60%則由公司的員工分享。吉田忠雄還鼓勵員工購買本公司的股票。他規(guī)定,凡在本公司工作五年以上的員工,都可以購買每年18%股息的本公司的股票。這一做法,極大地刺激了職工對公司投資計劃的參與熱情。
吉田忠雄在辦公制度上也與眾不同,采取集中辦公的方式,實行面對面直接的指揮,協(xié)調、監(jiān)督,強化了管理效能。
【啟示】
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企業(yè)只需以開誠布公的精神讓利于人,才能以“人和”的優(yōu)勢提高企業(yè)的凝聚力,整合所有資源,獲取長期、穩(wěn)定的利潤。
案例四 “拐角處”商店
倫敦有一家飯店取名為“拐角處”。其規(guī)模不大,一次只能容納二三十位顧客。而就是這樣一個小飯店卻頗有名氣。英國的BBC廣播電視臺曾專門報道過它。
“拐角處”飯店的名聲很大,不僅因為其名稱的獨特,還因為在經營方法上的別開生面,在世界上獨一無二。這就是這家飯店從不向顧客出示賬單,顧客在吃完飯后憑著自己的良心付賬,付多少也是憑著顧客自己的感覺。
起初,人們擔心這樣做飯店是否會虧本,但是飯店的老板彼得伊里奇卻坦率地告訴大家,“自從飯店開始營業(yè)以來,不但沒有虧本,反而比別的飯店賺得更多?!?/p>
的確,每天來“拐角處”用餐的顧客絡繹不絕,顧客會按照桌上的菜單所標明的價錢自動付足,個別人或許會少付。但是很多顧客都是慷慨大方地付上更多的錢??傊?,生意比其他飯店更興旺。
【啟示】
“拐角處”飯店的這種憑良心付款的經營辦法,顯然是一種攻心為上的經營策略。店主把顧客置于被完全信賴的地位。尤其是在生活水平較高的倫敦市,人們會認為不多付些錢就會丟面子。彼得伊里奇就是抓住了顧客的這一心態(tài),使“拐角處”飯店開得別出心裁,熱鬧非凡